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楚新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楚新村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楚新村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事實證明我是過慮了。

從5月初返回太昊,再到后來的大楚蠻村,直到年底,我也沒有聽到翟族類人大舉入侵的消息,反而是木駝他們反應過度,將有狐城外的翟族類人聚居區域清掃得干干凈凈,所有的周邊翟族部落都被趕到更北方的高原上。

這一戰役大大地拓展了大夏城騎兵的活動范圍,也促進了公孫氏諸部族間的融合與聯系,有狐城在接下來的一年里,人口迅速增長到了近5000人,戰斗中抓到的翟族俘虜也使建城速度大為提高,規模是大夏城四倍的有狐城在年底基本完工。

現在大夏城成為了公孫諸部間的聯系中轉地,以及公孫氏諸族間的貿易中心,大量的太昊特產都通過大夏城向公孫氏、姜氏的諸城散播。太昊的農業產品、銅產品和木器、兵器已經在公孫氏和姜氏的諸城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土句在公孫豹那邊呆了半年,就已經再呆不下去,主要是成天無所事事。前期還幫助他們加固城防,后期看到翟族人沒有入侵的跡象,便一天比一天松懈,秋收前早早的就率隊返回了太昊城。

我在5月回到太昊城以后,小心地打開存放醬油的壇子,卻喜憂參半。

不錯,壇內的小半空間已經是滲出的醬油,但由于我長期不在城內,宗廟衛隊的戰士們沒有經常把這壇子抱到太陽下面去曬,眼下已經長出了霉菌,一層白色的東西覆蓋在了面上。

不過這也不是大問題,畢竟生產的工藝應該就是這個樣子了,我讓匠作區的“太昊酒坊”老板過來了一趟,跟他講了一下具體工共,接下來。這項工作就交給他了。

倒是樟樺親自抓的養蜂工程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第一批四個蜂箱只有一個完全成功,開春以后,所有地蜜蜂都只在一個蜂箱里進出。但隨后進入春末時,大量新增的蜂群開始分群,占了另外一個箱子。

樟樺甚至已經從第一個箱子里收取了少量的蜂蜜。

沒有我的指導,樟樺割密的方式比較原始,是直接用青銅刀在板子刮的。

在我的要求下。土魯為樟樺做了一個可以旋轉地“離心式”收蜜設備,可以將板子架在一個圓桶里,通過手柄轉動,讓板子上的蜂蜜流入桶內。

有了制作陶器轉盤的豐富經驗,這個桶并不難做,但要大量收獲蜂蜜,就有點難度了。

為了加快這一進程,我帶著樟樺又跑了幾個山洞,找來了四個野蜂巢。

樟樺有麻紗網保護,一直比較安全也成為太昊城內唯一敢于靠近和管理蜂群的人。我卻在幫她收集野蜂巢的過程中受了不少“傷”,差可告慰的是。到5月底我前往南方時,已經將十個蜂箱全部裝滿,樟樺甚至開始向土魯訂購更多的蜂箱。

“太昊酒坊”的老扳發現,如果在粟米酒里加入蜂蜜,味道會好上很多,也愿意出高價向樟樺購買所有的蜂蜜,樟樺就這樣開始了“訂單農業”工作。

看到樟樺忙得不可開交,做老爸的心里頗有些過意不去。不過能者多勞,我地乖女兒注定了不能輕松,也只得由她去。

繁忙的工作中,所幸樟樺并沒有反感或痛苦的表現,反而愈忙愈開心,我還能期望什么?

只要開心就好!

經過大方城時,梅梅終于清閑了下來,同意暫時放下大方城。跟我到南方去。

走出城門,梅梅回頭看著城門上由我手書的“大方”二字。悄然落淚。在她心中,這座城是對直多年前叢林中那個親切而熟捻的父族最好的紀念,盡管她曾經在那里經受過許多的艱辛。

風極接手了對大方城的全面管理,卻始終沒有定出城主。這一段時間以來,雖然元方鬧著要當城主,卻多半是由梅梅與風極他們確定大方城地各項事宜。元方只有發言權,卻往往沒有最后的決策權。梅梅才是事實上的城主。

“這城主就先由你代勞著吧!”我對風極交待道,并把城中的200來騎騎兵交給他指揮。

“是!”風極扶杖慢慢地躬身道。

這些年也苦了他了,尤其是在大方城建設這兩年,生活條件比太昊城差了許多,更讓風極顯得比風余更衰老一些。

經過苗城時,我帶隊遠遠繞過,沒有在城中停留,只是碰到零星的狩獵隊伍,請他們代為向苗族的族長致意。曾經在大楚蠻村見過我的苗族戰士則直接跪在我的馬前,以苗族地最高禮節向我參拜。

7月初,我們一行抵達大楚。

“老爸!媽!”元方遠遠地就看到了我們,縱馬忘形地沖了過了過來,這時距離大楚還有數十里路,元方顯然正率隊狩獵,隨行的20余人中,開始出現了部分蠻族戰士。

難得一家人團聚,其樂也融融。

“怎么?”我指了一下旁邊地蠻族戰士“有新的部族到大楚村定居了!”

“呵呵!”元方止不住一臉的得意”爸!你猜大楚村現在有多少人了!”

“這個——”我愣了一下“800人有了吧——”

“才不止呢!”元方轉過頭去,和一名騎兵連長確認了一下“大楚現在有970多人了,再過幾天,1000人沒有問題!”

咦!這小子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拉到這么多人?300多蠻人要是能夠心甘情愿地住進蠻村來,那可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離村子還有十來里遠時,風中已經傳來粟穆萌發的清香。

“今年開了多少粟地?”我問元方。

“這個——”元方躊躇了一陣,他對數字實在不怎么在行。

“報告族長,我們今年帶蠻人一起,開了5000多畝地,用了1萬多斤栗種!”在一旁地騎兵連長看到元方難堪,干脆直接向我匯報。

我看了一眼在馬背上弓身垂首的騎兵連長:“你叫什么名字?”

“偃鵬!”連長大聲回答。

“少昊來地?”

“報告族長,皋陶族!”連長的話干脆利落。

“元方這里,你要多幫他了!”我用手里的馬鞭拍拍他的肩。

“是!”聲音宏亮,中氣十足。

好一個騎兵連長!我在心里贊道。

元方卻在此前面與梅梅笑逐顏開,沒有理會我跟偃鵬的對話。

這時我也已經看到了大楚的粟地。

幾個月時間,大楚已經令我刮目相看。

所有的粟地都分成小塊,數百畝一塊,圍繞在大楚村周圍,里面粟穗茁發,一派生機,每塊地都用扎實的籬笆墻圍了起來,少數地方有修補過的痕跡。

離村子約一公里內的所有樹木都被砍伐一空,村子的圍墻幾乎已經被木柱填滿,不復當初的籬笆墻那般脆弱,從防御野獸的角度看,這樣的墻已經不輸城墻。

進入城中,地面居然用零散塊石鋪出了數條垂直交錯的通道,盡管還是一個村子,卻已經可以看到一座“城”的雛形。

村子里的房子已經基本上全是土坯房,少量的磚房也出現在村子中央,其中有兩間大的明顯起到了“臨時宗廟”的作用,因為在房前能看到一個土臺上的“廣場”。

200來間土坯房所占的地盤還不到全村面積的10,村子里的地盤還很寬松,進村時我們200來騎引起了一陣騷動,各間房子里涌出來不少人看熱鬧,磚房前的廣場上還有不少天在嬉戲的蠻族人孩子。

看得出來,這個村子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政治管理”,元方對村子的管理還是“松散”型的。

從村中的糧倉情況看,我留給元方的糧食并沒有消耗多少,現在還剩下一大半。

一路上偃鵬不斷向我介紹我離開以后的建設情況。

元方深知,我以后的建設重點一定是大江邊上的碼頭,大楚村的建設只有初建時可以借助太昊的力量,此后就得靠自己了。

所以我離開以后,元方緊急動員所有太昊匠人,首先完成了住房的改造,然后是伐木和開荒,直到4月底,所有的播種工作完成以后,才放匠人們到江邊去。

在我看來最為困難的收編蠻族人的工作,卻被元方輕易化解。

為了不違背與我的約定,元方定下一個原則——絕對不親自出面去收編蠻族人,甚至也不讓太昊的哪怕一名騎兵出現在蠻族人面前。

6月初,四支長老代表團被派遣到森林中,游說散布在近百里范圍內的蠻族部落。

“到大楚去,族人將不再忍受饑餓!野獸再也不能危脅族人!倉庫里有吃不盡的草籽!廚房里有神才能享受的美味!每一名族人都有新建的堅固洞窯!”長老們按元方的授意,帶著太昊鹽和粟米袋,一個村一個村去游走,以他們的威望和年紀,證明所說的一切都真實不虛。

結果呢?

“6月份內,有4個村子舉村來投!”偃鵬以一貫的簡練風格回答我的提問。

這小子!把當我收編大元諸族和太昊諸族的那些辦法用全了。

有的方法甚至比我更進一步!

看來大楚城就快要開始建設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