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天子門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宋遼聯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之天子門生 >>大宋之天子門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宋遼聯手

第三百一十一章 宋遼聯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夏言冰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夏言冰 | 大宋之天子門生 
第一卷

元昊前次吃了敗仗之后逃到了哪里?他又是從什么地么多軍隊呢?應里,當然是應里。

那么江逐流分析應里的軍力情況分析錯了嗎?也沒有,應里的確只有不到一萬人的廂軍駐守。只是江逐流分析的是通常情況,他沒有想到,黨項人面臨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順州、鳴沙以及興慶府三地的黨項軍隊都集中到應里,會同應里的廂軍準備渡河東進迎擊大宋軍隊,所以當李元昊逃到應里的時候,應里已經聚集了六萬黨項大軍。

李元昊驟然間看到有這么多軍隊,頓時大喜過望,以為這些軍隊是得到消息來支援他的。可是當問明了情況,才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原來現在黨項人所處的形勢再也沒有如此險惡過。

原來,狄青果然不負江逐流的厚望,在身邊的衛士拼得只剩下兩個人的情況下,終于逃到了遼國,把西平王李德明派人殺死耶律良和蕭洪真相告訴了隆緒。

耶律隆緒聽后大怒,一邊派人與大宋朝廷聯系,一邊準備興兵討伐西平王李德明。討伐李德明的名義為耶律良和蕭洪等遼國使臣報仇,真實的目的卻是在于溫泉山上的契丹龍脈。對耶律隆緒來講,假如沒有契丹龍脈的誘惑,雖然李德明殺了大遼的使者,也不見得會興兵討伐,讓李德明割地賠款也就行了嘛!可是現在,除非李德明把溫泉山和興州城割讓給大遼國。可惜隆緒知道西平王李德明絕對不會答應的。

但是大宋朝廷接到大遼國地聯合出兵討伐西平王李德明的提議之后卻沒有立即給予答復。因為大宋朝廷此時也分為兩派。一派是主戰,強烈建議朝廷利用大宋大遼聯兵之有利形勢出兵西進,滅掉西平王李德明的勢力,和遼國平分西平王李德明的土地,這一派人馬以王曾、晏殊、范仲淹為主并得到小皇帝趙禎的支持;另一派則是以宰相呂夷簡為主,主張大宋坐山觀虎斗,不反對遼國出兵,但是也不幫遼國出兵攻打李德明。假如遼國在對付黨項人的戰爭中占據了上風。則大宋這個時候再出兵進攻黨項,如此一來,不但避免了大宋朝廷軍力的消耗,還趁大遼軍力消耗過多的機會多占黨項人地城池,遼國即使有所不滿也是有心無力。若是在大遼與黨項人的戰爭中西平王李德明占了上風,那么大宋朝廷就不用出兵了。這樣既可以保存大宋軍隊的實力,還不得罪西平王李德明,這一派的意見得到了劉太后的支持。

兩派爭執了很久,也沒有個結果。這個時候老夫子張震從甘州前線趕回了洛陽,向大徒弟王曾面陳了甘州戰場的情況。當王曾聽說黨項人最精銳地部隊在甘州城外就折損了三萬多人之后,精神立即大震,有如此豐碩的戰果,也多一些說服劉太后的把握。

劉太后聽了王曾轉述了甘州城外一戰的情況。也很是振奮,在振奮的同時還有所心動。江逐流乃是個文弱書生,從來沒有率兵打過仗。可是就這么一個戰場新手率領著回鶻老弱殘兵都能取得消滅黨項最精銳部隊三萬余人的輝煌戰績,看來黨項人雖然叫囂的兇悍,但是戰斗力非常有限啊。如果我派遣大宋一位名將,率領數萬大宋精銳出擊興州,加之有遼國精銳部隊揮師南下遙相呼應。西平王李德明即使有三頭六臂,不也招架不住嗎?況且黨項人最精銳的部隊不但折損了一半,剩下地一半也被江逐流拖在了甘州城外。如此一來,西平王李德明能夠調集來迎戰大宋和大遼軍隊只有戰斗力比較弱的廂軍,這么算下來,出兵豈不是勝算很大嗎?

看到劉太后也傾向于出兵討伐西平王李德明,呂夷簡等人立刻見風使舵,說出兵討伐黨項人是理所當然的,黨項人竟然敢設下毒計妄圖嫁禍給大宋使臣,以期挑起大宋和遼國之間地戰爭,從而坐收漁人之利,假如沒有宣德郎江逐流沒有應對正確,被黨項人殺了去,那么誰去告訴遼國皇帝的真相?大宋豈不是要永遠背著黑鍋?

呂夷簡說的時候慷慨激昂,渾身上下從里到外都散發出強烈地英雄氣概,仿佛在甘州城外滅掉李元昊三萬多鐵騎的不是江逐流而是他本人一般。

見等待大宋聯合出兵無望,準備拋下大宋單獨出兵的地使臣到了,說大宋朝廷同意遼國方面的提議,決定和遼國一同出兵夾擊西平王李德明。

隆緒大喜,當即和大宋使臣約定,遼國從西京道和上京道兩個方向出兵,大宋從秦風路和永興軍路兩個方向出兵,對黨項人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消息傳到興州,黨項文武大臣皆驚!李德明一面征集調黨項廂軍分成兩個方向去迎擊遼國和大宋的軍隊,一邊派人飛馬到甘州傳書,讓李元昊火速率領黨項精銳部隊從甘州撤回來援助興州。可是當西平王府地命令傳到甘州的時候,李元昊已經率領兩萬黨項大軍對江逐流展開了千里追擊!

李元昊得知黨項人現在面臨的處境之后也是非常緊張,但是愈是緊張,他愈是要先消滅調江逐流。江逐流現在只率領五千回鶻殘兵就把他打成這個樣子,若是江逐流逃過黃河和大宋精銳部隊會合到一起之后,應里這六萬黨項廂軍絕對不是江逐流的對手。應里這邊六萬廂軍一敗,北上迎擊契丹鐵騎的八萬黨項廂軍勢必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此一來,黨項敗勢已成,就看能支持多久才敗了。

應里主將自然不敢和李元昊爭執,他只好分兵四萬給李元昊,讓他率領四萬廂軍前去消滅江逐流。而他一面準備東渡黃河,一面派人到興州府向西平王李德明回報。

李元昊生怕江逐流渡河而去,他率領四萬廂軍一路狂奔,終于在一天后,趕到了黑山峽。只是此時李元昊再也不相信張元吳昊等漢人出的主意了,李元昊甚至還懷疑,張元和吳昊究竟是不是大宋派到黨項人這邊來臥底的,目的就是要把黨項男兒一隊接著一隊的送往地獄。

寒風如刀,呼嘯著從山巒上掠過,草木俱都在寒風中發出凄厲地悲鳴聲。

回鶻戰士們雖然個個都瑟瑟發抖,但是士氣卻非常高漲,他們按照江逐流的命令一邊監視著山下的黨項軍隊,一邊用石頭樹干加固著山上的防御工事。

江逐流沒有想到天竟然變得如此之快,幾乎在李元昊的大軍達到的同時,氣溫就急劇降了下來。一天之前敞著懷還想冒汗,一天之后,裹上兩件羊皮夾祅人還覺得寒冷刺骨,可見氣溫下降之劇烈。寒風過處,連山上潺潺而流的小溪的表面結上了一層薄薄的冰。

江逐流看見小溪結冰了,忙到山峰高處望著懸崖下滾滾而過的黃河,果然,黃河中也已經出現小塊的冰凌,被河水裹雜著向北流去。

好!太好了!江逐流非常高興,按照這樣的氣溫變化,也許今天夜里,下面這段黃河就會封河,結上一層薄冰。最多在過一天,這層薄冰就能禁得住馬匹和人的重量,那個時候,就是回鶻戰士突圍的最佳時機!

李元昊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不打算給江逐流和回鶻人機會。在他的指揮下,四萬黨項廂軍傾巢而出,漫山遍野地都是黨項人的軍隊,雖然是廂軍,但是他們絲毫不弱于李元昊麾下的嫡系部隊,幾萬人軍隊聚集在一起如此聲勢浩大,竟然不聞一絲一毫嬉吵的聲音。仰望著山上的回鶻軍營,李元昊一揮手,鼓聲響起,殺聲震天,左右兩翼各分出一隊三千人的騎兵隊,從兩側沖向山坡。

戰爭開始了!


上一章  |  大宋之天子門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