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六卷 第三十一章 我不知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 第三十一章 我不知道

第六卷 第三十一章 我不知道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第三十一章我不知道

“唔……”嘉靖帝仰下頭來,長出一口氣,過了許久,才又轉過來看著蕭墨軒。

“幫著朕描一幅丹青。”嘉靖帝的口氣,聽起來竟像是在和蕭墨軒商量一般,“去送給裕王。筆紙這些東西,只管讓黃錦幫著準備便是。”

“微臣遵旨。”蕭墨軒應了一聲,見嘉靖帝手掌輕抬,才站起身來。

據《北故宮時錄所載,蕭墨軒一生,一共為嘉靖帝做過三幅畫。

第一幅是自始至終都籠罩著一種神秘色彩的《萬壽帝君圖,最后一幅是現藏于北京南熏殿的《世宗坐像。兩者之間的這幅,便就是大明嘉靖四十二年,蕭墨軒在西苑萬壽宮所作的這幅。

但是這三幅畫中,最鮮為人知的,偏偏就是這其中的第二幅。

據說隆慶帝得此畫后,閉門于內書房旬夜。一夜間,門外聞微泣未休。此后此畫一直為隆慶帝親藏。一直到多年后,隆慶帝駕崩,臨終前遺命將此畫從乾清宮取出隨葬,司禮監才有幾個經手的太監得幸偶見。

有和這幾個太監相好的人曾經從他們的嘴里聽到過一些關于這幅畫的描繪。這幅畫并不像平常的帝王像那樣,或威嚴,或莊重。仔細說起來,上面畫的根本就是一個慈祥的父親。眼里含著和藹的目光,無限深情的朝畫外看著。

更為奇特地一點,就連那幾個太監說起來,也有些含含糊糊的不肯明說。只是說拿燈照了看時。光線直射時,畫像的眼睛的部位像是沾上了點水漬,如果光線不是直射,倒也不礙畫上的容相,興許是隆慶帝拜看時不小心弄上的。

水漬,還得用光直射時才看得見,還是隆慶帝拜看時不小心弄上的?這幾句話說出來,似乎比沒說更令人好奇。

隆慶帝拜看時,肯定是把畫掛了起來,即便是淚滿衣襟。也不容易沾了上去,而且又這么巧,偏偏就落在了眼睛的部位上。況且隆慶帝如此珍重的東西,又怎會輕易弄污?

再說,就算是沾上了水漬,看的時候也不會非要用燈光直射時才看得見。

最大地可能便就是,這個痕跡是蕭墨軒在畫的時候就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技巧,故意加上去的。那個痕跡也不是什么水漬,而是淚痕。

嘉靖帝和隆慶帝雖然都是一代帝王,可追究起來也是一對父子。一個父親含淚的微笑。包含著一個“二龍不相見”的魔咒。一個無法言明的秘密,說不清楚嘉靖帝到底是為了自己的兒子。還是只是為了自己。

許多年后,當后人走進北京西北郊外天壽山腳下的明帝陵群的時候,如果有心便就可以發現,永陵和昭陵兩座帝陵,正背靠山脈相對遙望,只是中間一條神道,又將兩座帝陵遠遠隔開,絲毫無法連接。而明穆宗隆慶帝地昭陵,正面面對的方向,恰恰就是明世宗嘉靖帝地永陵。

這其中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許許多多的秘密已經隨著兩位皇帝和蕭墨軒的那幅畫一起,長眠于地下。

這兩位皇帝所處的年代,正是中國近古史上變革最為劇烈的一個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泱泱東方大國。終于找準了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作為明帝陵中最神秘,包藏秘密最多的兩座陵墓,曾經多次有人提議過進行考古挖掘。

可提議的結果。卻總是和提議對另一個神秘的地方進行考古發掘一樣,遭到無數人的反對和指責。甚至有人憤怒地聲稱,發掘者會受到上天的懲罰。

害怕上天的懲罰,聽起來倒像是一種特殊的敬畏。其實不然,其中更多地,并不是敬畏,而是尊重。尊重我們的英雄,獻上一束鮮花,然后靜靜的走開,不要去打擾他們。更不要去問,他們到底去了哪里。

也許,這些地方就是我們東方地圣地。

東安門,蕭府,側書房。

蕭墨軒依著嘉靖帝的旨意,將畫像送到了裕王府之后,親眼看著裕王把自己關到了書房里頭,門縫里頭,隱隱的傳來一陣陣低泣。

“蕭大人,王爺心里頭藏的,你我怕是都不明白。”臨行前,李芳的一句話,卻是差點讓蕭墨軒的眼淚也要奪眶而出。

揚的大雪,在茫茫的夜空下,鋪天蓋地的向著大地上

從裕王府到蕭府的這一段路程,蕭墨軒根本沒有乘坐轎子或者馬車,一路上撒足狂奔。

事后京城里頭的人評論起蕭墨軒的這一“壯舉”,有的說是蕭墨軒眼見著裕王爺要繼位了,心里暢快著;也有的說,是因為徐階和高拱的原因;更有人說,蕭墨軒雪中狂奔,只是一個風雅的舉動。

略有些松軟的積雪和路上的薄冰被踩在腳下,“咯吱咯吱”的響個不停,在腳后面拋出一片片冰屑和破碎的雪花。偶爾踏到被車輪軋過的痕跡上,踉踉蹌蹌的也不肯慢下腳步。

追出王府想要相送一番的周牛山等人,只能是目瞪口呆的看著那略顯單薄的身影孤獨的消失在那一片夜色和漫天的飛雪之中。

蕭府的門房如果不是因為門崖上的燈籠照著看見了迎面的面孔,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個迎面沖進來的雪人,竟然是會自家少爺。

一路沖到側書房,一頭扎了進去。眼角的淚痕已經在寒風中化成了冰,睫毛上融化的冰雪,卻已經化成了淚。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蕭墨軒不敢放聲大哭,只能是伏在案前然淚下。

我如何不明白了?我比誰都明白,可是又有誰能來為我明白。你常說你羨慕我,可又知道,我也羨慕著別人。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你還能抱著一幅畫像放聲大哭,你還能知道你父母所在,哪怕是到了最后,也還能盡人子之孝,獻上清香牲祭相祭。

可是我連哭,都沒地方哭;我連哭,都不敢放聲來哭。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豈是一個簡單的思念,就可以寄托的。眼淚,只能從指縫里滲出來。

“軒兒。”一聲暖暖的喚聲,充滿著關切,從身邊傳了過來。

“爹……爹爹……”抬起袖子遮住眼睛,不敢去迎上那兩道目光,“你怎是來了?”

“這書房的門,你且是沒關上。”一只厚實而有力的手掌,輕輕的放在了蕭墨軒的肩膀上,帶著幾分暖意,輕輕的像是要拂去蕭墨軒肩膀上的雪水。

“我兒苦累了。”蕭天馭的腮邊,微微的鼓了一下,又上前一步,竟是將蕭墨軒攔到身前,“若是累了,是想要哭了,且就哭罷了。”

“即便是天塌了,也有爹爹撐著。”蕭天馭攬著兒子的腦袋,緊緊的貼在胸前。

“爹……”蕭墨軒終于壓抑不住,伏在爹爹胸前放聲大哭。

既然不能說出來,那么就讓我痛痛快快的哭一場吧。不要去想為什么,更不要去想后果。哭過之后,抹干眼淚,仍然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很奇怪,在那一瞬間,蕭墨軒的腦海里浮現出了許多鏡頭。其中讓蕭墨軒自己都感到奇怪的,居然是三個人的影子:嚴嵩,嚴世蕃,嚴鵠。

“爹爹……”過了許久,蕭墨軒才收住了聲,從爹爹懷里抬起頭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爹爹一眼睛。好歹也是二十多歲的人了,如果是拿以前活的來算,都是“奔三”的了,還是朝廷的二品大員,卻哭得像個孩子。

蕭墨軒低著腦袋,抬起手來在臉上來回摩挲著,思量著若是爹爹問了起來,自個該如何作答的好。

“可是幾位閣老委屈你了?”出乎蕭墨軒的意料,爹爹倒是直接問出了另外一句話。

“幾位閣老?”蕭墨軒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如何為難孩兒了?”

“木已成舟,只怕……”蕭天馭微嘆一聲,輕輕搖了搖頭,“只怕這朝廷里頭,又要不太平了。咱家蕭家,且又是要卷進去了。”

“爹爹已是知道了?”蕭墨軒身子猛得一個激愣,突然就想起了高拱和郭樸那幾道冷冷的目光,像是包藏著什么。

“到了眼下,卻如何還瞞得住。”蕭天馭又是一聲苦笑,“皇上昨個夜里便就傳了徐階去萬壽宮,商量著要傳位于裕王的事兒,吩咐他幫著擬旨宣詔。可一直到裕王進宮前,其他幾位閣老卻都是絲毫不知曉。”

“和他一起擬旨的,只是你那另一位師傅,張居正。”蕭天馭意味深長的看了兒子一眼。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