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九十四章 姜族來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姜族來投

第九十四章 姜族來投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說起可憐,神山也不過四五十米高,山地最高處也不過八、九十米,跟山東境內的大山比較起來。甚至跟少昊的神山比起來,這里連土包都算不上,基本上是大平原,這也造成了太昊族畜牧的早早萌芽,一個部族動輒數千乃到數萬牲畜是很正常的。

實際到高一點的坡地上去也不會有什么改變,越過附近的森林,遠處仍是大草原。

關鍵是神山。

長老們舍不下的是神山。

以前也曾遇到過大洪水,那時的太昊族人不多,基本上神山周圍以風氏為主,后來由于風氏出走,宗族空缺,才有好幾個部族搶著遷到神山下,形成了如今的人口集中。所以當年洪水一到,風氏一族可以輕松地將人和牲畜全遷到神山背面的坡地上,就可以保得平安,但這一次洪水來時,神山容量有限,不得不將大量族人和牲畜安置到遠處高一點的地方。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神山周圍建城,洪水一到,城就泡在水中了。

盡管從有窮城開始,已經在用火燒過的原始磚砌城墻,但和后世有了金屬工具——特別是鐵器后,用石頭或更專門的城磚砌起來的墻不一樣,泡的時間稍長一點,就不能保得族人平安了。

“神山將建一座宗廟,永遠作為祭祀和長老們居住、議事的地方,這還是不變的。但絕對不可以在神山筑城!這里地地勢太低。一旦洪山再來,能容納的人有限。”我將理由交給風余。由他去跟長老們繼續商討,我則逃之夭夭了。

木駝給了我離開地理由——有一個新的部族來訪。

我一出大帳,就看見了由那張笑得野花一樣的丑臉。

怎么,他也來湊熱鬧?

等我看見所謂的“來訪部族”,立碼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300多口人,男女老小都齊了,帶的牲畜所剩無幾,看著一個個身材都瘦得不錯。而且估計累得有點變形了,我要再晚一點,倒下去的肯定不會少。

這不是“來訪”。而是“來投”。

一邊安排木駝找人給這些人做點粟米飯,將牲畜趕入畜欄,一邊問由是怎么回事。

“這是由的兄弟部族,叫姜,也是受了災。沒法子才跑過來的。姜巨,快過來,這就是太昊族長。”由一邊解釋一邊叫一位大骨架地漢子過來。

姜巨一下子就跪在由的面前,被由扯著耳朵轉過60度對著我:“你瞎了啊!這邊才是太昊族長。”

我笑了笑,這兩個家伙不知道在跟我開什么玩笑。看得出他們比較熟,應該由還是姜巨的兄長或者族長,不然姜巨不會自然而然地朝由跪下去。

“謝謝太昊族長收留!”

“謝謝太昊族長收留!”

兄弟倆一個教。一個學,在我面前演教禮儀。

我連忙把姜巨扶起來。好家伙,比由地骨架還大,只是餓得肉都松了,吃上幾頓飽飯,又是一個跟由一樣的漢子。

看來是上次跟盈伯來過一次太昊,知道太昊實力還在少昊之上,所以再有兄弟部族來投,直接就帶到太昊了。

我拍拍由的肩膀:“沒問題,你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在太昊,我一定讓他和他地族人過上好日子。”

長老們最后還是聽從了我的意見,接下來的日子,就是選擇建城的地點。我叫騎兵們把20多個部族的長老們,一趟一趟地拉到附近30公里范圍內稍高一點地所有山地上,一個山包一個山包地選。

要能看到神山。

要靠近山地的河流。

要有采石的地方。

要離森林比較近。

所有地條件都得滿足,還真是比較比較的一件事,但在8月底地時候,長老們的意見基本上一致起來,等我去一看——靠!還就是上次我提煉鹽的那個小山包。

但現在還不是建城的時候,大量的勞動力在秋收之前還得去放牧、捕魚、狩獵。這讓木駝感覺有點不爽——他巴不得趕快開始建城工作。

在貿易城呆慣以后,現在跟我一起住帳篷,始終有點不情愿,貿易城那邊交給馬齊臨時負責,也讓他有點放心不下。

他開始把貿易城當成“木駝的貿易城”了。

資產階級的“草”已經在木駝的腦袋里萌發。

在貿易城里,木駝除了享有比較高的處置權以外,農業時代的生活方式也讓他習以為常。

每天不用去放牧,陶器換來的牲畜就吃也吃不完,住在冬暖夏涼的土坯房里,不用忍受帳蓬內的風雨難阻。每天都能享受到香噴噴的粟米飯,以及廚房提供的各種大餐。哪像現在這樣,一旦粟米運輸馬隊出了一點問題,他還得帶著騎兵出去狩獵。

看著地里不斷成長的粟桿和已經冒出頭的粟穗,我安慰木駝:“要快了,等這批粟一成熟,我們就立碼開始建設太昊城!”

這段時間,土魯的徒弟們正急于趕建糧倉。

已經有了幾年的秋收經驗,這批人完全知道該在什么時候,完成多少糧倉的建設。正在抽穗的栗正無聲地催促他們。

土土的徒弟們則在洪水過后的一個多月里,建起了幾座簡單的平窯,已經開始產出一批比較粗糙的陶器,基本上能滿足目前族內所需。為了技術保密,陶器作坊外建起了一道籬笆墻,遮不住太多東西,聊備一格而已。

實際上這項技術很快我就會在族內傳播,但遮一下跟不遮是不一樣的,我相信即使過了一萬年,人的好奇心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完全暴露的東西是沒有人感興趣的,半遮半掩的東西才最引人聯想。

美女是如此,技術也不例外。

所以建房的工地上,除了我們的技術人員和指定的勞動力以外,很少有人去光顧,而陶器坊外則不時有族人甚至長老從泥縫里往里面“偷窺”。

秋收以前,還有一件事情也必須得做。上次在病人的需求下,我嘗試提純了一點鹽,但按那種方式“生產”大量的海鹽是肯定行不通的。我還得想個辦法,讓木恩負責的海鹽生產也能達到少量提煉的質量。

從后世的發展來看,鹽的質量提高,對后世人的身體健康有重要的意義,至少我相信在更好的鹽提煉出來以后,廚房里的菜會更加可口。

那么在海邊上,怎樣才能復制提煉的過程呢?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