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三百四十二章 農牧并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農牧并重

第三百四十二章 農牧并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我以為我已經算得上比較心急的了,可是還有一個人比我更急。

2月11日,抵達豫城址不到一個星期,北方居然出現了大批翟族人!

這么快?

我看著帳篷區外還沒有搭建好的木籬笆,不禁苦笑。

不過還好,等走近了一看,呵呵!原來是一支混成旅!這里面有大夏城來的太昊族人、公孫氏的有狐族人,主力卻是大夏城里面的“熟翟”!那些已經和太昊族、公孫氏一起生活了數年的翟族人甚至已經掌握了相當一部分太昊的常用語,有他們在前面來打基礎,后面再過來的翟族人就好辦得多了!

看來我離開大夏城之后,木駝立即就著手準備了這支隊伍。

“報告族長,大夏城居民3500為名已經帶到,請您接收!”木峻從馬背上跳下來,很干脆地來了個太昊軍禮。

“好!你小子也來了?!你爸呢?”我笑道。這小子看上去滿面紅光,可以想像,這么大規模的移民工作,就交給這么個十多歲的毛孩子,木駝是下了一番苦心的。現在北方大雪未化,過去吸收那邊的翟族“災民”還不知道有什么樣的風險,他舍不得這孩子受這種苦,卻仍想給這孩子一個歷練的機會,所以選擇用這種方式,讓木峻和幾位太昊族、公孫氏、翟族長老一起,帶了三千多居民到豫城來。

“城主已經北上一個多月了,自族長您離開以后,城主在城中只呆了五天,帶上了我翟族諸部的戰士,還有大批的物資,到北方去迎接受雪災的族人!”一名翟族長老恭敬地站在一旁補充,一口的太昊話已經非常流暢。只是口音濃重,聽上去怪怪的。

“是這樣啊!行!木峻,既然你爸讓你負責這一次的任務。那我就給你交待一下大夏居民地安置,還有以后北方翟族人過來以后的事情,你能辦好么?”

“是!”木峻有了那么一點標準的騎兵味道。難為木駝怎么教地。不過看上去大夏城的太昊學校教師會比較不爽,這小子一多半課肯定沒有去上。

干部子女的教育是個大問題啊!我們家不是也有個堅決這接受義務教育地元方么?只不過眼下元方也已經過了接受義務教育地年齡了,何況他現在還算不算太昊的族人都成問題,畢竟他現在已經邁向“大楚族長”了。

“城西是居民區,所有的太昊族、翟族、公孫氏族人都在那里建房,現在還是按臨葉的街道搭建帳蓬,你帶過來的大夏居民也這樣安排,可以按不同的部族把他們安排到不同的里巷。但不可以分開得太清楚,盡量保證混居!另外在諸巷中都得為即將到來的北方翟族人預留住房位置,所以每一巷里至少得安排數家大夏翟人!”

“城東北部是牧欄區,所有地牲畜遇到災害或者洪水時,就趕到那里關起來,在城外放牧的族人晚上也可以在那里關他們的牲畜。”

“告訴從大夏過來的族人。城東的大草原是放牧的地方,城西地坡地是種粟的地方,我會讓族人在那里挖一道渠,暴雨時排洪,平時隔開農業區和牧業區。”

“從明天開始,我們就全部統一安排,先把籬笆墻建起來,隨后就開始建房!”

“是!”木峻應道。

在諸長老的協助下,木峻很快把我的要求傳達了下去。一千多個帳篷在原來太昊族人的帳篷間搭建了起來,并按不同的里巷開始登記人口。為明天的勞動安排準備人手。太昊族人中,最后會留下來的勞動力不到一千人,大量的帳篷將來都是留給北方翟族人地。當然,剩下的太昊族人和他們既然遷到地家人一起,總量也在2000左右了,卻還是不如大夏城過來的人多,而且大夏城居民是拖家帶口,連牲畜都全部帶過來了的,這才是移民的樣子。太昊城的居民享福慣了,在新城建設告一段落之前,我還沒打算讓他們的家小也過來受苦。

接下來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在我的直接監管下,勞動者們暴發了極大的勞動熱情,籬笆墻在超過4000人的參與下,三天之內就告峻工。隨后是大規模的土坯房建設,我敢說,這樣的土坯房建設速度在太昊的發展史上將載入史冊,雖然地基的沉降期肯定沒有辦法保證,但考慮到這不過是臨時建筑,我也就對建筑質量沒有過高的苛求了。

地基平均只花四到五天,不僅在里面堆上碎石,還在上面用黃土夯緊,無論如何,相對于房子自身的強度而言,這怎么也不能算是豆腐渣工程了吧!

墻體也不過兩三天就完成,只有最后的屋頂讓族人等得有些久,幸好現在沒有到雨季,筑好的墻體不會被沖壞。但屋頂主要是受到木工的限制,能夠生產木板的匠人實在不多,以至土魯不得不在工地上舉辦了“臨時木工培訓班”,我最滿意的是,大量從大夏城過來的“熟翟”族人積極地參加上各種技術培訓,從木工到陶匠坊都有他們的身影。

不知道木駝和長老們是如何做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但所有的翟族人都知道,現在這么努力地工作,是為了解救北方受災的同族人,那些族人的牛羊已經因為缺少草料而快餓死了,只有這里,豫城外的東方,大片的草原還沒有受到任何霜雪的侵害,而且在2月中旬,草根處就已經有了一絲絲綠意冒出來,這可比大夏城外有限的草坂好得多了!

在大夏城已經居住慣了的翟族人深知建城的重要性,享受慣了城市所帶來的方便,他們也不愿意像過去那樣,在草原上東奔西跑,甚至學會了在放牧的同時也種上一片屬于自己的莊稼。

不過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在豫城里,這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你可以放牧,但同時也必須種上屬于自己的一片莊稼,所以翟族人在這里將同時兼具農民與牧民的身份!

豫城的經濟結構中,將體現“農牧并重”!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