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第九十二章 孫劉結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孫劉結怨

第九十二章 孫劉結怨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也。少年知名,號八俊。張璠漢紀曰:表與同郡人張隱、薛郁、王訪、宣靖、公緒恭、劉祗、田林為八交,或謂之(八顧)。漢末名士錄記載:表與汝南陳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晊字公孝為八友。

劉表勤勉好學,善于獨立思考。十七歲時,劉表就曾向自己的同鄉兼老師——當時的南陽太守王暢提出:“奢不僭上,儉不逼下,蓋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恥獨為君子。府君若不師孔圣之明訓,而慕夷齊之末操,無乃皎然自遺于世!”這段話是針對王暢過于簡樸的生活作風而提出的疑問,并且充分表明了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青年時期的劉表沒有仿效當時流行的隱居山林的清流作風,而是積極地投身仕途,被大將軍何進辟為掾屬,很受何進的賞識,后來被升為北軍中候,掌管禁軍。初平元年(190年)年初,原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殺死,劉表乘虛而入,先袁術到荊州,搶了刺史之位。

當時的荊州形勢相當復雜。“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南郡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而劉表卻是“單騎入宜城”。面對荊州混亂的局面,劉表顯得從容鎮定,沉著冷靜,并果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穩定了局勢。首先,他爭取了當地具有很大影響力的蔡、蒯兩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并征求他們的建議。

蒯良、蒯越兩兄弟都頗有才識名望,蒯良對局勢提出的見解是“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認為“茍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而蒯越卻有不同的意見,他說“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又認為“宗賊帥多貪暴,為下所患。越有所素養者,使示之以利,必以眾來。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還建議劉表“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

應該說蒯良說得比較虛一些,而蒯越的建議則是極富實干精神的,劉表也用很高明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他說“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先把兩個人都夸了一番,然后采納蒯越的謀略,“劉表讓遣蒯越遣人誘宗賊,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襲取眾多,或既授部曲”,一舉殲滅了宗賊勢力,在后來的短短兩個月內,他又平定了武陵、江夏等郡,扭轉了荊州的混亂局面,劉表自己坐穩了荊州刺史的位置。

到此,荊州被三方所占據。在北方,袁術占有了最富庶的南陽郡;中間,劉表則是以荊州刺史的名義占有了江夏郡、南郡和武陵郡三郡之地;在南方,孫堅實際上控制了零陵郡、桂陽郡和長沙郡三郡。

其實,這個時候就是沒有袁紹的書信,劉表也會和孫堅爆發沖突。畢竟,一山難容二虎,劉表不可能容忍自己的荊州還有別的自己不能控制的勢力。而孫堅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勢必也會全力攻擊劉表。也就是說,孫劉兩家爆發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而現在袁紹的這一封書信,只是將這必然的一戰提前了。

孫堅南下,必然穿過劉表的勢力范圍,不然他將繞上上千里的路程。而孫堅并不知道劉表得到了袁紹的書信,他大張旗鼓的率領軍隊南下。

誰知,他剛到達南陽郡和南郡的交界地,就被蒯越和蔡瑁率軍擋住了去路。

蒯越擺開陣勢,率先來到兩軍陣前。

孫堅看見蒯越,問道:“蒯異度,你為什么引兵截我的去路?要知道我這是奉旨討伐董卓回來,你難道還不打算讓我過去不成?”

蒯越說道:“你孫文臺身為漢臣,如何私自藏匿傳國之寶?你快快將它留下,我們就放開道路讓你過去!”

孫堅大怒,命令黃蓋出戰。蔡瑁舞刀前來迎戰黃蓋,二人斗到數合,黃蓋揮鞭打蔡瑁,一鞭正好打中蔡瑁的護心鏡。蔡瑁撥回馬走,孫堅乘勢率軍殺過界口。

可是就在這時候,山背后金鼓齊鳴,原來是劉表親自率領大軍來了。

孫堅在戰馬上施禮,問劉表道:“劉景升,你為何聽信袁紹的一面之詞,相信是我孫堅私藏了傳國玉璽?”

劉表說:“你匿傳國璽,想要造反嗎?”

孫堅心想反正都已經發過一次誓了,再說一次也沒什么,于是一狠心,說道:“我如果真的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劉表卻是不相信,說道:“你要是真的想讓我相信,那就讓我到你軍中隨意搜查。”

孫堅也發怒了,你是什么東西,居然還想隨意到我軍中搜查,也是欺人太甚了!孫堅怒道:“你有什么本事,竟然敢出此狂言!要戰便戰,難不成我孫堅還怕了你不成?”

孫堅揮軍進攻,可是劉表卻不接戰,只是率軍后撤。孫堅縱馬趕去,剛剛趕過山頭,兩山后面的劉表軍伏兵齊起,背后蔡瑁、蒯越趕來,將孫堅困在垓心。

孫堅軍被劉表軍團團圍住攻殺,死傷慘重。孫堅一家也是全靠程普等四將拼死相護,才得以多路而逃。可是孫堅大軍卻是傷亡慘重,最終孫堅不過是聚齊了三千殘兵逃回了長沙。

而桂陽郡和零陵郡的太守得知孫堅慘敗而回,馬上翻臉,投靠了劉表。

得到這樣的消息,孫堅當時就氣得噴了一口血,暈死過去。

此次孫堅可謂是元氣大傷。他在北上之前,麾下擁兵四萬,控制了長沙郡、桂陽郡和零陵郡三郡之地,在大漢國的南方,沒有誰能夠和他并列。可是現在他麾下不過五千多軍隊,因為桂陽郡和零陵郡二郡太守反水,讓他再次損失了八千多士兵,而他控制的地盤,則是迅速縮水到只有一個長沙郡。

而且,現在他還隨身面臨著劉表的攻擊,能不能支撐下去,孫堅一點也沒有把握。畢竟,現在劉表占有了荊州七郡中的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和桂陽郡,將他孫堅的三面都圍困了起來。而劉表麾下的大軍,已經上升到了八萬,差不多是他孫堅的二十倍了。

先不說孫堅此時的窘境,此時的洛陽,卻也是為如何分配蛋糕鬧開了鍋。

袁紹聯合一幫子諸侯,想要將曾炩逼出洛陽。曾炩雖然本就沒有占據洛陽的打算,但是忒也不可能就這么放手的。因為他要是就這樣灰溜溜的撤出了洛陽,那么他就真的是威名掃地了,他以后還怎么混?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曾炩早就打算撤離洛陽,他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留下來了。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面子這東西雖然虛幻,但是卻也是很重要的。要想他曾炩撤離洛陽,其他人就必須得付出相應的代價。要知道,此次討董,他曾炩是出力最大的。甚至可以說這洛陽是他曾炩一力打下來的,憑什么讓他就這么白白的撤出來?真以為他曾炩就是冤大頭,是棒槌一個啦?

曾炩說道:“世家雖然名份大,在民間的影響力也不小,但實力終歸有限,特別是經歷了董卓的幾次屠殺,他們的實力更是大減,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是不敢同咱們做對的。”

郭嘉點了點頭接住話頭繼續道:“主公所言極是!這些人都是滑頭,最懂得自保,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之下,這些人是不可能出來跳騰的!然而現在他們卻都跳了出來,在下認為只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他們得到了強大勢力的支持。目前強大的勢力主要分成兩方面,一是董卓一方,但根據之前董卓的所作所為的判斷,這幕后的勢力不大可能是董卓;另一個勢力就是東方諸侯,他們與洛陽各方面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他們在目前同咱們是有直接利益沖突的。綜上分析,這幕后勢力最有可能的是在不久之前還同我們并肩作戰的諸侯們。”

聽到這番分析,現場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神情都非常凝重。

“知道都有那些諸侯摻和進來嗎?”,曾炩問道。

賈詡皺眉搖了搖頭,說道:“還未得到任何這方面的情報。不過袁閥的那些人肯定有份,至少是袁家三兄弟、橋瑁和韓馥五人都參與了進來,否則那些猴精似的世家和朝臣哪里敢如此放肆!另外,曹操也在上躥下跳。他現在沒有地盤,自然是想得到一塊地盤了。”

曾炩又思忖了起來,所有人都注視著他。

好半晌,這里閉上眼睛然后又睜開,雙目看了看郭嘉等人,鄭重地問道:“奉孝,文和,你們大家都說說,我們要提出怎么樣的撤離洛陽的條件?”

幾人都默然不語,此時的條件,真的不好說。大家這一次都沒有得到什么利益,總的說起來,還是驃騎將軍府占了最多的便宜,因為他們悄悄地將大漢國的國庫都搬完了。


上一章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