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501章 七月悶雷(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1章 七月悶雷(2)

第501章 七月悶雷(2)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周大人,我軍就要進入長安,不知道貴上有什么想法?”

“劉大人,很遺憾,我家主上暫時沒有精力關注關中的局勢。/首.發”

“周大人,我想你家主上,沒有這么安分吧?”

“實在遺憾,我軍需要對付契丹人,無法騰出更多的兵力。”

“那真的是遺憾了。”

“我家住上預祝大人一路順風。”

周德威的到來,并沒有給鷹揚軍帶來好消息,這種敷衍的態度,讓鷹揚軍明白,李克用態度曖昧,試圖作壁上觀,坐看鷹揚軍和關中各個勢力兩敗俱傷,以出一口在王滿渡決戰中積聚下來的惡氣。本來以李克用的脾氣,在王滿渡決戰吃虧以后,絕對不會服氣,但是他現在還沒有恢復元氣,暫時只能這樣給劉鼎添堵了。

鷹揚軍唯有單獨進攻長安。

想要進入長安,首先要攻克潼關。

潼關。始建于東漢建安元年。始作俑者正是一代奸雄曹操。當時為了防止西面地馬超。曹操下令修筑潼關。史載:“自澠池西入關有兩路南路由回自漢以前皆由之。曹公惡路險。更開北路為大路。”建安時改山路于河濱。當路設關。始有潼關。

在曹操之后。南北朝時期。潼關并沒有受到重視。直到隋唐時期。朝廷建都長安。為了防止東面地威脅。潼關才受到重視。先后擴建十多次。其中擴建規模最大地。乃是唐初。現在地潼關。就是唐太宗時期大力擴建起來地。唐玄宗時期。也多次修繕。

潼關是從洛陽進入長安地必經之路。歷史上多次發生大戰。遠地不說。單單是安史之亂地時候。哥舒翰兵敗潼關地遺跡尚在。九年前。黃巢起義軍進攻潼關。田令孜集合十萬神策軍抵抗。結果起義軍從禁溝突入。一舉占領潼關。迫使朝廷逃竄西川。從此關中再不得安寧。現在潼關上面還殘留有起義軍烈士地鮮血。

在孫儒率軍駐守函谷關地時候。潼關地寧軍守軍。只有不足兩萬人。在孫儒帶領淮西軍退守潼關以后。朱玟又從山附近調集了部分地兵力增援潼關。使得潼關地守軍增強到了五萬人。還配備了更多地防御設施。同時。在潼關地后面。還有大量地回鶻騎兵和黨項騎兵嚴陣以待。

鷹揚軍高層非常清楚。攻打潼關。毫無花俏可言。當初黃巢起義軍從禁溝突入地好戲。現在已經不能再次上演。潼關守軍吸取了教訓。在禁溝修筑了眾多地防御措施。根本不給鷹揚軍偷襲地機會。朱玟本人作為軍頭地時候。也曾經駐守潼關。熟悉潼關地一切。絕不會給鷹揚軍偷襲地機會。

偷襲不成。只有強攻。

其實,早就在周德威到來之前,鷹揚軍就已經發起了對潼關的強攻。最開始對潼關發動攻擊的,乃是蕭騫迪帶領的潭都。他們尾隨孫儒一路到達潼關以后,就在行進中對潼關發起了進攻,奪取了部分的據點。

在葛從周、孟絕海等人到來以后,有更多地鷹揚軍部隊,參與了對潼關的進攻。

葛從周、孟絕海、鄧天王、龐師古、霍存和張歸厚、張歸霸等人,對于潼關并不陌生。當年,就是他們帶兵從禁溝闖入,一舉擊潰潼關守軍,打開了通往長安的大門。鄧天王還在潼關負傷,差點死于亂箭之下。在當時襲擊禁溝的人員里面,還有朱溫的名字,只可惜,現在他們已經分道揚鏣了。

但是,鷹揚軍進攻潼關的方式,和他們之前大為不同,他們之前攻打潼關的戰斗經驗,并不能完全適用。當初,他們攻打潼關的時候,神策軍根本沒有戰斗力,駐守潼關只是做做樣子而已。當時的神策軍,大部分成員乃是由富豪子弟組成的,這些人,只知道花天酒地,魚肉鄉民,哪里愿意上前線打仗?

聽說黃巢起義軍已經打到了潼關,他們頓時慌亂了,紛紛找借口脫離神策軍。但是,當時統軍出戰地田令孜,總不能做光棍司令吧,于是又下令將那些富豪子弟抓回來。后來不知道誰想出的辦法,就是臨時從街道上招收流氓、地痞代替自己出戰,結果,大部分的富豪子弟,都用這樣地辦法,買人頂替自己出戰。

最終,可憐的田令孜,就帶著一大群根本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地流氓地痞,來到了潼關。這些人怎么可能有戰斗力?于是,神策軍和起義軍一觸即潰,潼關迅速被攻破。田令孜別的功夫不行,逃命地功夫倒是一流,迅速跑回去長安,將皇帝打包了就跑。要是他晚走半天,起義軍就追到他了。

現在潼關的守軍,戰斗力無要比當初地神策軍強大的多。孫儒的淮西軍走投無路,只能拼命,關中早就沒有他生存的空間,沒有朱玫的幫助,他只有死路一條。朱玟如果想守住長安,最好的辦法也是守住潼關,他麾下的寧軍,屬于邊軍,常年在邊境作戰,還是有一定戰斗力的。

為了守住潼關,朱玫和李朝廷,都許下了無數動聽的承諾,只要守住潼關,所有的寧軍還有淮西軍,都將獲得前所未有的獎勵。不得不說,這些許諾,在某些時候還是能夠刺激一下士氣的。寧軍還沒有和鷹揚軍正式戰斗過,不知道鷹揚軍的厲害,不經意之間,多了幾分自信。

當然,鷹揚軍的戰斗力,顯然也比之前的黃巢起義軍更加強大。鷹揚軍比起義軍擁有更加嚴明的紀律,更加精銳的裝備,更加嚴格的訓練,更加高明的指揮。潭都的戰斗經驗,已經相當的豐富。射聲軍、超乘軍等新部隊地組建,從一開始,就是奔著進攻潼關而來的,在這方面的訓練相對比較充足。

從戰斗開始,鷹揚軍一直使用黑色火藥作為開路的利器,一步一個腳印的破壞潼關守軍的防御。潼關周圍地區,全部都是山地,大部分地區都是黃土坡,被雨水沖刷出橫七豎八地溝壑。這些溝壑在別的軍隊面前,是典型的攔路虎,如果依靠人力,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打開道路。

但是在鷹揚軍的面前,這些溝壑造成的難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在一陣陣的悶雷聲中,那些無法通行的溝壑,都被包炸開,成為可以通行的道路。哪怕是連片的溝壑,半天地時間,就能夠將其全部變成通途。這樣一來,潼關守軍就無法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鷹揚軍可以展開的兵力,也變得越來越多,七支部隊輪番上陣,成為了可能。

同時,由于包的廣泛使用,使得潼關的人造防御措施,同樣變得脆弱不堪。那些橫在溝壑中間的圍墻、碉堡、陷阱、機關,在包的面前,全部化為烏有。

潭都作戰的神機旅,還將數臺投石機搬運到了前線,軍的據點進行定點拆除。

震天雷在壓制潼關守軍的大型弓弩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地作用。

雖然震天雷的命中率要比包差得多了,但是這種從天而降的毀滅性武器,對潼關守軍的心理威懾極大,尤其是從來沒有接觸過震天雷的寧軍,往往被這種武器轟炸得抱頭鼠竄,慘叫不已,即使僥幸活下來,那也是申請呆滯,傻瓜一樣。結果導致潼關守軍的士氣,不斷的下降。士氣的下降,帶來的自然是戰斗力的下降。

每天,蕭迪、葛從周、孟絕海、鄧天王、龐師古、霍存和張歸厚、張歸霸等人,站在潼關地前面,聽到的都是連綿不斷的悶雷,好像暴風雨就要來臨一樣。事實上,他們很清楚,這不是真正地悶雷,而是包連串爆炸的聲音。隨著悶雷地漸漸遠去,說明鷹揚軍的戰線,也在穩步地向西擴展。

他們已經從蕭迪那里,深切的了解到這種武器地神奇。親眼目睹這種武器的厲害以后,他們除了敬畏之外,實在找不出對這種武器更貼切的感覺。當初龐師古在中牟的時候,就知道鷹揚軍這種武器的厲害,正是由于他們的存在,強悍一時的突厥騎兵才會被炸得人仰馬翻,苦不堪言,在鷹揚軍的面前是吃盡了苦頭。

但是,當時的龐師古,同樣不知道這些武器是什么,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又是怎么使用的,直到現在才徹底的了解。毫無問,這種武器帶來的,是他們對劉鼎的深切敬畏。有這樣的武器在手,鷹揚軍還有什么敵人是不可戰勝的?

在包的爆炸聲中,鷹揚軍穩步前進,一個個山地,一條條山溝,一個個關卡的和潼關守軍展開爭奪。通過單筒望遠鏡,葛從周等人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次爆炸以后,鷹揚軍都會迅速的沖上去,將被炸得昏頭轉向的潼關守軍殺死,繼而占領他們的據點。鷹揚軍的旗幟,一步步的向著潼關主城墻靠近。

如果潼關守軍反擊,同樣會遭受到包的劇烈轟炸。潼關守軍的反擊越是兇猛,參與反擊的人數越多,包的威力,越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每每一個包落在敵人的隊伍中,都要炸翻一大片,爆炸現場可謂是慘不忍睹。由于包的威力實在令潼關守軍膽戰心驚,到后來,他們再也沒有勇氣發起反擊了。

這樣的戰斗方式,進展的速度不是很快,卻是穩操勝券,占領一個地方就控制一個地方,一步一步的逼近潼關防御工事的核心。只要中間不出現大的意外,拿下潼關,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同時,由于采取了這樣的進攻方式,鷹揚軍的傷亡,始終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

朱玫和孫儒對鷹揚軍的這種進攻方式,異常惱火,卻也無可奈何。在鷹揚軍的包面前,無論是寧軍還是淮西軍,都深感沮喪。他們根本沒有和鷹揚軍面對面廝殺的機會,在反擊的路上,就已經被這些恐怖地武器掀翻在地上了。到后來,潼關守軍一致形成共識,發動反擊,那簡直就是自殺,任憑朱玫和孫儒威逼利誘,都沒有人愿意參與。

鷹揚軍唯一的障礙,就是時不時突如其來的雨水。這使得天氣成了雙方關注的焦點。如果是下雨天,潼關守軍就值得慶祝了,因為在這樣的天氣中,鷹揚軍的攻擊,肯定不能發揮全部地威力。但是,如果一覺醒來,艷陽高照,秋高氣爽的話,潼關守軍就要哭鼻子了,因為在這樣的天氣里,鷹揚軍的進攻,會特別的瘋狂,悶雷從遠到近,綿綿響個不停。

光啟五年的夏天,雨水說不上特別的充足,根據當地人的說法,和往常差不多,但是蕭迪等人,還是覺得今年的雨水實在是太多了,哪怕是十天下一次雨,他們都要詛咒老天爺的不盡人意。主要是因為鷹揚軍廣泛地使用黑色火藥,如果受到雨水的干擾,就無法完全發揮其威力。一旦遇到下雨天,基本上就只能停止攻擊了。

七月中旬,鷹揚軍逼近潼關主城墻,劉鼎也來到了潼關前線。蕭迪、葛從周、孟絕海、鄧天王、龐師古、霍存、張歸厚等人都來迎接。他們見面的時候,還是顯得比較沉默,鄧天王和孟絕海甚至有點郁悶的神色。

劉鼎自然知道他們的心思,于是笑著說道:“你們覺得有點失望?”

孟絕海老老實實的說道:“的確有點。”

鄧天王也說道:“咱們都在后面看著,不過癮啊!”

上次進攻潼關的時候,鄧天王、孟絕海等人身先士卒,從禁溝潛入,率先爬上潼關的城墻,一舉擊潰了神策軍,打開了同往長安地大門。但是這次,鷹揚軍廣泛使用黑色火藥,他們無形中就被剝奪了作為前鋒的權力,他們只能遠遠的在后面看著,看著那些才參加鷹揚軍的小兵,踏著硝煙上去打掃戰場。

劉鼎笑著說道:“以后機會有的是,潼關不過是一碟小菜而已。”

霍存說道:“大人,屬下覺得占領潼關不難,難的是如何對付黨項和回鶻的騎兵。”

葛從周、龐師古等人都憂心仲仲的點點頭。

霍存說得沒錯,潼關總會拿下來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然而,即使拿下了潼關,在長安和潼關之間,還有大量地游牧民族騎兵,這才是鷹揚軍同往長安的真正的攔路虎。鷹揚軍沒有足夠地騎兵,想要對付數量眾多的游牧民族騎兵,地確有點難度。

劉鼎笑著說道:“你們拿下潼關再說,以后的事情,肯定會有辦法解決地。”

葛從周等人互相對望一眼,不知道劉鼎到底有什么妙計,但是劉鼎既然打了包票,他們也會追問。于是,他們督促各自的部隊,對潼關發起猛烈地進攻。由于各個部隊之間存了爭強好勝之心,故鷹揚軍的進攻,聲勢可謂是一浪接一浪,令潼關守軍是苦不堪言。

射聲軍、超乘軍、直蕩軍、旅賁軍、熊渠軍、監門軍都是新成立的部隊,在蕭迪帶領的潭都前面,只能算是晚輩,潭都作為老部隊,當然不能在新部隊的面前丟臉。故,潭都每次進攻的時候,都要想方設法取得比其他部隊更多的戰果,否則就是“沒臉見人”。

但是蕭騫迪本人,在葛從周等人的面前,同樣算是晚輩,葛從周等人,也不能在蕭騫迪的面前丟臉。畢竟,在葛從周等人跟隨黃巢起義軍征戰四方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哪里呢!很顯然,葛從周等人都希望,能夠在攻打潼關的時候,能夠建立自己在鷹揚軍中的地位。他們希望鷹揚軍的所有人明白,他們是靠真本領

,而不是靠和劉鼎的關系。

于是,潼關前線的鷹揚軍,對潼關發起了一浪接一浪的猛攻,無論是新部隊,還是老部隊,無論是初出茅廬的蕭迪,還是久經戰陣的葛從周等人,都將自己的所有聰明才智,用到了戰場上。整個七月,潼關周圍的悶雷,就沒有停止過,哪怕是晚上,也傳來隆隆的悶雷,讓潼關主城墻上的守軍忍不住心驚肉跳。

就是在這樣的悶雷中,鷹揚軍一寸寸的蠶食潼關守軍地土地,逼近潼關的主城墻。每天早上起來,朱玟和孫儒都會發現,自己又丟失了不少的據點,鷹揚軍距離自己是越來越近了。照這樣下去,不用九月,潼關就要丟失掉。

“鷹揚軍實在是太可惡了!”朱玫和孫儒都這樣狠狠的想,卻又找不到對付鷹揚軍的辦法。潼關守軍既無法擋住鷹揚軍的進攻,也沒有足夠地膽量發起反擊,準確來說,是沒有足夠的兵力發起反擊。其實鷹揚軍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潼關守軍主動出擊,那樣他們就可以大量的消耗潼關守軍的有生力量了。

朱玫本來還準備慫恿黨項騎兵和回鶻騎兵越過潼關,對鷹揚軍發動襲擊,將鷹揚軍打回去。但是,拓跋翔、拓跋,還有藥葛羅仁美,都不是笨蛋,他們堅決拒絕出關,堅決拒絕重蹈昔日哥舒翰的覆轍。依靠潼關的復雜工事,都無法阻擋鷹揚軍的進攻步伐,他們這些騎兵,到了那些地形錯綜復雜的地區,和鷹揚軍交手,那不是自己找死么?

無奈之下,朱玫只好不斷的將后備兵力,從長安、驪山附近調集到潼關來,以補充兵力地損耗。由于鷹揚軍的進攻非常的猛烈,悶雷不絕于耳,潼關守軍的有生力量消耗得很快,每天的傷亡都在千人以上。一個月的時間下來,潼關守軍已經不見了兩三萬人,士氣也低落到了極點。

鷹揚軍同樣出現了部分的傷亡,但是和潼關守軍的傷亡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在持續不斷的戰斗中,射聲軍、超乘軍、直蕩軍、旅賁軍、熊渠軍和監門軍等六支新部隊,正在快速地成熟,經歷了戰火洗練的新兵,正在向老兵的角色轉變。

劉鼎每天除了關心前線的戰況之外,就是檢查部隊的戰斗力。很顯然,實戰大大的加快了部隊的成熟,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來,到潼關戰役結束的時候,六個新部隊基本上都能夠去掉前面的“新”字了。劉鼎原本還有戲擔心,沒有經歷過戰火地部隊,一旦進入長安,會束手無策,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

事實上,當初的黃巢起義軍,就從來沒有系統地訓練,所有人都是從實戰中成長起來的,無論是紀律性還是自覺性,都存在極大地問題,尤其是紀律性,這導致了后來黃巢無法約束部隊的致命后果。如果黃巢能夠有效地約束部隊,長安的大屠殺是可以避免地,起義軍也不會因為喪失民心,這么快就敗亡了。

因此,劉鼎在檢查部隊的時候,非常注意部隊的紀律,如果發現有自把自為,不守命令的情況,立刻嚴懲不貸,即使是當初的起義軍骨干,一旦犯錯,同樣被當場執行軍法。經過他的親自整頓,六支新部隊的紀律情況,暫時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潼關方向傳來陣陣悶雷的同時,在東線,宋州、毫州一帶,也已經成為戰場,鷹揚軍和宣武軍在這塊平坦而廣袤的原野,展開了捉對廝殺,戰場從最北面的曹州,一直延伸到最南面的毫州,每天都要發生大大小小的戰斗數十場。

朱溫試圖趁鷹揚軍聚集在蔡州的時候,奪取宋州、毫州等地,拓展宣武軍的生存空間,所以集結了六萬人的宣武軍,交給康懷貞和劉兩人帶領西進。在兩人的后面,朱溫還另外集結了五萬人的兵力,親自帶領駐扎在兗州一帶,靜觀其變。一旦康懷貞和劉兩人取得戰果,他將投入更多的宣武軍,一舉擴大戰果,重新將中原地區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鷹揚軍的迅速反應,令宣武軍大吃一驚。鷹揚軍主動放棄了宋州城,也讓宣武軍感覺鷹揚軍高深莫測。康懷貞和劉,帶領部隊剛剛占領了宋州城,連送給朱溫的捷報都還沒有發出,城外就出現了鷹揚軍騎兵的身影。

那是安仁義和王彥章帶領的鷹揚軍騎兵,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吃掉了宣武軍的數個小部隊,吹響了鷹揚軍反擊的號角。

宣武軍騎兵不甘示弱,同樣投入到了戰斗中。七月上旬,鷹揚軍騎兵和宣武軍騎兵,在宋州的廣大地面上,展開了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戰斗。由于雙方的騎兵都不是很成熟,所以標準地騎兵戰斗,還無法發起,大隊騎兵之間的戰斗,從來沒有出現過。

然而,雙方在運動的過程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一旦遇上了,肯定要廝殺一場,才能松手。鷹揚軍騎兵畢竟成立比較久,訓練了較長一段時間,戰斗力明顯要高出一籌。同時,鷹揚軍騎兵裝備的短標槍,還有短柄飛斧,也讓鷹揚軍騎兵盡快的發揮了戰斗力,一旦雙方不小心遇上,總是以宣武軍騎兵的落敗而告終。

每次戰斗下來,宣武軍騎兵地損失,可能在幾十或者一兩百人,鷹揚軍的損失,也有十幾或者幾十人,乍一看,好像都不起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小數字加起來,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了。宣武軍騎兵的傷亡比率,明顯要大于鷹揚軍,此消彼長,宣武軍騎兵漸漸的就不再出現了。

沒有了騎兵的幫助,康懷貞和劉的行動,自然謹慎了很多,他們不敢在野外繼續尋找鷹揚軍主力決戰,而是開始在宋州有意識的占領據點。然而,鷹揚軍的指揮官楊鷺颯,哪里是那么容易相處地,他本身的冒險細胞就異常的發達,發現宣武軍有收縮的跡象,立刻命令鷹揚軍全線發起反擊。

康懷貞其實只是想穩妥一些,占領部分據點作為支撐,故有意識的收縮兵力,等找到了鷹揚軍的主力,才發起進攻,沒想到,卻被楊鷺颯抓住了這個致命的機會。正在收縮的宣武軍,突然遭受到鷹揚軍的全線反擊,一番激戰之后,竟然由收縮變成了前線潰敗,加上鷹揚軍騎兵地襲擾,讓宣武軍苦不堪言。

在七月份,在宋州地面,鷹揚軍和宣武軍連續展開激烈的廝殺,即使是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戰斗也沒有停止。鷹揚軍夾帶消滅淮西軍的高昂士氣,在戰斗中明顯占據了上風。一連串的戰斗下來,康懷貞帶領的宣武軍,已經不知不覺間就被消耗了過半。

為了安全起見,康懷貞帶領殘存的宣武軍,駐扎在宋州城,據城死守,

兗州的朱溫求援。劉則帶領三萬宣武軍,駐守虞地,形成對宋州城的梯次配備。這樣一來,宋州城、楚丘、徐州的宣武軍,就構成了品字形的陣勢,互為犄角,互相增援。

康懷貞和劉都認為,以宣武軍地堅強防御,還有隨時可以增援的角之勢,鷹揚軍即使發起反擊,也無法迅速攻占宋州城。只要他在宋州城堅持到宣武軍大部隊的到來,就可以以宋州城為中心,對鷹揚軍主力形成大包圍圈,從而一口氣吃掉對方。

然而,鷹揚軍根本不吃這一套。

八月初,楊鷺颯集結了飛營、勇字營、鬼臉都和火字營地主力,對宋州城發起了猛攻。在下達作戰命令的時候,楊鷺颯只給了各部隊五天地時間,要求所有部隊,必須在五天之內,就突入宋州城,否則,軍法處置。各部隊指揮官的血性,頓時被激發起來,連一貫祥和地張祥鶴,也發瘋似的親臨前線。

康懷貞原本以為能夠在宋州城據守至少三個月地時間,結果不到三天,宋州城的城墻,就被鷹揚軍炸開,嗷嗷叫的鷹揚軍蜂擁而入。鷹揚軍依靠震天雷助陣,一舉破城,令康懷貞所有的計劃,全部化為湯水。康懷貞這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不應該據城和鷹揚軍硬扛,更不應該停留在某地和鷹揚軍死拼。但是,當他意識到這個錯誤的時候,已經晚了,就算他想撤退,也來不及了。

幸好,劉反應很快,立刻率軍接應康懷貞撤退。由于楊鷺颯為了盡快破城,集合了鷹揚軍的大部分主力,故在外圍的鷹揚軍很少,無法阻擋潮水般的宣武軍。終于,劉打破鷹揚軍的外圍包圍圈,將康懷貞接應出去了,但是康懷貞落在宋州城內的上萬人,卻完全被鷹揚軍包了餃子。康懷貞悲痛得幾次都要自殺,最后還是被劉拉住了。

非但如此,鷹揚軍緊緊的追在后面,好像連劉也要吃掉。這時候,從兗州出發前來增援的朱溫,還沒有進入宋州的地面,短期內根本無法連接,況且中間還有劉火等人帶領的鷹揚軍驍騎營阻隔襲擾。康懷貞和劉一看不是路,急忙向徐州撤退,因為駐守徐州地謝瞳,顯然比朱溫的行動還要快一些,他已經派出部隊越過蕭縣,前來接應康懷貞和劉。

楊鷺颯帶領鷹揚軍在后面緊追不舍,在碭山遭遇上了劉的殿后部隊,雙方展開激戰。宣武軍的殿后部隊,表現相當的頑強,鷹揚軍急切之間,非但沒有吃掉對方,反而崩掉了一顆牙。后來劉虎趕到,親自指揮戰斗,才將宣武軍的殿后部隊全部吃掉。

山地戰斗耽誤了一定的時間,讓劉和康懷貞得以順利逃脫。不過鷹揚軍依然繼續追趕,繼續向著蕭縣的方向追趕。安仁義和王彥章帶領的鷹揚軍騎兵,簡直是不要命的一路狂追,發現蕭縣有宣武軍駐守以后,他們靈活的繞開蕭縣,直撲徐州城下,吃掉了一部分掉隊的宣武軍,這才堪堪罷手。后來查明,要是康懷貞和劉,動作稍微慢上小半個時辰,就要成為鷹揚軍騎兵的俘虜了。

就在康懷貞和劉以為徐州安全的時候,楊鷺颯帶著鷹揚軍的主力又到了。楊鷺颯命令劉虎圍攻蕭縣地宣武軍,自己則帶領鷹揚軍主力,直接進攻徐州城。在短短的兩天內,鷹揚軍的各個部隊,就集中到了徐州城下,將其團團圍困起來。

八月八日,楊鷺颯下令對徐州城發動總攻。徐州城又變成了宋州城,西南角的城墻,不到兩天的時間,就被鷹揚軍炸開,大量的鷹揚軍潮水般的涌入。無奈之下,康懷貞和劉,只好再次突圍而走,那些來不及逃命的宣武軍,還有蕭縣被劉虎包圍起來的宣武軍,都全部成為了鷹揚軍地盤中餐。徐州一戰,宣武軍又損失了兩萬多人。

鷹揚軍同樣一路猛追,直到追到兗州和州交界的區域,遇到朱溫親自帶領前來增援的大部隊,這才罷手。楊鷺颯本來還想乘勝追擊,連朱溫一起干掉,只是鷹揚軍經過兩個月的連續強行軍作戰,部隊十分疲憊,火字營的震天雷也消耗得差不多了,硬撼朱溫并無足夠的勝算,只好遺憾的停止了戰役,率軍退回徐州據守,將這個戰略要地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八月下旬,鷹揚軍退回徐州。

朱溫萬萬沒有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原本好端端的設想,最后竟然亂得好像一鍋粥,不但沒有占領到鷹揚軍的宋州,反而將徐州這個戰略要地也丟掉了,真是又氣又惱。但是面對氣勢如虹地鷹揚軍,朱溫只好暗自倒霉。幸好,謝瞳、康懷貞、劉等人逃命的本領還算不錯,沒有落在鷹揚軍的手中,他也只能以此聊以自慰了。

在持續兩個月地戰斗中,鷹揚軍和宣武軍大小戰斗上萬次,鷹揚軍傷亡五千余人,宣武軍的傷亡,則在四萬人以上,這只是鷹揚軍在戰場上統計到地數字,至于被打散后下落不明的宣武軍到底有多少,恐怕只有朱溫自己才知道了。

遺憾地是,沒有抓到康懷貞和劉,也沒有抓到謝瞳。

這三人的逃命本領都異常超群,一旦發覺情勢不妙,立刻果斷撤退,根本不給楊鷺颯逮住他們地機會。對此,楊鷺颯只好聳聳肩,暗嘆自己倒霉,要是鷹揚軍的騎兵再多一點,這幾個家伙是肯定跑不掉的。

受到東線勝利的刺激,潼關前線的鷹揚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蕭騫迪和葛從周商量以后,向劉鼎建議,對潼關發起為其十天的不間斷攻擊,冀求一舉將潼關拿下來。

劉鼎答應了。

于是,從九月一日開始,鷹揚軍所有部隊全部出動,對潼關發起持續不斷的攻擊,悶雷響徹整個關中。經過五天的連續進攻,鷹揚軍終于摸到了潼關的主城墻。當天晚上,孟絕海和鄧天王兩人,親自組織敢死隊,對潼關的主城墻發起進攻。同時,其余的鷹揚軍部隊,還有劉鼎的鬼雨都,也全部對主城墻發動了攻擊。

神機旅在潼關的主城墻下,埋設了上千斤的黑色火藥,隨著一聲霹靂巨響,潼關的主城墻被炸開一個巨大的缺口。黑色的濃煙還沒有散盡,孟絕海和鄧天王就帶著鷹揚軍沖了上來。

朱玫見機不妙,立刻甩手就走。

孫儒見機不妙,同樣腳底抹油,好像一陣風的帶領潰兵逃往長安。

九月七日早晨,鷹揚軍的軍旗,高高的飄蕩在潼關的城樓上。

通往長安的道路,終于打通了。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