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軍閥第1119章,貿易共同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架空>> 1908大軍閥 >>1908大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19章,貿易共同體

第1119章,貿易共同體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閩南愚客  分類: 架空歷史 | 閩南愚客 | 1908大軍閥 
1908大軍閥


[時間]2012060101:52:00[]2877

尤其是越南和朝鮮,從古至今都在承受外勢力的威脅,早已經對外來勢力杯弓蛇影。鸀色網,這次能在中國的牽線之下,以政治聯姻的方式加強彼此的聯系,不僅可以互結聯盟,共同御敵,同時還能間接的提高自身的政治影響力。

要知道朝鮮、越南、琉球甚至中國都是生的政權,一個生政權需要的就是得到廣泛的認可,而這次聯姻就是向國內國外彰顯自己法統的身份。

當即,眾人紛紛表示贊同。就連琉球王國儲君尚文泰都沒有任何意見,他并非看不出來這種政治聯姻以及讓外國人來充當本國貴族,是對琉球王國的一種主權蠶食,可事到如今沒有別的辦法。之前吳紹霆已經解釋的很清楚,琉球王國缺乏自己的力量,要想復國就必須借助外國勢力。

對于尚文泰來說,他現在關心的還是登基的問題,自己能從一個普通小老百姓變成一位執掌一國大權的國王,這已經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了。既然獲得了,那肯定是要付出,否則天下第哪里會有那么多便宜事?

吳紹霆點了點頭,對眾人的態度表示贊許,隨后說道:“這是政治上的支持,同時琉球王國復國之后,我還希望諸位能提供一些物質上的援助,幫助琉球王國盡渡過脫離曰本之后的經濟困難時期,建立自己的經濟體系。可以貸款,可以投資,也可以建立合作市場,總之大家力所能及的互相幫助,這是我們四國凝聚力量的基礎所在。”

這些事自然不算困難,越南和朝鮮縱然現在欠了中國很大一筆國債,可仍然有多余的民間資產可以動員起來。總之只要有利益,那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會有資產出入。

第一個議程結束之后,四國首腦共同簽署了幾份合作協議,包括聯合貿易、無國界銀行以及同等關稅等內容。

當這些合作協議簽署完畢時,已經到了中午十二點鐘,于是會議暫時休息。

午宴同樣是在吳公館內舉行,不過顯得非常簡單,并沒有因為出席的客人是各國大員而鋪張奢華。草草結束午宴之后,吳紹霆單獨與越南女王阮靈芷交談了一下。他希望阮靈芷能夠放下個人感情,為四國同盟牽出一條結識而有力的線。

阮靈芷已經猜出吳紹霆的意思,對方是希望她能嫁給琉球國王尚文泰。這樣一來,尚文泰可以獲得越南國王的身份,而她也可以是成為琉球女皇,越南和琉球兩國將會由此建立密切的聯合關系。在日后的發展角度上,甚至可以說是結合兩個國家的資源來共同發展。

縱然阮靈芷心中渴望越南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為此也可以犧牲一些個人利益,畢竟身為越南元首理所當然要以身作則。可是這件事實在太突然了,她需要一段時間考慮,因此并沒有立刻給出答復。

吳紹霆自然理解,他只是鄭重叮囑了幾句話,希望阮靈芷能仔細考慮清楚。

在他看來,阮靈芷與尚文泰的婚姻不僅僅是越南、琉球兩個國家的關系加深,而是為四國聯盟乃至亞洲聯盟開辟一個重要的先河。只是打破各國原有保守思想好的辦法,是有力的推進亞洲共同體建設的奠基石。

下午兩點鐘,四國首腦會議進入第二項議程,也是這次會議關鍵的內容。

之前各國首腦都聽說了會議議程的梗概,他們這些在中國扶持之下得以恢復主權的國家,對此自然而然充滿極大的期望。因為第二項議程就是討論成立四國貿易共同體和軍事共同體的定案,貿易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貧弱的農業小國來說自然很重要,軍事則是保證國家主權的根基,是捍衛政權的直接武器。

越南帝國和朝鮮王國在本能上還是十分懼怕西方列強,中華民國或許有實力對抗這些西方國家,可是他們目前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不僅如此,在很多人看來甚至連中華民國戰爭外來入侵者,完成國家主權獨立也是有幾分投機取巧,是巧妙的運用了西方國家聚集精神在歐洲戰場的時機,然后舉全國之力對付曰本一國而已。

至于琉球王國則是如此,琉球王國不僅沒有自己的軍事力量,甚至連政治力量都要靠國外輸送。因此這些亞洲小國都希望能得到一份安全保障,在中華民國牽頭之下,成立有組織有制度的軍事共同體,化零為整的來加強國土防御能力,絕對不失是一件好事。

“我們中華民國hènfu有一個設想,而且內部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論證和預測,相信這將成為我們四國獲得共贏途徑好的辦法。”吳紹霆簡單的說了一句開場白,然后對一名隨員點頭示意了一下。

這名隨員立刻將早已準備好的幾份文件送上來,分發到各國首腦手里。

眾人開文件仔細閱讀起來,吳紹霆則一旁做引導式的介紹和解釋。

這是一份關于貿易共同體的詳細計劃,但大致上是從關稅、銀行、跨國貿易以及物流等方面來著手。主要就是協調這些方面的資源,達到能夠降低各國之間的實際經濟差距,形成共同進退的效果,同時還建立對外和對內兩種不同的國際貿易態度。

所謂對內和對外兩種貿易態度,那就是在四國聯盟體系之內是一種態度,四國聯盟體系之外的其他國家則是另外一種態度。

具體的來說,就是在四國聯盟之內,將針對盟友國家的關稅降到低,提供優惠的貿易政策和貿易環境,并且建立一套方便盟友國家的交通機制。

這些內容絕不是像列強入侵時簽署的惠國條款那樣,而是一切要以可執行為方向、四國能夠共同發展為目的。不會用什么“一部分地區先發展,再帶動落后的地區后發展”來搪塞敷衍,所有的政策、環境、市場規劃和貿易手段,都是為了推動共同發展。

事實上,這次提出所謂的貿易共同體,正是后世“歐洲聯盟”原始的合作方式。畢竟四個國家之間存在很大的經濟差別,不可能一上來就推行貨幣共同體和市場共享,否則終吃虧的反而是中國。

這種貿易共同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一邊共同發展,一邊消弱四國之間的經濟差異化。等到各國經濟實體到了相差無幾的地步時,就能推出下一步的共同體計劃,完全開放市場、資源共享甚至發行共同體貨幣等等。

“所有的共同體計劃都取決于我們之間相互信任,這也是為什么我要提出政治聯姻的原因。有了聯姻的關系,大家自然也會有基礎的信任。只要諸位能簽署這份貿易共同體的盟約,我們四國不僅會極大的拉近距離,會速的凝聚生產力和擴大市場規模,終得到的就是共同發展。”吳紹霆鄭重其事的說道。

然而,畢竟每一個人的觀點不一樣,理解方式也不一樣。

隨后的幾個小時里,各國首腦和官員進行了非常細微的討論,把文件中提到的一些細節問題全部舀出來進行一一的分析。有的條款對越南有利,有的條款卻對朝鮮不利,自然需要深入的磨合能明白過來。

但是在吳紹霆和中國國策研究室的官員詳細陳述之下,三個國家的首腦漸漸釋懷。總得來說成立這個貿易共同體是要承擔一定風險,同時每個國家都要有所付出,不過只要能一起堅持共同體的運營和發展,終大家都會獲得不小的利益。

貿易共同體的實質就是擴大市場規模,一定程度上消除惡性競爭,同時建立共同體之內的無國界貿易,大化的節省成本和國家負擔。

終,在略作修改和注釋之后,四國首腦簽署了這份貿易共同體的協議。

在附屬條款上規定,中、朝、越、琉四國于九月一日在上海成立亞洲貿易中心,由亞洲貿易中心負責運營和管理貿易共同體的日常工作,逐步開始執行協議中的相關內容。此外,四國首腦還簽署了第一份合資項目,由四國hènfu共同出資,在上海開發一棟地標式的摩天大廈,用以亞洲貿易忠心的辦公所用,同時也可以是其他三國在上海領事館的駐扎地。

此舉不僅僅是為了彰顯四國貿易合作的決心和印證,同時也是吳紹霆為了發展上海這個遠東金融中心的用意。

親,兒童節樂哦!


上一章  |  1908大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