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
貼現是指客戶(持票人)將沒有到期的票據出賣給貼現銀行,以便提前取得現款。一般工商企業向銀行辦理的票據貼現就屬于這一種。
轉貼現是指銀行以貼現購得的沒有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所作的票據轉讓,轉貼現一般是商業銀行間相互拆借資金的一種方式;
再貼現是指貼現銀行持未到期的已貼現匯票向人民銀行的貼現,通過轉讓匯票取得人民銀行再貸款的行為。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一種信用業務,是中央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而運用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貼現利率貼現天數
貼現利率“千分之三點五”是指月利率,轉成日利率要除以30,
貼現天數是指銀行款打到你單位賬上之日至到期日的實際天數
(如果匯票不是你所在城市簽發的還要加上三天付款期)
1貼現的概念。貼現是一種票據轉讓方式,是指持票人在需要資金時,將其持有的商業匯票,經過背書轉讓給銀行,銀行從票面金額中扣除貼現利息后,將余款支付給申請貼現人的票據行為。
2貼現的性質:貼現是銀行的一項資產業務,匯票的支付人對銀行負債,銀行實際上是與付款人有一種間接貸款關系。
3再貼現和轉貼現:再貼現是指貼現銀行向中央銀行再轉讓匯票,轉貼現是指貼現銀行向其他商業銀行轉讓匯票,二者都是貼現銀行以未到期的貼現票據,經背書后的再次貼現,中央銀行或其他商業銀行按規定扣除再貼現或轉貼現的利息后,給申請貼現行兌付票款。
企業為了資金周轉的需要,可以通過背書手續將尚未到期的應收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銀行審核同意后按一定的利率(貼現率)從票據的票面金額(帶息票據為票據到期的本息金額)中扣取自貼現日期起到票據到期日的利息(貼現息)后,以余額支付給企業。
翻遍央行大哥的武器庫,終于又找出一個殺手锏,它就是貼現率。什么是貼現率呢?好專業化的名詞。其實,貼現率就是央行大哥向他的各位小弟發放貸款的利率。
讓我們來看看貼現率究竟有多大的殺傷力。假如,小瓜銀行由于近期貸款的人太多,偏偏取錢的人也很多,小瓜的金庫有些應付不過來了,沒法子,小瓜只好向央行大哥打"SOS",大哥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于是向小瓜發放了一些貸款應急。
問題是,貸款不可能白白借給小瓜,小瓜要給大哥利息。如果小瓜覺得利息太高了,難以承受,小瓜不會再向大哥求救,只能勒緊褲腰帶,這樣能用于貸款的錢就少了,一元錢所能創造出的貨幣相應減少,小瓜銀行所能為社會供給的貨幣也就少了。
反之,如果大哥提供的貸款利率比較低,小瓜覺得可以承受,小瓜會用這筆貸款來充實他的小金庫,這樣,小瓜的準備金就大于沒有貸款的時候,同時,這些增加的準備金使小瓜銀行創造出更多的貨幣,社會上的貨幣也就豐富起來了。
1987年,美國股票市場崩潰,格林斯潘就是靠降低貸款貼現率挽救了美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