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蜂蜜起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蜂蜜起源

蜂蜜起源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原始社會時期,蜜蜂處于野生狀態,巖穴、樹洞是天然蜂窩。人類以采集天然植物和漁獵為生,野生蜂巢也是采集對象。原始人從野生動物掠食蜜蠟中受到啟發,學會了從樹洞、巖穴中尋取蜂巢。最初是搗毀蜂窩,火燒成蜂,掠食蜜蠟、蜂子。其后,人們逐漸改變了這種對于蜜蜂來說是“既毀我室,又取我子”的原始掠奪式采集方法,而有意識地利用蜂群再生產能力,發展成用煙熏驅蜂,保留蜂窩,索取蜜蠟、蜂子。

迨至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在《詩經·周頌·小毖有“莫予蜂”的詩句,這是“蜂”字的最早文獻記載。“蜜”字則首見于《禮記。內則(前3世紀)。東周時期(前770~前256),出現了現存最早的有關養蜂的文獻――《山海經·中山經·中次六經(約前3世紀)。其中,“蜂蜜”二字開始組合成雙音節詞并沿用至今。該文描述了“其狀如人,而二首”的原始蜂窩形狀和“用一雄雞禳而勿殺”的祭禱蜜蜂的習俗。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原始的野外養蜂開始萌芽。人們在漫長的采集野蜂實踐中,開始嘗試對樹洞或其他地方所發現的蜂群略加照看,由采摘野蜂巢發展到“原洞養蜂”。割蜜人用煙火驅散蜂群;用炭火加寬蜂洞;再用泥草、牛糞涂抹洞口,留一小孔容蜂出入;最后在樹干上刻痕為記,以示蜂窩有所歸屬。此后,除按時采蜜外,毫無其他管理措施。至今中國西南僳僳族、怒族、獨龍族等民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驅蜂取蜜法和原洞養蜂法。

人們在采食蜜蠟的實踐中,首先認識到螫針有毒,這是生物自衛防身的本能,因而《詩經·周頌·小毖告誡人們不能去激怒蜜蜂(“莫予蜂,自求辛螫”);《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前722~前464)中也說:“蜂蠆有毒,而況國乎·”東周時已能利用蜂毒治病,《黃帝內經(前770~前256)記載了古代的蜂針療法。周代人們對蜂產品的利用主要是食用,蜂子則是帝王的佳肴。《禮記·內則(前3世紀)有“子事父母”,“棗栗飴蜜以甘之”和“爵蜩”,“人君燕食”的記載。“”即蜂的幼蟲和蛹。飲用“蜜酒”大約從東周開始。初記于《楚辭·招魂(前340~前278),有“瑤漿蜜勺”之句。“蜜勺”可能是用蜜調和未經釀制的蜜酒。其時還用蜂蜜與稻、黍熬煎成、蜜餌等古代蜂蜜食品。在云南省,還有刻有蜂紋的戰國銅臂甲出土。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