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龍奪嫡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策(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龍奪嫡 >>十龍奪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策(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策(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鳳鳴岐山  分類: 清史民國 | 歷史 | 胤祚 | 鳳鳴岐山 | 十龍奪嫡 
詳訓詁,名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小弘揚忘了文,郎朗的背書聲頓時停了下來,小臉蛋憋得通紅,一邊的弘歷偷眼看了看滿臉嚴肅的祚,一邊用手比了個四的手勢,小弘揚沒注意到,祚卻看見了,冷著聲道:“弘歷,到一邊跪著去。”弘歷縮了下頭,沒敢反駁,老老實實地走到墻角處跪好。

弘歷三歲半,弘揚兩歲半,年紀都還小,不過祚卻從沒有放松對他倆的教育,不但請西席夫子為他們啟蒙,自己也時常檢查他倆的功課進度,不要求他們能立馬成為文章大家,但《三字經》這一啟蒙的讀物卻是要求能背得出,搞得清的。嚴苛是嚴苛了點,可也是沒法子的事情,按祚的話說既然生在了帝王之家,不打小了起吃苦用功哪能有將來。

弘歷、弘揚雖年幼但都天賦極高,雖沒有祚那般變態到離譜的記憶力,可也是上上之選,弘歷進學早,《三字經》早已能通背,典故也清楚,弘揚剛進學沒多久,已能背出大半《三字經》,今兒個原本想在祚面前露一手的,搶在哥哥前頭急著要表現,不料卻忘了詞,那張小臉頓時像紅透了的蘋果一般,低著頭不敢吭氣。

“手伸出來。”祚從桌子上拿起戒尺,冷著臉道。

小弘揚低著頭,畏畏縮縮地伸出了左手,張開了小手掌,祚不輕不重地打了小弘揚三下,疼得小家伙一縮脖子,雙眼發紅就想哭。可又不敢,若是哭了出來,不但得不到安慰,反倒還要加罰,這可是祚定下的規矩,小弘揚曾吃過苦頭,沒敢再犯,強忍著眼淚,一聲不吭地站著。

“去,把書背熟了。否則不準吃晚飯。”祚毫不憐惜地將小弘揚打發回書房繼續用功,接著冷著臉道:“弘歷,過來。”

小弘厲站了起來,臉色平靜地走到祚的身前,乖乖地伸出了左手手掌,祚拿起戒尺就是三下,小弘厲疼得眉頭直皺,卻一聲都不敢哼。

“知道為什么罰你嗎?”祚沉著臉問道。

“嗯。”小弘歷點了下頭道:“阿瑪,孩兒錯了,孩兒不該在這個時候提醒二弟的。”

“知道就好。幫助弟弟是好事,但幫助弟弟作弊就不成,你既已知錯。阿瑪就不多罰你了,去把《三字經》抄寫三遍,抄不完同樣不準用晚膳,去吧。”祚面無表情地說道。

“是,阿瑪,孩兒告退。”小弘厲鞠了個躬,轉身出了內書房的門。

“王爺待世子們過苛了些吧?世子們都還小,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不容易的了。”林軒毅雖已見過幾次祚訓子,可等小哥倆退出后,還是忍不住勸了一句。鄔思道則默默地坐著,一聲不吭。

苛?是苛,咱也想讓自家孩子能有個快樂無憂的童年,可惜不行啊,誰讓他們生在帝王家呢。唉,打在孩子的手心上,可疼卻在咱心里,委屈了孩子們。祚一陣心煩,不想談論這個話題。只是淡淡地說道:“當本王地兒子就要有吃苦的準備。他倆下面還有弟妹,不為弟妹做好榜樣怎成。不談這個了。本王料定老三這幾日定像沒頭蒼蠅般坐立不安地,若是按時日算,他也該來本王府上了,這事兒會不會出紕漏?本王還是有些擔心。”

俗話說關心則亂,這國策關系到祚的全盤計劃,祚這些天也有些心神不定,生恐老三那貨瞎整一氣,到最后變得不可收拾,幾次打算到老三府上去瞧瞧,到了底兒還是強自忍了下來,這會兒忍不住又問起了這個事兒。搜書網鄔思道雖不是很明白祚為何如此重視那些化外之民,但卻知道此事對祚的重要性,眼瞅著祚那副心神不寧的樣子,出言安慰道:“王爺且放寬心,后日就是早朝,玉露料定今日三爺必至,三爺沒搞清王爺的行事動機之前,斷不會輕易上本的。”

不錯,老三那貨向來多疑,沒搞明白咱的動機之前,他是沒膽子上本的,可話雖如此,這貨到現在還沒出現,卻不知在玩啥把戲,莫非打算跟咱比比耐心,等著老子上門去?祚點了點頭道:“鄔先生說的有理,本王就再等等,若是今日老三不至,明日一早本王再打上門去也不為遲。”話音才剛落,一丫環就前來報信:“主子,劉管家傳話:三貝勒到了府門外了。”

嘿,說曹操,曹操就到了,來得好,咱就好生忽悠一下老三去。祚心中一陣激動,定了定神,穩定了一下情緒到:“知道了,讓劉全大開中門,本王這就去迎接。”

待丫環出去后,祚笑了一下道:“二位先生稍坐,本王去會會老三,回頭再議如何?”鄔、林二人但笑不語。

“六弟,三哥這回算是被你給害慘了。”兄弟二人剛在銀安殿內落座,祉立刻一臉子愁容地率先開了口。這些天來祉也是煩得很,英格蘭使團地事兒他早就知道了,原本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對他而言,那些“生番”不識禮數,趕走就是了,難道還要跟化外野人一般見識不成?原本不想管這等小事的,可沒想到祚會當庭舉薦他,這可令祉有些疑神疑鬼,不知道祚是不是想借此機會整自己一把,可又覺得不像。祉也不是傻瓜,隱約間察覺到祚此舉必然有其用意,也就耐著性子在家里頭等著祚上門,根本就沒去見那些個“生番”,連讓手下人去交涉一下都免了,只是祚始終未露面,甚至連口信都沒有一個,無奈之下祉也只好親自到祚府上問個明白了。祉一向明白祚的能耐,也沒打算跟祚斗心眼兒。索性一見面就道明了來意。

嘿,老三這貨還真是上路,沒跟咱兜,直率得可愛,有意思。祚笑了一下道:“三哥說哪的話,例數本朝重臣、阿哥,唯有三哥能擔此重任,小弟是舉賢不避親啊。”

“六弟就別兜了,三哥正煩著呢,按說些許生番不識抬舉。攆走就是了,何必顧忌太多,六弟究竟怎個章程就說來給三哥聽聽罷了。”祉苦笑了一下道,這貨可是見識過祚整人的手段,自知玩不過祚,索性直來直去了。

“三哥,但凡能增加國庫收入之舉,便是利國利民之事對吧?”祚笑嘻嘻地問道。

祉一臉子迷糊地看著祚,實在鬧不明白祚究竟想說些什么,愣了好一陣子才接著道:“話雖如此。可與化外之民何干?”

“三哥,化外之民也是聚寶盆不是?三哥名下的船隊這回可是盈利不菲啊。”祚笑道。

“呵呵,托福。托福,全是六弟仗義,哥哥還沒好好謝過呢。”一提起這回的海外貿易的收益,祉笑得格外的甜。

“那不就結了,從化外之民手里頭賺錢不是好得很嗎?”祚反問道。

祉想了想道:“也是,不過若是按那些生番所言,讓其在我大清海島、港易,這船運不就可節約下來了吧?”

嘿,老三還真是傻得可愛,娘地。老子費那么大地勁就是為了不讓這些列強過早地進入中國,你倒好,一張嘴就把國家利益全給賣了,不過嘛,這也怪不得老三。這時代能看得透的除了咱也真沒有旁人了。祚想了一下道:“三哥,小弟問個事兒:一尺綢緞得多少銀子?”

“厄,好像是一兩銀子吧,這個三哥還真不是太清楚,六弟問這干啥?”祉遲疑了一下道。

靠。這貨還真是不解民間疾苦的家伙。娘地,整日里就知道舞文弄墨。搞些子狗屁文章。祚在心里頭鄙視了一下祉,臉上卻帶著笑道:“在產地一尺綢緞是六錢銀子,可運到了京師就是一兩八錢,若是運到海外,那就是八兩整,扣除人工、成本、關稅,也有個十六倍的利,若是讓那些生番上門來收購,能有這個價嗎?”

“哦?”祉原本還真不明白其中的奧妙,被祚如此一說立刻恍然大悟的樣子道:“六弟的意思是生意是要做的,不過不能讓他們自己來買,是這樣地吧?可若是讓他們來,咱們來定個高價不成嗎?”

小樣!這貨還真是傻得可愛。若不是要你小子去出面上奏,咱還真懶得跟你廢話。祚又好氣又好笑地反問道:“鹽鐵向來是國家重利,可自古以來,哪個朝代缺了私鹽販子?鹽鐵不過是五倍多的利而已,尚且如此,這十六倍的重利之下,能讓多少人瘋狂,那些生番又為何不去私下收購,要買你十六倍的東西?再者生番原本就不識禮教,若是任由他們進出民間,蠱惑人心,一旦出了事,又該當如何?”

“不錯,是這個理兒,六弟之言甚是,不過皇阿瑪那兒又該如何回話?”祉算是聽懂了祚話里地意思,又擔心祚還另有埋伏,接著追問了一句。

嘿,上鉤了,咱早就在等你發問了,不過嘛,咱不能急,先逗逗你再說。祚心中大樂,臉上卻平靜得很,淡淡地道:“三哥,這是您的差使,小弟實在不敢獻丑。”

祚把話擱到這個份上了,逼得祉一臉子的尷尬,自嘲地笑了一下道:“六弟這話就不對了,這差使是哥哥的沒錯,可卻是六弟舉薦的,莫非六弟打算看哥哥地熱鬧不成?”

“三哥說哪地話,咱兄弟原就是一體的,三哥既然定要小弟獻丑,小弟也只好露個乖了。”笑呵呵地道:“既要跟生番打交道又不能讓他們靠近了,不若如此……”祉聽得連連點頭,笑呵呵地道:“六弟大才,哥哥生受了,這便辭了,明兒個上朝時就按六弟說得辦。”

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十八日,早朝剛開始。一待三呼萬歲已畢,三阿哥祉率先站了出來,口稱:“兒臣有本啟奏皇阿瑪,前次早朝,兒臣領命議決英格蘭使節一事,已有成算:此等生番不識禮教,為防亂我朝綱,兒臣以為不應讓其進駐沿海港口,但于海外交易卻是不妨,兒臣有本章奏請皇阿瑪御覽、圣裁。”

侍立在康熙老爺子身側的司禮太監秦無庸快步走下御臺。接過了祉高舉過頭頂地本章,快步走回康熙老爺子地身邊,將老三地本章送上,老爺子細細地看了一番,想了一下道:“念。”秦無庸道了聲是,將祉的本章攤開,用尖細地嗓音高聲念道:“茲有化外小國英格蘭來使面圣,因其不識禮數,不應允其覲見,然我天朝上國卻不可因此有失上國體面。賞其金銀若干,著其還鄉可也,其所奏請在沿海設司一事按律當予以駁回。然念其萬里來朝,其情可嘉,當許與之于海外交易,互通有無,方顯我上朝寬仁之體面……”

“眾愛卿以為如何?各自暢所欲言,朕聽著。”一待秦無庸念完祉的折子,康熙老爺子很是平和地說道。

祉這份折子雖是出于祚地授意,但這貨文筆好,一篇文章盡顯天朝上國的泱泱大氣,有理有節又有利。況且也提點到商法中的補充條款為準繩,眾大臣一時間還真挑不出其中的毛病所在,即便是那些守舊地大臣也無話可說,整個朝堂里立時靜了下來。

老八一伙正賺錢賺得來勁,這會兒也不想出頭阻擾此事;祚則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看著。啥話也不說;太子沒份參與海外貿易,心中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可問題是這貨上次被老爺子當庭訓斥了一番之后,早已嚇破了膽,在沒搞清圣意之前也不敢輕易表態;老大倒是想反對來著。可惜以他那木魚腦瓜壓根兒就不知道該從哪反對起;老四冷著臉也不吭氣。盡管他對此折深不以為然,只是沒必要在這個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當那個出頭鳥。一下子得罪三大勢力。阿哥們不表態,他們手下的那幫子奴才自然也就各自偃旗息鼓靜觀其變了,大家伙都不說話,老爺子可就點名了:“馬齊,爾身為戶部尚書,對此章程有何看法?”

馬齊一聽老爺子點了名,忙出列道:“臣以為三貝勒所言有理,一切恭請圣裁。”

“嗯,衡臣以為如何?”康熙老爺子又點了張廷玉地名。

“臣以為此章程可行,若是以之為準繩,責成禮部主持此事,并形成慣例卻也失為日后同類事情應對之策。”張廷玉緩緩地應答道。

“好,就依衡臣所言,此事交由禮部辦理。”康熙老爺子開了金口,繆彤雖然心中尚有不滿,可也只能出列接旨了。

哈哈,成了,也不枉咱費了如許地心血,娘的,總算是見了成效,嘿嘿,爽很!美很!祚面色雖平靜,心里頭卻是樂開了花,散了朝,跟一起子大臣們寒暄了幾句之后,立馬回府去了,自個兒躲轎子了樂呵了好一陣子。

有人開心,自然就有人不開心,最不開心的怕要屬太子了,海外貿易的事兒他倒是想讓門下地奴才去參合一腿來著,關封也搞到了手,不過船卻沒有祚壓根兒就沒打算拉上太子一把,也不說不給船,只是讓太子手下那個奴才自個兒排隊提船去,隊是排了,不過只怕永遠也輪不到他。

、眼瞅著那幾個兄弟都賺得缽滿盆盈地,太子心里頭窩火得很,可又沒地方發,散了朝也不跟著老爺子地大駕出城入住暢春園,獨自在皇宮里漫無目的地四下瞎逛著,這一轉悠,鬼使神差地又轉到了景陽宮,或許是上次那陣琴聲消除了他心中地煩悶,或許是天意,總之,再次聽到了景陽宮內傳出的琴聲,巧合的這琴曲依舊是那首《陽春白雪》,默默地聽了良久,皺著眉頭想了一下還是走進了宮中……

老十三祥從遠處宮殿地拐角處探出個頭來,一臉子思索的樣子看著景陽宮默默地發著呆。


上一章  |  十龍奪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