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第七章 辛卯日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辛卯日朔

第七章 辛卯日朔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銀月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銀月令 | 大明首輔 
柳泉居離蕭府并不遠,蕭墨軒只步行了一袋煙工夫便看見了家門口掛著的燈籠。看門的老仆知道小主子還沒回來,也沒敢歇下,一直在門口守著。

蕭墨軒進了門,躡手躡腳的就要往房里奔,剛要進門,背后卻閃出一道人影。

“站住!”人影背著雙手,站到了蕭墨軒的面前。

“爹……爹,您還沒睡啊。”蕭墨軒一抬頭,這面前站的不正是老爺子嘛。

“今天和誰一起出去喝酒了?”蕭天馭自顧著走到蕭墨軒房里,在凳子上坐下。

“刑部鄢侍郎家的公子,鄢盛衍。”蕭墨軒不敢隱瞞。

“鄢盛衍?鄢懋卿的兒子?”蕭天馭略皺了下眉頭,“鄢懋卿那兒子好逸惡勞,不學無術,在國子監名聲一向不好,你還是少和他交往點,免得沾了他的歪風邪氣。平日里若是沒事,早點回來,多讀些書。”

“是!”蕭墨軒戰戰兢兢的答著,心里雖然有些不服氣,但是有氣也不敢說出來啊。

“不服氣,是吧?”蕭天馭浸淫官場這許多年,能從一個普通的舉子爬到吏部天官的位子,才學自然是有的,察言觀色的功夫,也是何等的深厚。

“孩兒不敢。”蕭墨軒被看穿了心事,面色略一緊。

“軒兒,你可知道那鄢盛衍的父親鄢懋卿和嚴家關系非淺,那嚴氏父子把持朝政,名聲一向不好,那鄢懋卿曾經執掌過鹽運司衙門,現在又做了刑部的侍郎,一向依附于嚴家,也非善輩。爹爹能走到今天,全賴一向潔身自好,你也切不可掉以輕心啊。”

“孩兒記住了。”蕭墨軒沒想到自己吃了人家一頓酒可以引出這許多厲害關系來,心下也是納悶,不過既然老爺子發了話,自個也就聽著便是。

“唉,要起風了。”蕭天馭慢慢踱到窗邊,嘆了口氣,轉身而去。

“起風?哪有呢。”蕭墨軒等父親走了以后,也走到窗邊,向外望了望。只見朗朗明月,萬里無云,哪里有一絲要起風的痕跡。

不過糊涂歸糊涂,既然父親這么說了,蕭墨軒還是有幾分忌憚,此后雖然在學館里和鄢盛衍稱兄道弟,散了學卻總是立刻回家。好在那鄢盛衍確實生性豪爽,只當蕭墨軒家教嚴,也沒當回事。

不知不覺中,蕭墨軒在國子學里已是呆了小半個月。雖然看到那些文言文還是頭疼欲裂,但是好歹也算規矩,沒再享受那罰跪的待遇,倒是鄢盛衍像是照例般的又去跪了一次,回來之后蕭墨軒好一陣安慰,鄢盛衍卻像沒事一樣大大咧咧直擺手。

嘉靖四十年春,二月二十八,農歷辛卯日。

一大早就是個青天白日的好天氣,因為天氣已經漸漸有了些暖意,蕭府院里的梅花也開始打起了花骨朵。

國子學館內和平日一樣,斷斷續續的傳出一陣陣不緊不慢的讀書聲。

蕭墨軒已經逐漸適應了新的作息時間,自然不會再犯困,正在有一句沒一句的跟著其他監生念著面前的書。

“哎?起云了?”正盯著面前的書本的蕭墨軒只覺得周圍的光線越來越暗,逐漸的已經看不清書上的字了。

“日朔!”猛然間,窗外不知道誰叫了一聲,聽見這叫聲,就連端坐在堂前的老博士也猛的跳了起來。

“日朔,日朔!”頓時國子監周圍響起一陣陣此起彼伏的叫喊聲。

“咚咚咚咚!”遠遠的,傳來一陣陣鑼鼓之聲,其間夾著一陣嘈雜的叫喊聲,像是大街小巷的百姓全涌了出來,在那吶喊著驅趕天獸。

“日食?”蕭墨軒見老博士和其他監生都跑了出去,便沒了顧忌,也奔到了檐下向天上張望著。

此時,只見一個巨大的黑影正在逐漸吞噬著天上的太陽,等蕭墨軒出來看的時候,太陽已經只剩下小半張臉還露在外面了。周圍的一圈人,幾乎全都一臉嚴肅。

“不就是日食嘛,看熱鬧還用得著這么嚴肅嘛。”蕭墨軒暗自咕嚕了一句,卻又不愿意放棄這看熱鬧的好機會,想跟著外面的人喊上幾句,可見身邊的人都不出聲,便也消了這個念頭。

蕭墨軒自然是不會理解這些人為何如此嚴肅,放到今天,任何一個人都不會理解。但是就在蕭墨軒看到日食的那一刻,欽天監,已是如臨大敵。

一個約莫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身著青布官袍,頭上一抹“四方平定巾”,右手扶在巨大的日冕上,并不去看天上逐漸被黑暗吞噬的太陽,只是低頭看著盤針的投影一點一點隱沒在了一片黑暗之中。

此人叫做劉世廷,正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劉基,劉伯溫的第十一世孫,現任的欽天監監副。年紀輕輕就做到了欽天監的監副,正六品的官,雖然多少受到了點祖宗的蔭庇,得了些家傳的風水之術,但是不可否認,他本身所具有的才能自然也是卓而不群。這次日食,早在三天前他便已經算了出來

太陽的光芒終于被全部吞噬,整個京城,整片大地都被浸在了一片黑暗之中。但是在這一片黑暗中,比黑暗更黑暗的,卻是人的心。

兩只通紅的“氣死風”燈籠,遠遠的飄了過來,一直飄到了劉世廷的跟前才停住。籠罩上,“司禮監”三個大字,紅彤彤的,顯得格外醒目。

“上諭!”一陣略有些尖的嗓音響起,劉世廷連忙掀起衣襟,拜倒在地。

“著欽天監監副劉世廷,立刻進宮面圣,不得怠誤。”

“臣遵旨。”劉世廷當即領了旨意,又向左右吩咐了幾句,隨著傳令的太監而去。

一行人出了欽天監,便徑直往永壽宮而去。

“咚咚咚咚。”劉世艇剛剛出了欽天監,那邊午門邊,欽天監監正和靈臺官已經敲響了大鼓。

隨著鼓聲,大批禁軍涌出,頭帶赤幘,環形而立,將紫禁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每個人的手上,都執著一支火把,遠遠看上去,就像是幾條火龍把紫禁城盤在了當中。

火光映在出鞘的利劍和林立的矛戈之上,閃耀著攝人的寒光。

劉世廷這一行人聽見鼓聲,也停下腳步,從懷中掏出赤幘換上。

這一出叫做“日朔救護”,每當有日食發生的時候都會上演這么一出,而頭上戴的赤幘據說是為了“壯陽”……

還沒到了宮前,卻見道中立著一人,再走近了些,卻見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黃錦。

“劉大人來得倒是快。”黃錦揮了揮手,一邊的小太監紛紛知趣的退了開來。

“皇上宣召,做臣子的怎敢怠慢。”劉世廷先行了一禮后答道。

“那劉大人可知皇上宣你,是為了何事?”

“自然是為了該問之事。”劉世廷不慌不忙的答道。

“那皇上若是問了,劉大人又該怎么答?”

“依照慣例,該請皇上沐浴齋戒,焚書謝罪,修德修政。”

“哦,照劉大人這么說,這罪,就在萬歲爺身上了?”

“黃公公,您老這么說,豈不是要折煞下官。”劉世廷聽了黃錦的話,頓時面上一緊。就在兩個月前,欽天監的一位同僚便是因為惹怒了皇上而被活活打死在午門前。他劉家雖然有祖宗劉基傳下的御賜免死鐵券,可是他這樣的聰明人自然也不會傻到自己去找死。

“呵呵,老身無知,咱家只不過是想問問劉大人,這天上的太陽,不知道到底是被啥東西給擋住了。”黃錦呵呵一笑,豎起一只手指,直直的指著空中。

“啊……”劉世廷略有些愕然的張了張嘴,又立刻醒悟了過來。

“多謝黃公公指點。”劉世廷拉長了身體,向著黃錦長長的一作揖。

“萬歲爺還在里面等著劉大人呢,劉大人趕快進去吧。”黃錦見劉世廷似是心下明了,點頭一笑,便也讓開了道。

劉世廷整了整身上的官袍和帽帶,大踏步的邁上了永壽宮的臺階。

“臣劉世廷,奉旨來見。”

就在劉世廷邁入宮門的那一刻,籠罩在太陽上面的陰影也逐漸退去。

“劉世廷,今日日朔,欽天監候解如何?”身為九五之尊的嘉靖皇帝,卻著著一身道袍,盤膝端坐在蓮臺之上。周圍幾只盛滿了松碳的金盆,不時的閃動著忽明忽暗的火光,在這冰天雪地的日子里,身處此處,卻有幾分悶熱的感覺。面前當中,一支粗大的檀香正在緩緩燃燒著,濃烈的香味讓周圍的空氣愈加的令人窒息。

“回稟圣上,此像怕是不祥之兆。”劉世廷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真正跪到了嘉靖皇帝的面前,卻仍是感覺頭上比壓了一座大山還要沉重。

“朕知道這不是好事,朕是問你怎么個不祥法。”嘉靖略有些不耐煩的擺了下衣袖。

“日者,太陽之精,人主之象,辛卯日朔,此象主有為臣子者蒙蔽圣上,偏權擅法,以陰侵陽,以臣掩君。”劉世廷咬了咬牙,把剛才想好的話一下子全倒了出來。

“哦。”這個回答似乎和嘉靖想的略有些不同,卻又并沒有出乎意料之外,他輕輕哦了一聲,沉默了好一陣。

“還有嗎?”沉默了好一會的嘉靖又抬起了頭。

“沒……沒了。”劉世廷趴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下去吧。”嘉靖終于發了話,得了令的劉世廷心里大大松了口氣,緩緩退出宮外,卻見黃錦笑瞇瞇的立在一邊。

劉世廷也不說話,只是又向黃錦一作揖,便轉過身向欽天監而回。


上一章  |  大明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