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 怪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 怪事

第六卷 第四十八章 怪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第四十八章怪事

“倭寇用上了火炮?”蕭墨軒聽了徐渭這么一番話,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蕭墨軒造出“卯子號”火藥之后,因為目前產量尚且有限,只足夠裝備直浙兩省和京城禁軍的裝備,有好東西,當然得先盡自己這邊用。即使是北方九邊,用的火藥仍然是以前的存量,興化城自然也就毫不例外。

“卯子號”火藥和明軍以前常用的火藥的區別,蕭墨軒還是清楚的。同樣的佛朗機炮,如果用上了“卯子號”火藥,射程可以足足增加一里地,與目前的葡萄牙海軍所裝備的火炮基本相當。而這樣的火藥如果用在了原本射程就最遠可達十來里地的紅夷大炮上邊,射程更是足足可以增加三四里。

正如徐渭所說,正月二十六倭寇圍攻興化城的時候,興化城直接就是完全暴露在了倭寇的炮火之下而毫無反擊之力。倭寇在用紅夷大炮消滅了興化城樓上明軍的火力點之后,又用炸藥炸開了興化城門,千年大府就此陷落。

之后由大才子王世貞之孫,王也亭主導編撰的《明書.殤中,詳細記載了嘉靖四十二年興化城陷落的詳情。章節中最后一句話說的是:自此之后,兩軍交戰咸以火器相爭雄,冷刃之接,不復矣。

也就是說,自從興化一戰之后,在包括大明在內的整個世界范圍內,火器之間的較量逐漸的代替了短兵直接相接的場面。勝負地關鍵,往往由所擁有的火器的實力來決定。一個時代落幕了,另一個時代登場了。

“倭寇哪里來的如此火器?”蕭墨軒只覺得脊梁背上一陣發寒。倭寇既然能擁有射程遠遠超過普通明軍的紅夷火炮,那么倭寇手里的火銃和佛朗機炮自然也威力遠遠超過粵閩兩地的明軍。

適才在路上的時候,蕭墨軒已是得知,譚綸已經下令,命戚繼光領軍入閩助戰。

如果徐渭沒有從興化一戰中看出了苗頭,并且已經知會了戚繼光。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入閩作戰的時候,仍然套用之前的戰術,只擺出什么“三才陣”。“鴛鴦陣”沖殺倭寇,那么可想而知,必定會導致重大損失。

“倭寇哪里來地如此厲害的火器?”蕭墨軒咽了下口水,想要平復一下心里略有些焦躁的情緒。

“蕭大人問的明白。”徐渭淡然一笑,在蕭墨軒的面前坐了下來,“可徐某卻不盡明白,我直浙軍中的‘卯子藥’,向來管制極嚴,斷不會落到了倭寇的手里,即使偶有遺留。也斷不會足夠倭寇攻城之用。火藥配方,也只大人等數人知曉。便是連徐某也沒見過。”

“在大人未歸之前,徐某已是以大人名義派人查訪,明白‘卯子藥’配方之人,皆有詳查,并無一人有外泄之嫌。”徐渭抿了下嘴唇回道。

“那總不是我泄露出去的罷。”蕭墨軒只覺得頭疼至極,順口笑道。

其實蕭墨軒倒不是因為擔心配方真的泄露,而是擔心倭寇手里有了如此厲害的火器,今天能去打興化,說不定下回就沖著自個地地盤來了。

雖說蕭墨軒并不擔心直浙兩省的明軍會在倭寇面前落了下風,可是如此折騰。海貿一事還做不做了?戰端一起,花費驚人,倭寇本來就是不要命地亡命之徒,做的就是無本的買賣。手里又有了利器,更是肆無忌憚。他們不怕,可明軍和大明的百姓卻賠不起。

更為可怕的是。倭寇向來游歷海上。自從直浙海道的兵船裝備了新的火藥之后,海上來往的兵船和商船也遇見過幾次倭寇,每次都能大獲全勝。所以當日在京城的時候,蕭墨軒才敢在隆慶帝面前說下一年獲利百萬的豪言壯語。

眼下雙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地時候,那么也就是說,倭寇很有可能要再回來了,海道的安全,也就再難以保證了。

“難道是?”蕭墨軒臉笑完了一陣,忽得冷了下來,愣愣的看住了徐渭。

心里已經有了計較?”徐渭也直直的迎上了蕭墨軒地

“佛朗機人。”蕭墨軒和徐渭兩個,幾乎同時的說出了一句話來。

“倭寇是從佛朗機人手上買來的火炮和彈藥,如此一說,倒是說得通。”徐渭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佛朗機人向來重利,倭寇劫掠東南,手上也該是積財不少,大有可能以財物向佛朗機人購買火炮。”

“且容我略思片刻。”蕭墨軒心里甚是贊同徐渭地這一段話,可是隱隱間,卻總覺得像是缺少了點什么。

倭寇可以向佛朗機人購買火器并不奇怪,可是奇怪的是,根據軍報所言,這次圍攻興化的倭寇是十來股倭寇聚合而成,領頭的便就是橫嶼島的吳平。

這些倭寇向來各自為戰,互不聽號令,這一回,為何如此齊心。更奇怪的是,俞大猷是年后過了初八才領軍轉入粵地的,而還未到了十五,這十來股倭寇便就齊聚閩地,反應如此之快,除非是蕭墨軒自個調遣軍隊,才敢說能趕得上他們的速度。

“難道倭寇事前便就知道俞將軍要入閩?”蕭墨軒有些大惑不解的喃喃自語著。

“這……”徐渭一陣語塞,“俞將軍也是在年后才接到了兵部入粵助戰的軍令,俞將軍向來治軍嚴謹,即便是要大軍開撥,也只需一兩天準備,絕不會老早便在那里打理。若想要在軍中混入奸細,更是不易。”

“那會不會是閩中解送補給之人泄露了消息?”蕭墨軒又扯出了一個由頭。

俞大猷大軍開撥入粵,那么原來在閩中的地方補給,自然是要事前便收到了消息。

“難道蕭大人以為,若是俞將軍在閩中,倭寇便不會進攻興化?”徐渭搖了搖頭,眼睛卻是盯上了墻上的地圖。

“徐先生所言有理。”蕭墨軒順著徐渭的眼神往地圖上一瞅,便就看出了端倪。

俞大猷一軍原本就是駐扎在閩粵交界的漳州和潮州一帶,說是入閩參戰,也不過是把駐地向南移了兩三百里,到了惠州一帶。

而在地圖上,興化城卻是福建海道的正中間。即使當日倭寇進攻興化的時候,俞大猷尚且沒挪動地方,那么他若想要領軍支援興化,也需要經過漳州,泉州兩地,等抵達的時候,起碼也已經是兩三天以后。

而福州和泉州兩地的守軍,明顯可以在俞大猷抵達興化之前抵達。

也就是說,不管俞大猷有沒有挪動地方,倭寇都會在正月里登陸閩地,這一切,都和俞大猷沒有太大的關系。而蕭墨軒適才想的,明顯已經進入了一個誤區。

“倭寇這是早有圖謀吶。”蕭墨軒的目光并不急著從地圖上移開,而是輕聲嘆道。

作為統率兩省軍政的直浙經略,蕭墨軒一點不熟悉倭寇的習性,那么就是笑話了。

各股倭寇之間,若是想要合力劫掠一地,那么至少先要把頭目們聚集在一起討論。而只討論一次,幾乎不可能立刻就有結果。也就是說,這十來股倭寇,可能早在年前便相互間就達成了一致。

“只是有一事,徐某且也真是不明白。”徐渭也看著地圖,小聲嘀咕著。

“徐先生請說。”蕭墨軒惟恐會遺漏了什么重要的線索,連忙伸手問道。

“倭寇劫持陸上,向來劫得財物,奴隸之后便就要急著離去。”徐渭甚是不解的對著蕭墨軒說道。

“可是這一幫子倭寇,占領興化之后,到目前已是過了十來天。”徐渭皺了皺眉頭,“根據昨日戚繼光將軍給經略府送來的消息,這些倭寇已是明知朝廷已經派出了大軍清剿,卻仍是死死占據在興化城中不肯挪動,這倒是為何?”

“倭寇還在興化城中?”蕭墨軒聽了徐渭的話,頓時也是一愣。

正如徐渭所說,倭寇向來所為的不過是財物,奴隸。向來奪下一地之后,沒有長時間在這里停留的先例。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