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五卷 第十章 振武軍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卷 第十章 振武軍變

第五卷 第十章 振武軍變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第十章振武軍變

呵呵,黃公公。”蕭天馭臉上堆著笑,把一行人引大半夜的,定是皇上有緊要的旨意了?”

今個這道圣旨,不但是在半夜來的,還是由黃錦親自帶來,看來其中應該牽連不小。

黃錦手上雖然擎著圣旨,可蕭墨軒未及出來,也不能宣讀.蕭天馭只能試探的問道。

“哈哈,恭喜蕭大人,蕭家一門雙杰,實是我大明中流砥柱。”黃錦察覺到了蕭天馭的心思,不疼不癢的拋出一句話來。

不過就是這么一句不疼不癢的話,倒是讓蕭天馭放下了心來,看來黃錦這一回并不是什么壞事兒。

“大半夜的來傳什么旨……”說話間,蕭墨軒已經領著蘇兒和依依一起走了出來。一邊走著,一邊心里還在暗暗嘀咕著。

新婚之夜被人擾了興致.誰也不會開心.

兩個新媳婦,見了一屋子的人,也不知怎的,小臉一起騰的紅了起來。尤其是蘇兒,出來的時候手上拿了一把牡丹團扇半遮著臉,等進了前廳,覺得有些于禮不和.這才放了下來。

以她的天性活潑,這般的矜持倒是極為少見的了。

“咳……”蕭天馭輕輕咳嗽一聲,退到了一邊。畢竟眼下的正角不是自己,還是只在旁邊看著的好。

“戶部侍郎蕭墨軒.攜妻接旨。”黃錦見正主都到齊了,也正了正色,站到了上首。扯開嗓門.大聲喝道.

左右兩個隨堂太監,立刻將圣旨緩緩展開。

“我大明,繼炎黃之冑,復天下于韃靼之手。立朝近兩百年。歷代之君皆謹守祖業,如履薄冰。朕自繼位以來,亦時時自省,慈儉并行,不敢獲惡名于身。

然,天下治,非朕一人之治。治天下,亦非朕一人之功。

選賢良,重忠義,使我大明恩德廣施。朕常常以此而夜不能寐也。

戶部侍郎蕭墨軒,素有賢名,朕常察之。今,封蕭墨軒為東南經略安撫使,賜王命旗牌一副,統轄南直隸,浙江兩省軍民之治,并準于寧波重建市舶提舉司。

循言爾爾,萬萬勿負朕之所托。”

重建寧波市舶提舉司?蕭墨軒聽到這里,才是真的一喜。經略東南的事兒。自個早就有所耳聞。這幾日來,唯一擔心的是。眼下海貿之港,止有廣州和泉州兩處,都不在直浙境內。即使封了自己做直浙經略安撫使,怎么才能把那兩個地方都協調好,也是件傷腦筋的事兒。

如今皇上下旨重建寧波市舶提舉司,倒是一下子就把自己這塊心病去掉了。看來嘉靖老人家確實也不傻,早就算計好了。寧波港,那可是個極品地海港所在。而且相比廣州和泉州,寧波港來的更方便,離長江口和京杭大運河也更近些。

剛要磕頭謝旨。卻見黃錦微微笑著,擺手止住蕭墨軒.又從隨堂太監手上拿過了另一封圣旨來。

“直浙經略安撫使蕭墨軒之妻,蕭寧氏,蕭陸氏聽旨。”

“夫妻者。人倫之常。夫之賢,須輔妻之惠。昔孔明相蜀,亦有黃氏為伴。

直浙經略安撫使蕭墨軒。乃我朝賢才。

今,封蕭墨軒妻蕭寧氏為二品誥命夫人,封蕭墨軒妻蕭陸氏為三品誥命夫人。

望爾等常念朝廷恩德,盡心相夫執家,亦為我大明賢良,與孟光等輩同頌千古矣。”

新婚還不到一天,就急著加封誥命。皇上對蕭墨軒,也未免太好了吧。

堂中諸人,頓時都是面露異色。以前加封誥命,雖然不是什么大事兒,朝廷大員家里也都有份,可從來也沒人來的這么快過。而且……居然還是趕在大半夜來加封.豈不是怪異.

“蕭大人,兩位夫人,領旨謝恩吧。”

蕭墨軒也是被驚得目瞪口呆,在黃錦的提醒下,才回過神來,連忙帶著兩個老婆磕頭謝旨。

“多謝黃公公。”蕭墨軒等站起身來,也拱手對黃錦謝道。

“蕭大人莫謝老身,這都是皇上的意思。蕭大人盡心做事兒,便就是報了皇上的恩了。”黃錦點頭笑了幾下,“皇上還有口諭一道,勞煩蕭大人讓家人退下說話。”

口諭?蕭墨軒心里一動,想來那道口諭,才是皇上為何半夜叫黃錦來傳旨的真正原因。

“都退下吧。”蕭墨軒回過身來,朝著一邊站著的下人們揮了揮手。

蘇兒和依依,聽蕭墨軒開了口,便立刻領著家丁和丫頭們,一起移起步,向著門外走去。黃錦帶來的侍衛和太監,也都跟著退了下去。

蕭天馭一直站在一邊聽著,見蕭墨軒讓家人都退下,遲疑了一下,也要向著后房避去。

“蕭尚書聽聽倒是無妨。”黃錦連忙出聲叫住。

蕭天馭本來就不盡放心兒子,見黃錦出聲相留,松了口氣,站住了腳。

“子謙賢侄,皇上讓你接了旨以后,便立刻起身趕往南京。”黃錦見其他人都退了下去,才開口對蕭墨軒說道。

“立刻?”蕭天馭和蕭墨軒,兩個人一起禁不住輕呼一聲。

“不錯,立刻起身。”黃錦點了點頭,“子謙上任的印信,老身也已是一并帶來了。德勝門外,已備下快馬和一百護衛輕騎。你稍準備一下,便立刻趕去會合。”

“皇上究竟圣意如何,為何如此緊急?”蕭墨軒這才明白過來,為什么嘉靖老人家要急著給蘇兒和依依加封誥命。新婚之夜就讓人去快馬上任,也總得給點甜頭撫慰一下。

“南京振武營軍變了。”黃錦皺了下眉頭,小聲說道。

“軍變……”蕭家父子,又是一聲驚呼。

南京振武營共有五千人,分為三衛,是嘉靖三十四年,由當時地南京兵部尚書張鰲為抗倭而建。這一營兵,當時也是按照“選丁制”而建,并不是原本的衛所兵。

兩京的地方上,用“選丁制”所征的兵丁,軍餉也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振武營官軍月餉,有妻者九錢,無妻者減十之四。

兵丁大多也是有妻室的,如果當真如此算來,其實條件倒是比戚繼光在浙江選丁時的條件要為優厚。

誰知嘉靖三十九年的時候,興許是因為胡宗憲剿滅了徐海,王直兩大倭寇,東南抗倭形勢漸漸稍緩。從前可能危及南京的大股倭寇,難得再現一次。振武三衛,也逐漸顯得不那么重要起來。

此時,恰逢馬坤新任南京戶部尚書,便奏減每月餉銀為六,諸軍始怨。

而現任南京戶部右侍郎黃懋官,為人刻削,各月各衛送支冊,必責其逃亡多寡;后又于嘉靖四十年奏停補役軍丁妻糧,諸軍益不堪。

嘉靖四十年,江南一場大水,淹沒了無數農田。恰恰今年開春的時候,江南又有多處生了旱災。江南稻米,頓時由每石九錢漲到了每石十三錢。

諸軍無奈之下,要求恢復月餉九錢,黃懋官卻絲毫不予理睬。

而今年六月的軍餉,本該在六月里發給,可直到了七月初二,仍毫無音訊,于是諸軍愈怒。

三日夜,振武三衛諸軍突然大嘩,圍攻黃懋官官邸,殺之,裸尸于市。

隨后又攻占南京內城各衙,脅裹官員數百人,要求發銀犒軍。

“眼下南京內城,已盡陷亂軍之手。”黃錦不無憂慮地說道,“這件事兒,眼下也只有皇上和幾位內閣大臣,以及兵部楊大人知道。子謙去了南京,首要之責,便是平定軍變。”

“唔……”蕭墨軒和爹爹對視一眼,不禁同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五千亂軍,還脅裹了數百官員,占了南京內城,當真是有些棘手。

“眼下南京局勢不穩,子謙若要攜家眷赴任,還是緩后一步的好。”黃錦話已說畢,朝著蕭墨軒和蕭天馭拱了拱手,“皇上還等著老身回去復命,孟沖孟公公也已經去了張居正張大人府上宣旨,皇上又從大內派了田義田公公幫著蕭大人去監管寧波市舶提舉司。三位正好一并前去。”

幫著我去監管寧波市舶提舉司?興許是怕我手握軍政大權,權力太大,幫著去監視地罷。說不定那個田義的懷里,就揣著什么密旨也未可知。

蕭墨軒心里微微一笑,倒也不盡放在心上。做皇帝的,就算再信任一個人,也總是會留上一手,這點也不奇怪。何況,自個也什么其他的心思,難道還怕他不成?

“兩位大人,老身這便先行告辭。”黃錦推開廳門,讓外面侯著的隨堂太監將經略安撫使的印信奉上,又把兩封圣旨一并遞交給蕭墨軒。蕭家父子,一左一右,把黃錦送出門外。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