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六卷 第十七章 又有喜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卷 第十七章 又有喜事

第六卷 第十七章 又有喜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第十七章又有喜事

月二十九的早晨,離著嘉靖四十二年的新年,僅僅只候了。

這么長時候以來,蕭墨軒已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眼下雖是在京城的家里頭,卻也仍習慣性的在寅時中便醒了過來。

小香蘭不在身邊,蕭墨軒便也沒依著習慣在房里用早膳,而是略躺到寅時末便直接起了身。

蕭夫人臨時打發來臨時幫著蕭墨軒打理的于四姑娘見少爺起了身,連忙去拿了漱口的細鹽和熱水過來。

蕭墨軒漱洗完畢,便整了整衣冠,朝著花廳的方向走去。蕭尚書和蕭夫人日常都是在那里用早膳。

“今年的冬天都過去一多半了。”花廳外的走廊上,幾個丫頭拿著銅盆和粗布,正在擦拭著走廊上的雕花柱。明個就是年三十了,家里家外,須得好好打掃上一回。

“這冬天過去了一多半,卻仍是沒下雪呢。”丫頭們似乎并沒有看見少爺走了過來,仍是沒停住了口,“三十九到四十年的時候,據說是皇上在宮里頭齋戒才求來了雪,今年個聽說皇上龍體欠佳,卻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少……問少爺安。”有個眼尖的丫頭,第一個發現了走過來的蕭墨軒,連忙手忙腳亂的丟下手里的粗布,朝著蕭墨軒行了個萬福。粗布落到了盆里,濺出了水來,打濕了腳邊的裙角。

旁邊的幾個丫頭,也連忙一起回過身來,向著蕭墨軒道著安。

“這大清早的。”蕭墨軒的嘴角微微翹著,看見了一雙雙被凍得通紅的小手,“怎生是不等到了午時后再來。這大清早的天冷水寒,若是手腳豈是不好。”

“回少爺地話,奴婢們是從井里頭打的水。”幾個丫頭聽見蕭墨軒的話,頓時心里一暖的水,一年四季都是這個溫。明個就是年三十了,忙好了這些,奴婢們且還是其他的事兒要去做。”

“那便就小心些,別當真弄濕了衣裳。”蕭墨軒笑著點了點頭,目光落到了剛才被打濕的裙角上,“著涼。”

說完這話。蕭墨軒便回過了身,朝著花廳里頭走了過去。

“都說當今皇上是神仙下凡。”看著蕭墨軒轉進花廳的背影,剛才打濕了裙角的丫頭也是禁不住眼圈略紅了一下,“依我看,咱家少爺卻也是呢。”

“少爺的官是越做越大,可對咱家里頭的人,卻是平常連個臉色都沒。”小丫頭重新從水里頭撈出了粗布,用力地擰了一下,“老爺和夫人也是好人,可若要是做到少爺這般。憑誰家的主子也不能呢。”

這些做下人,雖是地位卑劣。卻怎么也是個人。誰對自個好,誰對自個不好,也都分得清楚。其實若說起來,他們辛苦伺候做主子的,平日里所想著的最大的獎勵,也只是聲好。心里所喜的,也是只做主子的能和和氣氣的對著自個,可是在大多數的人家里,如此微薄的要求,也只能是一個奢望。

“且是動心了不是?”旁邊一個丫頭。“咯咯“笑著接過話來,“若不然去求夫人把你派到少爺身邊,日后興許也能學著小蘭姐姐不是。”

“盡說些不著邊際地話。”被取笑的丫頭,頓時就羞紅了臉。不過好在一張小臉早就被晨風吹得有些發紅,倒也看不真切,“我等哪有小蘭姐姐那般地福氣。那般的體貼。”

“都說人善被人欺,只求咱家少爺平平安安的才好。”站在一只小凳上,擦拭著雕欄的一個丫頭,忽然回身微嘆一聲。

“你啥時候見咱家少爺吃過虧?”立刻就有人不服氣似的回過話來,“便是連嚴嵩家里當日那等風光,也動少爺不得,咱家少爺有神佛保佑著呢。”

“其實少爺倒也不是弱主。”一直沒說話的一個,突然略低聲音,開了口,“你們可記得,韃子的歸化城,當日的老城便是被少爺一把火給燒了,那火據說燒了三天三夜呢,把草原上的天都給映紅了。”

這幾個丫頭,誰也不知道當日的板升是個什么模樣,更沒見過蕭墨軒火燒板升地情形。在她們眼里,凡是城市約莫都是和北京城差不多的模樣,那么燒個三天三夜,也不奇怪。其實以當日板升的那么些板房,毛氈,只消半日便燒了個干凈。

“且是呢。”見說得來勁,又有人接過話頭,“你們可聽說了,少爺在南京平定亂軍,坑殺了上千號人。”

蕭墨軒拿著振武營在手上,做了一場戲,即便真的是坑殺了,也只有百來號人,可傳到京城,卻不知如何卻變成了上千人,以訛傳訛,便就是這么回事。

“亂臣賊子,本就是該殺之人。”說起這事兒,有人開始為蕭墨軒開始辯護,“若不是少爺平定亂軍,還不知南京城要牽

少人,多少戶人家呢。少爺這般做,按照書上地話以菩薩心腸,行雷霆手段。”

蕭家也算得是書香門第,凡是府里的人,即便是廚房里燒火的,也都讀過幾本書呢。

“我且也沒說少爺地不仁慈。”剛才說事的丫頭也笑著轉過頭來,“你便這般急著,也且是動心了不是?”

“你……卻不知是誰上個月的時候,拿著少爺幫描的像紅了眼呢。”被取笑的,毫不客氣的掀出了一樁糗事兒。

幾個丫頭,“咯咯”笑著鬧成了一團,在走廊里灑下了一串銀鈴。

懷春的少女,總是那么可愛,甚至有幾分傻傻的感覺。只可惜的是,某少爺的心里頭,卻再也沒了空。

因為蕭墨軒起身之前,在床上又躺了一會兒,所以等起身的時候,爹爹已經去了吏部衙門里頭。今個是四十一年的最后一次公辦,蕭墨軒和張居正兩個,也是昨天才把錢糧運到了京城。京城里頭的百官。包括蕭天馭在內,且都還是沒領俸祿呢。

花廳里頭,只有蕭夫人和寧夫人兩個坐在當中,手里撥弄著一雙虎頭童鞋。

“子謙。”蕭夫人見蕭墨軒走了進來,沒等蕭墨軒來得及上前請安,便笑瞇瞇的朝著兒子微微點頭喚道,“你且是過來看看這雙鞋子做得如何?”

蕭墨軒是個男人,凡是男人,百分之八十都會對這些針紅之事毫無興趣,所以蕭墨軒也不例外。不過見是娘親叫了。蕭墨軒卻也不得不走上前去。

“子謙見過娘親,見過岳母。”蕭墨軒先長身一作揖,“問兩位早安。”

“適才早上廚房里頭只燉了蓮子羹。”蕭夫人拉著兒子,讓他在身邊坐下“我們幾個年紀大了,只吃那些卻是無妨,給你卻怎生是吃得飽。可巧上回刑部王大人家里有人回鄉省親,帶了些湖廣老家地血糯回來,我且是讓廚房給你做了送來。”

“你且看看這雙鞋倒是做得如何。”蕭夫人說著,又把那雙虎頭鞋,塞到了蕭墨軒的手上。

“娘親。且還是早著呢。”蕭墨軒覺得不好撫了娘親的好意,只能是呵呵笑了一聲。

“如何還能說早。”蕭夫人立刻略瞥了下眼。“再說了,你那有你家岳母幫著料理呢,我這卻是幫著裕王妃準備的。”

“妹子……王妃也有喜了?”蕭墨軒頓時大吃一驚訝,“兒子在江南的時候,也和王爺常有書信,怎生卻是沒聽王爺提起過。”

“便就是王爺,也是這個月頭才知道的,你不知道,又怎得奇怪?”寧夫人微微一笑,擺了擺手。“上回聽說蘇兒那丫頭有喜,這些娃娃日用的東西,都是我攬了下來。你家娘親一直眼紅著呢,這一回。可算是找著機會補了回來。”

“你且只當你有女兒?”蕭夫人也有些得意的揚了揚頭。

原來只是這個月頭的事兒,蕭墨軒那倒也不奇怪了。

這個月,自個在南京只在出發的臨行前。才收到了一封裕王爺寫來地書信,說的也都是關于海瑞的事。

雖然海瑞的事兒,內閣幾位閣老的信箋上已經寫的清楚,可是裕王爺倒也牽掛著。

當時事出緊急,裕王只說了海瑞的事兒,卻沒提王妃有喜的事兒,也是正常了。

“前些日子裕王派人送信來,說正月初二的時候要帶王妃來府里省親。”蕭夫人接著對蕭墨軒說道,“今個已是臘月二十九了,你若是得了閑,不若先去王爺那里拜見一回。王爺常記掛著你,你也莫要失了禮節。”

“兒子明白。”蕭墨軒點了點頭,“只是……這上午的時候,兒子還有些京城里地事兒要去料理,須得晚些去便是。”

“莫是忘記了便是。”蕭夫人手里又拿著一件小小的錦衣,觸手卻摸著了一個線頭,要過剪刀略修了一下,“難道還有什么事兒比拜見王爺還緊要?莫不是你那幫國子監里地同窗聽說你回京,要一起湊了酒席去吃?你該是顧著些正經才是。”

“娘親哪里的話。”蕭墨軒被蕭夫人說的也有些哭笑不得,自個啥時候有酒吃便把天都給忘了,“兒子要去辦的,自然是緊要的事兒,也不費甚工夫。裕王爺那里,兒子從江南回來的時候便就是備好了東西,哪里又會忘了。”

蕭墨軒堂堂一個二品大員,封疆大吏,在娘親和岳母面前,卻也是溫馴得像只小貓。

正說著話,劉嬸已經端著剛燉好的血糯粥送了過來。

“這一夜了,快去用些。”蕭夫人朝著蕭墨軒揮了揮手,“這血糯倒也是好東西,王大人送來得又多,你稍后去裕王府的時候,倒是也好帶上些送了過去。”

“哎……

軒此時肚中確實有些饑餓了,應了一聲,便起身朝著

臘月二十九,除了極少數的商家在年前便早早歇了業,趕回外地的老家過年,京城里地大部分鋪子卻都是仍開著業。

加上今年京里百官的俸祿發得格外的遲,所以直到今天,大街上頭仍是熙熙攘攘,水泄不通的一般。

蕭墨軒并沒有乘著轎子,而是蕭三和蕭五。便朝著外頭轉了出去。

蕭四生得機靈,眼下正在龍江船塢主持著,這回臨時回京,蕭墨軒暫且也沒把他帶了回來。雖然蕭墨軒回了京,可是船塢里地活計絲毫不能停下,在第一批福船下水,以及沒有找到更合適地人手主持之前,蕭墨軒也只能把蕭四仍放在那里。

況且這回回京,家眷還都留在南京,總得有個機靈的人幫著打理南京地宅子。

崇文門邊的惠豐行。比起當日剛開辦的時候,鋪面竟是大上了整整三倍。

更加富麗堂皇和寬敞的店鋪,琳瑯滿目的貨物,再加上蕭家在京城的影響,讓這里漸漸成了京城里邊達官貴人買辦的首選之地。

充裕的資金,以及強勢地地位,也讓惠豐行開始嘗試買斷和直購式的經營。只是這一個法子,卻不是蘇兒,想出來來的了,而是蕭大少爺依葫蘆畫瓢折騰出來的。

景德鎮的瓷器。湖廣的大米,江南的絲綢。西域的寶玉。這些店鋪里所賣的貨物,也已經不完全是行走的商人們寄售在這里地,其中的幾種,便是惠豐行直接派人前去采購,或者從商人們手上一次性完全吃下。

所以惠豐行地其中一部分貨物,比起京城里的任何一家,都要來得便宜。便宜的東西自然更加容易吸引人,一年四季里,惠豐行里都是人來人往,只一家鋪子便就幾乎趕得上一整條街。

眼下在蕭墨軒看來。目前的惠豐行卻是已經和現代的大型超市越來越像。

所不同的是,貨柜上所放的只是極少量的樣品,顧客所看中的貨物,仍然需要讓店里的伙計去倉庫里取。而貴重地東西。又單獨放在了一角,與尋常的貨架隔了開來。

若是按照這般下去,只怕是補了龍江船塢每年十萬兩的虧空。卻還能留下大大的利潤。蕭墨軒有些欣慰地笑了一下,拾步朝著門里擠了進去。恩……確實是擠進去的,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在四周的貨架上略看了幾樣東西,蕭墨軒又轉過了身,朝著最后邊地庫房轉了過去。

“客官,后頭是店鋪里的庫房,不待客。”還沒等邁出第三進,便就從后院里邊閃出了兩個人來,攔住了去路。

“客官您請看。”其中一人指著旁邊的一塊牌子,“庫房重地,閑人莫入。還請客官見諒。”

店鋪增大了,店鋪里的人手自然也是增加了。想來這兩個該是新招來的,所以才會派了站在這里攔著誤闖的客人。

“大膽,便是連主子也敢攔。”蕭五難得跟著蕭墨軒出來轉,正愁找不著表現的機會,一聲輕喝,上前一步,“且還不快讓寧義出來,就說是蕭少爺來了。”

蕭少爺?這兩個倒也不是糊涂之人,雖是沒見過蕭墨軒,可在這里呆了好兩個月,起碼也聽說過這么一位,一聽蕭五這么一喝,立刻明白了面前是誰。卻又猶豫著不敢擅自離開,只能先讓開一些,讓蕭墨軒一行先進了后院,又分出一人,飛一般的朝著帳房跑了過去。

“當真是姑爺……”不一刻,便見寧義從帳房里頭走了出來,抬頭朝著蕭墨軒看了一眼,立刻咧開了嘴,一溜煙的到了面前。

寧義倒也是忠心,專心之人,受了蘇兒的托付打理這京城里惠豐行,倒也是做得有生有色,甚至把床鋪都搬到了這里來。但即便是這樣,蕭墨軒回京的事兒,他也是知道的。

“姑爺,小姐可安好?”寧義樂呵呵的上前行禮,“小的們都等著見小孫少爺呢。”

頓時身邊幾個人,一起咧開了嘴看著蕭墨軒。蕭墨軒也不是個害羞的人,呵呵笑了聲,伸手在寧義的肩膀上拍了幾下。

“姑爺來這兒,可是要補上些家里要用的年貨?”今個是臘月二十九,蕭墨軒又是一路奔波,昨個剛回來京城里,寧義自然想不出蕭墨軒這時候來這里,還會有什么事兒,“這年年的生意,是格外的好,店鋪里的事多。昨個聽說姑爺回來了,也是等不及去見,原想著明個打烊之后再去見呢。若是家里頭缺什么東西,又怎好勞煩姑爺親自來取,小的自然會讓人送了回去。”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