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二百四十八章 揮師南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揮師南下

第二百四十八章 揮師南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12月中旬,我們已經作好了出發的一切準備。

按元方所說,從苗城到大江之間,還有大半個月的路程,加上從大方到苗城所需要的時間,計算一下,估計在過年的時候我們是回不到太昊城了。但一睹長江真容的念頭戰勝了留在太昊主持春祭大典的想法,畢竟此前到北方察看敵情,以及這次到驪山驅獸,都是為了能夠后顧無憂,安心地到長江邊上去。

這一次長江之行需要耗費我不少的時間。

到了長江邊,可能我下一步該怎么走,就會有一個新的計劃了。

江南,魂縈夢繞的江南!

我來了!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碧如藍,能不憶江南!

哪怕憶的是后世的江南!

在我的有生之年,有沒有機會看到一個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魚米水鄉的江南呢?

為了這一點,搏一次是值得的。

上千騎兵大部分成了兩隊,一半留在了大方城,并隨后要往返于太昊和大方城之間,大方城的主要技術力量將和我一起南下,在長江邊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基地,所以這一次我們的南行大軍將達到700余人。

大方城已經基本峻工,剩下的完善工程只需要有由族人不斷的提供勞動力支持就可以完成,所以我帶走了絕大部分建筑方面的技術人員,還有部分制陶匠人、打銅匠人和木工。

但造船的技師則只能讓騎兵們到銅碼頭去給我帶過來,那邊的人手也不多,我要求騎兵們派遣一個專門的小隊,把7到10名造船匠人送到蠻村。

幾名曾經到過大江邊上的騎兵留在了大方城,為后續的人員和物資充當向導。

12月25日,當我們的大部隊出發時,帶上了大量地糧食。每匹馬背上都馱了超過200斤的米袋,還有部分陶器、銅質器具、建筑和木工工具。

過年時,我們正涉過大方城到苗城之間的一條河。

出了由族所在地地區。一路的地勢都還算平緩,偶有山地,也不算高峻,與姜氏所在的山區大不相同,按后世的名稱,那一帶應該是中岳、西岳所在的高山。牛神山往北過謂水,則是漢中平原。而我們現在行經的地區,則應該是后世地南陽平原。再往南行,應該就進入后世的湖北地界了吧。

即使到了后世的春秋時代,一些地區仍被視為蠻夷之地,所謂“南蠻”即在這一地區。

所以現在是蠻人地地界一點也不奇怪。

上一次追蹤元方,我曾經從這里路過,只是心情大不相同。

上一次是因為記掛元方安危,憂心如焚,巴不得長翅膀飛過。這一次則是帶著對南方建設的憧憬。豪情壯志地帶著大軍南征,味道不可同日而語。

大年這夜,在這條不知名的河邊,我讓戰士們做出最好的行軍餐,取出從大方城就預備好的所帶最好的酒,與這些戰士、匠人們盡情歡樂暢飲,共祝太昊八年的到來。

過了這一個大年,元方就邁進了他的13歲,按過去大元族時地算法,13歲以后。就可以開始參加狩獵,再過一年,甚至就可以參加相親了,看著和戰士們打鬧成一團的元方,我不禁頗多感慨。這小子終于也要成年了!在后世,這么大個的小子還只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離成年還早得很呢。

元方的個頭在過去的一年中竄起來很多,已經不輸于族中絕大多數成年戰士,達到了1米5左右,所缺的只有成年戰士的那股剽悍勁勁,身材也略顯單薄了些。

但要說到“膽大妄為”,族中多數戰士都望塵莫及:這小子也實在有捅破天的膽子,跟我當初開拓部族外交時那股子小心完全不可比。

細細想來,這些年我真沒有在他身上用什么功夫,每年家人團聚的時候,元方不討打地事情實在很少,也對我的“家庭暴力”習以為常,倒是跟族中的戰士們,特別是跟騎兵們的關系密切得多,我對他而言,除了崇慕,還有畏懼,但要說到親情,恐怕的確是不多,所以我對他地做事方式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影響。

罷了,這個時候也不需要為他設計將來,“職業生涯規刑”對元方不可能有什么效果,還是讓他自己去成長吧,兒孫自有兒孫福,到了這個世紀,我已經沒有了后世那種為兒孫留下點什么地想法,一切順其自然吧。小說整理發布于wW.l6.

梓樺是我理想中的乖兒女代表,卻過得比我期望的要辛苦一些,元方是我所不能掌控的那種兒女,卻成天過得很開心很快樂(被我教訓的時候除外),這倒底是對還是錯?

元月10日,我們經過了苗城,苗族長老和族長一起到城外跪迎,倒教我不好意思繞城而過,只得在城中住了一天。此時苗城中已經住進來2000余苗族人,周邊的小部族還在聞訊不斷趕到,就算是比上次規模更大的蠻人前來攻打,也將在現在的苗城面前無計可施。

更讓我意外的是,城中竟然住進了兩個蠻人部族。

盡管他們現在所建的房子仍是簡單的木棚,相信不久以后,他們都會和苗人一樣,放棄眼前還看得到的草屋,搬進太昊風格的土房或磚房中去。

難得來一次,我把建筑苗城的太昊匠人們也叫到一起,宴請了他們一次,但由于建筑工程進展順利,已經有大部分匠人返回了,這里還余十來人,我沒打算帶他們前往大江,盡管也有匠人提出這個要求,但多數匠人還是急著在年后回太昊與家人團聚。

“苗族世代不會忘了太昊族長的恩德!”苗族長老和族長輪番上前為我布菜,言必稱頌太昊恩德,元方也在被稱頌之列,盡管苗族人都以為元方是在我的授意下才參加了苗城建設,但我和元方,以及少量的騎兵才清楚,這其實只是元方的自作主張。

“我會讓蠻村的苗族戰士們盡快地回到苗城來,請族長和長老們不必擔心。”蜀大吠日敬時我想到了這個問題,畢竟在蠻村的近200苗族戰士還是苗族目前的生產和狩獵主力。

族長和長老們喜上眉梢。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