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三十五章 詩山恨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詩山恨意

第三十五章 詩山恨意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強推期間,,謝謝大家支持!

征兵歸征兵,械斗的事情卻還是要管的。

三萬鄉民雖然一時被士兵隔了開來,可是都聚在山頭四周不肯散去,看模樣,似乎只等官兵一走,就要重新開戰。

午后的陽光頗為強烈,蕭墨軒和戚繼光便尋了棵枝葉還算茂盛的老樹,領著黃季衡和趙法常在樹下坐定。因為來不及找凳子,便一人在屁股底下墊了塊石頭。

“下官有罪,下官有罪。”黃季衡和趙法常的屁股剛挨到石頭,卻見蕭墨軒冷不丁瞥了自己一眼,連忙像被火燒了一般的跳了起來。

“現在還不是論罪的時候。”蕭墨軒用腳在地上,順著從樹葉間透下來的陽光劃著圈圈,“眼下兩邊的鄉民雖然被隔了開來,可等戚將軍的兵一走,恐怕又免不了繼續爭斗。須得想個一勞永逸的法子,你們去辦了,也算是將功贖罪。”

“不錯,依末將看,這事還是因為盜采礦石而起,還是得從這上面去想法子。”戚繼光點頭表示贊同。

“蕭大人有所不知。”黃季衡苦著張臉,心里怕到了極點,若是真追究其他,他可要比趙法常還要多一個罪名,“若是真有法子可想,下官哪怕丟了這個縣令不做,也得去辦。可這盜采的事兒,從下官前任的前任就已經丟了下來,這縣里十家有八家都干這事兒,根本就沒法去管。”

“哦。”蕭墨軒冷哼一聲,“若依黃大人所說,你便可以撒手不管了,本官可不知道什么前任的事情。只看見眼下有三萬人在這里因為盜采而械斗。”

“蕭大人,這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頂老官帳。”黃季衡兩腿抖得像篩糠,“下官來義烏這地方的時候,盜采已經成了氣候,下官總不能把縣里的鄉民,全給抓了吧。”

“若按這么說,這些私礦倒似果真不好取締。”蕭墨軒揉了揉腦袋,倒吸一口氣。

“蕭大人明白就好,明白就好。”黃季衡心里暗暗松了口氣,“其實每年縣里光礦難的案子,就得有上百起。各個礦口之間的紛爭,也是日日都有,下官也是不厭其煩。”

“那永康地方上,難道就沒有礦藏?”蕭墨軒抬頭向趙法常問道,“兩地相距如此之近,不會差異便如此之大吧。”

“回蕭大人,永康地方上,自古以來便不產一銅一鐵。臨近的義烏,處州等地都是礦山林立,惟獨永康盡是窮山惡水。就連縣里的富戶,在省里也是最少的。”趙法常漲紅著臉,說完以后又微嘆一口氣。蕭墨軒看在眼里,也覺得他這個縣令做的頗為艱難。

“如果是這般,我倒是有個法子,只是卻急不來。”蕭墨軒想了一會,徐徐說道,“而且這事兒也不由我說了算,須得上奏朝廷才是。”

“那眼下。”趙法常掃了一眼還在那繞著的人群,“怕是兩位大人領軍離開之后,他們又會斗在一起。”

“他們不就是為了糊口飯吃嘛。”戚繼光猛得站起身來,“那些拼得最兇的,卻也是糊口最難的。本將軍這就向胡部堂上書,讓他準我在這里就地招兵。沒了這些最兇惡的,這些鄉民們相斗的心,也就淡了許多。剿倭的軍中,卻可以多一些勇猛的士卒。”

“他們可愿意做軍戶?”蕭墨軒有些遲疑的問道,從前曾經在書上看過,明朝的士兵大多是世襲的,叫做軍戶,軍戶家里雖然有分得的官田,卻世世代代只能當兵,連科舉也不能參加,社會地位并不高,所以人人以脫離軍戶為榮。

“蕭大人有所不知。“戚繼光微微一笑,“當兵并非一定要做軍戶,我大明朝除了‘衛所制’外卻還有‘選丁制’,按照‘選丁制’入的軍,除去軍中的吃用外,每年還可分得稻谷五石。只是沒有大戰之時,很少用到‘選丁制’罷了。”

永康縣,方巖山。

山間絕壁陡起,孤峰獨峙,勢急峰危,崢嶸峻險;一塊塊或紅或紫的絕壁,節里縱橫,皴法皺迭。四周洞奇石怪,瀑美水秀,置身丹霞峰林,頓生飄然欲仙之感。

一名男子在溝壑和絕壁間不停的跋涉著,絲毫沒有留戀四周美景的意思,也全然不顧自己身上被荊棘劃出的道道血痕。

這名男子,便是從杭州城里逃出來的周牛山。因為各處城里和驛站都貼滿了自己的丹青畫像,所以他并不敢選大路走,而是專揀難走的山間小路。他想過回蘇州,可是如果向北走,便多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而且官府的緝報肯定已經傳到了沿途和蘇州府。

所以他選擇了向南,他要去福建的橫嶼島,聽說那里有數千的倭寇,既然已經被定成了倭寇,他便要去做了真,只等有朝一日帶人殺回浙江,將鄭家和何家殺個干凈。而且向南邊走,多山少人,不容易被發現。

到這時止,周牛山已經在山間走了有三天了。好在此時天氣并不寒冷,林間剛長出來的果子雖然仍是青澀,卻也可以果腹,渴了就喝幾口山泉水,困了就找個草甸子窩上一會。

不過周牛山再強壯,畢竟也只是個人,等走到了第四天,便就雙腿發沉,腳步不穩了。腳上的一雙布鞋,也已經磨了好幾個口子,腳上起了好大一片的血泡。搖搖晃晃的想扶著一棵小樹坐下,卻不禁一個踉蹌,跌在地上,昏了過去。

“這里是誰家的郎官?”迷迷糊糊的,周牛山感覺自己被人放平到了地上,又揀了塊石頭給他墊到了腦袋下面當作枕頭。

在一番又是掐人中,又是捏虎口的折騰下,周牛山終于緩緩睜開了眼睛。

他轉動著眼珠看了看四周,卻是幾張陌生的面孔。

“醒啦。”旁邊幾位郎官,看起來年紀也不大,二十多歲的樣子,見周牛山醒了過來,立刻將他扶起身來,又拿出飯團和水袋遞了給他。

“多謝。”周牛山此時確實已經餓極了,也顧不得客氣了,接過遞過來的飯團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雖然從前吃飯從來就離不了酒肉,可眼下這兩個飯團卻感覺比吃過的任何東西都香。

“這位郎官是要去哪呢?怎么作成這副模樣?”拿飯團給周牛山的那人,好奇的看著周牛山。

“哦,我是從南直隸來的商人,辦了些貨物想販去福建,路上卻遇見了倭寇,奪去了財物,虧我跑的快,才留了一條命下來。”周牛山聽他問起自己的來歷,心里不禁抖了一下,連忙編了個理由。

“這倭寇倒是該天殺的。”見提起了倭寇,幾個年輕郎官的臉上紛紛現出幾分憤色,看得周牛山心里也是一凜。

“那我們便把你送到驛站,你看看能不能找到個老鄉帶你回去。”郎官們熱情的要將周牛山扶將起來。

“唉……”周牛山聽說他們要把自己送到驛站,頓時慌了神,“在下從家里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傾盡家財辦了貨物,眼下財物盡失,幾個隨從也被倭寇所殺,若是回去,難免被他們家里人糾纏,哪里還敢回去。”

“那倒是難了,我們卻也不能陪你在這里。”一個郎官頗有些無奈的撓了撓腦袋。

“不若這般。”另外一個郎官忽得心里一計,“你既然沒得去處,不若和我們一起投軍去罷,若殺得幾個倭寇,不但報了仇,還可得些封賞,日后回去也好有個交代。”

“投軍?”周牛山詫異的看了他們一眼,“我便又不是軍戶,如何從軍?”

“朝廷來的蕭御使和省里的戚將軍眼下正在義烏城外的八寶山招兵剿倭,這回招兵卻不需是軍戶。”那郎官見周牛山是個外地人,所以也不怪他不知道,“只要身強力壯,有心殺倭便可從軍,我看郎官你是個好身板,定然可以報上。”

“蕭御使?”周牛山心里忽得騰起一個念頭,“莫不是那個賑災的欽差?”

“這個卻是不清楚,如果你也有這念頭,去了便是知道。”郎官們開口回道。

“好,我跟你們走。”周牛山這時身上已經漸漸恢復了力氣,扶著旁邊的小樹站起身來。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