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第七章 龐統的連環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龐統的連環計

第七章 龐統的連環計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正文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正文。

回到營中,曾炩召集諸將商議。()這第一天的攻擊,明顯的效果不佳。江陵城的防御很好,而城中守軍的反擊也很有力,給夏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對于傷亡,曾炩早有心理準備。江陵城不是一般的小城,是劉表在荊州近十年精心經營的兩座城池之一,要是能夠以很小的代價攻克,那倒是奇怪了。

看著有些苦惱的曾炩,隨軍參謀諸葛亮建議道:“陛下,我看我們還是緩一緩。今天斥候來報,趙云將軍率領的益州水軍已經攻克秭歸,正向夷陵進軍。我們可以等趙云將軍的水軍到達之后,四面齊攻,那樣,攻克江陵將容易得多。”

曾炩搖搖頭,說道:“孔明,話是這么說,但是時間不等人啊子龍到了秭歸,夷陵也擋不住他的腳步,但是,夷陵東面的猇亭,卻是一塊真正的硬骨頭,子龍想要通過猇亭,非常困難,至少在短時間內想攻下猇亭,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們的大軍都是來自北方,對南方的天氣很不適應。現在還好一些,才剛剛進入五月。但是越往后拖,南方的天氣將越是炎熱。我怕到時候我軍會因為天氣的原因大量的生病導致戰力大降啊”

諸葛亮也有些坐蠟,的確,南方的天氣對主力是北方人的夏軍來說,的確是一個天敵。黃河流域的氣候和長江流域迥然不同,北方人到了南方,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適應,這是一個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因素。

諸葛亮很清楚,曾炩最是愛惜士兵的生命,可以說,古往今來,沒有哪一個君主有他這么珍惜士卒的。但是,如今,曾炩卻是下了死命令,要在短時間內攻克江陵,雖然之前說的兩天攻下江陵只是說笑,但是從今天的攻擊力度,可以看得出曾炩的決心。這并不是曾炩不珍惜士卒的生命了,而是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攻克江陵,等到進入盛夏,只會對夏軍造成更大的傷亡。而要是攻克了江陵,那么戰役到此就暫告一段落,可以安安心心的在江陵渡過盛夏,等到入秋之后,再繼續南下作戰。

曾炩吩咐衛士將夷陵的情報呈上來。

夷陵一共有守軍近一萬人,其中在夷陵城有六千人的樣子,另外的,則是大部分聚集在猇亭。另外,在猇亭東南五十里的夷道還有劉表軍守軍三千人。也就是說,即使趙云順利攻克夷陵,在過猇亭的時候,仍然可能面臨近七千守軍的抵抗。

猇亭地勢險要,荊門山和虎牙山隔江對峙,形成入峽江關,扼住了長江的咽喉。要是不攻克荊門山和虎牙山上的守軍據點,益州水軍不可能通過猇亭。

諸葛亮看見曾炩看著猇亭發呆,小心的問道:“陛下,你是打算?”

曾炩點點頭,說道:“為了減輕子龍的壓力,我打算派兵奇襲夷道,殲滅這一股叛軍”

諸葛亮想了想,說道:“陛下,其實,夷道縣令龐統龐士元和我相識,也許,我們可以不費力氣就奪取夷道,甚至,還可以趁機奪取猇亭”

曾炩一愣,仔細看了看夷道的情況,這夷道縣令還真是龐統啊。

曾炩問道:“孔明,你確定龐士元會投奔我?”

諸葛亮點點頭,說道:“龐士元一直想投奔陛下,只是,他心高氣傲,不愿無功而來。但是又因為一直找不到建功良機,所以才委身劉表。只是,士元因為長相奇丑,不得劉表倚重,被發配到了夷道這么一個小縣,當了一個縣令。”

曾炩就是一笑,看來歷史上傳說龐統長相奇丑還是真的,就和張松一般。劉表是一個美男子,他所重視的人,也都是一些風神俊秀之輩。

曾炩說道:“那就有勞孔明了你告訴龐先生,如果此事成功,我將動用天子特權,授予他榮譽一級參謀的職位。”曾炩知道,龐統這個人,最是看著名利,所以他就對癥下藥。

諸葛亮就是一驚。

曾炩笑道:“伏龍鳳雛,得一則可安天下我得了孔明,已經得到這一龍,若是再得龐士元,那就是二者兼得了,天下可定”

現在的大夏,可是沒有伏龍鳳雛之說的,因為諸葛亮還只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之前尚未在外面顯露崢嶸,龐統也不為人所知。在這個時候,名聞天下的謀士,首推四人:賈詡、郭嘉、荀攸、徐庶。另外的周瑜、司馬懿和法正,雖然也被世人所知,但是相比這北疆四大謀士來說,只能算是小字輩。

本來,田豐和沮授也是有著杰出的謀略的,只是,這一世這兩人,被曾炩給用到了政治上去了,一直擔任著鎮守北疆老巢的任務,所以名聲不顯。

諸葛亮可以說還是個孩子,對于曾炩的稱贊,很是不好意思,說道:“陛下過譽了,帝國謀士輩出,諸葛亮何德何能,當得起陛下如此贊譽?”

曾炩笑道:“孔明不必謙虛,我曾炩雖然沒什么別的長處,但是自詡這看人的一雙眼睛,還是不會出錯的。你和士元,必定成為我大夏歷史上有數的謀臣”

諸葛亮沒有再說話,其實,他是一個極為自負的人,曾炩如此說了,他要是再謙虛,那就是虛偽了。諸葛亮說道:“陛下,臣這就去修書一封,勸士元來投”

曾炩點頭同意。

對于諸葛亮的招攬,龐統極為動心,特別是他得知曾炩說授予他榮譽一級參謀,更是心中驚喜。大夏立國,諸多稱呼都較大漢不同,龐統對此也有了解。這榮譽一級參謀,意味著什么,龐統最是清楚不過。

龐統回信,說是三天之內,他必定以猇亭作為投奔大夏的禮物。

曾炩自然是欣喜異常。

在龐統得到諸葛亮書信的同時,趙云率領益州水軍和步軍,向夷陵發起猛攻。在絕對優勢的兵力的攻擊下,并不堅固的夷陵城只堅持了一天便插上了大夏的旗幟。

猇亭守將心中極為不安,雖然猇亭易守難攻,更有荊門山和虎牙山擋在夏軍前進的道路上,但是在夏軍絕對優勢的兵力攻擊下,被攻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無奈之下,守將只得向夷道求援。

龐統這邊正等著夷道的求援信呢,當即盡起三千士卒前往猇亭。

猇亭有四千守軍,但是卻是很分散,在荊門山據點有一千人,在虎牙山也有一千人,這樣一來,在猇亭城中的守軍,卻是只有兩千人不到的樣子。

龐統帶著援軍趕來,猇亭守將喜出望外,出城迎接。

龐統將守將迎入自己帳中,伏兵突然出現,守將被擒。

在生與死的選擇中,生的意念自然占了上風,猇亭守將乖乖就范,獻出了猇亭。

隨即,龐統傳猇亭守將的命令,說是和荊門山以及虎牙山的守軍換防,順利控制了荊門山據點和虎牙山據點,猇亭徹底落入了夏軍手中。

趙云得到曾炩傳書,知道猇亭已經被夏軍奪取,當即大喜,率軍沿江而下,接管了猇亭。

江陵城,靠江一面,龐統率領兩千殘兵,乘坐木船狼狽逃來。

潰軍射書江陵城,說是猇亭失守,夷道難以抵擋,也隨之失守。縣令龐統率領潰兵來投江陵。

原來,龐統在決定投奔夏軍之后,就傳書劉表,說是夷陵失守,夏軍趙云部正率軍猛攻猇亭,猇亭危在旦夕。

這三天過去,龐統率領潰兵敗退江陵,卻是很合理。

劉表并不懷疑龐統已經投降了夏軍,因為一切的跡象都沒有標明有這種可能。

這幾天里面,夏軍天天猛攻江陵城,在夏軍強大的遠程火力打擊下,江陵城中守軍傷亡慘重。

江陵雖然是一座大城,但是因為前期的戰爭中,荊州軍損失慘重,所以江陵城中的守軍并不很多,只有五萬人。在這前面五天的時間里,夏軍天天強攻,已經造成城中近一萬人的傷亡了。

如此下去,卻是要不了太多的時間,江陵城中就會傷亡殆盡。雖然在夏軍兵圍江陵之前,劉表就向孫堅發出了求援信,劉表也相信,在如今生死存亡的關頭,孫堅會率軍來就,但是肯定需要時間,孫堅的援軍才能趕到。如今,龐統帶來的兩千人雖然不多,但是江陵城多一點守衛力量就多一份堅持下去的希望。

所以,劉表很快的就下令將龐統通過水路逃來的兩千軍隊迎入了江陵城中。

夏軍對龐統軍入城,卻是無能為力,因為入城的地方,夏軍根本攻擊不到。

江陵城南面隨時臨江,但是卻是有城門的,而且還有水寨,只是水寨地勢險要,從江陵城東西兩面都攻擊不到,只能是從城中攻擊,或者是從江上攻擊。

如今夏軍在江陵并無水軍,也就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這兩千軍隊入城了。

劉表也并不是沒有考慮過通過水路逃離江陵,但是,逃離了這里,卻是再沒有容身之地。江夏肯定不安全,據得到的情報,太史慈正率軍圍攻江夏呢。

劉表并不愿意投靠孫堅,兩人的仇恨雖然因為夏軍的巨大軍事壓力有所緩解,但是不可能消除。要他投奔孫堅,屈居孫堅之下,對愛護名聲的劉表來說,還不如死了算了。

趙云攻占夷陵和夷道之后,率領大軍沿江東進,攻占了江陵對面的澤鄉。

自此,夏軍完成了對江陵的合圍,雖然,這個包圍圈并不嚴密。


上一章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