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七卷 第三十六章 各有算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三十六章 各有算盤

第七卷 第三十六章 各有算盤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第三十六章各有算盤

“應房兄稍安。”張居正完全也入了戲,完全放下了內閣大臣的姿態摻合進了蕭家的家事兒里頭,“子謙剛回來,總該是讓他歇息上片刻。”

話剛說完,已是站起身來,喚過蕭墨軒讓坐在身邊。

“自古為父母者,莫不牽掛著兒女。”張居正拍著蕭墨軒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子謙你也莫要怪你爹爹,你已不同往日在國子監里讀書的時候,這朝廷上下,雖說眼下都有皇上和徐閣老主張,可畢竟年歲不饒人,日后輔佐皇上還不得靠著子謙你們。”

一邊說著,張閣老還一邊捶著腿,抱怨人到中年,身體竟是比不得當年經得住折騰。張居正其實是嘉靖四年生的,眼下才是嘉靖四十二年,算起來也才連四十歲都不到,即便是去爭個“全國優秀青年”都有資格。而蕭墨軒年齒上看才二十出頭,但是若要加上前世活的年頭,心智足足已經逐漸向三十歲靠近,看著張居正在那抱怨歲月滄桑,未免覺得有幾分滑稽。

“至于那些世間的規矩,應房兄又何必當真。”張居正不愧是“新政”的倡導者和執行者,頗有些改革家的味道,“自上古之時,這世間的規矩也不知換了幾回,哪里有個定數?”

“甚么規矩?”蕭墨軒剛才才進門就被爹爹棒喝一通,到現在還沒能完全轉回了神來,想來想去。還不知道爹爹為什么會對自個出了如此大的粗氣。

“府上地長孫留在南京,自然有人照料,應房兄也暫且安下心來。”張居正做老好人的功夫可不是蓋的,“眼下緊要的是,再多添幾個子嗣,也省得再去操這份心。”

不過張居正雖是內閣大臣,也是蕭天馭的老友,蕭墨軒的老師,說這些似乎沒什么不合適,都說“良師為父”嘛。不是親生的,就當作是干爹好了。

“至于什么名分。不去計較也罷。”對蕭天馭說完了話,話頭又遞到了蕭墨軒身上。

蕭墨軒畢竟沒有他們這樣的門第觀念,嘴上雖是不說,臉上還擠出一絲笑來,可心里頭卻是空落落的,像是什么東西被人奪走了一般。

蕭福過來報信,說是廚房的酒菜已經準備好了。

這一頓酒菜,原本是蕭家預備著為蕭墨軒接風用地。可既然張居正在,府里的家眷想是享用不到了,不過他們也不缺這么點吃喝,后房里仍擺上一桌。都是讀書人家出來地,識得辭賦,席間說些家里的雜事,接口詩便就是娛樂的重戲。這接口詩想來就和后世的KTV差不多。用來助興更是風雅。還省得和蕭家這父子兩個坐一桌上,總聽提起那么些朝廷里的大事兒,想要說,卻又故意留一半,讓人掃

蕭天馭端起杯想先敬張居正,卻被張居正壓下手來。

“我也是聽說子謙回來。才過來助個興致,如何也不能奪去了子謙的風頭。”張居正畢竟和蕭墨軒有師生的情誼,蕭墨軒平日里也對張居正敬重,張居正見學生有了成就倒真的心中喜悅。

其實不但是張居正,即便是高拱,又何嘗不會拿此事得意。課案下教出了一個皇帝。再加上一個舉世地青年才俊,做老師能做到這份上。已經是到了頭了。

說罷竟是拉著蕭天馭,一起舉杯來敬蕭墨軒,蕭墨軒當著戚繼光或者鄢盛衍的面,大可以大呼“人生得意須盡歡”,然后一口牛飲,可對著爹爹和張老師,還得留幾分矜持.小心的站起身來,拿著小盞回禮,屁股也不落回去的喝干。

張居正似乎興致甚高,又讓蕭墨軒說了幾回平南時候的趣事,聽到蕭墨軒說這回回京帶回了幾個佛朗機廚子,要找機會請張老師嘗一嘗西洋菜式,滿口的答應下來,說是一定到場。

席間雖是只有三個人,但是氣氛卻不落了下,加上古井酒的酒性不低,酒過數巡之后,張居正竟是隱隱有了些醉意。

“當年曹孟德有言,生子當如孫仲謀。”胡亂間,張居正竟是扯著蕭墨軒地胳膊便說起了酒話,“應房有子如此,便是那孫仲謀又如何比得上?”

“學生怎敢和英雄相較。”蕭墨軒聽說張居正拿自個和孫權比,可是嚇壞了。

孫權是個英雄不錯,可人家是東吳大帝,做過正經的皇帝。自個的治領也是江南,拿自個和孫權比,若是給別有用心的人聽去,難保不被說成有謀逆的心了,那才是天大的冤枉。

“甚么英雄。”張居正頗為不屑地擺了擺手,“還不是給了太祖爺看門去了。”

孫權的墓叫蔣陵,因為在蔣山之下而得名,蔣山就是紫金山,又名鐘山。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在修建孝陵的時候,蔣陵就在選好的神道附近,過了孝陵的前門,叫四方城的地方便可以看見,也就是在后世被叫做梅花山地地方。

當年主持孝陵修建地中軍都督府金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議把孫權墓移了開來,可是朱元璋卻沒同意,只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下看門罷了。如此一來,蔣陵的一場隱災才被消去。張居正所說地幫太祖爺看門,也就是從這里來的。

“可惜我那幾個兒子,竟是沒一個成器的。”夸完了蕭墨軒,張居正又把話頭轉回到了自己身上,“若得一個和子謙一般的兒子,再無所求。”

張居正一生到底有幾個兒子,這點蕭墨軒倒不大清楚,但是蕭墨軒知道的是,嘉靖三十九年,張閣老已是得了第四子。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年紀和蕭墨軒差不了多少,蕭墨軒也是見過幾次,看起來也是謙和知書的很,絲毫和不成器搭不上邊。

只是說到“幾個兒子”,蕭天馭卻未免眼熱起來了,尋常的人家,子嗣眾多也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甚至還有傳說,高拱后來看張居正不順眼,也就是因為張居正兒子多,而他高閣老卻沒有。隆慶帝的另一位老師,就是那個喜歡吹胡子瞪眼睛的殷士瞻,后來受到高拱排擠辭官回鄉之時,甚至還特意寫過一副對子送給張居正,“山中宰相無官府,天上神仙有子孫。”其中的意思,無非也是嘲笑高拱沒有子孫,只有一個女兒。這么想來,高拱因為張居正兒子多而生了嫉恨的心思,倒未必沒有可能了。后來張居正的幾個兒子里,好似還出了一個狀元,可見和不成器絲毫是搭不上邊的。

所以與其說現在張居正在羨慕蕭天馭有個有出息的兒子,倒不如說是蕭天馭在羨慕張家的人丁興旺了。

“叔大是子謙的學生,便當作半個兒子待便又如何,再說子謙和敬修歲齒差不離多少,倒是可以以兄弟相待。”蕭天馭這句話,說的倒是心里話。甭管張閣老心里頭到底在想著些什么,但是他對蕭墨軒這個學生確實不錯,自身也是堂堂內閣大臣,張家和蕭家,有這個資格互相照應。

只是張居正聽了這句“半個兒子”,卻突然“咦”了一聲,放下酒杯,左右打量著蕭墨軒竟似從來沒仔細看過這個學生一般。

“哈哈,半個兒子,妙,妙,妙的很。”張居正放聲大笑,笑的聲音之高,把酒桌都震得動了起來。

“半個兒子。”蕭墨軒心里頭也是跟著“咯噔”響了一下。

這……這半個兒子,俗話說的好“女婿半個兒”,除此之外,即使是義子或者干兒子,也并沒有半個兒子的說話,張居正怎生突然對這句“半個兒子”這么感興趣。

蕭墨軒迎著張居正的目光,也不好低頭下去躲避,只能勉強的笑著,只是想到這里,卻也突然覺得心里有些發毛起來。

張居正兒子多,可并不說明他沒有女兒,只是蕭墨軒也沒有當真去查問過罷了。

蕭墨軒可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有一天可能會成為家族聯姻中的一顆棋子。當年義妹李杭兒嫁給皇上那也只是偶然間的際遇,和成心的政治聯姻沒有絲毫關系。

更何況,蕭墨軒從骨子里畢竟還有些戀愛和婚姻自由的思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于蕭大學士來說,反正也沒真正遇見過,也不必去想。當真和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女人成婚,實在是一件很讓人煩悶的事情。

再說了,雖然張閣老長的清秀,張夫人容貌也甚是端莊,想來張居正的女兒也不會太差,但張敬修好象便就是是張家的老大,比蕭墨軒還年幼上少許,要是不小心娶了一個“蘿莉”來家,太過有些罪惡感。

想到這里,蕭墨軒也不管張居正到底打的是甚么算盤,已經打從心里頭抗拒起來。咱好歹也是當朝大學士,堂堂的二品大員,哪里能由你們隨意擺布,不行,即使是長輩也堅決不行。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