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十四章 霧里看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霧里看花

第十四章 霧里看花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哈哈,羅大人請,蕭大人請。”翁大立領著羅龍文和蕭墨軒向廣陵閣上面的單間走去。

平日里熱熱鬧鬧的廣陵閣因為要迎接兩位巡撫老爺和兩位欽差老爺,幾乎沒坐上多少客人。屈指可數的幾桌,也都是衙門里的要官和幾位當地著名的鹽商,因為和翁大立熟識,所以倒也不用避諱。見一行人從身邊經過時,略站起來致意。

“天下錢糧,半出東南。揚州產糧雖少,可若只論這銀錢,東南的一半又出自揚州。”等坐下后,翁大立頗有幾分得意的說道,“我大明朝所用的鹽,十有六七便是揚州所產。”

蕭墨軒雖然對明清時期揚州的富足早有耳聞,卻沒想到會夸張到這種地步,只靠一種調味品就可以富甲天下,不禁吃了一驚。

“兩位大人來了東南,不在揚州多盤恒幾日,豈不可惜。”翁大立說完拍了拍手掌,一邊早就侯著的伙計連忙端上菜來。

“來來來,嘗嘗這蟹粉獅子頭,也是揚州一絕。不放醬油,不用油炸,只用清燉而成。做這菜所用的肉,需是本地產的豬硬肋五花肉,這所用的蟹也是鮮活個大的清水大蟹,時下剛剛出了春,想找這樣的蟹卻著實不易,百只里面才能選得出一兩只來,即使到了初秋河蟹最肥時,十只里面也才能選出一只來。”翁大立殷勤的招呼著。

“捕百只才能用一兩只,那這一道菜該費多少錢。”蕭墨軒搖頭驚嘆道。

“蕭大人有所不知,在這揚州地方上,有些鹽商吃的雞蛋就得二兩銀子一個。”鄭必昌在一邊笑道,“只可惜我們那浙江只能產些茶葉和絲綢,倒沒有揚州這樣的寶地啊。”

“二兩銀子?”蕭墨軒又吃一驚,心里暗暗算了一下。在京城糧食是八錢銀子一石,一石糧食可供一名青壯男子半年的口糧。照這么算,豈不是那些鹽商一口就要吃掉一名男子兩年的口糧。卻不知他們吃的到底是什么雞蛋,難道都是從火星販賣來的不成?

“哈哈,他們養的那些雞,吃的飼料里頭都是摻上了人參和當歸之類的藥材,產的蛋自然要貴。”鄭必昌伸出手指在空中輕點著,臉上不無艷羨之情。

“噢,原來如此。”蕭墨軒又驚嘆一聲。

“對了,在下還有一事須得勞煩兩位大人。”蕭墨軒拱了拱手向翁大立和鄭必昌笑道。

“蕭大人但說無妨。”翁大立和鄭必昌心里微緊一下,不知道這位翰林老爺要打什么主意。

“京城里有些大人托在下帶了些貨物過來,若是要販賣,恐怕還需得兩位大人和下面打個招呼。回頭那些稅錢,在下一并結算就是。”蕭墨軒說完以后便提起筷子,隨手夾下一塊蟹粉獅子頭丟進嘴里,果然是香鮮嫩滑。

“哦。”鄭必昌見蕭墨軒不再提賑災的事情,倒關心起自己帶的貨物來,心里卻是不禁一喜。

這官和官之間的交往,最怕的就是對方不愛財,不貪色。聽他這話,這小子倒也不是不愛財之人,既然愛財,那就好辦。

“哎,兩位欽差此次南下是為皇上為百姓辦事,何談稅銀一事。”鄭必昌臉上洋溢起一層笑來,又轉頭看了看羅龍文,見羅龍文也是在一邊笑而頜首。

“翁大人,明天我們便派人做了文書交給兩位欽差,你看如何?”鄭必昌抬手扶了扶頭上的烏紗帽。

“應該,應該。”翁大立心里也落下塊石頭來,“先用飯,先用飯,這些事情等明兒再說。”

等用了飯,又略聽了幾段清音評話,蕭墨軒借口不勝酒力,先行告辭而去。

“含章兄,這位蕭翰林倒也不似軟硬不吃。”等蕭墨軒離開以后,鄭必昌向羅龍文湊了過去。

“這做官的人,哪有不愛錢的。不愛錢的,還做什么官。”羅龍文的腦袋跟著曲子的節奏上下搖動著,略等了一會,卻又回過頭去對鄭必昌笑道,“只是這色字,興許卻對他無用。”

“這是為何?”聽談起這個問題,翁大立也饒有興趣的湊了過來。

“你沒見他身邊那個所謂的表弟,長的簡直比女子還要標致。”羅龍文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一路在船上的時候,兩人都是共臥一榻呢。”

“哦,哈哈。”翁大立和鄭必昌兩人頓時一陣大笑。

“江南長的標致的小僮也是甚多,他要真有這愛好,我們也尋幾個送他便是。”鄭必昌笑了一陣,等回過氣來,對二人說道。

“哎,凡有這愛好的人,都不希望別人說出來,何況你們和他也不甚熟,說不定還惹來難堪。”羅龍文連忙搖了搖頭,“況且,那蕭天馭還指望他這兒子給他蕭家續香火,若是知道這事豈不要提刀砍人?”

三人頓時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揚州驛站。

蕭墨軒等進了房,便恢復了神態。

“少爺,船上貨物都并無損毀。”蕭四連忙上前來扶著蕭墨軒坐下。

“嗯。”蕭墨軒點了點頭,似乎對這事并不太在意。

“少爺,那些貨物是否現在就卸下來?”蕭四聞到蕭墨軒身上的酒氣,沏了壺茶送到蕭墨軒面前,給他解酒。

“其他的先卸下交給寧義,那一船景泰藍運到杭州再賣。”蕭墨軒擺了擺手。

“還要再運到杭州?”蕭四有些驚愕,這些天他呆在蕭墨軒身邊,一直聽著寧蘇兒在念叨,也知道這些貨物在揚州和杭州的價差并不大。再運到杭州,豈不是又要多費些船錢。

“我已經問翁大立和鄭必昌要了份文書,等明個兒拿到文書,你就去杭州。”蕭墨軒的食指從紫砂茶杯的杯壁上輕輕滑過,又抬眼看了看蕭四。

“可出來的時候夫人吩咐過,叫小的一直跟著少爺呢。”蕭四念著蕭夫人對他囑咐過的話。

“我叫你去,自然也是有吩咐的。”蕭墨軒抬了下手,止住了蕭四。

“你去杭州以后,除了賣這些貨物外,再幫我去找一個人。”蕭墨軒對蕭四吩咐說。

“誰?”蕭四看少爺的神情,知道一定不是小事。

“浙江按察司副使,右參政使,譚綸譚大人。”蕭墨軒順手從懷里取出一封信來,“這份信是張大人親筆所寫,你也一并交給他。等你辦完了事,若是我還沒到杭州,你便到揚州來找我。”

“那少爺和寧小姐……”蕭四接過了信,仍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我這么大個人,難道還當真不會自己照顧自己?”蕭墨軒看了一眼坐在身邊的寧蘇兒,“蘇兒也有我照顧,何況寧義還在這里。”

“那……那便好吧。四兒去的這幾天,就委屈少爺了。”蕭四點了點頭。

“早些去歇著吧,明個一早就去碼頭等著,文書一到就走。”蕭墨軒向蕭四揮了揮手,讓他回房去。

“是。”蕭四應了一聲,退出門外,又向房里看了一眼,見蕭墨軒和寧蘇兒仍是在那坐著,笑了一下,關上了門。

“難道表哥早就料到他們會在揚州候著?”寧蘇兒取下頭上的方帽,一攏烏黑的秀發立刻像瀑布一樣披了下來。蘇兒生性聰明,看這情形,也知道這事有幾分不簡單了。

“這我倒是沒料到,我只想著來江南只管賑災,若有什么事,也會在賑災里現了出來,卻沒想到他們會把我攔在這里,連受災的地方都不讓我去。”蕭墨軒自嘲一笑,“倒是張師傅給了我這份信,說若有什么事情,可以拿了信去找譚大人,那譚大人是他的莫逆之交。看來,姜還是老的辣。”

“那表哥可能猜到會有什么事?”蘇兒又問道。

“現在還不能,只等蕭四去了回來,興許可得知一二。”蕭墨軒搖了搖頭。

“我蕭墨軒固然不是鐵板一塊,但他們這么多人,就更不是鐵板一塊了。”蕭墨軒看著蘇兒笑道,“只是,恐怕蘇兒你要多費些船錢了。”

“哎呀。”寧蘇兒這才想起那一船景泰蘭是自己的貨,被蕭墨軒這么一折騰,怕是又要多費好幾兩銀錢。

“不行不行,這一段的船錢可得算到你頭上。”蘇兒立刻跳了起來。

天,愈發的黑了。揚州城的花街柳巷里,卻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比京城里還要熱鬧上幾分。

蕭墨軒躺在床上翻了個身,卻怎么也睡不著。

這浙江,到底藏著什么事兒,竟然讓他們這幫人這么忌憚,況且自己這次是來賑災,不是來科察的。

倭寇作亂?不會,這樣的事兒他們絕不可能瞞著不報,況且現在有俞大猷和戚繼光在那,也已是敗少勝多。

瞞報水災?就更不可能呢,他們不報,難道把壓力全壓在自己身上?

那……到底是什么事,能讓嚴嵩把羅龍文都派了出來。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