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國軍一師二旅的進展非常順利。
關東軍雖然號稱六十萬人,但實際上真正的日本軍隊只有三十余萬,還要分出大半兵力承擔關內作戰任務,剩下的不到十萬的軍隊要平攤到一百二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個城鎮駐守的日軍官兵有多少可想而知。
以松花江畔的佳木斯為例,雖然在今年年初的行政劃分中,佳木斯被偽滿政府確認為三江省的省會,但是,這個所謂的省會城市,幾乎沒有任何輕重工業可言,整個城市雖然依托三江流域方便快捷的水運,有五六百家商戶在其中經營,但城市建設卻毫無規劃,低矮的棚戶區到處都是,加之此處又是東北抗聯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原本高聳的城墻,早已在連番戰斗中殘破不堪。
由于一再地抽調兵力組建獨立旅團,如今這里駐扎的不過是日軍一個守備大隊和偽軍一個團,在第二旅兩個團突然而又猛烈的沖擊下,活躍于佳木斯地區的抗聯各軍又在城內群起響應,因此雖然戰斗非常激烈和殘酷,但依然在半天時間內成功拿下了這個松花江上的重要城市。
倒是第一旅的行動遇到了麻煩。
估計是從鐵路沿線城鎮紛紛求援的電報中得到了警示,關東軍司令部果斷下令,穆棱縣城、馬橋河鎮、下城子鎮、興源鎮、穆棱鎮、綏陽鎮等城鎮的守備部隊全部撤到綏芬河,再加上從老爺嶺、太平嶺一線抽調回來的封鎖長白山地區抗聯的隊伍,一下子集結了八千余日軍和一萬一千偽軍,憑借著構筑多年的恐怖堡壘,整個綏芬河宛若一個收縮回去的烏龜殼,讓人頭痛不已。
雞寧縣城,唐紅雷和安明祈正在接見東北抗聯的諸多英雄豪杰。
由于救國軍擺明了車馬炮與關東軍對著干,特別是截斷中東鐵路,在牡丹江一線與日軍對峙的行為,原本并不被抗聯各軍看好,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向反應迅速哪里有抗日火苗燃起總是第一時間撲滅的關東軍,這回竟然出奇地反應緩慢,雖然也嘗試性地發起渡江戰役,但卻總是無功而返,保守估計,如今送命在牡丹江一線的日軍已達千人,這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
隨后,救國軍第一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清除了盤踞于三江平原北部鐵路沿線的諸多縣鎮,并且在抗聯各部的支持下,收復了中蘇邊界大多數戰略要點,解救了大量被拘押修建國防工事的中國勞工,勢力直達松花江和黑龍江,一躍而成為抗日諸軍中最耀眼的明星,想不關注都不行。
再加上蘇聯方面下發的最新指示,所以各路英豪也就順水推舟,收拾好心情,前來雞寧看個究竟。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手下隊伍六千余人,此前一直在長白山周邊地區活動。六月初,楊靖宇率部發動西征,進攻梅河口失敗后退回臨江(今靖宇縣),在鴨綠江邊繼續開展游擊戰爭。一周前,楊靖宇收到蘇聯遠東軍區的命令,前往雞寧與抗日救國軍領導層見面。楊靖宇匆匆收拾行裝,帶著幾個警衛員從琿春進入蘇聯境內,然后再快速轉道雞寧。
金洪默,抗聯第二軍的軍長,手下十一名干將,全都在川南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思想和技能培訓,現在該軍有一萬余人馬,在中朝邊境的延吉、汪清、和龍、安圖、琿春等地活動,實行的是和安家軍一樣的軍事體制,乃目前抗聯各軍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部。沒錯,這個金洪默就是綽號“黑瞎子”,是安毅在黃埔時的學友。去年年中,金洪默帶著十一位受訓完的弟兄,在保定十七軍駐地和朝鮮抗日復國社的一群干部匯合,然后在第四廳的幫助下,喬裝成朝鮮流浪商人出關,在中朝邊境和復國社的舊部匯合,很快奪取了第二軍的領導權。金洪默的參謀長洪玉普,是原楊九霄四十師的上尉參謀,手里掌握著第四廳的聯絡線,這次金洪默之所以會趕來雞寧會盟,也是想瞧瞧在三江平原干得風生水起的安家軍后起之秀究竟如何,在日軍一步步加大封鎖的情況下,尋找生存和壯大的機會。
趙尚志,抗聯第三軍軍長,黃埔軍校畢業,長城抗戰期間,他曾經以紅軍三十六軍政委兼獨立師師長的身份,指揮由巴彥游擊縱隊改編的紅軍,與楊九霄、顧長風攜手合作,三戰朝陽,打得鬼子鬼哭狼嚎,后來隨著楊九霄和顧長風率部退入關內,遼西地區的所有反抗武裝被日軍肅清。趙尚志帶著隊伍,來到哈爾濱東南方向的珠河縣(今尚志市),開戰游擊戰爭,隊伍迅速發展至萬人,游擊區包括了濱江、賓縣、方正、延壽、五常、珠河、阿城、雙城、榆樹、葦河各縣,去年他們甚至一度逼迫到了哈爾濱近郊的滿家店、蜚克圖、橫山嘴子一帶。抗聯第三軍的政委卻是位英姿颯爽的女英雄——趙一曼,她原名李坤泰,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敘府白花鎮人,由于第四廳的及時搭救,這位去年將遇害的安毅同鄉,并沒有被日軍逮捕殺害,如今已經成為抗聯各軍中身份最高的女人。
李延平,抗聯第四軍軍長,莫斯科東方大學畢業,這部武裝是原救國軍王德林的舊部改編而成,人數在三千人左右,活躍于雞寧以東的密山縣及勃利、寶清和松花江下游兩岸,在此次第二旅進攻虎林縣城中,第四軍給予大量協助,是目前抗聯各軍中,最早與救國軍合作的抗聯隊伍。
周保中,抗聯第五軍軍長。他早年參加云南護國軍,參加過北伐,二八年前往蘇聯學習軍事,回國后擔任原救國軍總司令王德林的參謀長,馬和橋等著名戰役便是其一手指揮。后來救國軍失敗,周保中率領一部來到牡丹江城以西的寧安,創建了游擊隊,至去年年初,改編為抗聯第五軍。在救國軍第一師沒有占領雞寧前,第五軍由于其聯系東西南北的關鍵位置,影響極為巨大。第五軍成立后,遠征敦化、橫道河子、穆棱各地,順利與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建立起聯系。第五軍僅有五千余人,但經受的戰斗最多,也最為殘酷,這次第一旅三團南下占據大山嘴子,就多得第五軍幫忙。
夏云杰,第六軍軍長。第六軍由湯原縣反日游擊隊組建而成,現有人數三千余人,游擊區遍及周邊的佳木斯、依蘭、鶴崗、雙鴨山等地。第六軍的特點是特別善于發動群眾,和當地老百姓關系極為緊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子弟在第六軍當兵。
此外,活躍于饒河地區的第七軍軍長李葆滿,活動于方正、勃利兩地的第八軍軍長謝文東及第九軍軍長李華堂,還有立足于舒蘭發展的第十軍軍長汪亞臣、在通河與鐵力間游擊的第十一軍軍長祁明山盡數到齊,雖然這后五個軍人數都很少,但卻有著極為深遠的政治意義,所以救國軍高層非常重視,給予足夠的禮遇。
此次會面,算是東北境內所有抗日力量的一次會盟了,如果能統一思想,協調行動,那么對今后東北地區的抗日大局,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安明祈首先代表救國軍講話:“諸位前輩,同仁,歡迎大家來到雞寧。我知道在動身來雞寧的一路上,前輩們已經參觀了我們的新兵部隊的選拔和訓練,并且還對我們在根據地建設、政權結構、產業經濟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疑問。今天我們可以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大家有什么疑問盡管提,我盡所能答復大家。”
“請問,為什么才打下佳木斯和周邊地區,你們就大張旗鼓地要搞什么減租減息,還派出隊伍深入到每一個鄉村,這不是損害本地士紳的利益,進而把他們推向日本人嗎”大地主出身的謝文東有些不滿地問道。
“我的問題是——貴部為什么會選擇在平原地區建立根據地根據關內游擊戰爭的經驗,在山區鞏固發展,不是可以避免與敵人有生力量決戰,進而保存自己嗎”
趙一曼白了謝文東一眼,朗聲問道。對于那些混入抗聯隊伍的地主和富商,趙一曼極為不滿,可是這是上級為了團結所有抗日力量而做出的決定,她沒辦法反對,所以只好裝作看不見。
“那個抗日民主政權是怎么回事你們的市政府,好像有不少官員是土豪劣紳,以前還在日本人組建的政府中工作過,他們能代表人民嗎”趙尚志也有些不解。
“請問”
隨后五花八門的問題源源不斷地提出,林林總總十多條,安明祈一一記錄在本子上,然后一一作答。
“我們進駐雞寧后,走訪了不少鄉村,發現雖然許多人聽說過抗聯的事情,但總覺得事不關己,甚至還覺得抗聯的行動給他們帶去了災難,所以才會對我們奪取雞寧建立民主政權表現得很冷漠。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在座的前輩對根據地建設方面抓得不好。為了避開日軍,更好地保存自己,在座的諸位前輩都選擇在深山密林中建立基地,而比較少在平原或者丘陵地區的人民群眾中開展工作,沒有大規模建立起‘放手發動群眾、進行聯防’的那種抗日根據地,更不用說開展可以團結大多數人的‘減租減息’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權’的行動了。
“為什么要減租減息呢這一點中國內陸的川南地區實施得很好,我可以詳細地解答給大家聽這樣可以兼顧農民和地主兩方面的利益,既有利于團結大多數地主抗日,又可以削弱剝削,改善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條件,從而發動廣大群眾踴躍抗日,這樣就在民族戰爭條件下,把發展統一戰線和解決農民問題很好地結合起來。
“通過減租減息,我們控制的地區,各階級的土地占有關系和經濟地位將發生很大變化,地主的戶數和占有土地的比例將會減少,貧雇農的戶數也會減少,但每戶平均占有土地的數量將明顯增加,地租率也會顯著下降,地租中超經濟的額外剝削和高利貸剝削就消除了,佃戶的收入增加,生產積極性提高,又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通過實行這個政策,可以適當地調節根據地內的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團結各個階級、階層,這對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廣大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
“抗日民主政權是個新鮮的玩意兒,看起來似乎和抗日本身關系不大,與軍事方面也無關系,似乎不甚重要,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我也是北上的時候,聽我義父安毅將軍粗略地講了一下,他交代我們到東北后,還要自己摸索,因地制宜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具體來說,便是我們根據地政府和議會的構成中,我們軍方只占據其中的三分之一,工人和農民占據三分之一,地主和富商也占據三分之一。這樣做的好處是團結各抗日階級、階層,大力爭取中間力量,孤立頑固勢力,鞏固和發展抗日統一戰線,使我們建立起來的政權擁有廣泛的代表性,有力調動社會各界團結抗戰的積極性。
“這樣堅持不懈地堅持下去,哪怕是日寇占領區的鄉紳富商,也會有來我們控制的地方投資經營的積極性,地方精英與我們抗日軍隊之間,將會出現和睦共處的情況,相信那些被選進或者聘任為參議員和區代表的鄉紳,將會表現出空前的抗日熱情。鄉紳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后,減租減息遇到的阻力也相應減小了。另外,這個制度還可以使我們的政權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大大加強,提高各級政權機關的工作效率。”
抗聯的一眾老大聽了面面相覷,一時間有些消化不了。礦工出身的第六軍軍長夏云杰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服氣地說:“我們沒實行這么麻煩的政策,不也一樣可以好好地打擊日本人嗎我覺得這個純屬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嘛”
房子里一片哄笑,可是安明祈一點兒笑的意思也沒有,他眉頭皺了皺,待眾人安靜下來,才繼續說道:
“這些好處以后大家自然就可以看出來了好吧,既然大家有疑問,我就繼續就這個話題深入探討一下,讓大家有個更為直觀的感受根據我們的情報,日偽軍正在長春、吉林、磐石等地推行‘集團部落’的計劃,就是把散居各地的人家強行集中于一處,一個‘部落’通常為百戶左右,當然也有更多的,但最少不得低于五十戶。這些‘部落’周圍筑兩丈左右高的圍墻,四角建炮樓,墻外挖壕溝,然后通通拉上鐵絲網。‘部落’內部除由青壯年組成的‘自衛團’外,還駐扎有警備隊,有的是偽軍,有的是日軍。這些‘部落’選址大都在交通便利處,并修筑警備道,有警備電話,與縣城和附近‘部落’連通,一處遭遇襲擊,別處即趕來增援。平時進出搜查,糧食、鹽、布匹等等,凡本文轉自是我們抗日武裝所需要的一切,均嚴禁帶出‘部落’來。另外,人員進出也要進行登記,叫做‘掛號’。來客人來訪要‘掛號’,串親戚也要‘掛號’,要是不‘掛號’就會被視為‘通匪’。家里來的客人要居住幾晚,必須得有‘居留證’,串親戚也得辦理‘行路證’,甚至于上山打柴,下河抓魚,都得有證,據說連到河邊挑水也得有個火印木牌。大家知道這樣持續不懈,進而推廣到整個東北地區會有什么惡果嗎”
迎著大多數人茫然的神情,安明祈搖了搖頭,繼續分析:“在此以前,由于敵我兵力對比,在座的諸位前輩始終都堅持打運動戰、游擊戰,能打就打,打了就走,不能打當然也走,反正人熟地熟,走到哪兒都不愁吃住。這東北人煙稀少,但就算是再偏僻的地方,也都有人煙,因為早年這些土地大都無主,只要開墾了就是自己家里的。我們抗日武裝雖然沒有政府支持,沒有正規的軍事編制,沒有后方,因而也就沒有兵員、給養、彈藥等補給,可是,我們到哪兒都有人啊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援,這一切困難基本上就不成問題了。實際上這是一種人民戰爭,最深厚最強大的助力,存在于民眾之中。可是,一旦‘集團部落’計劃推行到整個東北后,根據地、游擊區便成了無人區,我們與群眾徹底地分離開了,就像魚兒沒了水、瓜兒沒了秧,從此后天大房子地大炕,野菜樹皮是食糧,餓死凍死的會比戰死的多得多,你們好好想想把”
房子里沉默下來,尤其是直面松嫩平原感受至深的楊靖宇臉色變得慘白,近來在日軍“集團部落”計劃下開始頻繁遭遇麻煩的金洪默也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很快,心如撓癢的楊靖宇、金洪默、趙尚志等人便請安明祈繼續講下去,看看如何才能破解日本人這種陰狠毒辣的招數。
安明祈點了點頭:“大家知道小鬼子的陰險狡詐了吧沒錯,若是我們再不作出一些改變,缺乏足夠牢固的群眾根據地,我們將對小鬼子的步步緊逼一籌莫展,等到‘集團部落’在三江平原上建立起來,農村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會被關進這些‘人圈’里面。一旦他們與我們抗日軍隊的聯系被切斷以后,我們的噩夢就要開始了。你們不要以為在天寒地凍之時‘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就很苦了,你們肯定想不到,以前這樣的苦頭,對日后的抗日軍隊來說,已是天堂一般要是日本人的‘集團部落’在三江平原上普遍建立,躲藏在密林中的抗日軍隊甚至在三九天滴水成冰的夜晚也不能生火因為一生火,附近的日軍碉堡就會發現有人在‘集團部落’之外活動,大軍就會立即趕到,我們會餓著肚子渴著嘴,在這深山老林里跌跌撞撞,一路躲避,直到餓死為止。
“所以,我義父告訴我,游擊戰所恃者,無非是人民,游擊隊與老百姓的關系是龍與水的關系。龍,‘其得水,變化風雨,上下于天不難也;其不及水,蓋尋常尺寸之間耳’。一旦我們應對日偽‘歸屯并村’的毒計無力,與人民徹底地割裂開來,下場可想而知。雖然到雞寧后,我也聽說過很多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給你們帶食物的動人故事,但是,我們畢竟無法讓一支軍隊完全靠老百姓崇高的思想覺悟來生存啊
“設想一下,我們在三江平原地區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權和開展轟轟烈烈的減租減息運動后,我們已經在群眾中扎根很深,有了穩固的根據地,日軍一時間勢大,我們可以從容退入山上,日偽軍苦于我們來去無蹤,肯定會繼續推行他們的‘歸屯并村’計劃,到時候我們即可果斷出擊,乘日偽之隙將所有建筑材料收繳來付之一炬,日偽軍前腳登記了戶口,我們后腳就趕來把帳冊燒得精光,令日偽勞而無功,欲哭無淚。如此這般,三江地區將始終無法建立日偽的有效統治,無法將人民與我們抗日部隊隔離開來,因此也就無法扼殺我們。若是我們的方針政策推廣到整個東北,那日本人苦心積慮推行的計策,對我們還有用嗎”
所有人聽得津津有味,為安明祈高深的理論造詣折服不已。隨后安明祈話音一轉:“所以,為了我們的生存,我提議大家回去后,立即開展建立民族政權和實行減租減息的政策,并且從即日開始,主動出擊,打擊日本人苦心建立起來的村落和堡壘,把人民群眾的心拉到我們這邊來”
安明祈的話,讓所有人深思不已,不過這似乎是目前應對危機最好的選擇了。否則真的任由日本人把其‘歸屯并村’的計劃實施下去,抗聯各部除了退到蘇聯外,好像別無選擇。
PS:真實的歷史,抗聯便是這樣被日本人玩殘的正是由于至39年底‘集團部落’計劃實施完畢,日本在東北的控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強,抗聯基本上被清除,才有了關東軍擴張的基礎。在此之前,關東軍為了維持在中國的戰爭,不斷地抽調生力軍南下,所以東北一直處于一個兵力相對空虛的階段。
隨著三八年張鼓峰和三九年諾門坎與蘇軍作戰的失利,導致了日本國內對于東北安全的緊張,除了不斷從其國內抽調兵力入東北外,還在東北就地組建武裝,最多時達到了二十四個師團、九個混成旅團、一個機動旅團、若干獨立混成旅團和獨立守備大隊,共計七十萬人的規模,但真實的戰力不敢恭維,因為其中不少是老人和孩子。
所以,七七事變前后,實際上東北的日軍是相當虛弱的,如果采取正確的方針政策,完全可以實現日軍在華北和華東地區所遇到的那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