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第四章 最后一戰的序幕,拉開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皇帝李治 >>大唐皇帝李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最后一戰的序幕,拉開了……

第四章 最后一戰的序幕,拉開了……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小妖的菜刀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小妖的菜刀 | 大唐皇帝李治 
第三卷敕勒川下的馬蹄聲

大唐皇帝李治第三卷敕勒川下的馬蹄聲

大唐皇帝李治第三卷敕勒川下的馬蹄聲。

很多人提到為什么豬腳還不出場,嗯,隨后的吐蕃大戰基本上就是主角的獨角戲,所以這里就介紹多一點,大唐皇帝李治也不應只是李治的獨家個人秀。

最后一場吐蕃大戰快來了,三場大戰也快結束了,之后會有另外的驚喜的,另外有讀者希望加更,如果現在已經放暑假了,沒說的,加,但后天我們就考試啦,小妖每天抽出時間寫東西,還要考試,七八門啊,我都快累的吐血了,實實在在是撐不住了。

等三場大戰過后,小妖還有新的驚喜,一定讓大唐更加精彩。求原諒了。

※※※※※※※※可愛的分界線※※※※※※※※

什么叫名將?

每個人定義不一而同,王翦一家滅了六國過半,算不算名將?

項羽戰場之上,所向披靡,算不算名將?

李牧雖未滅國,最后更是死于販夫走卒之手,但誰又能說他不算名將。

名將的標準有很多,但唯一一條不變的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當蘇定方出現在戰場時,就已經注定了處木昆和突騎施的結局。

其實,論將起來,西突厥兵常年混跡大漠,個個都是沙戰的好手,但卻偏偏是唐軍的個人戰力占上風。

雖然突厥軍打起仗來,兇悍不要命,草原上歷來的野蠻讓他們擺出一副老子不要命了,死也拉你墊背的架勢。

突厥就是這樣一支不要命的軍隊,非是如此,也不會成為李世民一生大戰最為兇險的,定襄奔襲也不會成為衛國公李靖的代表作。

平時靠著兇悍欺負欺負回紇、契丹,但是面對唐軍卻只能注定悲催,惡人自有惡人磨。

自有唐,無不戰。

自血緣傳說和天命神話后,唐高祖李淵就陰險腹黑的率領關隴軍人世家反了楊氏天下,篡了隋,建都長安。

而自大唐建立后,漢人就在“唐”的大旗下,戰斗個不停。

而唐最困難的時候,從晉陽起兵,差點又撤了回去,功虧一簣,其長安建都,仍是苦戰不休,和王世充、和竇建德、和李密,一直打個不停,掃平了大大小小的諸侯,蕩平原,最終百戰沙場贏得了“天下”這快最豐盛的大蛋糕。

后來又是打羅藝,然后打國內大大小小的反對勢力,梁世都、吐谷渾、黨項羌,還有年年搗亂造反的撩人。

最后就是名傳千古的破突厥,期后破高昌,和西突厥爭鋒西域,到后來滅高句麗三國,到如今的打薛延陀、打西突厥、打吐蕃,大唐盛世不是建國之后自然而然就有的,而是不斷的殺,不斷的打出來的,漢人的榮光,唐時再起,也就在這拼命實現的。

結果,大唐勝了,每戰必勝,但大唐還是要打,不打不行啊,不打如何能在這個世上活呢,李世民貞觀四年對著出征的李靖、李績說,打輸了,就不要回來了。

唐軍出動三千鐵騎突襲,后續十多萬大軍跟上支援,但之前三年,大唐的國家機器一直圍繞著突厥轉,期間又費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心血,李世民較之朱元璋要“仁”的多,但較之朱元璋最大的不幸就是得位不正。

或者說朱元璋得位太正,他是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得位最正的一位皇帝,靠著手下的農民軍將蒙古漢子給踢出了原,趕走異族,誰有他得位正。

所以李世民必須勝,若敗,那么從此李世民以往背的一切罵名,都會一股腦爆出來,所以一貫對待臣子很哥們的李世民放狠話了,敗了,你就葬身草原吧,否則回來,朕也要你們命。

這不是李世民狠,萬一真的敗了,總要一個背黑鍋的,李世民自是不能背,那只有李靖和李績,仗是你們打的,國公爺,份量也夠,你們不背誰背。

所以當初在奔襲突厥,有部下對李靖說,唐儉還在突厥王帳內,是不是考慮人家唐大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藥師伯伯聞言后的回答也很干脆:“唐儉算哪根蔥啊,死了拉倒”(唐史演義),自家的命都快保不住了哪顧不得了其它。

大唐最后滅了東突厥,河套還有整個北方草原名義上都是大唐的場子,再也不會出現被人兵臨城下的恥辱事了,大唐終于再現有隋一朝的輝煌。

大唐拼了命的擴展疆土,增加屬國,在北方征服了強大的東突厥,在西方滅高昌,滅龜茲,分裂西突厥,開辟絲綢之路,稱霸西域,但大唐終究還沒有無敵,不提那大食,還有西南的高原霸主吐蕃呢

所以唐兵,個個都是精英,每個人的技擊之術都出神入化,只要不遇到特殊情況,一個唐軍能同時對付四五個突厥騎兵,如果配合就更變態了,歷年來的艱苦戰斗,鑄成了他們鐵一樣的神經,不屈的意志。

一萬南方唐軍,就敢奔襲在沙漠,遇到十倍于己的突厥兵,并且戰略上處于絕對劣勢時刻,很可能被夾擊,做了點心,但即使這樣,周智度也敢分兵只率四千騎兵,兩兩殺向夾擊而來的十萬突厥兵。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血不流干,死不休戰。”

唱著這戰歌,一名名唐軍士兵不顧一切的回頭射殺洶涌沖來的突厥軍。

處木昆和突騎施傻了,眼也直了,見過不要命的,但沒見過這么多全都是不要命的。

雖然不是第一次在戰場上戰斗,但唐軍拼命卻是次,那兇狠的眼神,凌厲的箭雨,往往一個唐軍一番下來能殺十幾個突厥兵,要不是打了個措手不及,說不定自己已經被這一萬唐軍倒打一耙,這唐軍上上下下可全都是狠人啊。

他們似乎有種信心,或者說是一種豪氣,認為沒有人能抵擋他們的兵鋒,哪怕情況再兇險也是如此。

弩箭如雨,八千多唐軍分成兩隊,分別抵住十萬突厥兵,唐軍也不和突厥兵進行白刃戰,只是利用方便快捷的輕型連弩遠遠射殺,一時間密密麻麻覆蓋進大軍。

四野,只能見到數量不多的唐軍一身黑色鎧甲紅色披風的點綴在人海之,雖如海嘯的扁舟,可始終堅挺。

每一個唐軍都要面臨十四五名的突厥兵追擊,有的英勇的,為了給戰友減輕壓力,大聲呼嘯,策馬狂奔,回頭馳射,身后跟著的竟是百來名氣炸了肺的西突厥兵。

唐軍馬好,加前是個廢物點心,但一旦加起來,除了少數的駱駝兵,其它西突厥戰馬都不夠看的,這以一敵百,可比韋小寶麗春院大被同眠要壯觀了許多。

“撕開,撕開,把突厥兵的軍陣給本將撕開一個口子”

不知何時,遠處如大漠狂風般沖來無數黑甲騎兵,為的正是蘇定方。

蘇定方今年四十四歲了,大聲暴喝時,帶著一種金屬質感的鐵鼓銅鑼之音。

在他的喝令下,及時趕到的大唐兵呼嘯的沖在了蘇定方身后,是的,是身后,蘇定方是名將,同樣也是猛將,他打仗從來不會喊“兄弟們頂住,頂住(重音)啊”,總是沖在最前線。

殺人者人恒殺之,同樣偷襲之人,別人也可以同樣施為,當蘇定方帶領大軍如斬馬刀將數萬突厥兵的陣形來回鑿斬斷數次后,周智度也瘋狂了,不是死后劫生的高興,而是興奮的,興奮的眼睛都是紅色的。

唐軍被突襲,又是深深的黃沙,根本來不及加到極致,只能迂回,一邊躲避攻擊,一邊策馬,如今蘇定方趕過來了,無疑將這八千多唐軍解脫了出來了,這一次不需要周智度指揮,所有唐軍都開始真正的飆了。

加,加,再加,唐兵的馬鞭抽的戰馬不住的嘶鳴,馬鞭都帶起了點點馬血飛濺空,等這一部分唐軍真正的飆到極后,勝負的天平也徹底倒向了唐軍。

充滿機動力的唐軍,開始射弩了,所有唐軍不約而同的收起了馬刀馬槊長戈,掏出輕弩,一個個精準射擊。

蘇定方纏到現在,看周智度脫離了突厥兵的包圍泥沼,也就下令再一次鑿穿,脫離戰斗。

而戰斗……也就到此為止了吧。

“嗖嗖嗖”

唐軍不斷的射出一支支高飛的箭,突厥兵的噩夢開始了。

迂回時射箭,進攻前射箭,進攻的過程射箭,轉身逃跑還在射箭,你追上了射箭,你追不上還射箭。

突厥的箭又夠不著,夠的著,你那破箭能射穿鐵甲嗎,射穿甲你能射穿我里面數層厚的絲綢內.衣嗎,射出內.衣,你能射穿我的身體嗎,好吧,即使你都射穿了,走了狗屎運,只要我沒死,我就繼續射,你奈我何。

這種類似無賴的打法是可以把人逼瘋的,不到片刻,已經充分揮弩騎兵優勢的唐軍箭下,已經倒下了四萬突厥兵了,他們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劍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啊……”

一名突厥兵將領給射死在戰場之上,雖然有甲具,但依然擋不住唐軍的弩弓近射,而其它沒有盔甲的突厥兵,那是一點的緩沖也沒有,箭支一根根向著突厥軍飛射。

和富得流油的大唐不同,突厥人射箭,只有精兵才有一定的箭支,而且數量還要控制,突厥人可不會開礦冶鐵。

甚至于很多箭支根本就不是突厥軍隊的,而是突厥兵自己帶的,用自家的牛骨羊骨,慢慢的用尖石一點一點磨出來,每一根制作都很艱辛,所幸古人有的是時間,閑著也是閑著。

而在這一點上,唐軍的弩箭則多的嚇人,像吳宇森的子彈,怎么打也打不完。

雖然突厥兵的軍心戰意也不錯,但打仗,光拼可不行。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拿著把ak47隔著老遠處絕對能干翻一群什么跆拳道柔道泰拳大師,當然,小李飛刀除外。

這些東西,不服不行,漢人稱霸于世,靠的就是這個。

眼見唐軍開始飆了,馬上的處木昆和突騎施心頭寒徹骨。

兩人彼此對望了一眼,處木昆對身邊的親騎低沉道:“鳴金,投降吧”

那親騎眼大怔,但隨即沉默了下去。

“鏗鏘”聲,還剩下的四萬突厥騎兵退下了,唐軍還在狂奔不止,這戰馬度可不是容易就能加起來的,要珍惜啊,該死的沙漠。

處木昆和突騎施投降了,剩下四萬突厥兵也跟著主帥降了,蘇定方大喜,這對于蘇定方來說可謂是及時雨,他馬上從征了萬余人的突厥騎兵加入遠征軍的行列,以補充自己軍隊實力的不足。

而咽城外至此也全無防御,也落實了程咬金的戰略設想,最后一戰揭開帷幕了。


上一章  |  大唐皇帝李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