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風流第六百八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朱門風流 >>朱門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

第六百八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的驅逐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府天  分類: 兩宋元明 | 歷史 | 府天 | 朱門風流 
巒個永樂朝。都察院左都御史之位只換過一次。殘刻坡止圣意無所不敢為的陳橫罷免被誅死后都察院整整三年沒一個掌總的直到劉觀接任。向來以左右逢源著稱的他在這個位子上一干就是十年在掌握監查大權的風口浪尖上愣是始終屹立不到。

然而自從新君登基之后他卻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已經到了頭。朱高熾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經因事譴責過他雖說后來因朱林特賜書諭給朱高熾說是大臣有小過不宜遽然折辱這事情就算是揭過了但畢竟存了粗齡。于是朱高熾即位之后他幾乎是使盡了十八般解數曲意奉承但凡朱高熾有所指他便指使御史彈劾這次自動請命下江南也是如此。

只不過在這一層目的之外他還有一層說不出的隱衷。他雖是進士出身家境卻頗為貧苦因此當官之后極好財貨。因為兒子劉輻收受了永平公主的錢他便半推半就地彈劾了張越又給那位公主出了不少主意結果竟是漸漸上了漢王朱高煦的賊船。時至今日這一條是撇都撇不清如有泄露便是萬劫不復所以他也只有一條道走到黑。

這會兒書房中的劉觀反反復復看著手中那三頁信箋只覺得心煩意亂。如今漢王府掌總謀事的乃是枚青這一應書信指令都是從那里來這一次的事情也是如此。枚青對錦衣衛前任指揮使袁方頗有忌憚讓他設法除了。這一點他亦是贊同所以暗地謀劃了一通不料竟是功敗垂成。可是枚青竟然在背后撼動南京滿城的勛貴借此讓他們和朱高熾離心。這卻著實讓他心驚。

他如今作為朝廷的左都御史朱高熾的親信勛貴們興許會認為他的一應舉動都是皇帝授意因此而生出怨氣。可是就算朱高煦順利奪了帝位到時候為收勛貴之心安知就不會把他扔出去平眾怒更不承認現在這一切是他奉命而為?

“那個著千至今還沒醒?”

旁邊的精壯男仆連忙低下頭去:“老爺自從前日用刑之后此人就一直昏睡不醒。用冷水澆潑也沒效用。因為多日粒米不進滴水未入小的擔心他熬不過幾天就得沒命”

“我不是說過讓你們謹慎些!”盡管就得知了這個消息但得知人到現在還沒醒。劉觀仍是惱火得緊“南京城那么多大夫就沒找一個給他瞧瞧?要是讓人死了到時候我還拿什么去平息悠悠眾口?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三日之后要是此人還不能開口說話你也不用來見我直接一頭撞死了干凈!”

此時天氣原本就熱那精壯男仆本就緊張得滿頭大汗聽到這話更是嚇得魂不附體。奈何這會兒就是辯解求情也是無用他只能垂頭喪氣地答應了一聲繼而躡手躡腳地走了。等到書房中沒了外人劉觀方才狠狠在桌上拍了一掌卻給那巨大的力道震礙手生疼。

齜牙咧嘴地揉著巴掌他又想起了城中沸沸揚揚的流言忍不住咬牙切齒地冷笑了一聲。

那些愚民不但詆毀他和劉俊是本家親戚而且還流傳都察院有眾多御史貪贓枉法!要是讓他抓住有人背后搗鬼的證據。他一定整得那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老爺老爺不好了”。

外頭那慌慌張張的聲音一下子打斷了劉觀的思緒。正在火頭上的他沉著臉喚了人進來見那小廝慌慌張張地往地上一跪他就劈頭蓋臉地罵道:“大清早的慌什么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咱家咱家大門讓一大幫人堵了!”那小廝往日跟著劉觀對于撈油水關說人情等等嫻熟得很對于應付這樣突如其來的大事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此時見劉觀大吃一驚他便哭喪著臉說“這些人一下子從小巷兩頭涌了出來紛紛說什么為駱府尊請命等等小的打探了一下說都是從蘇州來的從府學的生員到蘇州府的士伸百姓足足有七八十號人!”

一聽蘇州府三個字劉觀頓時本能地想到了那天當面大放厥詞的徐理繼而面前又露出了張越那可惡的笑臉。官場之上一味容忍退讓的人幾乎很難存身因此對于這種批了逆鱗的小輩他自然有的是睚眥必報的手段。然而那幾個士子卻警醒地躲到了黔寧王府附近一家客棧里頭而且還不知怎的得了沐聽的庇護又當了縮頭烏龜他竟走動手不得。

可是如今已經過了十余日就在他已經打算暫時壓下此事不理的時候他們竟然又掀起了更大的風波直接堵上了他的門!他決計不相信區區幾今生員能有這樣大的膽量背后極有可能是張越指使。可是那個小子怎么敢?

地上跪著的那小廝看見劉觀臉色鐵青自是一動不敢動。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頭忽然傳來了巨大的喧嘩此時此刻緊攥拳頭的劉觀一下子驚醒了過來。三兩步跨出門去厲聲喝道:“怎么回事?”

“老爺是是門外那群人!他們正在歷數南直隸那位巡按御史侯大人的劣跡說是蘇州府百姓已經準備了萬民書要遞給大人!”

聽到那長隨驚慌失措的稟報聲劉觀只覺得腦袋沉甸甸的動彈不得。這種激烈的手段素來是大明朝的大忌縱使他因為此事下馬外頭這幫人也同樣討不了好一旦徹查更是莫大的風波。難道是張越真有莫大的把握真的耍借此事掀翻了他?不可能那小子雖說被人稱為什么屠夫。什么克星可他哪有這樣的能耐!

“去看看后門口可有人倘使沒有立刻備導。我耍入宮去見太

看著幾個仆人慌忙下去預備劉觀已是把心一橫。就算朱瞻基再怎么維護張越。只要他施壓徹查此事那位主兒也不好推辭。太子畢竟不是皇帝就拿當初的朱高熾不敢拿他怎樣一般如今的朱瞻基也一樣奈何不了他。只要他一天還是左都御史說話就具張越有效用!至于以后鹿死誰手。那還難說得很!

相比前門被人堵住的喧牟吵鬧劉府后門仍是靜悄悄的。坐上一輛川乏油馬車離開的劉觀特意吩咐車夾往前門那條巷午繞了隙川點眾多人把一整條巷子堵的嚴嚴實實甚至引來了好些圍觀的百姓他不禁冷冷一笑隨即就下令開往皇城。

和朱瞻基一同來到南京之后劉觀前前后后見過這位儲君數次其中除了最初的一日是文華殿拜倡之外其余都只是在端敬殿或是其他非正式的地方。然而這一次通報之后前來迎候的太監竟然把他引到了東宮文華殿外。須知文華殿乃是太子治事的正所歷來非大事不用在這里見他便是公事公辦沒有一點商量的余地。

沿著幾十級臺階到了殿前劉觀已經是有些氣喘。他年紀已經不在大太陽底下從宮門一直走到這里早已經是汗濕重衣。外頭陽先極好殿內卻仍有些昏暗。然而從門檻跨入里間他一眼就看到這兒并不是只有他一個人。

南京刑部尚書趙班詹事府詹事黃福南京都察院都御史兼詹事向瑤三個人全都與他沒有絲毫交情其中向臨更是在新君登基之后拔擢任右都御史沒幾個月就被他排擠到了南京。看到寶座上端坐著面無表情的朱瞻基。他更是覺得今日這陣仗來得詭異。

果然。還不等劉觀開口說話朱瞻基身邊的那今年輕太監就手捧一大疊奏折匆匆下來。畢恭畢敬地呈遞到了他的面前。

瞧見那厚厚一摞奏折的頭一本赫然寫著趙班的名字。他不禁抬頭向其望去但趙據卻是氣定神閑地瞧都不瞧他一眼。于是。他索性沉住氣沒有動作。

“劉卿不妨看看這些折子。自從我到了南京這些東西就不曾斷過!”朱瞻基的聲音極其沉穩聽不出一絲一毫的起伏“原本我只想留著這些也就罷了。可蘇州府控告巡按御史侯捷的萬民書都送到通政司了。若再不理會恐怕的激起民變。”

太子儲君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劉觀原先打點好的那番話頓時給嚴嚴實實堵在了嘴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想到在家里被士仲百姓堵門他只覺得心頭更火。竟是也不去翻那些折子徑直跪了下來重重一叩之后便直起腰來。

“太子殿下都察院奉旨監查天下百官自來便是眾矢之的縱有害群之馬也自有皇命處置。所謂的萬民書不過是刁民貪官畏都察院威嚴做不得數。如今臣這家門口已經被那些刁民劣伸給堵了臣請殿下嚴查此事以正風氣!”

這一招步步緊逼若是在從前用出來朱瞻基或許還會投鼠忌器。然而此時此匆卻是緊要關頭不管用什么法子他都要把這么個禍害打走因此他看著那個面沉如水的家伙心中暗自冷笑了起來當即把目光轉向了向猛。于是這位可稱得上是對劉觀恨之入骨的南京都察院學院立巍站了出來皮笑肉不笑地了話。

“劉大人此言差矣。先頭太祖皇帝便有貪官錄皮的前例。怎么放在你口中竟然成了要懲治百姓?荊生痛恨都察院的御史貪贓枉法橫行無忌于是自上了萬民書。身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你這當口還護著屬下這便成不明是非護短了!皇上讓劉大人下江南是為了查證劉俊之事如今罪證確鑿。你卻遲遲不肯結案這又是意欲何為?如今南京城人心惶,惶此事不宜再拖。要么你立刻將劉俊明正典刑。要么你就將其押赴北京!”

見到趙灶也在一旁附和黃福不禁又想起了張越正告皇帝重病的消息。他在外十余年。對于朝政生疏得很并不愿意人云亦云。然而他如今是詹事府詹事太子身邊名義上的第一人這種時候把居心叵測的人打走乃是正理。于是他定了定神便也淡淡地說道:“如今南京城內諸勛貴都向太子殿下上了折子指斥有人挑唆指使他們府中的人。當此之際劉俊這等人不宜再留。劉大人已經查了一個月該結案了。”

仿佛是配合黃福這一槌定音的話一個小太監匆匆從外頭步入大殿手中的丹漆托盤上赫然是厚厚一摞折子。在寶座前的御階下躬下身他便低聲稟報道:“太子殿下這是南京魏國公沐駙馬武定侯等十二位勛貴的上書。”

陳蕪匆匆下去。捧了這一摞東西上前奉上。朱瞻基卻并不取閱目光隨意掃過那厚厚一沓素白面子的奏折隨即示意陳蕪宣讀最上頭那一份。聽著那些犀利的詞句他看見劉觀的臉色至為難看就淡淡地說:“劉卿可聽到了?有道是順應人心到了這個份上。該罷手的就罷手。明日清早你就把人解送回京南京錦衣衛的人手盡你挑選隨從。總之金陵財賦重地。以安定祥和為上!”

此言一出。便是再無更改的余地即便是劉觀心頭怒極一時之間竟是說不出什么反駁的話來。朱瞻基不同于當年的朱高熾哪怕少了監國這個名義。卻很的朱高熾信賴要想指望朱高熾如朱林當年那般維護他那也得他回京之后再去下功夫。想到這次出京之前的謀劃準備再對比如今的灰頭土臉一事無成他不禁咬碎了銀牙最后卻只能透出一個是字。

等到劉觀告退離開文華殿朱瞻基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看著殿中三個神情各異的大臣。他便欣然點頭道:“今日全賴三位卿家這才能把人打走。待劉觀從運河水路動身我也會立剪啟程。南京城就托付給你們了。”

“臣等謹遵鈞旨。”

起身離去的朱瞻基握著張越命曹吉祥送回來的九龍玉佩心中只覺得安定了不少。北京城有母親張皇后操持他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南京城留著這么三個人。他也一樣可以放心;至于路山有張越出謀劃,策他自可高枕無憂。


上一章  |  朱門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