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556章 洛陽新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556章 洛陽新都

第556章 洛陽新都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河南府,洛陽。

龍紀三年的洛陽,顯得格外的安詳。

經過數年的建設,洛陽已經逐漸顯露出大城市的雛形。

洛陽建設最大的特點,就是完全拋棄了圍墻。這也就是說,只要洛陽自己愿意,它可以向周圍無限制的擴展,而不需要擔心有圍墻的束縛。這一點,在所有的城市中,絕對是先例。須知道,就算是長安這樣的超級大城市,同樣是有圍墻的,長安每次擴建,首要任務就是拆除原來的圍墻。

在戰爭時期,圍墻乃是抵御敵人侵略的重要防御設施,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城市日常安全的重要設施。自從人類有史以來,建城首先就是建圍墻,幾乎已經形成共識。縣城以上,必須有圍墻的存在。如果沒有圍墻,就根本不能稱之為城市,最多只能叫集鎮鄉村什么的。

然而,鷹揚軍高認為,在黑色火藥出現以后,處在絕對防御圈內部的城市,根本不需要城墻。城市的防衛,可以通過周邊的城鎮來完成。即使周圍的城鎮陷落,洛陽也可以依靠附近建設的八個據點來保衛。如果這八個據點都陷落,那修建圍墻也沒有任何的意義。戰爭進行到這一步,只能說明統治者自身已經弱到不能再弱了,就算有神仙搭救,最后也逃不了滅亡的命運。

好像作為帝都的長安,本有完整的高聳的城墻,有各種各樣完善的防御設施,然而,無論是安史之亂,還是后來的吐蕃連續三次進攻長安,還是日后的黃巢起義輕而易舉的占領了長安。因為所在長安的統治者,自己根本就沒有信心守備,給他再好再高的城墻,又有什么意義呢?

“真正的圍墻,該是在刀尖上。”

劉鼎在審閱洛陽規劃的時候,淡的說道。

按照張全義地規劃。洛陽地規模。將要比最繁盛時期地長安還要大上數倍。各種區域地劃分會更加地科學。更加地先進。按照最初步地估計。洛陽可以容納三百萬地常住人口。加上超過百萬地流動人口。巔峰狀態下地洛陽地區。可以容納接近五百萬人。

此外洛陽地周圍。張全義還設計了多個地衛星城。這些衛星城。既是洛陽區域地延伸同時也是洛陽地區地重要防御據點。這些衛星城同樣沒有圍墻。但是有堅固地炮樓。上面安放有大量地三眼銃。隨著黑色火藥地制造成本越來越低。三眼銃地應用越來越廣泛少地鷹揚軍步兵。也都開始裝備三眼銃了。

和傳統地刀槍劍戟弓比。三眼銃地初次成本。地確較高。但是。訓練一個三眼銃槍手實行隊列射擊。最短只需要三天地時間。而訓練一個弓箭手少需要半年。不需要經過仔細地計算。就可以看出用三眼鐃地優勢。是顯而易見地。作為城市地防衛眼鐃是最適合不過了。

洛陽相對于長安而言。在軍事地理上沒有太大地優勢沒有潼關這樣地天險。虎牢關也早就廢棄。事實上。在黑色火藥開始大量使用地年代。這種堅固地關隘。能夠發揮地作用已經不大。無論多么堅固地防御。最終都會在大量地黑色火藥面前坍塌下來。這已經是鷹揚軍用無數次地實戰。深深證明了地。

盡管洛陽沒有得天獨厚地軍事地理優勢。但是在發展經濟上。洛陽卻具有長安無法比擬地優勢。它是中原地區地核心。物產豐饒。周圍地勢平坦。道路交通運輸便利。又有黃河連接。大運河也直接連通洛陽。無論是南來北往。還是東來西去。都非常地方便。借助水路運輸。物資販賣地成本也比較低。

最起碼。洛陽不會受到糧食地威脅。洛陽本身地糧食出產。還是非常高地。張全義地確是發展生產地好手。在短短地數年內。就做到讓洛陽周邊沒有荒地存在。所有地土地全部都種上了莊稼。他親自帶隊檢查。若是發現有丟荒地。馬上就有人要受到嚴肅處理。因此。誰也不敢怠慢。

此外,從江南運輸來的糧食,可以通過水路直接運輸到洛陽,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在大運河被徹底的修好之前,糧食的運輸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洛陽的需要。在大運河修好以后,這個問題將徹底的不再是問題。沒有了糧食的隱憂,洛陽地區的人口就算繼續增長,都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在鷹揚軍的宣傳下,原來洛陽府的民眾固然紛紛返回,努力重建自己的家園。由于河東道地區的突厥人,對漢人實行非常嚴厲的種族歧視政策,試圖將漢人同化成突厥人,跟隨他們過同樣的游牧生活,導致大量的漢人,想方設法的逃到黃河以南,逃入洛陽。

鷹揚軍占領洛陽以后,也將接受北來的難民,當做工作的重點進行安排。河陽節度使和河中節度使,先后被突厥人控制,當地的漢人,同樣紛紛難逃,其中就包括原來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家人。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就從河東道接收到了超過十五萬的漢人,大大的加強了洛陽本身的生產能力。

就是其他地方的民眾,也積極的涌入洛陽。例如來自魏博地區的普通民眾。楊鷺颯在魏博地區大開殺戒,一舉將魏博軍連根拔掉,讓這塊地方徹底的恢復了寧靜。

鷹揚軍總部也派遣強有力的官員,對魏博地區進行管理。但是,很多民眾已經被魏博軍嚇壞了,即使魏博軍被除掉,他們依然義無反顧的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有人就有商機。

隨著洛陽人口的不斷增加,大量的商人開始涌入,帶動了洛陽地區貿易的發展。洛陽處于中原的核心地帶,它既有和長安差不多的知名度,又有比長安更加便利的交通設施。有利于來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在這里云集,交換他們帶來的各種貨物。又由于張全義實行優惠的商業政策是刺激了洛陽商業的飛速發展。

按照劉鼎的建議,

更多的地方安排了市場,滿足商人交易的需要。原只有兩個集中的大市場,就是東市和西市,在鼎盛時期,這兩個市場不堪重負,經常出現擁堵的現象,導致大量貨物無法正常交易直為人詬病。甚至有些西域來的商人,對此非常失望,不得繼續前往洛陽。

后來唐玄宗擴建興慶宮,需要占用東市的部分土地,于是東市的面積被壓縮,功能進一步退化長安的商業交易,再次出現擁堵現象,喪失了很多良機。洛陽吸取了這個教訓設計的時候,就安排了十六個集中的市場,分門別類,卻又集中綜合市場之間,全部用水泥路連通,可以通行大型馬車,完全可以滿足商人交易的需要。

河南府尹張全義的招商引資工作,非常的得力。他親自帶人到江南地區,游說當地的商人諾給他們優厚的條件,請他們到洛陽去投資。部分腦袋聰明的商人從鷹揚軍的一些行動中,看出未來鷹揚軍極有可能是以洛陽為權力樞紐鼎天下。若是他們錯過這個機會,以后恐怕會后悔莫及。

好像顧琦方等紅色商人對是最積極的,他們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洛陽,率先打下堅實的商業網絡。他們又和來自西域的商人合作,販賣中原地區的茶葉、瓷器、絲綢和藥材,購入西域地區的礦石、寶石和戰馬。尤其是戰馬一項,完全是暴利,即使戰馬只能夠賣給鷹揚軍,但是所獲得的利潤,也足夠商人們瘋狂。因此,商人們都不擇手段的從各個地方搞來馬匹,然后轉手賣給鷹揚軍。

五月底,劉鼎從驪山來到洛陽。

張全義、竇浣、鄭等人,都到洛陽西門外十里迎接。

在此之前,鷹揚軍總部,正從鄂州搬遷到洛陽。

鷹揚軍總部鄂州地區,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存在了五六年的時間。在鄂州的時候,鷹揚軍總部始終沒有出來,基本上是和鄂岳節度使衙門合并辦公的。由于沒有出來,致使天下的民眾,很少知道鄂州還有個鷹揚軍總部。從現在開始,鷹揚軍總部終于完全出來了,站在更高的境界,俯瞰整個天下。

由于洛陽原來都是廢墟,所有的:筑都已經徹底被毀平,張全義可以自由的規劃洛陽的未來。換句話來說,之前的洛陽,就是一張白紙,鷹揚軍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思進行描畫。張全義大量征集了有關人員的建議,對洛陽做出了科學的規劃,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規劃洛陽的某些超前功能。

在張全義的規劃中,有些是只能做不能說的,例如,將洛陽作為未來新王朝的都城。局勢發展到這個份上,即使是最頑固的愚忠分子,也知道鷹揚軍一統天下是不可避免的,而劉鼎又絕對不是忠臣,想要他繼續效忠殘敗的大唐王朝,已經根本不可能。在鷹揚軍一統天下之后,這個皇位,肯定是要落在他的身上的。

事實,就連現在的皇帝李杰,也都知道這個大勢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張浚出任西川節度使的計劃失敗以后,他們就非常清楚,自己再也不要做無謂的掙扎了。與其死抱著皇位不肯放,最終落得尸首分離的下場,還不如趕緊放手,或許自己還可以獲得一個富家翁的地位。對于這一點,他們還是放心的,只要他們會做,劉鼎就沒有必要趕盡殺絕。

龍紀三年三月初三,良吉日,皇帝李杰頒布詔書,恢復李思妍的平湖郡主爵位,并敕封其為護國長公主。按照輩分,李思妍和李杰,都是同一代人,她這個長公主的爵位,倒是沒有任何的問題。不過,明眼人都看出,李杰是準備用李思妍作為聯系劉鼎之間的紐帶,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了。

甚至有傳言,李杰連禪讓的詔書,都已經準備妥當,并且交給鷹揚軍的某些人過目。但是,劉鼎對這件事情,并不太著急讓崔轉告李杰,他依然是大唐帝國的皇帝。只要他忠實的履行自身的職責,他的生命安全,還有個人財產,就不會受到任何的威脅。

事實上,劉鼎對皇位的興趣真的不太大,反正他現在的權力,已經和皇帝差不多,卻又要比皇帝自由多了。與其套上形式的枷鎖還不如保持現在的悠游狀態。當然,他也知道,自己代表了很多人的利益,最后想要不坐上這個皇位,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拒絕,下面的人也會拼命的將他推到皇帝的寶座上是誰也無法改變的趨勢。

在接受了朝廷的敕封以后,李思妍帶著劉鼎的意思,到長安大明宮去見李杰以妹妹的身份,轉告了劉鼎的話。李杰原本提著的心,總算勉強放了下來。李杰現在能夠埋怨的,只能是自己的前輩不是劉鼎。若不是自己的先人無能,劉鼎也會出現,他的命運也不會如此難堪。

而朝廷的各位大臣,也都知道改朝換代的事情不可避免,他們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的出路。按照崔透露的信息們可以去做富家翁,也可以繼續為鷹揚軍效力。

如果去做富家翁的話們可以帶走自己的私人財產,如果愿意為鷹揚軍效力的話增加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鷹揚軍總部的人至于具體的職位,則根據每個人而設定。

兵部尚書張浚心灰意冷,率先做了富家翁,帶著家人和部分私產,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州,從此消失在大唐的政壇。這個兵部尚書的職務,就由鷹揚軍監軍崔瀣頂上。戶部尚書崔沆,接受了鷹揚軍的邀請,出任鷹揚軍總部的財務幫助,幫財務大臣唐嫣處理財政。孔緯和杜讓能兩人,也都有各自的安排。

大家原本以為,孫將是最堅決反對鷹揚軍的,他肯定不會接受鷹揚軍的邀請,為鷹揚軍做事。即使鷹揚軍一統天下,他也不會離開朝廷。但是,事實上,在徐云虔親自去見了一趟孫

,孫答應,出任鷹揚軍的節度判官。同時,徐云為刑部侍郎。這是個不倫不類的官位,似乎是朝廷和鷹揚軍合為一體。但是,這不影響兩人行駛權力。

在擁有朝廷和鷹揚軍的雙重職位以后,只要是在鷹揚軍的統治區域,只要是在鷹揚軍的勢力可以達到的地方,兩人都可以充分的行駛法律規定的權力。孫上任以后,雷厲風行,采取了幾項強有力的打擊措施,矛頭直指鷹揚軍內部的,正是劉鼎當初比較惱火,卻又沒有很好解決辦法的難點問題。

原來準備讓蕭致婉負責這個事情,但是艾飛雨始終沒有松口,顯然是不想讓蕭致婉再次沾染黑暗的一面,劉鼎不想強人所難,以后也就沒有提起。現在孫來了,劉鼎自然賦予了他足夠的權力,讓他對鷹揚軍內部的貪污,進行一次好好的清理,震懾某些別有用心的家伙。

孫本人威名在外,剛正無私,的確讓鷹揚軍內部的某些人為之一凜。在他的大棒之下,鷹揚軍的確有不少的各級官員,露出了馬腳。在匯報了劉鼎以后,這些人都被嚴肅處理。其中被處理得最重的七個人,被當場斬首示眾,其中某個人就和廬州的林家有密切的關系。這大概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當然,有關孫的投訴,那也是雪片似的飛到劉鼎的案頭,那些被侵犯了利益的人,大量的編排孫的不是,里面的任何一條罪名,都足可以讓孫被五馬分尸。然而,兩個月的時間過去,孫依然了牢牢的坐在刑部尚書的位置上,繼續揮舞反腐的大棒。

“好高的建筑。”

“一二三四五六……:共有六層啊!”

“我走南闖北,還真的沒有過這么好的普通建筑呢,好像只有佛寺才會這么高吧?”

“是的,只有非特殊的建筑,才會這么高。”

跟在劉鼎的身后,朱有淚和李怡在悄悄的討論洛陽的建筑。

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陽的建設速度大大的加快。鷹揚軍出產的水泥,質量雖然不如后來的水泥,但是相對于往常的粘土而言,卻已經是勝出太多。水泥能夠在水下凝固的特點,更是大大的加快了各種橋梁的建設,同時道路的修筑速度有了質的飛躍。

由于量使用了水泥混凝土,許多以前不敢嘗試的建筑,現在都大量的興建起來。只能在洛陽的西門外,劉鼎現在終于看到自己熟悉的建筑了。以前他看到的建筑,一般都是兩層,最多不過三層。哪怕是皇宮之類的大型建筑,高層也是很少的。現在的洛陽,卻已經出現了六層以上的建筑。

“大人。”

“大人。”

“大人。”

眾人紛紛上來問好。

劉鼎指著那高高的建:道:“那是什么?”

張全義回答:“大人,這是商人投資興建的大型客棧上百人呢!”

劉鼎說道:“是么?能住上百人?”

張全義以為劉鼎覺得客棧能夠容納上百名的客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這個河南府尹自然是臉上有光,于是含蓄的說道:“對!上百人。”

孰料,劉鼎搖搖頭,有些遺憾的說道:“上百人不多碼要上千人,才算是大型的酒店。”

又說道:“六層不算高,六十層都不算高。

張全義愣住了。

老天個客棧容納上千人,那還得了?

老天,六十層高的建筑物,那是什么概念?

本來這六層高的建筑物全義已經相當的擔心,怕它會突然坍塌下來。六十層高的建筑物,張全義連想都不敢想。不但是張全義,就是他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六十層,那真的是要摘星攬月了。可是劉鼎說六十層都不算高,這是何等的氣魄啊!

劉鼎隨即醒悟過來自己想當然了,在沒有電梯的年代店容納上千人,似乎不太現實造六十層高的建筑物,更加是不可能的。對于這個時代的洛陽來說,有六層高的建筑物,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客棧的競爭,向來都是非常激烈的,永遠都是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只要有市場,只要商人們愿意,多大的客棧,都是可以興建起來的。既然有了六層,以后就會有七層、八層、九層。

前來迎接劉鼎的各個高級官員,也都暗自倒吸一口冷氣,大人的眼光還真的厲害啊,容納上千人的客棧,那是什么概念啊?這說明,洛陽的發展,永遠都沒有盡頭啊!

劉鼎握著張全義的手,微笑著說道:“我只是說說,不是否定洛陽的工作。你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這些客棧的事情,放開經營就好了。還有餐飲、商業貿易什么的,全部放開經營,我們只負責管理和收稅,別的一概不管。商人愿意建造十層八層的客棧,也隨他們去吧。”

張全義很忙,今天卻是推掉了全部的工作,前來迎接劉鼎,本來就是準備從劉鼎這里得到一些建議,將洛陽建設得更加的美好。沒想到才見面,就受益匪淺,更是堅定了今天要死跟在劉鼎身邊的決心。這位大人的眼光,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隨便一句話,都可以讓洛陽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洛陽能夠成為鷹揚軍的權力中樞,還是讓張全義感覺非常高興的。但是,僅僅是作為權力中樞,張全義覺得還不夠,他還想要將洛陽發展成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業貿易區,天下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他最初步的想法,就是要讓洛陽全面的超越長安。

劉鼎隨即和竇浣、鄭從等人握手,誠懇的說道:“大家辛苦了。”

竇浣、鄭從當人,這時候都是胡子花白的老頭子,年紀至少要比劉鼎大上一倍,可是他們對眼前的這位鷹揚軍節度使,卻是發自內心的尊敬。在他的帶領下,鷹揚軍做了多少的

,要是一件件拿出來講的話,只怕三日三夜都說不然是朝廷的老臣子,卻不迂腐,誰能夠讓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他們就無條件的支持誰。

劉鼎又說道:“到來洛陽,氣候還習慣不?”

竇浣說道:“倒是鄂州有些不習慣,太悶太熱了。”

眾人都輕笑起來。

劉鼎豪氣頓發,大聲說道:“這次,我們到來洛陽以后,就不再搬走了!”

眾人都紛紛鼓。

最激動的當然是張全義,終于從劉鼎的口中到了最明確的信息。

顯然,劉鼎的思再清晰不過了。

洛陽,將取代長安,成為新王朝的!

事實上,即使沒有劉鼎的口允諾,很多人也已經猜測到了這一點。

從龍三年的年頭開始,鷹揚軍總部就開始有秩序的搬遷到洛陽來。

首先到達洛陽的,乃是揚軍節度副使竇浣、鄭從,判官徐云虔等人。他們是鷹揚軍真正的高層位僅僅是在劉鼎等人之下,只是他們做的都是幕后的工作,極少在公眾場合出現罷了。鷹揚軍的大部分內政事務,都是他們在處理,劉鼎其實很少過問的。當然,某些大政方針是劉鼎親自把握。

隨后,是鷹揚軍的各個部門。仿照朝廷的架構,鷹揚軍自身也有吏、戶、禮、兵、刑、工等主要部門來還根據形勢的需要,設置了什么專利局、鹽業局、海運局等等。這些新名詞都是出自劉鼎的口中,它們所管轄的內容,基本都不在原來的六部之內。

最后是各個兵種的常駐機構。鷹揚軍的水軍、步軍、騎兵、海軍,原來在鄂州都有聯絡機構,負責和內政部門的具體溝通。后來,劉鼎干脆將這些機構,全部整合為鷹揚軍總部,安排在一起辦公。然而當時的鄂州,人多地窄旦整合,就需要搬遷大量的居民致無法做得更好。

只有洛陽,才能滿足新形勢的需要。洛陽新建立的鷹揚軍總部在城區,而是在城東的山嶺中,不與民爭地。遠遠的看過去,建筑簡約而堅固,沒有多余的裝飾,只有肅立的圍墻,挺立的哨兵,給人非常肅穆的感覺。而那高高飄揚的鷹揚軍軍旗,更是給人熱血沸騰的感覺。

鷹揚軍總部從鄂州轉移到洛陽,標志鷹揚軍全面進入新的階段,將開始以洛陽為中心,向四周進行新的擴張。同時,這個舉動,也讓洛陽的民眾,再次吃了定心丸。鷹揚軍總部都在這里,說明鷹揚軍對洛陽的安全十分的放心,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外來的威脅了。

事實上,即使是突厥人,也沒有能力繼續進攻洛陽了。在洛陽北部,已經修建了相當數量的據點和要塞,安設了反騎兵設施。同時,鷹揚軍水軍也有分艦隊,在黃河游弋,監視突厥人的動靜。在這樣的防備下,突厥人想要悄悄的渡河南下,絕對不可能。

劉鼎沒有立刻前往鷹揚軍總部,而是在洛陽轉了一圈,主要是檢查洛陽地區的商業貿易情況,還有城市建筑的進展情況。李怡禾和朱有淚等人,則提前進駐洛陽的鷹揚軍總部,開始辦公。在他們之前,艾飛雨已經先期到達,接管相關的軍事情報。

隨著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全部落入鷹揚軍的掌控,洛陽的物資往來,非常的忙碌。大量的物資,從江南運來,充斥著洛陽的各個市場。至于糧食,暫時不用,因為洛陽本地出產的糧食,暫時還能夠滿足本地的需要。關中地區的糧食生產,逐漸恢復,需要從洛陽輸送的糧食數量,已經大幅度的減少。

玉米、紅薯等作物的推廣,也在洛陽周邊展開。這些耐旱作物,在嵩山、伏牛山等山區,長勢良好,完全可以解決當地民眾的相當部分糧食需求。同時,玉米、紅薯等作物,也在關中的山地大量推廣,還有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也都大力推廣玉米和紅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民眾的糧食需求。

劉鼎在洛陽的市場,特別察看了食鹽的供應。食鹽的供應,往往是商業貿易的風向標,也是國家政策是否得民心的重要標志。殷紅林在揚州發展的鹽場,正在源源不斷的生產食鹽。由于食鹽的供應非常充足,因此鹽價回落到了正常水平,私鹽販子沒有利潤可圖,自然而然的也就消失了。

在洛陽市場,茶葉、絲綢、瓷器等的價格,都相對便宜,只有來自海外的舶來品,才會比較貴。事實上,這里交易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物資,基本上都是運送到海外的,內地消費的極少。海外傳入的主要是香料、象牙、等裝飾品。

最后,劉鼎來到鷹揚軍總部,周圍視察了一遍。

有洛陽地區的大量土地作為保障,鷹揚軍總部的辦公條件是明顯的改善了。借鑒了后來人的某些想法,鷹揚軍總部是巨大的橢圓形,各個不同的兵種,在不同的方向。北面是騎兵,南面是水軍,東面是海軍,西面是步軍。

騎兵和海軍是新生力量,占據的區域最大,尤其是海軍,需要協調的事情最多,相關的人員也最多。

作為鷹揚軍指揮使,劉鼎當然也有了屬于自己的大辦公室,就在橢圓的中心地區,和每個兵種的距離都是一樣的,象征不會厚此薄彼。和各個兵種之間,乃是優美的庭院,中間遍布假山流水,亭臺樓閣,完全沒有戰爭的氣氛。

當然,他基本不會在大辦公室。在洛陽,劉鼎還有自己的專門住處。他這個辦公室,更多是艾飛雨等人在用。盡管他們也有專門的參謀室,條件同樣很好。但是為了方便,劉鼎還是將他們抓到了中心的辦公室前來辦公,這樣可以節省來回走路的時間。

[公告]隨時隨地閱讀本作品,請訪問139so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