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第七十一章 戰象部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戰象部落

第七十一章 戰象部落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老酒里的熊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事實上他一天也沒耽誤,當天就帶上“狼狗”——第二代的11只狼出發了。我聽到消息是他出發了半個月以后的事。

第二個也不一定就很壞的消息,是萊鷹出現了。

往東北方向跑得最遠的一隊騎兵,大約離開莒族走了7天,尋找我所急需要的馬群,卻在與另一小隊所發現的馬群擦肩而過后,在一片遼闊的草原上,發現了一個近500人的游牧部落,而這個部落的畜欄上,有萊鷹當初所祭祀的神鳥圖。

但這個部落卻不是以萊鷹為首。

據小心翼翼地接近觀察的騎兵說,這個部落肯定是萊夷族的一個分支,但似乎比較強大,因為部落中有一種遠比馬要大的動物,而他們的族人卻與這種動物很熟,能見到有族中的戰士爬到這種動物身上去玩。

很大的動物?比馬要大得多?我很好奇。

“而且他們的村長也出現過,萊鷹只是拿著長矛站在他身后。那個村長沒有萊鷹那么高。”騎兵補充道。

那么,上次趁夜襲擊大元騎兵的,應該就是這個部落了,但他們為什么會跑到那么遠的北方去呢?

我對這個部落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但木駝的反應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把一個野馬群趕回貿易城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我請示,什么時候找萊鷹算賬!

我看著這個戰斗狂,嘿嘿笑了一下,木駝的表情嗖地變化了一下,直覺告訴他這主意要糟。

我也沒特別的表示反對,只是告訴他,什么時候這兩個野馬群都被他調教好,什么時候騎兵就出動,他的一張臉立刻從西紅柿變成苦瓜。

就算拋開老小,壯年的馬全加起來也不會少于300匹,沒有大半年時間的辛苦訓練,“調教好”這個要求還真是蠻高的。

開玩笑,這大半年正是我大元糧食生產發展的高峰,大量的騎兵要做好農業用地的維護巡邏,還要向已經建成的貿易城和有窮城運送物資,即將開始建設的漢土城也需要要巨大的運輸能力。

如果這個時候開戰,不用說建設問題,連保證安全都有難度。

要找萊鷹,等秋收以后吧,希望那個時候,木駝可以告訴我,馬匹都已經訓練好了。

但我私下對萊鷹所在的那個部落還是充滿了好奇:龐大的野獸,強大的部落,還有曾經襲擊過大元族人的戰士和村長。

在沒有知會木駝的情況下,我決定帶上次發現萊鷹的那個小分隊前去偵察一下這個部落,也好對數個月以后可能發生的“復仇之戰”作一點準備。

大元七年六月,當木駝忙于驅趕第二群野馬時,我帶著偵察小隊出發了。

從貿易城出發,往發現那個部落的方向走,途中要經過莒族的分布區域,我也沒有向木窮打招呼,他應該正在忙于城內建設吧。

各小部落之間有足夠的空間讓我們通行,所以基本上不會驚動任何人。

說起來可憐,在大元騎兵近40萬平方公里的活動范圍內,已經發現的所有部族加起來,也就不到5萬人,平均8平方公里才有一個人,比后世的西藏地區人煙稀少多了。剔開那些不宜人居的地方,以及尚未開發的地方,大致估算一下,這個世紀的古中國地面上,人類的總量應該不會超過60萬到80萬吧,要知道少昊所在的地區,在這個時代應該是中國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了。

越往北走,人煙越稀少,六天以后,基本上跑一整天,看到的活動物都是野獸,遠近看到的都是起伏的山陵,左方的遠處甚至能看到巍峨的群山,我在想,后世我所熟知的沂蒙山脈應該就在那個方向吧。

十來天以后,感覺丘陵地區走到了盡頭,山坡下,前方終于出現了大平原。

這個大平原給我的感覺有點像原來向南方探險時看到的那個大草原,也是一眼望不一到邊的長草,只是少了那種水網交錯的地貌,有了一點北方草原的味道。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什么也沒看到。

騎兵隊長給我指示了一下發現萊夷人的大致方向,應該是在正北方,我們六騎掠著長草,迅速地向草原深處挺進。

進入大草原三天后的一個傍晚,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個小部落,得到了關于萊鷹那個部落的消息:他們又往北移動了,并且五天前才從這里經過。

這個部落也自稱是萊夷人,和那個大部落也算同一種神鳥庇護的部族,但這個部落卻嚴格按少昊氏的分封,祭祀的是鷹鷙。

所以萊鷹他們經過時,對這個小部落自然也沒有好臉色,甚至搶走了一些牲畜。

但這個小部落卻讓我對那種龐大的野獸有了一個比較肯定的判斷:他們用手勢向我們示意,那種巨大的野獸有長長的鼻子,還有兩根巨大的獠牙,一對巨大的耳朵——大象!

而且是戰象!萊夷人的這一個部族居然將大象馴化為戰斗的幫手!佩服!

這個時代,大象在山東還有?

我得親自見識一下!

按他們遷移的速度,明天下午我們就應該能追上他們了。

果然,在第二天上午,我們就在大約四公里外見到了他們,主要的標志是那十多頭身材高大的成年象——我目測了一下,肩高應該在三米五到四米之間,還有幾頭小象。

但見到他們的時候我也很沮喪,因為他們剛剛渡過一條河。

每頭成年象的背上都有一個巨大的藤筐,至少可以裝五六個人,由大象背著族人過河,往返多次,就將部落里全部的人都送過去了。

可以肯定地說,過這條河,人和牲畜一共花了肯定不少于兩天,但我們看到時,已經只剩下最后幾頭象走到河中間了。

看著深度近2米,寬度超過150米的一條河,我和騎兵小隊只能望河興嘆。

秋后要找他們“算賬”時,我們能對付得了這個巨大的坐騎嗎?

還有這樣的過河方式,我們又怎么抄襲?

難道讓騎兵們駝著木筏子來找他們戰斗?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