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七卷 第三十二章 進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卷 第三十二章 進京

第七卷 第三十二章 進京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第三十二章進京

“平日里勞動的焦頭爛額的,坐在大人府上品茗閑坐,倒是難得有了閑趣。”王浚一如平時一般的先表一番功,也不忘著給蕭墨軒遞臺階順便奉承,“屬下且就是不明白,屬下只是一海道副總兵,便就忙得頭尾難顧,蕭大人日理萬機,怎生還如此精神,難得得幾日閑,還要招小的們來議事兒。”

“屬下這回來,又帶了幾匹粗陋的錦帛,給小少爺做幾件夏衣,也是屬下們的心意。”前幾日王浚已經派人來送過份子,這回到蕭墨軒府上,又多加了一份。不過上回他在蠔鏡也跟著蕭墨軒發了一筆小財,足足有上萬兩之多,出手也更有了底氣。

“這回請王將軍過來,倒真是有事兒。”蕭墨軒不想和他多扯,有這么多時間廢話,還不如回后廂房去抱兒子,即使去側院里看李時珍解剖青蛙,也比在這里聽他拍馬屁有趣的多。

“屬下但聽大人差遣。”王浚一臉的正然,比起海瑞來也不多讓。

“眼下戚繼光已經回浙,我想請王將軍幫著做一回押運使。”蕭墨軒笑瞇瞇的說道,“押送一部分繳獲的錢銀物什進京一趟。”

“哎呦……”王浚心里一聲驚呼,差點就要給蕭墨軒跪下磕響頭了。

“蕭大人吩咐下來,屬下聽憑安排。”王浚歡喜的心都要跳了出來。

押解平南戰役中繳獲地錢銀進京。這可是一件頗為榮耀地事兒。等進了京城。自然也少不得額外的封賞。王浚在平南戰役中,戰功比不上戚繼光,劉顯等人。雖然海上大獲全勝,可那都是和蕭墨軒在一起。算起來大功怎么也落不到自個頭上。眼下得了這個機會,甚至還有可能得到皇上的召見,怎能不激動萬分。

“大人什么時候啟程?”王浚理所當然的認為,蕭墨軒自然也會一同進京。

“這回運進京地錢物,都還放在江邊的封舟上,并未取了下來,只要換幾艘船便可。”蕭墨軒說道,“今個你便就去安排,等明個就啟程進京。”

“還有幾件從西洋人手上得來的稀罕物,你也一并幫我帶進了京。幫我送給幾位老友。”蕭墨軒繼續吩咐。

“哎。哎。”王浚忙不迭的點頭應著,應了好一陣,才聽明白了蕭墨軒的話,頓時有些愕然。

“大人暫且不回京?”王浚驚訝的問道,既然蕭大人讓自個幫著送東西過去,那么自然就是先不回京了。

“我還有些事兒得料理,得過一陣子。”蕭墨軒吩咐蕭甲取了些物什過來,一件件的告訴王浚,這件應該送到哪里。那件應該送到哪里。

五位閣老自然少不得,甚至包括大理寺的萬那里都有了份,但是那份原本應該送給馮保的,卻是先留了下來。眼下即使要送,怕是馮保也未必收得到。

“這一份。送到刑部侍郎鄢懋卿的府上。”蕭墨軒想了想。又叫過蕭甲,加上了一口小銀箱。“這口箱子只說是鄢知府讓帶回家地。”

鄢盛衍在杭州做知府,雖然仍有些混沌,但是在譚綸等人地扶持下,做的還算湊合,開春的科考里,甚至得了一個優等。只是鄢少爺卻沒改得了好得酒肉的習性,說到這個,不得不說起鄢盛衍的另一個秉性,鄢大少爺雖然做官糊涂,可是卻有一個令人驚奇的脾氣,那就是不好迎來送往。

杭州知府,原本是個肥缺,可是自從鄢知府上任后,居然能做得知府官邸門口羅雀,實在是令人驚喜,在這方面,簡直就是另一個翻版的海瑞,即便是蕭墨軒,也自認不如。

不過鄢知府只管自個,不管別人,治下的官員該怎么還是怎么,并不多干涉。久之,鄢知府居然在官場里和民間都落下了一個好名聲,人人稱道,上回蕭墨軒在杭州的時候,甚至親耳聽見有百姓稱呼“鄢青天”,杭州地官員也是交口稱贊,實在是令人稱奇。當時也納悶了半晌,這鄢盛衍,到底是真傻還是裝傻?便就是自個,也難免有幾個人在背后指點,怎生鄢知府卻做到了“左右逢源”?

只是唯一的遺憾是,如此一來,鄢知府的日用未免不足。好在蕭經略知道他的“難處”,時不時的找些借口,發些額外地“補貼”給他,鄢知府也欣然笑納。

蕭林逸出世,鄢盛衍也派人送了份子過來,雖然和其他人比,未免顯得寒酸,但是是積年地知交,蕭墨軒又怎會在意。

鄢懋卿的侍郎府,在嚴嵩當政地時候那可是熾手可熱,可是自從嚴黨倒臺后,鄢懋卿一直態度不明,雖然有個和蕭墨軒走的近的兒子,可是鄢懋卿自個不表態,誰也不知道他的心思,京城里的官員們也不敢和鄢家走的太近,即便是刑部里的權柄,也落了不少空,和鄢盛衍的知府官邸一樣,可說算是門可羅雀。

大明的官員俸祿極低,若不靠迎來送往,根本支撐不下去,鄢懋卿也是個極要面子的人。在京城的時候,蕭墨軒也曾聽人偶然說起,鄢家偷偷變賣部分家產度日的事兒。

蕭墨軒以鄢盛衍的名義送些銀兩過去,也是有幫濟的意思。只是在王浚看來,自家大人更是顯得有情有義,更堅了追隨的

宮里太監的出入,除非是放了地方上的監管的,否則都是有著時限,規定時間內必須回程,所以吳連春在南京并停留不了多少時間。

心念著京城里的事兒,下午的時候又未免登門來請問一回,聽說蕭墨軒并不急著和他一起回京,禁不住臉有慍色,正想追問幾句,忽聽得蕭府的門房來報,說是海瑞到了。

自從海瑞上疏之后,那名頭可是極大,吳連春自然也是知道。想當著海瑞的面擺擺皇家的威嚴,可又想到“蕭國舅”還在面前,硬生生的把心思吞了回去。

吳連春知道高拱和張居正等幾人的折子里,都提到過了海瑞,眼下海瑞突然出現在蕭墨軒的經略府,應該不是偶然,剛被蕭墨軒提起來的心,也略放了回去,不好去聽蕭墨軒和海瑞要說些什么,先行告辭,去找準備押解銀兩進京的王浚去了。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六月十一,押解錢銀進京的王浚終于經京杭大運河抵達了北京城里的積水潭,而同一時間,隆慶帝派往南京的第二位欽差太監也走進了南京城。

只是這一回來的圣旨,只有一件冊封的旨意,封蕭墨軒之子蕭林逸為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之職。

未及滿月的嬰兒,居然就做了錦衣衛的百戶,人眼里看的,都是皇家的恩寵。

六月二十,是蕭林逸滿月的日子,因為之前遞了份子的人太多,所以蕭府上想免也免不了。當日,經略府中大擺宴席,譚綸,戚繼光,俞大猷,田義,何綬,鄢盛衍,以及兩省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南京諸部的各部尚書和侍郎,各司的主官和南京故宮各局的主事太監一個不缺。

蕭墨軒其實并不是一個太過喜歡出風頭的人,這一回倒也算是個破例。席間蕭墨軒頻頻舉杯,顯得格外豪爽。

六月二十一,天剛蒙蒙亮,一艘四百料的巡校船靜悄悄的停靠在了金川門的江邊上,六月的天氣,本不是起霧的時候,只是天還未大亮,和著江面上的水氣,倒顯得有些朦朧了,走近了看,船首邊挑起了一面“蕭”字的旗號。

“相公,回京之后小心從事。”蘇兒抱著小林逸,站在碼頭上,顯得有些單薄。因為六月的天氣不算冷,所以才敢把小東西抱了出來。

小東西在母親懷里嘟囔著嘴巴打著瞌睡,絲毫不知道什么是離別的滋味。

“你獨自留在南京,才是小心照顧自個才是。我回了京城,有爹娘照應,又有依依和小蘭在身邊。”蕭墨軒萬分眷念的看著妻兒,手指輕輕的在小東西臉上撥拉幾下,“該花的銀子,少不得,莫和當年對景星一般。”

“此一時,彼一時。”聽相公說起當年的舊事,蘇兒也禁不住臉上一紅,“家里頭也不少人,又有諸位大人幫著照顧。”

當年對弟弟興許是有些刻薄,可那也是家里的情形所逼,進京投奔也是后來的曲子,在湖廣的時候,若不是精打細算,又如何讓一個失去主心骨的家撐得過去。

船舷,漸漸的離開了碼頭,向東行去。蕭墨軒站在船尾,看著碼頭上的幾個人影漸漸的被江面上的霧氣所阻攔,再也看不見,卻仍是久久不肯離去。

七月初二,申時。

五城兵馬司和錦衣衛出動近千人,封鎖了從紫禁城到德勝門之間的大道,一直延伸到附近的積水潭。

一路上旌旗飛揚,鑼鼓喧天,氣勢甚是嚇人。一架七馬并轅的鎦金馬車,從紫禁城中行出。

皇上,出宮了。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