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耕細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耕細作

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耕細作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再生稻,不對,這可不是從收割后的稻茬中長出來的,稀疏兒獨立的稻秧苗向我們提示,這是上一輪收割以后,散落在泥澤中的谷粒發出的新秧苗。

這就意味著,只要掌握了這個規律,一年就可以收割兩季稻!

這在后世的江南應該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現象,我怎么就沒有想到!

這個世紀的溫度比我后世所經歷過的那個世紀明顯高出一截,雨水更加豐沛,完全可以保證讓稻子豐收兩季!只要我們能夠不誤農時,這東西的收成可就比粟高得太多了!

我抓緊搬家的進程,兩天之內,我們在小湖邊的所有家當就搬遷一空,暫時住到了歐且村的一角。通過上次與摧夫族戰士的擦肩而過,我們和歐且戰士成為了沒有共同戰斗過的戰友,關系在無形中又進了一步。

抵達歐且后,我把戰士們分為兩隊,一隊抓緊建造土坯房,以擺脫目前住在茅草棚中的窘境,另一隊則隨我造田!

這次可是真的在造用于種稻的“田”了。

從摧夫人那邊收割過來的稻子經過仔細篩選,最后得到勉強合格的十來斤種子,加上我們原來存下的一些,總共有了17斤種子,這些種子應該可以播種8畝稻田了,所以我們的初期計劃就是開出8畝田來。

沒有牛,也沒有大量的銅質農具,一切都得從頭做起,工作量不可小視。

幸好歐且族人看出了我們的困難,狩獵之余,積極地協助我們建設房子,才讓更多的太昊戰士得以加入到造田工程中來。

首塊田址我選擇放在村內靠近圍欄處的一塊平地上,那里有十來畝大小的一塊比較完整的平地。更重要地是旁邊有一個斜坡,有一條小溪,讓我得以輕松解決排水和引水問題。

我們先將這塊地上的草鋤光,笨重的石鋤讓已經習慣了青銅鋤的戰士們有些抱怨,但我實在舍不得將手里有限的銅匕首融成銅鋤,只好勸戰士們忍一下了。

然后是將地里所有的大塊石頭撿出來扔掉,并把地面大致平整了一下。最后是用一道土坎將這塊地圍了起來。并在坎上留了一個溢口,確保田中的水位不致過高,為了耐沖刷,這個溢口用石塊進行了加固。為了方便管理,我還在這塊彎月亮形地土地中間攔腰筑了一道土坎。寬度可以讓兩人并排通過,坎上留了一道缺口,方便水中其中一塊田流向另一塊。

到這一步,我們就花了十二天。

歐且人在幫助我們建房方面很是積極,但在造田上就顯得很有保留,幾乎每天在田地邊上都有數十位老弱婦孺蹲著旁觀,卻沒有人肯下來幫一下手。

6月23日。終于到了放水進田的時候,我們從旁邊坡地上的小溪引了一條小型溝渠到田里,很快,近8畝地里就被溪水灌滿,并按我們的設計,多余的水從另一邊地溢口流了出去。

這不到半天的時間里,我們砌的“田坎”多次出現滲漏,我帶著所有的太昊“農民”站在田邊,緊張觀察著這道還不甚牢固的水利工程,不停地加固出現滲水的地方。用濕土修補一個個裂口。

到下午3時許,終于。眼前出現了“8畝爛田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人工湖景象。

歐且人這下子開始有點明白了:太昊人在造湖!

看到湖中地水位基本穩定,坎邊也不再滲漏,我讓戰士們截斷進水口,水位在溢流位上略降了一點點,終于沒再下降,現在我可以用心提高田內的質量了。

田內的土高低起伏不平,有的地方露出水面很多。有的地方則形成了較深的水洼,這在平整土地的過程中我就有所預料。卻沒有想到灌滿水以后會出現這么大的差距,看來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接下來的兩天里,我讓田里繼續泡滿水,沒有進一步去管理,而是全力以赴創制最新農具:耙!

這東西并不復雜,在銅匕首地幫助下,我只花了兩天時間就基本成形。一段燒剩的木樁經過修整,其中地一面被修平,背對的一面上我挖出三個通孔,用于系繩。

麻繩在湘楚號上多的是,我只是讓戰士去拿幾根過來就成了。

“這是什么東西?”兩族的戰士盡管語言不通,卻在眼中同時流露出這個問題。

這就是在一塊木頭上拴了三根麻繩,能做什么?

接下來還有改進,就是在木樁上挖一豎孔,插入一根一米五長的木棍,這是用來掌握方向和維持平衡的。

這應該是最原始的耙了。

25日,到了田里,戰士們才知道這東西的用途。

把耙放到田里,我站在這塊寬度也就20厘米左右地木“板”上,手扶那根木棍。

“來6個人,拉!”

沒有牛,我們只能采用人力耕種了。

戰士嘻嘻哈哈地拉起三根麻繩子,拖著我在田里奔走,腳步下的耙將高出水平地地方削平,并在水下形成一塊塊平整的土層。

很快我就發現,這人太多了也是問題,不僅將剛耙平的地方又踩得一蹋糊涂,而且跑的速度過快,讓我連維持平衡都很困難,幾次從木樁上跳下來,以免被拉跌。

幾次調整下來,其實三個人拉就夠了。

而且我開始指導戰士們在田內起壟,拉耙的戰士則在壟溝內走動,不致于把剛耙平的壟面踩壞。

這項工作竟然花了我們兩天時間。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耙太少,這項技術并不很復雜,到第二天我就不用再下地了,戰士們為了誰來踩耙的問題爭得差點打起來,但每次都是四個人到五個人在勞動,其他人則在田邊喧嘩,或者在我的驅趕下參加建房。

6月28日是個大日子,終于到了播谷種的時候。

按后世的方法,我決定首次播種就直接采用集中育秧移栽的技術。

在“一號田”(分成兩塊的田中選取的一塊)里,我精心耙平了大約五分地大小的一塊,略高出水面一點點,將17斤谷種全部小心地均勻地灑在這塊田里。

“小心看好了!我們這兩天的主要任務是:打鳥!”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