迷失在一六二九六六七 釣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列表 >> 六六七 釣魚

六六七 釣魚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0日  作者:陸雙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陸雙鶴 | 迷失在一六二九 
小說:

作者:陸雙鶴

更新時間:2016122122:16:53

源網站:

“除此之外,在那些花費巨大的項目進行之時,財政部門的人員就要介入其中,實時對資金流向進行監控。一方面是防止有人員貪腐行為,另一方也可以保證項目開支不至于脫離預算,如果出現了這方面的苗頭,在前期比較容易發現并且做出調整——所有這些和經濟活動有關的事情,全都是需要財政部門介入的工作啊!怎么可能清閑得下來——我們的財政部門雖然有幾百號人編制,可平時一個個還都是忙得跟狗似的。他們內部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進了財政部,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郭逸按照他以往活躍課堂氣氛的習慣,用一個小笑話結束了他的介紹,但在座那幾位明朝高官卻沒一個笑得出來的。他們都在沉思,在思考,在試圖努力理解郭逸所說的一切。

其中畢自嚴的表情尤其豐富:他一邊愁眉苦臉的想著,一邊時不時在紙上勾勾畫畫,卻又時不時的拉一拉扯一扯自己的頭發胡子。大約是在為某些詞匯難以理解而感到痛苦,卻終究拉不下面子去向郭逸這個小年輕詢問,看起來真是可憐極了。

另外幾位官僚都頗為同情的看著老畢,作為政壇老手他們其實完全能理解畢自嚴今天的作為——上來先雜七雜八貌似扯了這一大通閑話,其實是為了能打探一下短毛的虛實內情,如果順便還能探一探短毛的家底則更妙。就好像商家之間做生意,總要知道對方的大致實力才好打交道。

這幾天郭逸等人通過閑聊談天,覺得這幾位明朝大員也不過如此,殊不知對方也在對他們進行試探。幾次接觸下來,都覺得這群短毛小伙兒普遍沒什么心計,當然不能說蠢,只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似乎都太天真了一點,感覺就好像那些從小生長在富貴人家,沒吃過什么苦頭,不知人間險惡那種。

當然程度有高下之分,陳濤算是最沒心機的,郭逸次之,對林漢龍的評價高一些。但總體來說,以大明官場的標準,這幾位都只能算是“傻白甜”——如果周延儒們知道這個現代詞匯的話。

——不過是一幫掌握了些奇技淫巧,便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若當真進入大明官場打拼,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給人生生玩死——當林漢龍等人在悄悄鄙視這些大明官僚的經濟頭腦時,殊不知對方那猶如和煦春風般的笑容下面,也滿是對他們的不屑。

只是這幾位都自重身份,畢竟他們是朝廷高官,士林領袖,總要愛惜些羽毛,不方便使用一些小手段。但畢自嚴就不同了——至少目前他還是白身,無官一身輕,也就不必有什么顧忌。

所以由老畢出言試探最合適不過,以畢老頭兒的宦途經歷之豐富,對付這幾個毛頭小伙子還不是手到擒來——當畢自嚴在同郭逸交談時,周延儒等人都是笑瞇瞇在旁邊用一種看釣魚的眼神看待他們。

果然老畢這才稍稍一挑逗,那姓郭的小伙兒就上鉤了。

他開始說了……

他還在說……

他說個沒完了!

……我暈這小子在干嘛?把我們當一群蒙童嗎?唯恐我們聽不懂他的文辭?這里可全都是兩榜進士出身!還有狀元!

好像還真聽不太懂……但似乎非常重要啊!這姓郭的小子當真是說出了許多關于短毛的內情,居然連那個核心機構“委員會”是怎么運作的都給解釋了一通——還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

不象是假的,因為聽起來太有道理了,然而這卻更讓人覺得驚恐——這種治國理政之術,豈是一般人所能習得?天下間絕沒有哪一個學者大儒會隨隨便便傳授這種學問,甚至哪怕是在帝皇之家,若非儲位有望的嫡系,尋常庶子旁支也不該接觸到這些的。

——這個姓郭的小子知道自己說了些什么嗎?就他今日所談,放在任何一個世家大族,都是足以作為維持家族百年不墮的不傳之秘!就算周延儒,錢謙益這類大明的頂級文人,此時也都在默默記憶,打算回去后第一件事就趕緊把這些內容抄記下來,免得有所疏漏。

那些人尚且如此,畢老頭兒更不用說了——他已經完全沉浸到郭逸所說的那些內容中去了。明帝國是標準的家天下體制,天子做為家長掌握一切權力,財政大權當然更不例外。戶部只有保管和統計之責,說穿了就只是一管倉庫的。對于倉庫中的錢糧物資該怎么支配,發出去之后該怎么使用,戶部其實是沒有任何管轄權的,甚至連建議權都沒有——如果戶部尚書沒入閣的話。

但是作為帝國在財政方面最優秀的專家,畢自嚴很早就意識到:通過對國家財政狀況的梳理和記錄,戶部本應該是可以對整個國家的運行起到極大作用的。財政乃是一切政策的基礎,國家任何一項政策都脫離不了金錢與物資的支持。如果有人能掌握到其中規律,總結出一定規程的話,就可以為那些做出決策的人——天子或者內閣提供若干最優或次優解,供其在決斷時選擇。如果還能對錢物的使用有一定監督之權,那就更妙了。

但他以前只是隱隱約約有這種感覺,具體要怎么操作,卻還并沒有能理出頭緒來。在畢自嚴想來,連自己都只能略略窺到一點門道,天下間能想到這方面的人恐怕沒幾個。將來恐怕只有待某位奇才大能橫空出世——比如王陽明那種,還不能看不起經濟實務之道,才有可能把這門學問真正完善起來。

然而今天,一個年齡不過二十啷當歲的小年青卻直接把完美答案劈頭砸到了他的臉上:預算,決算,財政監管——中文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可以“望文生義”,即使畢自嚴以前從來沒接觸過這些現代名詞,光聽到詞語本身也能想象出其涵義。郭逸再稍稍解釋一下,他馬上便理解了其中竅要——只要是與財政相關的方面,他的悟性絕對無與倫比。

一時間小花廳中別人都安靜下來,就聽到老畢一個人在神神叨叨,嘰嘰咕咕的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在紙上不停涂涂寫寫。看畢老頭兒的這副沉迷其中的架勢,在座的其他三位大明高官頗有些無奈的對望了一眼——老畢今天可算栽了,釣魚釣上來條大鯊魚,反把自己給拽下去了。更可氣的是對面那小郭依然一副傻乎乎樣子,完全不知道他的“隨口舉例”給這邊主力選手造成了多么沉重的打擊。如果不是裝出來的話,只能說恐怕連這幫短毛自己都不清楚他們的底蘊有多么厚重。

無論如何,今天的談判肯定是進行不下去了,于是周延儒再次出面,跟林漢龍又閑聊了一通,看看時間差不多了,便宣布今天先到此為止,明天繼續。

瓊海軍方面三人告辭離去,這邊大明方面的幾位高官以前也都是很快各回各家的——這幾位之間的關系還沒到要秉燭夜談的份兒上。然而這一回,他們幾個卻都坐在錢家小客廳里半天沒動,一個個臉色復雜,頭腦中皆是思慮萬千。

幾人枯坐了一陣子,周延儒忽然向錢謙益舉起手中茶杯:

“牧齋兄,且容學生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錢謙益有些意外,他和周延儒之間一直很有些瑜亮情節,自己當前的文壇地位和名望都已經高過對方,官位圣寵也不差多少了,更不用說還有與短毛的關系這個大優勢在。然而——對方是狀元!是狀元!是狀元!

有這層光環護身,周延儒在他們這類文臣中間永遠可以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勢在,以前跟錢謙益交談時也都隱隱保持了一份傲氣——畢竟他是帝國首輔,可今天怎么會突然擺出這樣客氣的態度?

錢謙益心頭納罕,但還是舉杯與對方互敬一杯,接下來便聽周延儒自己解釋道:

“數年之前,牧齋兄向天子請求恩典,賜予那些髡人舉子功名,當時學生是很不以為然的,國家名器,豈可輕授。然而以今日之所見,舉人怕還是低了,就算進士,都未嘗不可。至少,放出去任一方州縣,是毫無問題了。”

這句話讓錢某人心中暗自得意——那幫短毛都是在他手中得到的功名,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科考,但是按大明的習慣,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稱為是他的門生了。眼下周延儒承認了那些人的學問,無疑也是在夸贊他的眼力。

心下雖然大喜,嘴上卻依然按照文人習慣謙遜道:

“玉繩贊譽太過,我看他們為人處事上都還稚嫩得很,當不得什么大用。”

周延儒嘿嘿一笑:

“除了那些四五十歲才登榜的,新科進士哪個不稚嫩?為人處事么,投入宦海中歷練個幾年,總是能學出來的。可‘官府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工具’這句話,我大明朝的進士,又有幾個人能夠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未完待續。)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于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

可以使用回車、→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

本站內容系快眼看書根據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說站得到的鏈接列表,不代表快眼看書贊成被搜索網站的內容或立場

Proces色din0.029(s),Memory:1.946MB,Sqls:9,cacheread:10,cachewrite:2:0.


上一章  |  迷失在一六二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