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571章 又死一個(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1章 又死一個(4)

第571章 又死一個(4)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他怎么還不來?”

“他怎么還不來?”

“他怎么還不來?”

在牛皮關的要塞背后,一個突厥將正在焦急不安的走來走去。他正是幸運從云州逃出來的李存審。由于突厥人遭受連串的沉重打擊,已經到了亡族滅種的邊緣,素來冷靜沉著的他,也顯點失態了。在逃出云州的時候,他的腿部受了點傷,走路的時候,一瘸一瘸的。

但是,正是腿部傷口的疼痛,讓李存審還能夠保持清醒。鉆心的疼痛,讓李存審意識到,突厥人的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他不知道突厥人最后到底有多少人能夠幸運的活下來,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是也能夠活下來。這種對于未來的絕望,最容易令人麻木,只有心的疼痛,才能夠將他從絕望和麻木中拉回現實中來。

在他的身邊,是同樣焦慮不安的突厥人。他們的神色都非常的疲憊,同時顯常的驚恐。他們的眼睛,不斷的盯著周圍,生怕在樹木巖石的背后,突然有鷹揚軍出現。自從突厥人進入河東道以來,他們還是頭次感覺到這么狽,這么絕望,這么驚恐。

突厥人向來都眼高于頂,尤其是進入河東道以后,更是目中無人。在連續數次擊敗自己的對手以后,他們就不將漢人放在眼里。在他們的眼中,漢人的力量,幾乎可以忽略的,盡管他們的人數很多,繁衍能力很強,可是卻不會團結起來對付突厥人。河東道的突厥人只有幾十萬,漢人的數量是他們的數倍甚至十倍,但是突厥人在河東的統治,卻異常的穩固。

直到鷹揚軍到來……

“這個該死的劉鼎!”

牛皮關上幾乎每個焦慮不安的突厥人,都在低聲的詛咒著這個響亮到不能再響亮的名字。

李存審也不例外。

他同樣在詛咒劉鼎,在詛咒鷹揚軍。

他原本對自己是非常自信的,在突厥人里面,他向來都是以深謀遠慮著稱的。(更多新章節請到WW〕

和李存孝的武勇完全不同,李存審對于局勢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因此,他的部隊,來都是損失最少的。這次駐守云州,他就表現得非常,沒有給契丹人和吐谷渾人任何的機會。

李存審是很精明的,在李存孝繼續逗留在白登山的時候,他帶著自己的幾百名心腹,悄悄的躲到了更遠的牛皮關。牛皮關在白登山的東北方向,背后就是沙漠戈壁,如果鷹揚軍追來,他只要呼哧一聲,就能夠潛入大漠深處。他相信,鷹揚軍是絕對不會輕易追入大漠的,因為他們對大漠不熟悉,進去了就出不來。

剛才,從白登山的方向,傳來激烈的喊殺聲,隨后歸于平靜。

李存審明白,李存孝肯定是完蛋了。

就算李存孝能夠殺得了千人,兩千人,也擋不住潮水般的鷹揚軍,他的尸體,將最終被鷹揚軍踏成肉醬。無論李存孝的武力多么的驍勇,都無法抵擋鷹揚軍的三眼鐃。對于這種火器的認識,李存審是非常忌憚的,他為此還做過專門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絕對不是血肉之軀能夠抵擋的,所以,他絕對不會選擇和鷹揚軍正面對峙。

他勸說過李存孝,放下云州,放下李克用,跟他一起回去諾蘭河草原,整頓突厥人部落,臥薪嘗膽,養精蓄,等待機會。突厥人已經失敗了,這是必須承認的事實。突厥人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現在他們已經沒有和鷹揚軍叫板的機會,他們必須為突厥人在大草原的生存而奮斗。

突厥人不要做卷土重來的幻想,經過鷹揚軍的連番打擊,在可以想的將來,突厥人都不可能再次踏入中原了。他們現在要對付的,是身邊的鄰居,是身邊的豺狼。大草原的豐美水草總是有限的,在突厥人受到嚴重的打擊以后,覬覦諾蘭河草原的部落,一定會很多很多。

可是,李存孝沒有聽他的。

李存孝決心和李克用一起戰死。

現在,他應該是實現了自己的夙愿了。

李存孝是完了。

李克用也完了。

突厥人……恐怕也完了。

沒有李存孝的幫助,他想要對付周圍的豺狼鄰居,還有李存信、劉仁恭和劉守光三人,難度非常大。

李存信是名副其實的小人,劉仁恭和劉守光父子,更是小人中的小人。這三個小人聚集在一起,想要對李存勖不利,他李存審一個對三個,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在云州遭受挫敗的突厥人,目前剩下的完整軍隊,就只有李存信帶走的一萬人了。

劉守光既然敢對李克用下毒手,自然不會放過李存,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他和李存信就會出現在諾蘭河草原。劉守光當然不會親自出面,他一定會慫恿李存信出來,爭奪突厥可汗的寶座。李存信利益熏心,肯定會上當的。想到李存信手中有足足一萬人,李存審唯有仰天長嘆。

下落不明的娜客粒爾,同樣成了有心人搶奪的目標。李克用答應將這顆祖母綠送給吐谷渾的赫連鐸,可是并沒有真正成交。現在這顆祖母綠,其實在兒子李存的身上。赫連鐸想要得到這顆祖母綠,已經很久很久了,之前他惹不起李克用,不敢公開搶奪。現在李克用沒有了,突厥人勢力受到極大的削弱,天知道吐谷渾人會不會對突厥人下毒手?

對游牧民族斬草除根這種事情,中原漢人是無法做到的,即使是當初的衛青、霍去病,無法對匈人斬草除根,因為這是游牧民族天生的優勢。他們擁有非常廣袤的生存空間,他們可以在草原,可以在沙漠里面的綠洲,甚至戈壁灘生存。中原人想要進入這些地方徹底清剿,永遠都做不到。(全部小說超速更新:搜/搜/9/9/9〕

只有游牧民族自己互相攻,才能徹底的消滅另外一個游牧民族,就像是當初的柔然人消亡一樣。突厥人在退回去諾蘭河草原以后,最擔心的,并不是鷹揚軍

擊,而是周圍的鄰居。或許他們以前都是溫,但是在看透突厥人的孱弱以后,他們很快就會變成豺狼。

“將軍,時間到了。”

“走!”

發現和李存孝約好的時間已經給過去,而李存孝終沒有出現,李存審立刻下令撤退。

他不能被動的等待鷹揚軍的攻擊。

潛伏在牛皮關的突厥人,迅速撤退,逃入了大漠的深處。

這個果斷的行動,李存審逃過了劫。

當鷹揚軍趕到牛皮關的時候,這里已經沒有任何突厥人的蹤影了。

牛皮關的北方,就是大漠,茫茫無際,根本看不到邊。

沒有熟悉的人引導,進入大漠是非常危險的,鷹揚軍必須做好準備以后,才能繼續追擊。

劉鼎于是宣布,暫時停止對突厥人的打擊,鳴金收兵。

經過鷹揚軍的連續打擊,突厥人的力量,已經受到空前的削弱。李克用和李存孝都死了,李存進等人也死了,現在只剩下李存審、李存信,還有下落不明的李嗣源,當然,還有劉仁恭和劉守光父子。但是,這些人存在的更大意義,乃是內斗,而不是對外擴張。

對付突厥人的任務,就交給宋海洋和慕容初丹兩人了。龍騎兵部隊在吐谷渾人的幫助下,震懾和消滅大草原中的反對勢力,應該還是可以的。當然,這還不夠。為了盡快的穩定大草原的局勢,鷹揚軍還要往大草原里面,派遣更多的有生力量。

劉鼎和韋國勇商量片刻,將霍存叫來。

霍存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很是興奮的等待著劉鼎的命令。

韋國勇開門見山的說道:“霍存,你對前往諾蘭河草原,有沒有信心?”

霍存激昂的說道:“屬下有信心。(更多新章節請到、搜/搜/九/九/九/〕”

劉鼎點點頭,神色鄭重的說道:“我們經過研究,決定派遣你,帶領監門軍全體騎兵,前往諾蘭河草原。”

霍存仰首回答:“屬下遵命。”

劉鼎說道:“但是,你的任務,不是徹底的消滅突厥人,而是想辦法控制他們。”

霍存說道:“屬下愿聽教導。”

劉鼎對李怡禾點點頭。

李怡禾解釋說道:“我們對突厥人的打擊,已經告一段落。現在的突厥人,已經無法對我們構成威脅,即使我們不在邊關駐軍,突厥人在三五十年的時間里,也不可能繼續威脅到我們了。但是,突厥人畢竟是朝廷的一部分,李克用也是朝廷的河東節度使,我們沒有必須趕盡殺絕,因此,只要他們愿意接受朝廷的詔令,我們可以網開一面,既往不咎。”

“事實上,徹底消滅突厥人,并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大草原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在那里的直接影響力,可謂是微乎其微。我們必須培育自己的代理人,讓他幫助我們管理大草原。根據目前的情報,在大草原里面,至少有吐谷渾、突厥、韃靼、黠嘎斯、撥野谷等部落,其中以韃靼的威脅最大。”

“考慮到吐谷渾人的本性,他們是無法成為草原霸主的,他們想要成為我們的代理人,是沒有問的,只,還必須有人幫助吐谷渾人,他們才能在大草原上站穩腳跟。我們的計劃,是將突厥人置于吐谷渾人的管理之下,作為吐谷渾人的殺手來使用。準確來說,是吐谷渾人和突厥人聯手,才能對付韃靼人。”

霍存凜然回答:“屬下明白!突厥人必須保持一定的武裝力量,是又不能太過強大。”

李怡禾說道:“正是這個意思。”

霍存有些茫然的說道:“蒙古人?”

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劉鼎慢慢的說道:“蒙古人的勢力,現在應該還很小,可能是韃靼部落中的一支,是,他們日后可能會發展壯大,成為草原的新霸主。蒙古人對我們漢人并不友,我們要先發制人,將他們控制起來,又或者是干脆消滅掉!”

即使劉鼎對于歷史的了解不多,知道蒙古人的厲害,兩三百年以后,中原大地在蒙古人的鐵蹄下,將遍地瘡痍,蕩然無存,作為中原地區的霸主,他不能不對蒙古人小心提防,甚至,他決心,一旦發現蒙古人的存在,要么是堅決將其消滅,要么是將其懷柔過來,為我所用。

但是,從三眼都提供的情報來看,現在好像還沒有一個叫做蒙古人的部落,或許有,是還沒有進入三眼都的法眼。又或者是,這個蒙古部落可能還根本沒有形成。又或者是,它現在叫的,是其它的名字。三眼都在大草原的情報能力,畢竟有限,只能偵察到幾個大部落的名稱,對于很多的小部落,就無能為力了。

霍存肅然說道:“屬下明白。”

李怡禾繼續說道:“我們的戰略,是以夷制夷,你要將突厥人和吐谷渾人都糅合起來,共同對付韃靼人。現在突厥人受到極大地削弱,不可能控制這么廣闊的草原,韃靼部落肯定會趁機南下的。到時候,我們的邊關,將可能受到韃靼人的直接騷擾。”

霍存說道:“屬下明白。”

鷹揚軍的具體計劃,說穿了依然是合縱連橫。

沒有了李克用,沒有了李存孝的突厥人,已經不具備太大的威脅,但是他們又還具有一定的血性,正被鷹揚軍來做殺手。用來對付韃靼人,突厥人乃是最的選擇。相信突厥人自己,只要不愿意滅族,他們就必須接受鷹揚軍的這個排。(全格式電子書下載〕否則,他們就會從歷史長河中徹底的消失。

霍存走了以后,韋國勇說道:“大人,你對蒙古人為何如此忌憚?”

他一直在處理大草原的情報,沒有任何一份情報,曾經提到蒙古兩個字,因此,對于劉鼎突然提出的要求,顯些突兀,又有些茫然。

劉鼎說道:“他們很厲害。”

己無法向韋國勇合理解釋,蒙古人是如何在兩三百年.掃整個亞歐大陸的,因為那是歷史上尚未發生的事情,是他相信自己的小心,是絕對不會的,要是等到蒙古人坐大的時候,就完蛋了。

霍存帶監門軍深入大草原,需要熟悉大草原的向導。這個向導,只有慕容初彤能夠承擔。

因此,為了戰斗的需要,離開了劉鼎的身邊,返回吐谷渾部落。經過數天的準備以后,霍存和慕容初彤,帶著監門軍騎兵,正式向大漠深處進發。

隨著監門軍的出征,云州地區的局勢,逐漸的平息下來。大部分的鷹揚軍隊,都開始有秩序的向后撤,以減輕后勤的壓力,其中絕大部分的部隊,都撤退到了太原府周圍又或者是河北區,一方面進行前階段的經驗總結,一方面進行休整,以迎接新的更大規模的戰斗。

劉鼎已經任命崔.為河東節度使,任命王承顏為橫海節度使,分別管轄河東道和河北道各州的內政。在兩人的努力治理下,現在河東道和和河北道的經濟,都在緩慢的恢復。但是,由于這兩個區都受到游牧民族的嚴重破壞,想要完全恢復,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消滅零星的匪患,成了鷹揚軍下一步的重點目標。在鷹揚軍趕走了突厥人和契丹人以后,很多當地的民團,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有的跟鷹揚軍合作,有的自立為王,有的暗中反對鷹揚軍。其中試圖自立為王的最多。現在鷹揚軍就是要掃蕩他們,同時煉新兵。

當然,鷹揚軍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盯著幽州的契丹人。

這時候,從幽州和營州也分別傳來了消息。朱溫在逃入契丹人的地盤以后,果然取得了州突厥王族的信任,他帶來的敬翔和謝瞳兩人,很快就成為契丹人的智囊。這個智囊,顯然是專門針對耶律撒刺的。朱溫想要卷土重來,必須干掉耶律撒刺。

在朱溫的挑撥下,耶律撒刺和契丹王耶律安糯亦的關系越來越差。契丹王本來是權力很大的,可是由于耶律撒刺的出現,打破了契丹王的權力,導致契丹王最倚重的軍事權,大部分落在耶律撒刺的手中。當初年幼的耶律安糯亦并沒有覺得有什么,是他現在慢慢長大了,在有心人的挑撥下,對耶律撒刺的看法,自然而然的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在契丹人的東面,楊鷺颯帶鷹揚軍驍騎營,已經全在渤海國登陸。先期到達的鷹揚軍海軍陸戰隊,已經配合渤海國王子大瑋,進行了系列的計劃。由于鷹揚軍輸送了大量的物資到渤海國,對渤海國的影響日漸增加,大瑋的權力,也不斷的擴大。

龍紀三年八月底,渤海國國王大玄錫宣布退位,將王位和渤海都督府都督的職務,傳給兒子大瑋,.海國的局勢,因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鷹揚軍的幫助下,大瑋大力整頓.海隊,決心要給進入.海國土的契丹人一點教訓,以振奮國民的士氣。

九月初,當鷹揚軍在云州和突厥人展開激戰的同時,渤海隊在鷹揚軍海軍陸戰隊的暗中幫助下,在中京顯府(今吉林敦化)發起反擊,取大勝利,契丹人前線指揮官耶律冬菇不幸戰死,契丹人不得不從中京撤退。

中京大戰的失敗,加劇了契丹人的內矛盾。契丹人敗給鷹揚軍,已經是很丟面子的事情,現在居然敗給了渤海隊,簡直是沒臉見人了。更可惡的是,由于.海國的勝利,導致東南方的新羅,也有點躍躍欲試,想要對契丹人發動反擊。

在朱溫的主導下,耶律阿什等人,紛紛要求耶律撒刺將精銳軍隊調出,到東面去對付渤海國和新羅。然而,耶律撒刺最為倚重的,正是自身的兵權,他怎么可能調出?其實,耶律撒刺還非常擔心,一旦幽州方向的兵力削弱,鷹揚軍機會趁虛而入。

幽州,歷來都是軍事要地,契丹人當初花費了大量的心血,經過反復的爭,才最終占領了幽州,果要耶律撒刺拱手讓出來,他是萬萬不干的。但是,面對耶律安糯亦的搖擺不定,還有耶律阿什和耶律氏等人的催促,耶律撒刺很是惱怒,卻又知道現在不是翻臉的好時機。

耶律撒刺最終提出折中方案,由耶律阿保機率領三萬契丹精銳,繞道營州附近的柳城,對渤海國和新羅進行連串的打擊。但是朱溫馬上識破了這個陰謀,他向周圍的人表示,這是耶律撒刺想要發動政變的預兆,只要耶律阿保機帶兵到達營州,馬上就會將這里變成一片的血海。

一時間,耶律阿什和耶律氏等人,紛紛向契丹王耶律安糯亦進言,要廢除耶律撒刺的軍權。耶律安糯亦畢竟有些顧忌,擔心一旦軍權剝奪成功,反而促使耶律撒刺徹底起來造反。他雖然有朱溫的點子,可軍隊畢竟不如耶律撒刺的精銳,身邊更沒有耶律阿保機這樣能征善戰的將,萬一耶律撒刺真的起來造反,他的王位很危險。一時間,耶律安糯亦猶豫不決。

在幽州的耶律撒刺同樣猶豫不決,朱溫等人的搞鬼,讓他很不舒服。但是,要他現在起來造反,實在是有點困難。不是不敢,而是顧忌太多。最大的顧忌,不是契丹人內,而是鷹揚軍。他很清楚,只要契丹人內一起,鷹揚軍就能夠坐山觀虎斗,等到契丹人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們才來收拾戰果。

到那個時候,契丹人就徹底的完蛋了。

龍紀三年的冬天,似乎來別晚,盡管十月份已經過去,可是契丹人的盤,依然沒有下雪。良好的天氣,似乎是在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來解決自己的內問。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海國人,又或者是新羅人,都在密切的關注著營州和幽州之間的碰撞。

龍紀三年年底,劉鼎返回洛陽。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