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天子門生西夏和遼國的“河曲之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之天子門生 >>大宋之天子門生最新章節列表 >> 西夏和遼國的“河曲之戰”

西夏和遼國的“河曲之戰”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夏言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夏言冰 | 大宋之天子門生 
,公元1044年五月,遼朝內黨項族叛亂,遼朝派軍前去鎮壓,元昊派兵救援,竟把遼朝的招討使也殺掉。大怒之下,遼圣宗在國內征調人馬,準備親征討戰西夏。在此情況下,西夏更急于與宋朝講和。最后,在元昊的加碼要求下,宋朝把“歲賜”提至“銀、綺、綃、茶二十五萬五千”,西夏答應奉宋朝為正朔,并在高平寨與保安軍設立榷場。其實,宋朝使臣前往,西夏只是在宥州“接待”他們,從來未到過興州(銀川),“元昊帝其國中自若也”,他爹李德明還會在宋使來時把“皇宮”內的匾額暫時撤下來一會兒,元昊索性連這道手續也免了,根本不讓宋使入“首都”。

宋夏議成。當年十月,遼夏二國開始大打出手。

遼興宗本人怒氣沖沖,連出三路大軍,共十萬精兵,渡過黃河,直朝西夏境內殺來。大軍一直前進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終,遼軍在賀蘭山北麓發現元昊部隊,遼軍縱兵進擊,把夏軍殺得大敗。元昊與宋軍打慣了勝仗,初遇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遼軍,自然壓力倍增,尤其是當他看到遼朝源源不斷的增援士兵,心中大懼。于是,元昊又使緩兵計,派使臣向遼興宗謝罪請降。遼興宗想見好就收,其臣下韓國王蕭惠等人不答應,勸遼圣宗,一鼓作氣,掃平元昊,以免日后他再生禍患。

思來想去,遼興宗點頭。于是,遼朝的韓國王蕭惠為前鋒,又朝元昊西夏軍殺去。元昊見勢不妙,邊撤退,邊堅壁清野,燒掉一路上凡有的糧草和居所,連撤一百里之遙。這種焦土政策管用,遼朝十萬大軍本來要以戰養戰,這樣一來,后勤頓失保障,人糧馬料皆成大問題。特別是遼朝戰馬,因缺草料,病亡大半。元昊又恰如其分地派人“請降”。

遼國君臣正在大營計議,元昊忽然發起猛攻,直襲蕭惠大營。蕭惠不孬,忙整軍出戰,把元昊又打得敗退。遼軍正待追擊,忽然天起大風,吹撲向遼軍。古人迷信,契丹人更是信神信鬼,大風一吹,兵將皆心驚肉跳,一時軍中大亂。元昊已經習慣了自己地盤上這種風沙乍起的天氣,立刻命夏兵反攻,把遼軍打得大敗,俘獲數十遼國貴族大臣,遼興宗本人只與數十騎勉強逃脫,差點成為這位妹夫的階下囚。此次大戰,發生于河曲(今內蒙伊克昭盟),故稱“河曲之戰”。(當然,“河曲之戰”各種史書上記載矛盾,《遼史更是支支吾吾,含混其辭。據《遼史伶官傳所記,遼興宗敗后,蒼惶逃命,其身邊有個戲子名叫羅衣輕,生死關頭還挺幽默,趁著遼興宗駐馬喘息時,刻意搞笑:“陛下您看看鼻子還在嗎?”夏遼之間發生戰爭,夏人總愛把被俘的遼人鼻子割掉再放歸,羅衣輕以此為笑樂想逗遼圣宗開心。遼興宗此時剛撿得一命,聽羅衣輕如此說,怒上心頭,叱命旁人(衛士無多)把羅衣輕宰了。時為太子的遼道宗趕緊解勸:“插科打諢的不是黃幡綽(有名的搞笑戲子)”羅衣輕順口接聲:“行兵領隊的也不是唐太宗”,仍舊不肯服軟,繼續拿遼興宗找樂。遼興宗聞言也笑,知道此次大敗全是自己該斷不斷。從《伶官傳的記載,可見遼興宗確實大敗而歸。敗后,遼國人害怕宋朝人知道后恥笑,還在幽州等地大貼告示,夸耀大敗西夏,元昊服軟納貢,但宋朝邊地探子不少,自然洞悉實情。)


上一章  |  大宋之天子門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