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第三十八章 曾炩發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曾炩發飆

第三十八章 曾炩發飆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戴高帽子,曾炩自認不會比誰差。曾炩來自后世,更是有三世記憶的怪物,三世加起來一百六十多年的經歷,早就是老奸巨猾了,袁隗想羅織一些罪名扳倒他,那肯定是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袁隗哪里知道,眼前這個不滿二十歲的小家伙的身體里裝著的是一個如此妖孽的靈魂呢?這個啞巴虧他是吃定了。

曾炩總結道:“司徒大人給曾炩羅織的罪名實在是太大太多了,曾炩誠惶誠恐,萬不敢承擔。還請陛下圣裁。”

靈帝嘆道:“愛卿一心為我大漢著想,一心為朕的江山社稷著想,是我大漢最大的忠臣。要是曾愛卿這樣的人都是奸佞了,我大漢的天下就不會有忠臣了。”

曾炩連忙跪下謝道:“臣感謝陛下的信任。”

靈帝笑道:“愛卿請起。不知愛卿可還有什么話要說?”

曾炩道:“啟奏陛下,臣有幾句話想問問司徒大人。”

靈帝道:“袁司徒就在這里,你問吧。”

曾炩對著袁隗躬身一禮,說道:“司徒大人,曾炩自忖沒有得罪司徒大人的地方,不知司徒大人為什么一定要構陷曾炩?司徒大人費盡心機,給曾炩羅織了如此多的不赦之罪,其意圖為何?曾炩名節事小,但要是因此而陷天子于不義,卻是大事了。不知司徒大人作何解釋?要不是天子明辨是非,對司徒大人為構陷曾炩而羅織的罪名洞若觀火,那么,天子一定就聽信了司徒大人進獻的讒言了。那樣可是讓陛下北上了冤殺有功之臣的罪名了。在這件事里面,司徒大人是什么都沒有損失,反倒還借陛下之手除掉了曾炩這個司徒大人不喜歡的人。陷天子于不義,這可不是身為人臣者該做的事情啊!”

袁隗再一次跪倒:“陛下,臣絕無此意啊!”

鄧盛等人見曾炩緊緊相逼,明顯是不想放過袁隗。他們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要是袁隗倒了,他們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的。于是,紛紛出列為袁隗求情申辯。

靈帝見出面的都是一些三公九卿,不好抓住不放,還是放過了袁隗。

曾炩卻是不想就這樣便宜了這幾個老家伙,至少也要讓他們吃盡苦頭。這大半年來,這幾個老家伙處處為難他,一直想將他置于死地。曾炩的度量是大,但是還沒有到達能忍受一切的地步。今天袁隗更是過分,這就是相當于爬到曾炩的頭上拉屎了,要是曾炩還能忍,他也不是曾炩了。

曾炩笑呵呵的問幾個老臣:“曾炩聽說幾位老大人都是我大漢的棟梁之才,位高權重。曾炩想問問幾位老大人,你們可知我大漢朝為何會有蟻賊之亂?”

曾炩不待幾個老家伙開口說話,接著說道:“我知道幾位老大人想說什么,不過是說什么奸閹禍國什么的陳詞濫調而也。不過,曾炩卻是有一點新鮮的說法,幾位老大人可愿聽上一聽?”

雖然話是征求幾個老家伙的意見,不過曾炩卻是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各位都知道,我大漢朝百姓最是淳樸,不到生死關頭,他們絕對不會起來造反的。現在,有了那么多的百姓起來造反了,豈不是說明他們到了生活不下去的地步了?是什么原因讓他們活不下去了呢?都有哪些地方的百姓起來造反了呢?曾炩想過這問題后,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蟻賊最是猖獗的地方,是冀州、豫州和兗州,這三州都是我大漢國最是富庶的地方,而這些地方也是我大漢朝門閥大族最多的地方,嗯,還有一個有趣的結論,那就是這些地方的官員,都是門閥大族的門生故吏在治理,也就是說,這些地方,主要是幾位老大人的門生故吏在治理。請問幾位老大人,對此有什么要向天子解釋一下嗎?”

幾人把頭扭向一邊,不理會曾炩。

曾炩不以為忤,繼續笑著說:“還是小子來給幾位老大人說說吧!諸位的那些門生故吏和家族的人,實在是太能治理地方了。在他們的治理下,當地的天都高了三尺!我聽說這幾個州有不少的官員都被黃巾賊烹殺了,不知是也不是?還聽說這些被烹殺的官吏,一個個的都是膘肥體壯,那白白嫩嫩的身體,讓人見了都流口水。也難怪,蟻賊都是一些被餓的暈頭轉向的人,看見一大堆的肉在眼前,諸位想想,他們會是什么反應啊?”曾炩森然一笑,嚇得幾個老家伙冷汗直冒。

曾炩繼續說道:“諸位知道,曾炩在幽冀兩州平定黃巾蟻賊,共剿滅蟻賊六十余萬。而袁司徒的侄兒袁紹袁本初,在勃海郡也剿滅了十萬蟻賊,而遼東的公孫瓚和右北平郡的劉正也剿滅蟻賊十萬,其他的魏郡等地,也剿滅蟻賊好幾萬。這小小的幽冀兩州,總人口不過七百多萬,可這蟻賊的數量就高達九十萬!這是什么概念?那就是意味著兩州一成以上的百姓都成了蟻賊!”

“這還得除開我中山國的一百二十萬百姓,他們中間沒有出現一個蟻賊。也就是說,在其他的不到六百萬的人里面,有一成五的人是蟻賊!之前幽冀二州九成以上的官員都是你們諸位的門生故吏吧?諸位口中的大漢忠良就是這樣為大漢,為天子治理州郡的?我看他們的忠誠,不是為大漢,也不是為天子;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你們這些故主!他們大肆搜刮的錢財去了哪里?是州郡的倉庫嗎?是大漢的府庫嗎?不是,這些錢糧去了他們自家的倉庫,去了你們這些故主的倉庫!他們刮地三尺,讓冀州這樣的大漢朝富庶之地蟻賊四起,戰火紛飛!這就是你們口中的大漢的忠臣?你們能摸著自己的良心說一遍嗎?你們能在大漢的歷代先帝的靈前大聲的說一遍嗎?能在你們的列祖列宗的靈前大聲的說一遍嗎?”

“我不否認,你們的祖宗是真正的大漢的忠臣,是大漢建立的功臣。但是,你們現在去看看,大漢朝在你們的治理下,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五千萬大漢百姓,民不聊生!這就是真正的情形!可是,再看看你們這些門閥大族的家里,糧食堆積如山,堆積的年數太久,糧食都已經發了霉;你們的庫房里,錢都已經銹的不成樣子。即使如此,你們可曾為了大漢社稷、為了陛下而捐出一粒糧食一文銅錢來賑災?沒有,你們什么都沒有做。你們只是變本加厲的瘋狂搜刮,只是在朝堂上叫囂著要將蟻賊殺光!”

“這些你們口中要被殺光的蟻賊,其實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他們只是被你們搜刮盡了最后的一粒糧食,最后的一文銅錢,沒有辦法再活下去的大漢子民。為了能活命,他們只得起來造反!你們要將他們殺光,你們派出去的平叛的將領照做了,殺了幾十萬上百萬的人。可是,按照你們現在的治理方法治理州郡,我敢說,更多的蟻賊會出現。一場一場的殺戮下去,總有一天,我大漢的五千萬子民將被你們屠殺一空!那時候,我大漢將再無一個耕地的百姓,我大漢的土地也將不再出產一粒糧食。到那時,我大漢的社稷還剩下什么?只有你們這些除了高談闊論,什么都不會的人!”

“沒有百姓給大漢耕種,沒有百姓為大漢養殖,沒有百姓為大漢提供一切的物資,就剩下你們這一群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大漢還有什么將來?這天下是大漢天子的天下,這社稷也是大漢天子的社稷,不是你們這些門閥大族攫取財富的后花園!百姓是大漢社稷的基石,你們處心積慮的毀壞天子的基石,存的是什么心?”曾炩情緒激動,振臂高呼。滿場文武駭然變色,他們真的不敢想象,要是真有一天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會是一個什么結果。的確,前面幾個月,要將蟻賊殺光的正是眼前的這一幫子人,別的人雖然也有說過,但是這一幫子人無疑是叫的最歡快的人。難道他們真的懷有二心?再想到這一幫子人代表的勢力,滿朝文武都是大汗淋漓,而現在卻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

靈帝也是驚呆了,要是這些士人真的這樣做了,他還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對付。靈帝知道,下面的州郡,七八成都是控制在這些門閥大族的手里的。要真是這樣,他一定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袁隗一群人看見滿朝文武的表情,以及高坐堂上的靈帝森冷的面容,驚懼無比。他們要反擊,他們知道,絕對不能再讓做了說下去了。

鄧盛道:“征北將軍,你為何要如此污蔑我等?要將我等置于死地?難不成你對我等士人有成見不成?你要清楚,大漢的社稷,離不開我們士人的治理,你想崩壞大漢的社稷嗎?”

曾炩冷笑道:“不是我要將你們置于死地,而是你們自己將自己置于死地。你們不給大漢子民一條活路,一個勁的搜刮他們,總有一天,他們會像火山一樣噴發!他們會將你們全部掩埋!前秦為什么會被我大漢取代?那就是老百姓沒有了活路造成的。你們想將我大漢帶到同樣的路上嗎?”

曾炩大聲說道:“我曾炩不是對士人有成見,而是對你們這些枉顧大漢社稷,枉顧大漢五千萬百姓死活的士人有成見!我尊重有學識的士人,尊重那些憂天子憂國憂民、為天子為國為民的士人!”


上一章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