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些題外話,但又是題內話!
書寫了幾萬字了,看我這本破書的朋友也有一大堆了,在這里感謝一下一直以來支持我的朋友們。寫這本書我沒為了什么,只是想寫寫我心目中的武俠精神!
顯然,我是金庸的崇拜者。但是,有些地方并不是!
我不是說小說他寫的不好,他老人家肯定寫得好,我所不滿的,是他絮叨的一些精神。
金大的崇拜者不要向我吐口水,人無完人,我有權利對書中的某些東西表達我的不滿,就好象一個絕色美女也有如廁的時候,都是避免不了的,只是你很少有機會看罷了!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其實早些年不流行,這幾年金老四處游行中,不停宣揚,才為眾人所熟知。八幾年的時候,國內剛剛流傳金庸的坊間本,到90年代,他的作品人見能詳,那個時候,沒人提這八個字,只把它當書中的一個普通看點來對待!
可到了近些年,這八個字被到處提,包括張導的最新電視作品中,黃某扮演的楊過用深情的、崇拜的、景仰的語氣念這八個字,我感到極其不舒服。
為什么呢?
中國作家當中,我最不屑的是臺灣的劉墉,他的書寫的其實很不錯,但我看不慣他把讀者當傻瓜的態度。大家去翻翻劉的書,劉的小品處處透著生活思想上的閃光點,但是,極度惡心的是,他幾乎每篇文章的后面,都要以小學生學課文時的中心思想形式,在他后面寫他這一篇是要表達什么。
這是對每一個讀書人的侮辱,當然,普通小學生除外!
劉的書同《讀者》在同一個檔次:通過一些簡單哲理文章的閱讀理解,讓人獲得智力提升的快感。但他比《讀者》不如,《讀者》講淺近易通的故事,畢竟不去寫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去解釋這些。殊不知讀書自家事,心得各自知,書讀百遍,其意自顯。你寫些小文章是不錯,但你還要去解釋你那些東西,就是你的錯了!
這些年中國的相關學者們有個研究共識:孔孟思想并非造成科舉制度落后的,從而造成中國思想落后的真正原因。八股取士的形式也不是那么古板,畢竟,起轉承合,只是寫文章的形式而已,沒那么大的殺傷力,就象咱高考寫作文一樣!
真正殺傷人的,是自明代以來才開始的八股取士嚴格規定了:學子們必須以朱熹所解釋的四書來作為考試中絕不能違背的原則。
要以一個人的絕對解釋,絕對思想來扼殺、約束所有中國讀書人的思想見解,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朱重八為了壟斷皇權,為了朱家的天下,廢丞相,立八股,這是有史以來最混蛋的皇帝,中國近代的落后挨打,百分之九十的責任在他和朱熹理學。因為完全束縛了中國人的思想及創造性!
金大這幾年就在做這樣的一件事情!
先別罵我上綱上線,我只是作個類比!
做為文人,一定也是要名聲,要混飯吃的,你可以四處游學,四處搞活動,四處推銷自己,這都沒有錯!
但是,你不能把書中某一個觀點,當作一種你所宣揚的人文精神到處散播。以前大家提到金庸小說,就會想起郭靖、楊過、令狐沖這些大俠。或者想到九陰真經,乾坤大挪移這樣的絕世神功,想到奇妙的情節,想到縱橫江湖的快感!
現在呢?
四處象蚊子一樣“嗡嗡”響的就是那八個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不錯,我可以不接受,但是我很不爽,因為對方有墻間的企圖。有些人,他墻間已遂了,有些人,他墻間未遂,但都是犯罪!
九十年代末期,金大被捧上神壇,于是,他要為自己的作品找一個道德與思想上的支持點,好提高他的書道德與思想價值!
小說畢竟是小說,我們欣賞的—其實只是故事!
找來找去,被他找到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
從辨證法上來講,金輪法王這個大反派也有資格講“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完顏洪烈也有資格講,忽必烈更有資格講。他們是站在對立一方立場來講的,但他們都不是俠!
真正的俠是什么?
俠以武亂禁!
俠以武亂禁!
俠以武亂禁!
每次想到這五個字,我的熱血都會忍不住沸騰起來!
“俠”的基礎不是為國為民的精神,俠是一種敢于亂禁的精神!
太史公《游俠列傳》中,唯一重墨濃彩的,是公孫弘所說:“解布衣為任俠行權,以睚眥殺人”的郭解!
“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第一刺客荊軻,刺秦非為國事,而是為了太子丹的恩義!
中原之大,上下幾千年,習武之人未必就是俠,但古人“俠以武犯禁”一句說得極是明白,為俠者,必需要是武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說得是人生境界,但“武”,總是要放在“俠”字前面的!
做人也是一樣,先有生存權,才有人權,若生存權都沒有了,空言人權又有什么意義?若沒了武,俠又豈會存在?文天祥聲望再高,無人叫他大俠,岳武穆雖是武舉出身,統兵十萬,但終不是武林單打獨斗,也無人稱他岳大俠!
是以武俠必在草莽之中!
我這本書要恢復的,是武的精神!
不是空言仁義的道德價值觀!
為國為民,和俠沒有什么關系!更談不上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是身在其位者的政治宣言,
也可能是一個道德高尚者的人生境界!
但是和俠,別連在一起,兩回事,我們不需要這樣為武俠立豐碑!
而這,是金大努力在做的事情。為武俠立豐碑,就是為武俠小說立豐碑!
我不是貶低武俠小說,它值得起一座豐碑,尤其是金大的小說。但僅是因為它的娛樂性,不是道德性!
小李飛刀值得起一個大俠,他沒有為國為民,相反,為了自己的私利,倒是殺了不少人。
東海白衣人,為驗證武學高峰,殺盡天下高手,當得起一個大俠!
韋小寶倒是為國為民,也為了天地會的兄弟,沒人給他個俠字的稱號!
張無忌統領明教大軍,以正義為民,驅除元蒙,但是,看倚天的,又有哪個把他當做是個大俠了?
俠更是一種氣質!
一種以武為尊的氣質!
令狐沖之在江湖一個圈子里混,也成就了大俠之名,因為他的性情!
做人,灑脫一點!
做俠,隨性一點!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李白在〈俠客行〉里說的很明白了,俠客就是要仗劍殺人,不留名姓!
那個所謂的“大”俠,名頭大了,未免就讓人壓抑!
武俠小說千萬別變成大俠小說,累!
這是刀劍在《神雕倚天屠龍記》看到的。覺得很有新意.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
還有刀劍看了起點排名靠前的書,總結出了一個道理,刀劍的書之所以這么失敗就是因為不夠爽.
可惜明白的太遲了!
哎!……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