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第六十九章 酣戰(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酣戰(一)

第六十九章 酣戰(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大漢國初平四年四月。

在這前面的兩個月內,大漢國內情勢風云突變。

先是劉焉死亡,繼任的劉璋挑起了和同為宗室的劉表之間的戰爭。

而后,陶謙和孔融聯合發起對兗州牧劉岱的攻擊。這馬上牽動了另外的兩方勢力:諸侯中實力強勁的袁紹和曹操。袁紹再次發起對孔融的攻擊,而曹操則是應劉岱的請求,率領大軍夾擊陶謙。

曹操的參戰,解放了實力強勁的袁術。他只留下十萬大軍防備曹操和劉表,將其余的二十萬大軍投入了兩個戰場。北方,他派大將紀靈率領十萬大軍進攻長安和洛陽,希望趁李傕和郭汜內戰、馬騰韓遂南下之機一舉將河南尹、弘農郡和京兆尹等黃河以南的三郡之地盡數收入囊中。而在南面,他則是親率大將張勛、梁綱、雷薄以及十萬大軍大舉進攻揚州的劉繇,希望將劉繇的地盤收入囊中。

而南面的孫堅父子,則是率領大軍全力進攻南方交州的士燮,希望一統大漢的南方,為后來的逐鹿中原打下一個安定的后方。

一時間,絕大多數的諸侯都陷入了戰爭之中。

而在此時,北疆軍五十萬大軍發起猛烈的攻勢。

在本年年初,曾炩在賈詡和郭嘉等人的建議下,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正是因為有這些行動,這才有了三月到四月間諸侯的亂戰,這才讓中原大地陷入了空前紊亂的局面。

在采取這些行動的同時,曾炩已經在暗地里調兵遣將,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但是,曾炩卻是對外撒出了彌天迷霧,讓諸侯將曾炩的動態做出了完全錯誤的認識。

當然,這其中,曹操卻是看出了曾炩的瞞天過海之計。但是他仍然是小看了曾炩的雄心。

在曹操看來,曾炩是打算拿李傕、張揚、王匡和韓馥動手,而曾炩擺出的一副南下攻擊兗州劉岱、袁紹和他曹操的架勢是假的。也正是因此,他才敢大力出兵援助劉岱,打擊陶謙。

曹操的看法,是符合賈詡等人原先的計劃的。但是,曾炩在看了賈詡等人的計劃之后,明確的指出這個計劃絕對瞞不過曹操。曾炩很清楚,曹操此人最擅長的就是虛實之計,其他人在他面前玩這一套,那完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賈詡等人對曾炩如此看重曹操很是不以為然,但是出于對曾炩的信任,他們并沒有反駁曾炩。

曾炩決定更改計劃。此時,他可謂是完全的是羽翼豐滿,實力冠絕諸侯。而且他還是大漢國的驃騎大將軍,主掌天下征伐,所以他可以毫無顧忌的攻擊其他的諸侯。既然有如此優勢,那么就是到了加快統一的步伐的時候了。

曾炩決定,除了留下數萬大軍穩定后方之外,出動五十萬大軍,分六路大舉南下,發動對與北疆接壤的諸侯的全面攻擊。

在最西面,由定北將軍太史慈率領六萬鮮卑鐵騎,取道大沙漠,繞過北地郡,配合被賈詡策反的皇甫鴻,趁機偷襲長安,取下關中之地。

在并州的西河和上郡,由趙云率領六萬大軍坐鎮,防備李傕等人的反攻,并隨時準備策應太史慈。要是太史慈順利占領長安,則是南下攻擊河東的張揚,占領河東郡。

在上黨,曾炩暗中將大將文丑調來。加上先期駐守在這里的楊鳳、張白騎以及調來的王當,在六萬大軍的支持下,伺機攻取河內。

中路,曾炩親自率領十萬大軍,以及大將張飛、典韋、高順攻擊魏郡,然后西進,會合文丑、趙云、張遼,占領司州。

中東路,曾炩則是派遣了大將呂布、顏良、徐晃和吳懿,率領十二萬大軍向東郡方向攻擊前進,占領兗州,援救徐州的陶謙。

在東路,由關羽出任主將,以張郃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攻擊正和孔融交戰的袁紹。

四月中,兗州。

臧霸猛然勒馬停下,仰首狂呼:“兄弟們,重整隊列,重整隊列……”

戰鼓擂響,聲震四野。

正在急速撤退的大軍忽然停下了腳步。

孫觀、曹豹等將領沿著馳道打馬狂奔,各奔本部整頓軍隊。

陳珪、陳登、糜竺、劉翊、許汜、王楷等人從亂糟糟的大軍中打馬而出,紛紛聚集到陶謙周圍。

“大人,為何停下?”陳珪氣喘吁吁地問道,“此處距離乘氏城還有五十里,進了城,我們就可以休息了。曹操和劉岱的大軍正從左右兩翼飛速撲來,如果被他們的前鋒軍纏住,我們可能全軍覆沒。”

陶謙駐馬四顧,悲憤不已。

大軍在巨野城外和曹操血戰數天,但因為兵力不夠,突圍終告失敗。

目前曹操和劉岱的大軍優勢明顯,陶謙勢單力薄,失敗是遲早的事。所以曾炩建議陶謙,趁著還有數萬兵力,盡快向黃河方向撤退,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渡過黃河,屯兵東郡北部。

但是陶謙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老巢徐州,拒絕了曾炩的提議,堅持向徐州撤退。

但是陶謙南撤徐州的計策旋即落空。由于他在巨野耽誤了時間,劉岱已經率軍殺到,他隨即被劉岱和曹操前后夾擊,大敗而逃。

望著驚恐不安的徐州大吏和數千士卒,陶謙仰天長嘆,心灰意冷。

“諸位大人,北疆軍至今還沒有渡河南下,我們敗局已定。”陶謙拱手說道,“陶謙愧對天子,愧對袁隗大人,更愧對諸位大人對我的信任。沒有能夠和諸位大人一起完成勤王的大業,我非常遺憾。”

“大人,北疆軍雖然至今沒有南下的跡象,但并不代表他們就放棄了兗州。”糜竺勉強笑著安慰道,“今天我們已經走投無路,只能北渡黃河投靠驃騎大將軍了。驃騎大將軍遲早都要南下中原的,兗州遲早也還是我們的,你不要灰心喪氣嘛。”

陶謙抬頭望望天空,落寞一笑,“我不去了。我要去救回我的兄弟,救回那些幫助我們殺出重圍的兄弟,我不能丟下他們獨自逃生。”

糜竺、陳珪、陳登等人敬佩地望著陶謙,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臧霸、孫觀、曹豹、糜芳打馬狂奔而至。

“大人,大軍已經重整完畢,我們是不是再殺回去?”臧霸大聲問道。

陶謙搖搖頭,“還有多少鐵騎?”

“九百二十八名。”

“把鐵騎留下。”陶謙看看四人,平靜地說道,“我們是一起從徐州走出來的,我們是兄弟,是好兄弟,你們要聽我一句話。”

“大人,你要干什么?”孫觀吃驚地問道,“你要帶著鐵騎殺回巨野,救出張閣,救出被包圍的兄弟?”

陶謙笑笑,“我把貞兒托付給你們。如果我死了,你們帶著她一起去北疆。驃騎大將軍、趙云大人一定會收留你們的。”說完,陶謙看了看不遠處馬車里面的義女糜貞,他一生沒有兒女,卻是將這個義女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大人,他們已經死了,已經死了。”孫觀嘶啞著聲音,縱聲吼道,“你回去干什么?你想求死嗎?”

“大人,要去,也該我們去。”曹豹沉聲說道,“我們四個人,只要留下一個人就行了。”

陶謙搖搖頭,“這里還有三千多兄弟,你們要把他們安全帶到河北。還有……”陶謙指指遠處的徐州大吏,“多年來,他們和我們同甘共苦,并肩殺敵,彼此情深義重,我們不能不管他們。你要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都帶離險境,免得被曹操和劉岱殺了。”

“大人……”糜竺心中酸楚,兩眼一紅,淚水頓時浸濕了眼眶,“大人……”糜貞是糜竺的妹妹,是陶謙的干女兒,糜竺沒想到,陶謙居然如此重視。

臧霸說道:“大人,屬下絕對不允許你老人家以身涉嫌。屬下愿意帶這幾百兄弟去救出張閣將軍以及那幾千兄弟,主公在此等待就可以了。”

“四位,主公的安全就拜托了。”臧霸不待陶謙回答,轉身對孫觀等四員武將拱手笑道,“有命再見。”

隨即,臧霸大吼一聲,猛踢馬腹,胯下駿馬長嘯,電射而出。

“兄弟們,舉起你們的長矛,殺回去,殺回去……”臧霸仰天長嘯。

“舉起戰旗,跟著我殺回戰場,救回我們的兄弟……”

“兄弟們,誓死奮戰,誓死奮戰……”

九百二十八名鐵騎跟著大吼道。

“殺……”九百二十八騎吼聲如雷,縱馬如飛,義無反顧地跟在臧霸身后,沖向了天地之間。

張閣一拳砸飛敵人,回首狂呼:“結陣,結陣,不要散開,向東南方向,快……快……”

戰鼓密集響起,堅決而無畏。

李封、薛蘭身先士卒,各帶一隊親衛兵奮力向東南方向突圍。

數百士卒結成一個桶形陣勢,酣呼鏖戰,驍勇無敵。

臧霸望著血腥的戰場,聽著猛烈的戰鼓聲和慘烈的廝殺聲,頓時激動萬分,熱淚盈眶。

“兄弟們,殺進去,殺進去……”臧霸長刀前指,聲嘶力竭,“殺……”

九百二十八騎猶如一支厲嘯的長箭,一頭射進了血肉橫飛的戰場


上一章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