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軍閥第1128章,帝制苗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架空>> 1908大軍閥 >>1908大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8章,帝制苗頭

第1128章,帝制苗頭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閩南愚客  分類: 架空歷史 | 閩南愚客 | 1908大軍閥 
1908大軍閥

至于尚文泰不僅沒有任何怨言,相反還樂得其所。琉球王國復國之后幾乎沒有任何軍事根基,中山州和華表州是從日本割讓的兩塊土地,原本就不是琉球王國的版圖,再加上與日本隔海能望的近距離,如果讓中國將軍鎮守此地,反倒能保證琉球王國的北疆安全。

吳紹霆把這個消息早先告訴過吳復甄,吳復甄感到很突然,但同樣明白自己叔叔的用意。不過由于目前德烏敦戰役正在膠著狀態,他一時半會無法抽身離開,只能回電報希望能將婚事容后一些時候。

琉球王國的情況不算太急,吳紹霆于是答應了下來,僅僅只是吩咐國策研究室,安排一些文職官員擔任中山親王的幕僚,先行前往中山州處理政務。畢竟中山州是日本領土割讓的地盤,居民大部分還是日本人,肯定要先處理好基礎行政的問題。

同樣是在尚文泰宣布族妹婚約的這一天,朝鮮國王李熙在北京宣布另外一項重大消息。

李熙將慶獻世子一脈的一位庶出女孩冊封為仁慧翁主,許配給琉球國王尚文泰叔父尚慶為妻。這位尚慶年逾四十六歲,與仁慧翁主相差十一歲,不過雙方都已經不算年輕,這份婚姻可謂是十分正常。

尚文泰向朝鮮國王許諾,他的叔父尚慶將獲封為秦西親王,仁慧翁主則為秦西王妃。并且他允許朝鮮王國派隨行官員入駐秦西州,協助秦西親王打理秦西州政務。

這兩則消息很快引起多方轟動,所有人都知道這正是共同體計劃的一部分,通過政治聯姻加強各國之間的關系。在連續追蹤報道幾天之后,很多人不禁開始轉而猜測,越南女皇與琉球國王的婚事什么時候可以確定。

尚文泰對這個問題同樣十分關注,他如今已是琉球國王,可仍然孑然一身,原因不是別的,就是為了等待越南女皇的答復。

自從廣州四國首腦會議結束之后,越南女皇的考慮到直到今天都沒有結果。

中國方面也在派人前去催促,希望能盡快談妥這件事,讓四國關系更加牢固。

只是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阮靈芷一位二十出頭的妙齡少女,只怕心中早已經有自己的所屬對象,一邊是愛情,一邊是國家利益,身為一國首腦自然難以抉擇。

這件事到后來只能耐心等待,各方面索性不在有任何催促,只希望阮靈芷能自己把這個問題想明白。

共同體計劃與太平洋艦隊成為中日戰爭結束之后的兩頭重頭發展事業,就在中國上上下下都為國家強盛感到歡欣鼓舞之際,之前從德國趕到中國執行“霍爾維格計劃”的專家顧問們,再一次不遺余力的開始制造聲勢和氣氛。

他們看準的并非是中日戰爭中國大獲全勝的背景,恰恰是琉球王國復國以及共同體計劃的一系列事件。在這次共同體計劃當中,參與的三國全部是君主國家,唯獨中華民國是元首共和制,這多多少少顯得有些怪異。

這還不算,當接二連三的跨國政治聯姻活動開始之后,其他三個君主國冊封了一批貴族,這些貴族當中還包括不少中國公民。

中山親王吳復甄只是其中之一,連同中國派往中山州的一批行政官員,全部被冊封為貴族。在越南的帝國右相唐紹儀不僅身居要職,三個月前同樣被越南女王冊封為河內公爵。

不僅如此,之前朝鮮臨時政府聘用的幾位中國官員到現在仍然在任,這些官員也都得到朝鮮國王的封賞,獲得朝鮮貴族的稱號。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大英帝國時不時也會冊封一些外籍人士。無非是指獲得封賞的外籍人士,一旦進入封賞國境內,就能享受所得封賞的待遇,而返回祖國之后則不再恢復普通人的身份。

但是德國顧問專家們卻不會這么膚淺的判斷事情,然而他們也不會一時急于求成,直接不顧任何反應挑明推行全新的政策。

趁著最近發生的一系列大事,德國人開始在中國推銷一種公平對等原則,也就是說越南、朝鮮、琉球都給與許多中國人貴族待遇,中國也應該做出相應的回應,而不是一味自居上國,安然接受這一切。

乍得一看,這番言論就像是德國在譴責中國似的,但實際上這僅僅是一個鋪墊。

就在德國人利用報紙、輿論以及外交政策在中國國內制造這種“公平”氣氛時,中國外交部就此事突然召見了德國駐華大使辛慈,縱然德國現在是同盟國“老大哥”,但亞洲共同體計劃與歐洲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在這個時候橫插一腳究竟是什么意思?

再者,就算橫插一腳也插得光明正大一些才是,德國人暗地里到處鼓吹的什么“公平”原則,這到底在暗示什么?

辛慈公使與中國外交部官員會面之后,卻說這些是德國時政人士自愿的行為,與德國政府立場毫無瓜葛。

南京總統府頓時為此納悶不已,不過好在沒過多久,一份由外國專家部德國籍顧問發來的建議書被送到了昆明元首行營。

吳紹霆起初并沒有關注國內的輿論動向,在這段時間里他一直在親自處理增兵暹羅的軍務,甚至還動身去了一趟四川視察大陸橋第三兵團的籌備情況。直到這份建議書經過再三周折送到他面前時,這才對這些德國專家顧問們行為感到奇怪,也不由自主聯想到第三次德國援助計劃時附加的一系列條款。

之前德國專家顧問們曾經掀起過一場輿論聲勢,將吳紹霆的個人崇拜主義推波助瀾了一番。當時吳紹霆雖然仔細思考過這件事,但不管怎么看都覺得這“不是一件壞事”,因此沒有過多的干涉。

可是這次情況有所不同,德國人的動作太明顯、太刻意,必然還隱藏著下文。

當吳紹霆看過這份署名為費恩·馮·赫奇特的《中國榮譽勛位改革建議書》之后,他的臉色立刻驟然生變,自己可不是愚蠢的人,雖然這僅僅只是一份無關痛癢的榮譽勛位問題,可背后卻隱藏著一股極其巨大的政治影響。

因為在這份《建議書》里,費恩認為中國既然發起共同體計劃,就應該將公平原則進行到底,以表明在這個共同體之內所有成員國是真真正正共同進退。因此,在其他三國都是君主制國體的情況下,中華民國即便要保證共和制,也應該在相關的榮譽體系上進行調整。

按照費恩的提議,中華民國現有的勛位制度應該仿效君主制國家,徹底更改為爵位制度。他還在文中舉出多種例證,比如袁世凱頒布勛位制度,其根據就是參照君主制國家的爵位制度,再比如爵位制度在中國周朝時期就存在,既然中國人尊重傳統文化,那就更應該推行這種榮譽體系。

不僅如此,費恩在文章最后還加以強調,無論亞洲還是歐洲,爵位制度有著長久以來的實踐考證,還可以應付目前亞洲共同體之間榮譽差異化的問題。對于政治家們來說,這只是一次形式上修改名份而已,并不會引起任何的異議。畢竟“形式”就是“形式”,但文化底蘊卻得到了一定層次的提高。

吳紹霆心里很清楚,既然將勛位制度更改為爵位制度僅僅只是“形式”,那完全用不著德國人來操心這個問題。既然德國人之前造勢鋪墊,現在又上書正式提出建議,可見德國人根本沒有把這件事當作是一場形式。

換言之,德國人如此行為的動機,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要在中國推行帝制!

吳紹霆立刻聯想到當初簽訂“霍爾維格援助計劃”時的那些附加條款,霍爾維格要求由德國社會專家來協助中國完成社會意識形態的改造,而這改造的真正目的就是讓自己當皇帝,世世代代成為中國的統治者。

袁世凱沒能來得及稱帝,難道這件事要落在我的頭上了嗎?

吳紹霆放下這份《建議書》,心里暗暗的念叨著。


上一章  |  1908大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