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龍奪嫡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云之舞臺(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龍奪嫡 >>十龍奪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云之舞臺(一)

第四百四十七章 風云之舞臺(一)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鳳鳴岐山  分類: 清史民國 | 歷史 | 胤祚 | 鳳鳴岐山 | 十龍奪嫡 

遠卓四年九月初三,郵局在金陵、長沙、西安、成都試運行數月,大獲成功,旋即,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郵政法公布,遠卓五年正月十八,籌備已久的郵局體系正式投入運營,截至到遠卓六年底,一年間,郵政體系已經遍布全國,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和流通的同時,商業流通的腳步也逐步興起,國內經濟一片繁榮,國內貿易額急劇放大,盡管朝廷將原本的十一稅降低為逢百抽八,同時取消了多處的國內關卡,但是國內貿易稅收依舊高達兩億新元(折合兩千五百萬兩白銀),僅比海外貿易的三億新元略少,比原本作為國家財政支柱的鹽稅、鐵稅還要高出一截,啟動商業經濟的基礎已經初步具備。

遠卓五年十一月初九,東瀛發生暴亂,長崎暴民攻擊清軍營地,但被早有準備的大清軍隊擊潰,殺傷暴徒近千,繳獲一批英制前裝燧發槍,東瀛幕府向大清提出抗議,并派出部分裝備了前裝槍之軍隊向長崎發動試探性攻擊,被大清軍隊擊潰,獲勝之后的清軍乘勢占領了云仙、諫早兩處大名府。遠卓六年一月二十日,英格蘭使節向大清提出調解意見,希望大清能撤兵,被大清朝廷一口回絕的同時,以英格蘭私賣武器給東瀛幕府為由,要求英方作出解釋,迫于大清之強大,遠卓六年五月十九日,英格蘭向中方表示歉意,并表示將約束本國商人,不再售賣武器給東瀛幕府,然而在聲明的背后則是悄悄加大了對東瀛幕府軍的投入力度,試圖通過武裝、訓練東瀛幕府軍與大清作戰。遠卓六年八月十八日,大清駐東瀛分艦隊與英格蘭遠東艦隊第三分艦隊在東瀛領海發生對峙,雙方雖并未開火,但劍拔弩張、炮口相向,對峙約摸半個時辰之后。x英方艦隊撤出了東瀛沿海。

截至到遠卓六年十二月,軍制改革已經初步完成,十萬火器部隊整訓完畢,除四千人馬駐守東瀛之外,四萬人馬衛戍京畿,原本的豐臺大營、西山健銳營全部撤編,改為京師軍區,其余五萬余眾開赴各地,幫助各地軍隊進行換裝、整編,開始啟動全面軍制改革全國按地域劃分為八大軍區:陜甘軍區、四川軍區、兩江軍區、新疆軍區、蒙古軍區、福建軍區、廣州軍區、京師軍區。處新疆、蒙古兩大軍區暫時未作調整之外,其余軍區全面開始大幅調整,淘汰年老體弱之不合格兵員,對原有之軍官陸續分批進軍校進修之后再根據學習情況另行安排職位;四大陸軍軍校已經全部投入正常招生。

隨著郵局的逐步深入全國各地,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信息網絡,作為朝廷喉舌的《京師紀事報》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涌現出了大批以撰稿為生地半職業記者,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都有這類半職業記者的存在。這些撰稿人除了稿費收入外還有報社按資歷發給的各級聘書和相應的津貼,就收入而言,已足以養活一家老小。一年半的時間里,《京師紀事報》已經不再僅限于報道朝廷的動態,即便是各省、各府的動態也都在報刊上有所體現,這份報紙雖還是十日一刊,不過已經從八頁發展成了近三十頁的規模,簡直可以算是期刊雜志了,所刊登的消息極為豐富,從官場動態到市井花絮再到朝廷大員之訪談無所不包。報社的規模也隨之越來越大,部門眾多,甚至出現了各板塊地主編、編輯之類的分工,已經有了后世正規報社的影子。

由于報紙的廣泛影響力,和商業流通的腳步加快。想要在報刊上刊登廣告的商家也越來越多,從而導致了報紙成本的降低,盡管報紙的張數已經翻了幾倍。可報紙地價格卻始終沒漲,看報紙、讀報紙已經成了這個時代讀書人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甚至催生了一種新職業專職讀報人,不識字的普通老百姓只需花上幾分錢便能像聽說書一般從讀報人那里聽來報紙上的各種新聞。

正因為報社的后臺大老板就是遠卓帝本人,所以報社從業人員的腰桿子極硬,不但報道正面的官方消息,即便是對各地乃至朝廷中種種徇私舞弊現象都毫不留情地以予揭露,一大批貪官污吏因此而落馬,各級地方政府雖對報社那些無孔不入的古代“狗仔隊”極為頭疼。可也拿他們沒轍。若是想要用強,倒霉的一準是官員們受命暗中保護這些記者的“鴻鵠”子弟可不是吃素地。雖不會親自出手干預,但一封密折上去就足夠那些自以為了不得的官員們挨板子、丟烏紗帽的了,報紙從此成為朝廷監督地方的一把利器。

遠卓六年八月,祚為長子弘歷指婚,將鑲黃旗牛錄福昌之長女福寧氏指為弘歷之正妻,并于同年十月初二為弘歷完婚,賜貝勒府一所,并下明詔著弘歷幫辦戶部差使,與此同時,著次子弘揚幫辦工部差使,這標志著弘歷、弘揚正式介入大清核心政局。

遠卓六年十二月二十五,年關將至,大雪紛飛,滿京師一片佳節將至的喜慶景象,到處掌燈結彩,人人忙著備年貨喜迎新春,可就在這等喜慶地日子里,一樁驚天大案爆發了四川巡撫庇鄂達派人暗殺了《京師紀事報》記者梁寬曉,起因是該記者得到線報:四川一省虧空嚴重,官商勾結,貪污橫行。梁寬曉不肯接受四川大小官員的賄賂,頂住巨大的壓力,堅持要調查此事,結果梁寬曉一家七口全部被害,兇手就連尚在吃奶地孩子都沒放過,此事被“鴻鵠”暗樁發現之后,飛鴿傳書報到了祚的手中。

“都好生看看,這起子貪官污吏可真能嘛,拿著朝廷的俸祿就干這等勾當,嘿,朕給的養廉銀就養出這么幫禽獸來!連吃奶的孩童都不放過,這是人嗎?簡直比禽獸都不如!”祚一接到線報,立刻將所有的軍機大臣、幾位王爺連同弘歷、弘揚兄弟倆都召入了宮中,將所得的線報交由眾臣過目。

“圣上息怒,臣管著吏部,卻沒能查出此案,臣有罪。”首席軍機大臣馬齊可是兼著吏部尚書,頭前剛給庇鄂達報了個優異的考評,可沒想到竟然一回頭就出了此等大案,額頭上的汗頓時涌了出來。

“哼。”祚冷哼了一下道:“好嘛,似庇鄂達這等禽獸都是優異地考評,那其他官員又該是什么德行?嗯?朕說過多次了,爾等這些當軍機大臣地要幫著朕管好下面那些官員,吏治不清百姓不安!現在倒好了,這官都當得跟土匪沒啥區別了,啥子殺人越貨的事兒都干出來了,嘿,了不得嘛。”馬齊蒼白著臉,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不停地淌著汗水。

張廷玉可是個七巧玲瓏心之人,從祚地話里頭卻聽出了弦外之音,心中暗自打了個突,知道祚要開始清吏治了,這個四川滅門案只是個契機而已。張廷玉素來慎言,自然明白揣摩圣意是一回事,道破圣意又是另一回事,眼瞅著祚發怒,他可不想點破天機的,只是緊閉著雙唇,低著頭不吭氣兒。其他軍機大臣或是隱約看出了圣意,或是事不關己,誰都不想出頭答話,各自垂首站著,唯有雍親王允縝鐵青著臉說了一句:“圣上,此等狗官留不得,當嚴刑正典以儆效尤!”

剛大婚又得了正式差使的弘歷偷眼看了一下祚的臉色,站了出來道:“皇阿瑪息怒,兒臣以為此事影響惡劣,不徹查重處不足以平民憤,兒臣請命徹查此案,請皇阿瑪恩準。”

“皇阿瑪,兒臣也以為此案非盡快查處不可,否則如何安天下百姓之心,不過兒臣以為此案雖是個案,然其他省份之虧空怕也不在少數,既是要徹查,不如一體徹查一下也好,此兒臣之愚見耳,請皇阿瑪明鑒。”弘歷的話音剛落,弘揚便站了出來,高聲說道。

嗯哼,這兩臭小子,一個打算插手地方官府,一個卻試圖給對方加些壓力,,這兩小混球!祚自個兒就是陰謀詭計里滾大的,如何猜不出這小哥倆在玩什么把戲,只是也懶得說破,冷笑了一下道:“傳旨:著左督察御史錢明毓為欽差大臣,徹查此案,務必一個月內查明全案。另,著雍親王允縝、大阿哥弘歷、戶部尚書施世倫領銜徹查虧空,并于明年正月十五開始在全國推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著二阿哥弘揚兼領工部差事,對工部現有之技術進行排查,將適宜民間推廣之技術整理備案……”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喜歡本章的內容,請為作者吧,同時請把天天推薦給您的朋友!


上一章  |  十龍奪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