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三十六章 為天下而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為天下而忍

第三十六章 為天下而忍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熙宮,側殿。

一方朱紅色的木盤上,灑上了一層細沙。一支一指粗細,一尺長短的木筆,由一條金鏈懸著,掛在木架上。木架和木筆上,都篆刻著一些古怪的符文。

一顆豆大的燈光,在偌大的側殿里,忽明忽暗的閃著,顯得有幾分詭異。“扶”的時候,須得避光,避鬧,于清凈,幽暗處為佳。

嘉靖站在正殿里的案桌邊,取過一張黃紙,在筆上蘸飽了朱砂,在黃紙上寫了幾筆,等略干了些,又立刻封了起來。交由一邊服侍著的中人,讓他們送去給藍道行。

中人托著封好的箓紙,鄭重的移到側殿,走到藍道行身邊,略欠了下身,把手微微伸出。藍道行也連忙伸手去接,等兩邊略靠近了些,中人嘴唇微微動了幾下。

“天下緣何不盡平。”中人的話,只有短短的幾個字,聲音又極小,只有他自己和藍道行兩人才能聽見。

藍道行把話聽在耳里,也不作聲,只是取了箓紙就向神壇邊走去。走到案桌邊,也拿過一張黃紙,在上面畫上幾圈符咒。

嘉靖寫的箓紙和藍道行剛畫好的符箓,一起在蠟燭上點燃了,投到了神壇前的青花瓷盆里。

透過燃燒所產生的熱浪,案桌上的朱盤和木架,仿佛也在不停的閃動著。

藍道行的手,搭到了木架上,口中念念有詞。開始念的聲音微如蚊,漸漸的越來越高。隨著聲音的不斷增高,藍道行的身體也像抽了風似的開始抖動起來。手里的木架,也隨著藍道行身體的抖動,在沙盤上緩緩的移動著。

“呼……”當木筆最后停下的那一刻,藍道行的身體也像虛脫一樣突然軟了下來,整個額頭上也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一邊的徒弟,連忙上前扶住藍道行,轉到了沙盤前,探頭向里面看著。

沙盤里留下的字雖然有些凌亂,但是也可以清楚的分辨出來:奸臣當道賢臣不用。

一邊的中人,立刻將這句話記在一張黃紙上,轉回正殿,交給嘉靖帝。

嘉靖帝見神仙大人的回答來了,迫不及待的接了過來,展開來看。

看著看著,嘉靖的眉頭也不禁緊緊的鎖了起來。

適才他寫的那張箓紙,所問的便是:既然火德大盛,緣何天下不盡平。

而眼下神仙大人回答的這段話,似乎也正是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嘉靖帝又一次提起筆來,這一回問的卻是:奸臣何人?賢者何人?

不一會,神仙大人的第二次回答也送了過來:奸臣如嚴嵩,賢者如徐蕭。

這一回,嘉靖把那張黃紙拿在手里,眉頭鎖得更緊。沉默了半晌,才有些猶豫似的寫下了第三張箓紙:

留待皇帝圣裁!

“神仙大人”的回答,顯然是給嘉靖留了幾分面子。

看著這一份回答,嘉靖站起身來,在玉熙宮里緩緩度著步,仔細的思量著。

黃河峽谷。

辛愛和老都把護著昏迷中的俺答,拼死沖出了黃河峽谷。

三萬多韃靼精銳鐵騎,損失過半,僅僅剩下一萬多人。從關內劫掠來的財物,也丟失大半。

“俺答,俺答。”辛愛把俺答平放在地上,用力的掐著人中和虎口。老都把則擰開水袋,把水輕輕的灑在俺答的臉上。

“唔……”忙了半天,俺答終于微微睜開了眼睛,無力的看了看四周。

呼嘯的北風,從身邊一陣陣吹過。搖動的枯草,像是埋伏在附近的士兵,讓人有一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這……這是哪?”俺答望了一陣,又虛弱的閉上了眼睛。

“俺答,我們還活著。”辛愛從馬背上取出皮裘,幫俺答墊在身下。

“還有多少人活著?”俺答的聲音依舊有幾分有氣無力,仿佛隨時都會消失一般。

“折了一半。”老都把握緊了拳頭,緊緊的按在草地上。

“黃臺吉呢?”俺答突然又睜開了眼睛,向四處尋找著。

“黃臺吉?”經俺答這么一說,老都把和辛愛這才想起來,自打沖出了黃河峽谷,就沒看見過黃臺吉,心里頓時不禁繃了一下。

“黃臺吉先回板升了。”辛愛舔了下嘴唇,開口說道。這個時候,俺答一時之間,再也不能受刺激了。

“先回去了?”俺答有些將信將疑的看著老都把。

“嗯,是先回去了。”老都把立刻明白了辛愛的意思,“板升那里眼下沒個頭人照料,怕生出變故來。”

“哦,回去就好。”俺答微微點了點頭,又閉上了眼睛。

凌厲的寒

舊在不停的吹著。滿身血污的騎士們,三三兩兩的I面。從包裹里取出生硬的窩頭,就著冰冷的水啃著。

鄂爾多斯和永謝布的騎士們,尚且不知道神木堡和荍麥湖也受到攻擊,心里尚且還存著一絲希望。而土默特的騎士們,卻是格外的迷茫。

數十年來,韃靼部落都沒受到這樣的打擊,這個冬天,該怎么過?

寧夏城,南門樓。

兵部員外郎,陜西延寧代行軍事蕭墨軒出塞遠征,大勝而回。就在昨天,劉漢在黃河峽谷伏擊俺答主力,大獲全勝的消息,也在蕭墨軒回到寧夏前傳了回來。

數十年了,大明的軍威又一次遠播塞外。整個寧夏城,乃至整個陜西,山西頓時像是一鍋開水一樣沸騰了開來。

無數寧夏軍民,頂著香花鮮果,在南門樓邊灑道相迎,恭候凱旋之師……

“蕭大人,你可是回來了。”蕭墨軒剛進寧夏城,便看見馮保也跟著王崇古,孫朝迎了上來。

“馮公公怎生也來了寧夏?”蕭墨軒頓時有幾分詫異,先對王崇古和孫朝回了禮,又把臉轉向了馮保。

“還不都是蕭大人你惹出來的事兒。”馮保略靠蕭墨軒近些,壓低了聲音說道。

“不過蕭大人這回卻又立了大功,倒是憑什么也不會吃虧了。”馮保說了一段,臉上又泛起笑來。

“你且說我惹出了啥事?”蕭墨軒不解的看著馮保。

“那馬政的事兒,蕭大人且知道多少?”馮保看蕭墨軒這副模樣,卻不明白他是真傻還是在裝傻,“你可知道這里面牽扯到多少人?”

“這……”蕭墨軒有些吃驚,“公公到寧夏來便是為了這事兒?”

“此次出京并不全是這事兒,但是到寧夏,卻就是為了這事兒。”馮保和蕭墨軒,并排朝著總兵府走著。

“在下也不會是提個建議,若是不合,再做修改便是。”蕭墨軒一邊邁著步子,一邊低聲說道,“難道是京城里邊,又有人在借機起浪。”

“不錯。”馮保點了點頭,“不過皇上還是信得過蕭大人你的,聽黃公公說,派咱家來寧夏,便就是皇上欽點的。擺明著是要咱家來和蕭大人說清楚,免得再被人利用了。”

“可……這馬政雖是祖制,確也有不妥的地方,為何便改不得?”蕭墨軒似乎有些不服。

“不是改得改不得。”馮保恨不得拿過一只木勺,狠狠的在這顆疑似木魚的腦袋上狠敲幾下,“只是時機不合罷了,事分大小輕重,須得一件件做才是。”

聽著馮保的話,蕭墨軒頓時陷入了沉思。如果按照歷史原來的樣子發展,十年以后,便當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的時候。

可依著張居正那般的聲望,那般的權勢,在他身故之后,卻還落個家破人亡,改制廢滅的下場。

深究其中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大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這一部分人,恰恰是說得上話的人。

沉苛何其重也,蕭墨軒心里暗暗長嘆一聲,憤憤的咬緊了牙齒。這一回,雖然目前看起來并不算那么兇險,可是他仍然感到有幾分無力。

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這回能夠涉險過關,那幫人,也不會完全放棄。張居正可是在革新十年之后,身故之后才被別人翻了過來的。

可若是連一個小小的馬政,想改一下都會有這么大的阻力。那日后,又該如何扭正整個大明朝的方向?

“蕭大人,你還在猶豫什么?”看著蕭墨軒悶悶的樣子,馮保卻愈加的焦慮起來,自己的寶,可是全押在這裕王和這小子身上了,“回頭上個疏,就說上回那折子只是個建議,現今卻覺得不妥,收回便是。憑著蕭大人這許多大功,還有咱們在京里的勢力,還有誰敢笑大人不成。”

“好。”蕭墨軒長吸一口氣,“在下稍后就再上一份折子,就按馮公公說的意思寫。”

“蕭大人這才是明理。”馮保聽蕭墨軒這么說,心里才松了一口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為了這些小事兒而授人把柄,卻是不值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蕭墨軒點了點頭,似乎若有所思。

不值得,興許并不是真的不值得,蕭墨軒在心里對自己說著,所謂的不值得,只是說絕不因小廢大。

總有一天,我還是要把這些東西全糾過來,不但是馬政,還有這天下許許多多更大的事。為了這個目標,我可以忍。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