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經略關陜(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最新章節列表 >> 經略關陜(2)

經略關陜(2)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淡墨青衫 | 清明上河圖 
此語一出,張浚卻很是尷尬。

半響之后,方吃吃道:“今日要斬的,卻并不是尋常士卒。此人雖干犯軍法,與金人暗中勾結,卻是位高權重。”

“哦?”沈拓好奇之心大增,當即問道:“相公可否告知,此人是誰?”

“此人陛下想必也曾聽說起來,便是那原威武大將軍、行營參軍事、涇源路經略使,行營兵馬總管曲端。此人屢立戰功,靖康元年時,曾經率西兵入衛京師。只是當時不過是一個統制,陛下一定是記不得了。”

沈拓自然是“不記得”,臉上卻是假做沉吟,半響后方搖頭道:“果真是不記得。”

張浚點頭道:“此人抗擊西夏有功,在涇源路為統制,為兵馬總管時,都曾經立下赫赫戰功。只是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其腹心大將張忠彥日前突然投降金軍,更是坐實了他有謀反投金之意。為堅將士之心,絕叛逆之望,臣決意今日將他連同幾十名干犯軍法的士卒一起問斬,以為來者之戒。”

他這一番話,說的是義正嚴辭,合情在理。沈拓連連點頭,卻只覺得此人也有些昏了頭腦,這曲端怎么說也是一路大軍的總管,趙構不在,張浚等于是關川六路和蜀中四路的土皇帝,一切事物自然由他做主。可是自己就在此處,此人居然還是對方面大員說殺就殺,并不請示,其中關節,卻委實耐人尋味。

其實史實上,張浚殺曲端卻是在富平戰敗后,惱羞成怒之下,又急需替罪羊來頂缸,這才殺了曲端。

曲端此人,是西軍領袖人物,是宋朝難得的戰略層面的大師級將軍。張浚初至陜西時,對他也極為倚重,拜以威武大將軍,統領整個西軍。登臺拜帥時,西軍歡呼不止,士氣大振。而其后不久,曲端屢次違抗軍令,加上當年有逼走陜川宣慰使王庶的前科,使得張浚不滿之余,又多猜忌。

將帥不合,張浚自然不肯再用他,于是富平戰時,曲端的涇源兵交給了劉錫、劉錡兄弟統領,因曲端威望太高,劉氏兄弟不能服眾,打的帥旗卻仍書“曲”字,此人在西軍中威望由此可見。

戰敗之后,張浚勉強收拾殘局,保有四川和關中,斬曲端推卸責任。更為時人詬病,也被趙構猜疑,其后數年,不受重用。

而在此時,張浚決意殺曲端,卻是因沈拓至后,曲端當眾向人道:“張相公意在緩解東南之憂,不顧西兵困苦,屢次勤王折耗過大,此時準備不足,便要與金人野地決戰,必致慘敗。若陛下不至,也便罷了,今建康天子在此,相公不顧陛下安危,此何心哉?我必定要入奏天子,請罷兵停戰,據城而守,則關陜無憂!”

張浚原本深懼沈拓與趙構二帝相爭一事,這曲端只為為將卻不懂政治,當眾說出如此話來,卻是誰也救他不得,張浚連夜下令將他逮捕,以他心腹大將投金一事,決定殺他。

只是無論如何,卻也想不到,沈拓今日卻趕至邠州檢閱兵馬,卻正巧遇著他要殺曲端。

兩人正自說話,遠處的校場上卻傳來陣陣鼓聲,鼓聲隆隆,竟是音帶殺氣。

張浚不安道:“時辰將至,陛下可在此安坐,臣去處置了便來。”

沈拓心中雖對此事懷疑,在此時卻也不便與張浚爭執,只道:“相公辛苦,其實此事交給一個正將去做便是。”

張浚自然不好告訴他涇源兵不穩,需得自己去鎮住場面,只道:“勤勞王事,臣份內事,有何辛苦可言。”

“好,卿便宜行事,不必管朕了。待軍法事了,朕再去檢閱大軍。”

“是。”

張浚心中歡喜,連忙又行沈拓行了一禮,便欲離去。

沈拓卻將他叫住,笑道:“朕既然來了,可命康承訓隨卿一起,也教諸將士知道。”

張浚并未多想,連聲答應,帶著康承訓去了。

他自己離去,卻留下掌帳前親兵將吳璘侍奉在沈拓左右,保護皇帝安全。

沈拓此時已知道這吳璘是吳玠之弟,兩兄弟都是西兵大將勇將。吳璘相比其兄,謀略稍遜而勇武勝之,是以張浚用其掌帳前親兵。

因向那吳璘笑道:“朕在這軍營中還能有什么意外,將軍只顧昂首按劍,睜眼瞪目,卻沒得嚇壞了朕身邊的這些孩子。”

吳璘聽得一笑,卻是放下身段,到得沈拓坐處侍立。

種極和薛強幾個少年心中雖是不樂,卻也不敢與沈拓質辯,只低聲道:“誰是孩子,打起來還不知道誰厲害呢。”

沈拓只當沒有聽到,只笑吟吟與吳璘閑話家常,幾句過后,見吳璘心神放松,便突然道:“適才看張相公提起曲端,語多不悅,那曲端可有什么得罪張相公的地方么?”

吳璘心思原本就粗直,哪里知道沈拓在套他的話,只老老實實答道:“張相公與曲大帥一文一武,原本相處的還算和睦,只是因為張相要策應東南,不顧西軍安危,蒼促之間就要與金兵決戰。曲帥一意反對,兩人爭吵不休,張相對曲帥說,不敢打仗,你做什么將軍,曲帥二話不說,交還將印,兩人就此反目成仇。”

沈拓道:“如此只算是公事上的爭執,卻也不算什么。”

吳璘答道:“陛下來前,兩人卻又惡吵一次。張相問曲帥,此戰勝負如何?曲帥說:必敗無疑。”

沈拓失笑道:“哪有這樣答話的,問的也不通。”

吳璘拍腿道:“是啊!這兩人都是倔脾氣,張相公一心想讓曲帥低頭,曲帥則認為張相公是文人而不知兵,不將他看在眼里,這不就頂起牛來了。”

沈拓忍不住大笑幾聲,心想:“這不是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和么,此事常有。“

卻又向吳璘問道:“后來如何?”

吳璘道:“張相公大怒,向曲帥說,勝又如何?曲帥答:若宣撫之兵不敗,端伏劍而死。張相公說:敢立軍令狀嗎?曲帥取紙筆而寫。張相公看他如此,也是氣不過,也道:浚若不勝,當以頭贈將軍!”

他說到這里,連連拍腿,道:“大軍未動,將帥失和,這可真是不妙。”

沈拓心中一動,向他問道:“你兄弟二人,吳玠為權永興帥,秦鳳路副帥,你為帳前掌親兵,都是西兵大將,此次張相公宣撫關陜,調動大兵與敵人決戰,你兄弟二人看法如何?”

吳璘卻不愧是武人,直率的很,沈拓話音未落,他便答道:“曲帥曾言:平原廣野,賊便于沖突,而我軍未嘗習水戰。金人新造之勢,難與爭鋒,宜訓兵秣馬保疆而已。雖然我兄弟被曲帥苦害幾次,差點兒命喪戰場,不過他這話在理,當日軍議時,我們都是贊同的。”

“哦?”

沈拓低頭不語,面露沉思之色。

他心中自然也清楚,宋朝此戰,有敗無勝。在這個女真滿萬不可敵的時代,在關陜平原這個宋朝最后可以讓女真重騎兵展開沖鋒的地方,在正面戰場,平原地形,與集結起來的女真騎兵做正面戰場的交鋒,誠為大不智之舉。

張浚行此事,是害怕東南不保,趙構被擒,那么宋朝沒有了大義上的君主,必定滅亡。而沈拓一則明白趙構跑的比兔子還快,女真人一直逮不到他。二來,他自己現下也是皇帝,憑什么犧牲自己來保全趙構?

只是,他又清楚,張浚以川陜五年財賦,花幾個月時間集結了大量的物資,集結了大量軍隊,必要與金兵一戰方可。若是他以帝王之尊,強令停戰,一者西兵士氣受挫,固城拒守是否成功,也很難說。而他沈拓亦就是趙恒的威望,也必將進一步下跌。

在與趙構爭威望,爭帝位的時刻,他也絕對無法來做到這一點。

他想了半天,終搖頭一嘆,覺得無法阻止這一戰。


上一章  |  清明上河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