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一百一十三章 牛車時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牛車時代

第一百一十三章 牛車時代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在眾人關注下啟動。

在略有點刺耳的“吱吱”聲中,牛車輕松地前進了,數分鐘就走到了廟門口,但土魯顯然不滿足于這個成績,一拉牛韁,繞場轉起了圈子,圍觀的人群先是驚訝,后是歡呼,再后是尖叫。

牛車的時代正式來臨!

不!等一等!

牛車的時代明天才能來臨!

土魯得意之極,一扯牛韁,想將車停下,向觀眾致意,誰知牛是停住了,車卻沒有,巨大的慣性推著牛向前走了幾步,那牛收不住腳,往地上一跪,車身向前一傾,竟將土魯摔了出來。

廣場上一片驚呼。

還好車廂沒壞,不然裝粟米的箱子壓向土魯,太昊就會損失一名優秀的木匠了。

我扶起土魯,確保他沒有摔壞,才去檢查牛和車子。

車沒有問題,牛卻“因公負傷”,牛膝處破皮流血。為了表彰它對發明工作所做的貢獻,我讓族人帶它去上藥了

回過頭我和土魯連忙商討問題在哪里。

實際上我當時就看出來了——沒有剎車!

剎車安在哪里?怎么安?

后世的牛車好像也看到過一個剎車,應該是靠近一側的車轅處,有一個杠桿結構,具體怎么做的忘了,但有金屬結構是肯定的。

那個東西做不出來也就罷了,我想知道的是,牛車上的剎車究竟應該在哪里制動?

如果在車輪處制動,那么剎車應該盡可能地靠近輪沿,以最小的作用力產生最大的阻力矩,阻止車輪轉動。

但這樣的結構需要向車軸施加一個附加軸向力矩,說不定就會在已經承受了巨大壓力的車軸處產生結構破壞。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車身其他地方增加一個可以收放自如的磨擦件。讓它和地面之間產生磨擦,以快速消耗慣性產生地動力。

后一種方法對車輪是安全的,所以成為我和土魯的優先選擇方案。

選擇了一番,我在車的兩根直轅間加裝了一根橫轅,成為一個H型的轅結構,將一根木棍拴在車前的橫轅上。平時木棍靠放在車板上,需要剎車時將其一端放在地上,駕駛人用手壓木棍高出橫轅的那一頭,杠桿原理作用下。木棍的下端會和地面劇烈磨擦,產生足夠的阻力,將車停下。

最后是給土魯做了一根牛鞭。補償他為“牛車革命”所摔地那一跤。

太昊牛車正式上路了。

第一趟長途運輸是為姜氏送去一批陶器。

“來而不往非禮也”,老夫子們還沒有生下來。這話我先借用著。估計到了后世,這話應該編寫在太昊版的《論語里。

太昊僅有的三輛牛車全部上了路,我和幾名騎兵們跟著護航。車上是上百件大小陶器,要是在以前,這些陶器得出動五十名以上地騎兵作運輸隊。

20公里的路。我們走了大約六個小時,中途歇了一次,讓牛吃了點草。

姜由早在數公里外就出來迎接了,一路上對我諛詞如潮,雙眼卻從來沒有離開過那輛車——這小子見利忘義。

直到我提出可以送一輛給他,那張寬大地丑臉才變得花兒一樣紅,知道我看出了他的那點子小小的心思

姜氏新城建設得越來越好了。##排水通暢,連路面也下了大功夫,牛車跑在上面居然不太抖動。土魯也沒有覺得有一絲難受。我騎在馬上卻看著土魯一身的汗毛都在顫動,想像要是我坐在上面。對木板地減震效果一定是要腹誹的。

但顯然不能影響到土魯的興致。zcnwap.zcn.o

不出所料,太昊牛車在姜族引起了又一波轟動,全族老小都圍在道旁,土魯堅持要駕走在前面第一輛車,一路不停地向姜氏MM們致意。

這小子有做秀的天份,讓他表演“牛車秀”的那一跤沒有白摔。

走遍全城,讓我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俘虜營。

姜由將所有的俘虜都分別歸入了各小族,成為姜氏地族人。這讓我覺得新鮮——難道族人沒有意見?姜由傻笑,堅決不回答這個問題。

臨走時,盡管土魯很心痛,我還是將一輛牛車送給了姜由。

看著土魯一臉沮喪,我附耳低聲嘀咕了幾句,土魯瞪著我,愣了一下,隨后開心大笑起來,“駕”地一聲長喝,催牛車向草原奔去了。

我說的是:“姜由會不會想要第二輛車?車壞了要不要修?到那時叫他拿東西來換吧!”土魯對這種商業伎倆心領神會。

事實上牛車的應用比我想像地要快得多,在接下來的春播中,太昊族已經有了數十輛牛車,盡管我身為族長,事務煩多,卻還是不得不在匠作區呆了近一個月,除了做車軸,還得帶徒弟,惹得匠人們笑話我,讓我搬到匠作區去住。

直到土魯出面,告訴那些太昊族地匠人們,所有這些行業的祖師都是族長的徒弟,他們才重新肅然起敬。

春播即將開始,有了銅,我可以打造一批新的農具了。

重中之重就是金屬犁頭。

犁身還是木制的,但犁頭卻改用銅鑄,重量達到4斤,再略加打磨,犁地時效率遠高于鋒刃不齊的石犁,更重要的是不易破壞。

盡管銅山那邊每天的產量都達到了近百斤銅,我還是用的比較心痛,但為了今年的好收成,這個代價是必須的

3月初,每天早上,三十多輛牛車拉著所有的農具——特別是新造的“銅犁”——后面跟著一大幫“農民”奔向太昊的粟地,天氣還冷,我要求將地里的蟲蛹都翻出來凍死。

太昊四年,我的春播計劃是40000畝。

按往年的經驗,這些地如果不遭遇大災,應該可以收獲糧食4000噸,那就該夠城里現在的15000多人食用一年半了。

但有了去年的經驗,我決定不將所有的粟地都連成一片,而是按各部族分成小片,由各部族自行管理,包括澆灌和防蟲、防鳥等工作都由各小族自己完成。

春播之后,姜氏再次出征,同樣得勝而歸。

但這一次,他們給我送來了特殊的禮物。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