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吃緊,后方緊吃,大體上就是中國歷朝歷代的一景,啥時候都一個樣,這不,盡管塞外邊關打得熱火朝天,可對于京師里的人來說,連半點緊張感都欠奉,該干啥還干啥,歌照聽、舞照欣賞,馬球也照舊玩得不亦悅乎,頂多就是酒飽飯足之后,拿塞外風云來當當談資,甚或打個賭啥的,沒多少人會真兒個地將此事掛在心上,當然了,朝議間談上不痛不癢的幾句還是會有的,左右塞外的戰事盡管不靠兵部、戶部的支持,可好歹也屬國戰,敗了的話,終歸是有損國體的,朝臣們表示一下關心的姿態還是要做的,只不過私心里巴望李貞輸得一干二凈的人遠比希望李貞大勝的人要多上了不老少,只可惜這些人注定是要失望了的。
貞觀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酉時三刻,已到了夕陽西沉之時,落日的余暉將小半邊天空染成了紅色的一片,晚霞絢爛得如火如荼,滿長安城里淼淼的炊煙冉冉地升起,又隨著微風飄蕩開去,縹緲間宛若天地相連成一片似的,因著晚膳時辰將至,大街小巷行人稀少,縱或有之,也都是急著歸家之人,原本熙熙攘攘的長安城此時顯得格外的空曠,至于城門口更是冷冷清清,除了幾個守門兵丁之外,連個行人都沒有,即便是那幾個兵丁也只是無聊地打著哈欠,等候著城門落匙時分的到來,彼此間便是連交談的興趣都沒了,然則,一騎飛騎從遠處疾馳而來之時,無所事事的門丁們全都被驚動了,個個升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尖,面露緊張之色地望著煙塵滾滾中沖刺而來的人馬,無他,只因來騎的服飾表露出了來者的身份——八百里加急軍報。
來騎沖得極猛,轉瞬間便到了城門口,旋即高呼了起來:“捷報,捷報,安西大捷,滅三國,生擒無數。”驛卒邊吼著邊縱馬沖進了城中,沿著西大街一路狂呼著向兵部所在地縱馬飛奔而去,激昂的聲音在長安城里蕩漾了開來,惹得無數的市民從門中、窗前探出了頭來,聹聽來自塞外的好消息。
“越王爺了不得,是這個。”門丁甲猛地一翹大拇指,滿臉子景仰地贊了一句。
“你這不是廢話嗎?沒瞅見越王爺是誰的弟子,那可是咱大唐李軍神和秦二爺倆人的高足,能不厲害么?”門丁乙哂然一笑地說道。
“那是,那是,我跟你們說啊,嘿嘿,傳聞咱大唐這位越王殿下可是暨雷而生的將星,滿大唐獨一份的,那是星宿下凡,豈是凡人可比的。”門丁丙湊了過來,一副神秘兮兮狀地低聲說道:“嘖嘖,咱要是能跟著越王爺一道混,那別提多爽氣了,要我說啊,這些個王爺統統加起來也抵不上越王爺一根小拇指的。”
“切,就你那狗模狗樣的,哪能入得了越王爺的法眼,死一邊做夢去吧。”門丁甲推了門丁丙一把,不屑地說了一句。
“就是,就是,呵呵,咱大唐有了越王爺,那江山可就穩固得很了,若是越王爺能回京可就好了。”門丁乙一副神往的樣子,把咂著嘴地插了一句。
“哎,哎,哎,你們幾個,活得不耐煩了嗎?朝廷之事也是你們能亂議的么?還不趕緊站好。”一名伍長服飾的小軍官見一起子門丁越說越離譜,忙站了出來,打斷了門丁們的瞎議論。
“頭,您就別嚇我等了,咱大頭兵一個,也就是瞎扯罷了,當不得真,呵呵,您老別介意啊。”一見頂頭上司發了話,門丁甲趕忙討好地湊了過去,媚笑著道:“頭兒,照您看,越王爺這回又立了大功,這獎賞想必少不得了罷?”
伍長本不想多說,可一見眾門丁全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頓時有了種受人矚目的成就感,左右看了看,見沒旁的人,這才壓低了聲音道:“獎賞未必會有,禍事只怕少不得嘍,唉,越王爺干得好,別人能樂意不?等著瞧罷,這京師啊,又有好戲看嘍。”
“啊,不會吧,這么大的功還不賞,那誰還肯打仗哦,沒天理。”門丁乙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道。
伍長冷笑了一聲道:“切,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叫朝局,朝局懂嗎?跟你這號目不識丁的家伙說了也是白說,得,得,得,都他娘的管好自己的嘴,別沒事找死,回頭挨了軍棍別怪哥哥沒提醒爾等,站崗去。”
軍棍顯然是沒人想挨的,見自家頂頭上司將話都已說到這個份上了,自是誰也不敢再多瞎扯,各自歸位,百無聊賴地接著打起了哈欠來……
戌時正牌,天已徹底黑了下來,算是到了華燈初上的時分,滿城的燈火漸漸地亮成了璀璨的一片,飯后的人們開始了夏日里最美好的生活,夜市、歌樓酒肆熱鬧非凡,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比起白日來反倒更熙攘上幾分,日落時分傳來的塞外捷報毫無例外地成了人們最新的談資,無論走到哪兒都能聽到激動人心的議論之聲,越王李貞之赫赫威名無疑成了輿論的中心,簡直可謂無處不在,從官場到民間莫不如是,然則,這一切似乎并沒有影響到越王府的寧靜,無論是府中還是門前全都靜悄悄地,只有幾名門房在隨風輕搖的燈籠下默默地站著崗,與往日并無絲毫的不同之處,甚至連一輛馬車駛入王府門前的小巷子時所發出的清脆馬蹄聲也不曾打破越王府的寧靜。
馬車算不上豪華,也算不得寬敞,僅僅是輛二馬所拉之車罷了,在京師這等繁華之地,似這等馬車可就多了去了,沒有絲毫的出奇之處,也無法從馬車上看出車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唯一尚算說得過去的就是此馬車走得很穩當,一旦停將下來,不前不后,正好處在倒夏門的臺階前。門簾掀動間,一名身材中等的清逸中年漢子從馬車中走了出來,赫然正是當朝吏部侍郎李千赫。
京師官宦云集,高官顯貴比比皆是,然則,不管怎么算,李千赫絕對排得上是京師的一號人物,然則,越王府門前的門房們卻并沒有顯示出太大的熱情,沒有多余的寒暄,甚至沒有客套,只是其中一名門房迎上了前去,低聲說了一句:“李侍郎,先生在內書房候著,您里面請。”
這句話很普通,普通到了平淡的地步,然則聽在李千赫的耳中卻宛若驚雷一般,令其情不自禁地哆嗦了一下,原本平靜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紅暈,眼中竟隱隱然有波光在閃動,只不過李千赫畢竟不是常人,很快就穩住了心神,淡然地點了點頭,微微一笑,也不說話,只是擺了個請的手勢,一拂寬大的袖子,跟在門房的身后施施然地行入了越王府的大門之中。
激動?不,是非常的激動!盡管李千赫面色平靜,可走路時的輕快卻將其心中的激動之意表露無疑,這也怪不得他如此著相,三年了,前后有三年了,自打進入越王府為長史以來,已是三年過去了,到了今日總算是能走進內書房了,這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至少對于目下的李千赫來說是如此,別說以往,哪怕當初他還當著越王府長史之時都沒有走進內書房的資格,然而,就在此時,這一切都將成為過去了,李千赫又如何能不激動——能走進內書房不單是種地位的確認,更是一種信任的象征,這意味著一件事,一件對于李千赫來說萬分重要之事——從今日起,他李千赫就是越王府一系的最核心高層之一,對于李千赫這等有著遠大抱負的人來說,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他將會有施展胸中抱負的廣闊空間,試問他又怎能不激動萬分?
琴聲優雅地響著,一曲《高山流水如空谷幽泉般在越王府的后院中輕輕地蕩漾著,柔和的曲調中滿是淡薄而高雅之意,令人聽著便有種出塵的感覺,饒是李千赫此際心情激蕩,被琴音這么一洗滌,卻也宛若有種絢爛的春日里流連于青山綠水間的愜意之情在心間緩緩流淌而過,原本急劇跳動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
李千赫并沒有急著走進書房,而是靜靜地站在房門外,直到琴曲的尾音在空中彌散之后,這才深深吸了口氣,淡然地一笑,緩步走進了房中,入眼即是納隆溫和的微笑。
“納先生好雅興,只差紅袖添香矣。”李千赫官居吏部侍郎,乃是堂堂正正的正四品上之朝廷大員,從官銜上來說,比起納隆身上掛著的從四品下之親王府司馬要整整高出了三級,然則,李千赫卻深知納隆在越王李貞心目中的地位,絲毫也不敢拿架子,笑呵呵地率先拱手為禮道。
“延廷兄說笑了,某這是亂彈琴罷了,實登不得大雅之堂,讓仁兄見笑了。”納隆笑著起了身,迎上前一步,拱著手還了個禮,而后一拂袖子,道了聲:“請。”將李千赫讓入了書房,分賓主坐下,幾名書童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各自退了出去,書房內僅留下納隆與李千赫二人相對而坐。
納隆端起茶碗,對著李千赫示意了一下,就著茶碗吹了口氣,淺飲了一小口,這才面色平淡地開口道:“西域大勝之事延廷兄都聽說了罷?”
李千赫早在來越王府之前便已猜出了納隆延請之意,此時聽得納隆問起了此事,倒也沒故作矜持,同樣飲了口茶,笑著道:“今日捷報到京,某已得知約略之消息,以殿下之大才,能有此大勝實屬尋常耳,若是殿下不勝反倒是件怪事了。”話說到這兒,頓了一下,這才接著道:“大勝固然可喜,拓地千里亦是不世之奇功,然則京師朝局恐就此亂矣,須防小人趁機作祟才是。”
“嗯。”納隆對于即將面臨的局勢自然是了若指掌的,也清楚李千赫是個精明人,對于其能看透其中的關竅,并未有絲毫的驚奇之意,輕輕地點了下頭道:“殿下在前方拼命,后頭就得由我等看家護院了,延廷兄對局勢有何判斷,還請直言方好。”
談到了正事,李千赫的臉色立時嚴肅了起來,他可不敢在這等大事上隨便妄言的,沉思了好一陣子之后,這才凝重地開口道:“眼下朝局看似平穩,實則暗潮洶涌,從大局上看,太子就東宮之位已有數月,在蕭中書、長孫司徒二位的協助下,連上了三道折子,分別為《勸農桑、《勵學子及《律疏,此三折頗得圣意,也屬有可取之處,然則此三文卻并非出自其手,前兩者是蕭中書之手筆,后者則是長孫司徒之文風,明面上看,太子能得蕭、長孫兩位名宿之厚愛,該能穩坐東宮之位,實則不然,蕭與長孫素來不和,此番雖為太子一事勉強站在了一起,久后必生矛盾,若是某意料得不差的話,該是長孫勝而蕭敗之局面,此間或許有能著手處;其次,吳、魏雙王的人馬這些日子以來走得很近,彼此間每每在朝議上聯手,對東宮多有制遏之處,且二王都在封地內勵精圖治,很是做了些收攏民心之政績,朝野間名聲漸起,其勢不可小視,然則,二王雖薄有賢名,卻遠不及越王殿下之威望,其心必不甘矣,前番之事便是明鑒,此次殿下大捷,恐其二人會暗中興風作浪,若是東宮那頭再多參上一手,縱然無法抹去殿下之大功,卻也有生變之可能,非小心恐不能應付。”
李千赫這番分析算得上中規中矩,雖不中,卻也差不太遠了,執掌“旭日”大權的納隆自是心中有數,然則,此番請李千赫來此,卻不是為了聽其分析朝局的,是故,李千赫話音一落,納隆便笑著點了點頭道:“善,延廷兄能有此悟,足見胸有錦繡,殿下言兄臺乃能托大事者,信矣!”
饒是李千赫久歷宦海,可乍一聽李貞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也不僅怦然心動,險些喘不過氣來,漲紅著臉道:“納先生過譽了,某這只是書生之見耳,貽笑方家了,慚愧,慚愧,不知殿下對朝局可有甚安排,需某出力處,先生但請吩咐便是。”
對于李千赫的表態,納隆自是理會得了,點了點頭道:“殿下已知京中恐有變局,傳來了兩個字,一者為‘穩’,二者為‘間’,能否行之,尚需延廷兄多方努力。”
“哦?”李千赫面色一凜,旋即陷入了沉思之中——別看就這么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意思在內,真要想辦到,絕非易事,其間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在,一個不小心,如今的大好局面只怕就得為他人做嫁衣裳了。
“六州三十縣,一百三十萬人口,此非兒戲也,若是有人從此間下手,怕是不好防矣。”李千赫皺著眉頭想了好久,這才遲疑地開口說道。
按大唐體制,親王可出任大都督之職位,然則卻是個虛銜而已,并不能真兒個地掌控一方,實際上,身為親王者,最多只能封得一個上州之刺史罷了,而一個上州最多也就是一州五縣之地,人口不過四萬余戶,絕不超過七萬戶人家,按一家四口計算,最多也就是三十萬不到的人口罷了,可李貞這個親王卻是名副其實的安西大都護府都督,其所轄之地先不說人口了,若是以地盤而論,相當于二十個上州還不止,再者,以目下李貞對安西的絕對掌控程度來說,稱為獨立小王國怕也不為過了,似這等隱隱有獨立于朝廷之趨勢的偌大勢力,別說朝臣們會議論紛紛,只怕一代大帝李世民心中都有可能犯叨咕的,偏生李貞不但勇武善戰,還是大唐第一富翁,這些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也著實令人觸目驚心的。
納隆并未否定李千赫之言,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實是令人煩惱,三人成虎,古人誠不我欺也,也就殿下此等人杰方敢行此非常之事!”納隆感慨了一番之后,這才壓低了聲音道:“此事重大,萬不容有失,輿論之事某自有謀劃,延廷兄無須多慮,然則朝議之舉尚需仁兄多加費心,當如此……,仁兄可有疑問否?”
聽完了納隆的話,李千赫臉色變了變,卻沒敢立馬應承下來,皺著眉頭,細細地思索了一番之后,這才表了態道:“也罷,既是殿下所命,某豁出去做了便是,時候不早了,后日便是早朝時辰,某尚需籌劃一、二,告辭了。”
“珍重。”見李千赫要走,納隆也沒出言挽留,起了身,將李千赫送到了后院的門口,這才腳步略顯得沉重地回到了書房之中,心思重重地立在了窗臺前,默默地凝視著天上的明月,良久之后,長嘆了口氣,走到書桌后坐了下來,拿起筆,速書了起來……
——
強烈推薦好友勇敢之強書《顛覆傳說,書號:39171,喜歡玄幻的書友不妨前去捧捧場,兄弟在此謝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