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當十分苦惱,他感到他的一生從沒象現在這樣苦惱、郁悶過,這種苦惱遠比當年在二賢莊落草為寇做個二當家還要強烈千倍。心中好象壓著一塊千斤重石一樣,不僅讓他喘不過氣,也令他的血液浙浙凝固。王伯當感到自已快要死了,這種預感有些日子了,使他越來越相信他的生命就快要告別這個世界了。
想起年少的他勤奮功讀刻苦練功,躊躇滿志地希望將來能為國家能為天下蒼生貢獻自已的力量,給天下百姓一個安寧幸福地生活,從此百姓將告別戰爭遠離痛苦,而只沉醉在和平、公正地樂土中。每當想起這些兒時的夢想,王伯當總感到非常可笑,可笑自已的癡,可笑為實現這些理想而辛苦地執著。
天下人總以為我王伯當是一個武藝高強箭法神奇的俠者,但卻不知真正令我感到欣慰的卻不是那百發百中的神箭,而是自已地濟世之志、王佐之才。但人生卻又那么難以把握,文武雙全地他竟會報國無門,還逼得自已走上了另一面,成為社會上人人為之恐懼地綠林大盜,總算單老大給我面子,讓我做了個二當家,不致于一事無成。
原以為人生就這樣定性了,卻沒想到風去突變,迎來亂世,又遇上一個叫李密的人。一個最了解他的人,一個最知他的人,一個最懂他的人,古人有教“士愿為知已者死”,自已埋沒半生終逢知音還有什么好說的呢,自當以死相報知遇之恩。不過想來那段日子正是自已人生中最光輝的一段時間,憑生所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制策訂政、謀規治邦,而不再是一個只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武夫了。
本以為自已時來運轉,人到中年后終擁有了實現自已理想的平臺,可卻又好景不長。李密有才卻為人剛愎自用、心胸狹窄,強大的瓦崗一夜間讓他搞的四分五裂,終走上了覆沒之路,無奈之下,只好投靠大唐,群眾都說李世民是個能識人更能用人的明主嘛。
人倒霉了喝涼水都塞牙縫,此話可真一點都不假。一世民主李世民只知追捧秦瓊、程咬金等,而唯獨對他不聞不問。想不到自已歷經艱辛、千掙萬扎最終只不過換來一個無職無權地左武衛將軍,難道說我的后半生只能做一個不愁吃穿的閑人嗎?真是心有不甘呀。
李密勸我反唐,聽到此話我突敢眼前一片黑暗,謀反意味著什么?自已一個活了大半生的人還會不清楚,這可是一條不歸路呀。李世民呀李世民,你只要有李密對我的一半,我就為你鞠躬盡卒,死而后已了,可為什么非要逼我走上一條死路呢?可這一切能怪李世民嗎?李世民只要勇將、猛將來為他打天下,而至于長治久安、文治天下的大計他怎么會啟用外人呢?只有如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一直跟隨他的人才能獲此信任,而自已一個跟他無關無系地降人怎有此殊榮呢?怪只怪自已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吧。面對李密的蠢蠢勸誘、步步進逼,王伯當這樣想著。
人的命運可真是難以捉弄,王伯當臨死前這樣想著。想不到自已對李密說過的“士愿為知已者死”終成實現,自已終為李密付出了生命,只可惜李密同樣和自已死在一起。我一生立下過許多心愿,可就為什么只兌現了這一句呢?蒼天呀,為何要如此對我?王伯當面對滿天的星斗始終無法閉上自已的雙眼。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