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道:“我這億萬年來,參悟天道,當初在不周山腳形,后來修煉五行分身,后來五莊觀外差點身死,再后來于封神大戰中救出你等。卻是每一條路都是前人未曾走過之路,如今修為日高,也是對天道理解的日高。”
李松接著道:“自上次三山關下我等與西方二圣一戰后,孔宣立志建立儒家,天劫臨而不降,我便在想,道祖曾言‘天道五十,大衍四九,遁去其一。’講的是天道運轉之下,凡事留與一線生機,只要你找到了那個“遁去的一”,小到螻蟻,大至圣人,皆是如此。妹子。你說可是如此?”
云霄微微點頭,道:“兄長所言正是,無論草木禽畜,還是人鬼妖巫,若想發展,便要突破天道的限制,找道那個‘遁去的一’。”
李松道:“我以前也是一直這么以為,心道自己若得成圣,便需先行收集那先天五行之精煉化分身,再參悟成圣契機鴻蒙紫氣,方能成就圣位。可后來孔宣真的下界去建立儒家學說后,我卻又有幾點所悟。”
云霄也不答話,只靜靜的聽著李松話語。
李松道:“道祖鴻鈞未合天道之前,親傳弟子只有三清與女媧四名,女媧乃是功德成圣,因此真正能體現道祖天道的便只有三清道教思想了,道教思想核心便是講究那‘平衡’,這也正是道祖天道思想所在。由此也可看出,各大無量量劫的到來便是那天道地‘平衡’無法再繼續維系之時。天地間的第一此大劫乃是巫妖大戰。以前洪荒中巫妖兩族爭戰幾千萬年而不分勝負,何嘗不是一種‘平衡’?后來巫族十二祖巫中后土身化輪回地獄,而妖皇帝俊和東皇太一卻是煉制了威力無雙的周天星斗大陣,此消彼長之下,巫妖兩方再也無法維系實力平衡,于是巫妖大戰終于爆發,巫妖兩族也就成為了第一次量劫的主角。”
云霄心道:若是當時眾祖巫不是自爆身亡,也會被那東皇太一一個個的用混沌鐘收拾,祖巫死了。巫族自也滅了,那妖族便真正的統一了洪荒,以當時妖族實力,便是五圣四教也難擋其鋒。
李松接著道:“巫妖大戰后。便有了新的‘平衡’,正是那三清道教。三清中,上清圣人通天教主截教乃是‘破而后立’,玉清圣人原始天尊闡教‘順應天道’,兩者就如陰陽的兩個方面,而真正維系兩者‘平衡’的便是太清圣人太上老君人教地‘清凈無為’,因此,眾圣中以老君思想最為接近天道。
老君法力修為也是最為高強。”
云霄道:“確實如此,老師就曾經說過,三清中便以太上老君本領最高。而老師與原始天尊法力只在仿佛之間。”
李松道:“到后來,截教勢大,人闡兩教皆是不能抵擋截教之勢,‘平衡’自也就維系不下去,于是便有了第二次量劫封神大戰。通天教主截教自然便成為量劫主角。誰知封神大戰后期。通天教主在誅仙劍陣中單挑四圣后,也是修為大進,體悟到了道祖天道‘平衡’思想。但通天教主卻是不愿意自己的截教步巫妖兩族的后塵,在天地間消失,更不愿意算計自己的四圣三教在下一量劫到來前獨享天地氣運,于是將‘破而后立’思想發揮到極至,在萬仙大陣中,將多寶和截教三千弟子送進佛教,使得佛教實力大增;人闡二教卻因為在封神大戰中實力大損,此消彼漲之下,人闡二教無法對抗佛教,行不成新地‘平衡’,通天教主也借此存了無當圣母與龜靈圣母二人,存下了截教一脈。”
饒是云霄修為頗高,此刻聽得李松娓娓道來,也是驚得目瞪口呆,但仔細一想,卻還真是那么回事,當下點點頭,也不打斷李松。
李松道:“太上老君不虧為三清之首,道祖鴻鈞首徒,在萬仙大戰中也是明白了通天的舉動,但事已經至此,卻也無法再控制事情進展。于是干脆將計就計,用太極圖將多寶困住,然后來一招釜底抽薪,西出函關化胡為佛,一方面在地界建立了道家學派,搶奪氣運;另一方面也分了佛教氣運。佛教原本就氣運不足,如此一來,佛教無法大興,不至于甩開實力大損的道教。”
李松又道:“但佛教二圣又豈是這般容易被算計?接引準提二人皆是那不世之才,從紫宵宮中聽道第一天獲得那紅云鯤鵬二人的座位起,兩人便立志尋找道祖鴻鈞天道中那‘遁去的一’,兩人出
,接引乃是創世青蓮之蓮蕊,準提乃是先天五行中的又都是大智慧、大神通、大毅力之人,兩人還真找到了一條完全不同于三清道教修煉功法的西方佛教圣人大法,并借此成圣。”
云霄點頭道:“當日在三山關下我等與西方二圣相爭,那準提金身修煉功法與接引佛舍利修煉功法的確不在我道教‘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修煉功法之下。
后來呢?”云霄此刻倒象是在聽故事了。
女人便是這樣,任你本事再高,個性再強,在遇見讓自己佩服地人以后,便慢慢的有了依賴思想,不愿意再繼續自己思考問題了。
李松道:“接引準提集二圣之力,自然算得出老君所為何事情、,兩人不想佛教困死西方,于是干脆舍身成仁,成就多寶,將多寶的大乘佛派拉入佛教中,與佛教氣運相連,因此便沒有了那分氣運之說!佛教有了多寶如來相助,東進只是那遲早地事情。”
李松頓了頓,又道:“如此一來,佛教將迅速發展,然上一量劫封神大戰才不過過去短短幾百年,如何能再進行一次量劫?接引準提二人也正是算準了這點,才敢冒著佛教有成為下一量劫主角可能的危險,欲迅速占領三界,爭奪那天地氣運。”
云霄道:“如今人教才不過弟子三名;闡教那些比較了得的三代弟子名義上歸屬天庭,真正能挑起大梁的只有云中子一人;截教才有無當和龜靈二人建立無量派,復興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道教實力還真比佛教差得太多,難道說,孔宣師兄的儒家學派便應運而生,用來對付佛教,維系‘平衡’。”
李松愛憐地看了云霄一眼,微微點頭,道:“正是如此,若圣人不出,我玄木島實力氣運便是三界中最強,即便是圣人盡出,從三山關下一戰便可看出,我玄木島也可與佛道兩教并駕齊驅,只稍落下風。因此,道祖天道自是在下一量劫到來之前便選中了我玄木島,剛好孔宣在三山關下大悟,尋得了大道,建立了儒家學說。儒家立根于我玄木島上,有那得天獨厚的優勢,天道注定在下一量劫到來之前,儒家將與佛道兩家三足鼎立。”
云霄聞得此言,卻是在歡喜之余也是擔憂,道:“兄長,既是如此,那么下一量劫主角豈不是佛教與儒道二家相爭。”
李松道:“也不盡然!我們方才說了這么多五圣四教以及我玄木島動作,可其中有一人卻是對這些毫不理會,這一人壯士斷臂,也端的了得。”
云霄驚呼道:“是原始天尊,原始天尊自從封神大戰后就一直閉關不出,不理會那三界之事,后來干脆將闡教事務全數交與云中子!如今三界這等風云變幻,原始卻閉關不出,連闡教門下被佛教挖去大半也是不理不問,行為實在反常。”
李松道:“正是原始天尊,原始天尊以算計聞名洪荒,在封神大戰聯合老君與西方二圣,步步為營,終將那實力比自己闡教要高出許多倍地截教殺得幾乎片甲不留。嘿嘿,如此大能之人,我們怎可忘記他呢?”
李松接著道:“封神大戰后,原始天尊上控制天庭,下被西周立為國教,占盡氣運好處。原始天尊也是憑此而悟出佛教當大興,下一量劫乃是佛教與道儒二家之爭。人闡二教氣運相連,如今實力遠不如佛教,若要與佛教抗衡,就必須聯系孔宣儒家。否則怕是今天的截教就是明天的闡教。然孔宣儒家份屬我玄木島一脈,此事卻是還得我玄木道人應過才可!”
云霄聞言卻大為感動,道:“原始天尊為人喜歡算計,兄長本就不喜。再者兄長因為我的緣故,怕是多半不會和人闡兩教聯合了。”
李松只將頭一仰,道:“正是如此!你能想到,原始天尊自然也能想道,再說他圣人之尊,來求我這個準圣,他也丟不起那面皮。于是原始天尊干脆棄車保帥,任由佛教前來挖角。讓闡教實力大損,退出那下一量劫之爭,將我玄木島一脈的儒家推上前臺,直接面對佛教。否則以原始天尊圣人道行,燃燈那點伎倆怎么能夠瞞得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