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第十八章 圍困下曲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圍困下曲陽

第十八章 圍困下曲陽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中平元年六月五日,曾炩得知董卓在廣宗城下被張角打得慘敗而歸,麾下五萬北軍和五萬西涼兵損失近半,已經退守魏郡鄴縣。

得知這樣的消息,曾炩大吃一驚。記憶中,可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的。

現在,看來必須得加快速度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的情況,一是盧植可能被重新啟用,不過這樣的可能性較小;第二個可能就是皇甫嵩北上的進程會加快了。

這樣的事情對曾炩來說,是很不利的。皇甫嵩這個人雖然軍事才能不錯,但是這個人太殘忍、太嗜殺。記憶中,他可是殺掉了好幾十萬黃巾軍。要知道,這些人全都是大漢的百姓,只不過是被貪官污吏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不得已起來造反。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像皇甫嵩這樣的士族們不恤民情,一個勁的搜刮民眾造成的。而逼得他們不得不造反的時候,他們才來大開殺戒。可是,這耗掉的都是大漢國的實力啊!

對于皇甫嵩,曾炩很是不以為然。可笑的是后世還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皇甫嵩為人仁愛謹慎,盡心國事。他在位期間,上表陳辭、勸諫或有所補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親手書寫,而且毀掉草稿,一點也不宣露于外。在軍旅中,他溫恤士卒,甚得眾情。每次部隊停頓、宿營,他都要等到營幔修立妥當,才回自己的軍帳。將士們全部吃完飯后,他才吃飯。部下吏士有接受賄賂的,皇甫嵩并不顯責,而是再賜給他錢物,吏士慚愧,有的竟至于自殺。皇甫嵩還折節下士,門無留客,當時人稱揚他,紛紛歸附。《后漢書·皇甫嵩傳》亦稱:“嵩為人愛慎盡勤”、“黃妖沖發,嵩乃奮鉞。孰是振旅,不居不伐。”

曾炩沒有發現他有什么仁愛的行為,倒是殘忍嗜殺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沒發現他有什么盡心國事的舉動,倒是為了讓他們關西皇甫家得到關中和關東士族的認可盡心竭力。說到底,他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及家族的利益在奮斗,為了士大夫這樣的吸血鬼、寄生蟲在奮斗。對于貧苦人民,只見過他的屠刀。至于說他在平定冀州黃巾叛亂后請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的賦稅,更是可笑。在經歷了那樣的變亂后,免除一年賦稅有什么用?不過就是為他贏得了名聲,對百姓沒有什么大作用。

鑒于這樣的認識,曾炩決定加快南下的步伐,一定不要讓皇甫嵩踏上冀州的土地。要是他來指揮冀州的平亂之戰,誰知道經過他的大肆屠殺之后,人口幾百萬的冀州還能剩下多少人?冀州是以后曾炩的地盤,冀州人民也是他曾炩以后爭霸天下的本錢,這本錢可不能讓皇甫嵩給損失了。

六月六日,曾炩率領六萬大軍和眾多的攻城器械渡過了白渠枝水,將下曲陽團團圍住。

曾炩剛扎下營寨,張寶就帶領三萬軍隊前來挑戰。

曾炩帶領手下呂布等七員猛將來到陣前。

張寶身穿鎧甲,手提長槍,來到陣前,叫道:“對面的可是中山國曾炩曾大人?”

曾炩本不想和張家兄弟有什么接觸的,雖然他佩服張家兄弟的勇氣,也認同他們的理想。不過,曾炩知道,他們的理想太過虛無縹緲,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黃巾軍在起義后,許多人員已經變質了,就像是曾炩在幽州碰上的程遠志,他在攻破涿城后,還派了鄧林追殺逃走的百姓,這已經和土匪沒什么區別了。

曾炩打馬來到陣前,說道:“我就是曾炩,不知地公將軍點名要見在下所為何事?”

張寶道:“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曾炩曾大人如此年輕。我知道曾大人是一個勤政愛民、一心為了百姓著想的好官。可是如今朝廷昏聵,不顧百姓死活,一個勁的橫征暴斂……”

張寶說了很多,意思就是皇帝、宦官、外戚、官吏、豪族等壓在農民群眾頭上、進行殘酷剝削。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自然是最大的吸血鬼。漢桓帝的妻妾多到五六千人,其他在宮中服役的更兼倍于此。靈帝的貪婪更勝過桓帝。他把原有的賣宮制度擴大執行,每品宮都有定價。如果買官的人,當時拿不出錢來,還可賒欠一下,到任后再加倍繳納。當時地方官吏貪污成風,“官非其人,政以賄成”。各種類型的地主包括貴族、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富商等,無不廣占田地,役使農民,敲詐勒索,奢侈逾制。由于地主階級進行竭澤而漁的剝奪,廣大人民群眾紛紛破產逃亡,饑寒交迫,求生無路,只有起來進行反壓迫斗爭。并要求曾炩也跟著他們一起反抗殘暴的朝廷。

曾炩郁悶了,媽的,要是皇帝老兒不賣管,老子現在還是一個平頭小老百姓呢!這不是指著和尚罵禿子嗎?真是豈有此理。

曾炩雖然同情黃巾軍,同情張家兄弟,但是,他不可能跟著他們造反。他是有理想,但是他不會采取和黃巾軍一樣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理想。

曾炩知道,農民起義的暴風驟雨,并不能使封建統治者有所收斂,他們反而變本加厲地向人民搜刮。

《后漢書》卷31《賈琮傳》言:“時黃巾新破,兵兇之后,郡縣重斂,因緣生奸。”《后漢書》卷71《皇甫嵩傳》也言:“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亂,海內虛困。”

中平二年(185年),靈帝為了修宮室和鑄銅人,增收天下田賦,每畝多出十錢。并令太原、河東、隴西諸郡輸送材木、文石。運抵京師后,宦宮驗收時,百般挑剔,折錢賤買,十才酬一。而調發不已,來回折騰。結果,材木擱得腐朽了,可是宮室連年修不成。刺史、太守也趁機打劫,增派私調,百姓承受不了,怨聲載道。

靈帝規定凡是新任和調職的郡守等官都要先到西園繳納助軍修宮錢,然后才準到任。有些比較清廉的官,寧愿不去上任,也不肯出錢。可是朝廷不答應。硬逼著去上任。當時有位新任命為矩鹿太守的名士司馬直,“以有清名,減責三百萬”。司馬直忿慨地說:“為民父母,而反割剝百姓,以稱時求,吾不忍也”。終于“吞藥自殺”。

漢靈帝原是河間國的解瀆亭侯,因桓帝無子,被迎入為帝。他生母董太后是有名的斂財婆,靈帝更采取各種辦法搜刮民脂民膏。除了吞占郡國貢物和增加田賦及鑄錢、經商、賣官以外,還“造萬金堂于西園,引司農金錢、繒帛,仞積堂中……又于河間買田宅,起第觀”。他把許多私財存放在宦官家中;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統帥,于是宦官的氣焰更加囂張。統治者倒行逆施,所招致的后果只能是農民的不斷反抗。

《后漢書》卷71《皇甫篙朱朱儁傳》言:自黃巾賊后,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于氏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云、飛燕、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唒之徒,并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其大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于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另外,青、徐、并、幽各州也都有黃巾余部崛起,而涼州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領導的反抗斗爭歷時最久,使東漢政府疲于應付。這樣,東漢政府便不能不加強各州刺史的職權,使其兼管軍政財賦。有的地方更設置州牧,使朝廷重臣出任其職,以便讓他們更有力地聯絡地主武裝,隨時鎮壓農民起義。這樣也增加了地方的獨立性,形成了內輕外重的局面。

當然,曾炩不可能告訴張寶這些,只是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道:“我身為大漢臣子,就得為大漢盡忠。你就不要浪費唇舌了,你不可能說服我的。”

張寶氣苦,這家伙怎么就這么拗呢,他不是對百姓很好,也很恨貪官嗎?他應該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啊!

曾炩可不管這些,說道:“我們就不要再打什么口水戰了,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

張寶這才想起自己出城是來挑戰的,見說服不成,也只得派人出來挑戰。

他派出來的第一個人,是一員黃巾軍的小帥,結果被曾炩派張飛出戰,進一個回合就被張飛干掉了。之后,張寶又陸陸續續派出了幾員戰將,都沒有在張飛的手下走上三個回合。黃巾軍氣勢大跌,而曾炩軍則是氣勢高漲。

這時候,張寶軍中一人打馬出來,叫道:“我乃大賢良師弟子張健,對面將領姓甚名誰?我張健手下不死無名之將。”

黃巾軍士卒見張健出戰,頓時鼓噪起來。看來,這個張健在他們的心目中,的確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張飛說道:“我是你家爺爺張飛張翼德!”

說完,拍馬朝張健殺去。

張健不愧是張角的八大弟子之一,的確是有一些本錢的。可是,在和張飛交戰了三十回合后,他發現,他已經抵擋不住了。

于是,張健膽怯了,回馬想走。張飛豈能讓他如意,一拍戰馬追了上去。張飛馬快,僅僅不到五十步,張飛就追上了逃跑的張健。張飛一矛就將心膽俱裂的張健刺死馬下。

曾炩見狀,揮軍急進,猛攻黃巾軍。

黃巾軍抵擋不住,倉皇推入了城中。

呂布想撮著黃巾軍的后面殺入城中,卻是沒能如意,被黃巾軍以一陣箭雨射了回來。

見黃巾軍敗進了城中,曾炩也下令鳴金收兵了。


上一章  |  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