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418章 虛以為蛇(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虛以為蛇(2)

第418章 虛以為蛇(2)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漢鼎

從理智上來講。她明白鷹揚軍羽翼豐滿。宣武軍已經不是劉鼎的對手。鷹揚軍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水軍的力量也相當的強大。而且還擁有震天雷這樣的秘密武器。這是宣武軍短期內無法追趕的。宣武軍控制的地區。都是四戰之地。人口稀少。物資的籌集相對困難。還經常受到李克用這個死對頭的襲擾。

但這些客觀因素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宣武軍內的大部分將領。都是劉鼎原來的戰友。他們只是暫時投靠到宣武軍麾下而已。他們的心。其實還是向著原來的起義軍的。劉鼎取得的勝利越多。吸引力就越強。這種強烈的凝聚力。不是叛變起義軍的朱溫可以比擬的。

從感情上來講。朱溫畢竟是她的夫君。她不可能拋棄自己的夫君向著外人。她要盡自己的一切力量來幫助自己的夫君取得勝利。盡管明知道宣武軍處于劣勢。她依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朱溫挽回一些分數。以前的她是這么做的。現在的她依然是這么做的。

可惜的是。劉鼎表面上對她非常客氣。實際上卻是對她嚴加提防。震天雷的誤炸。如相信的。但是劉鼎將所有有用的信息。全部都瞞著她這個“嫂子”。那就絕對是有意的了。同樣的。他將宣武軍至于可有可無地境界。那也是處心積慮。一早就安排好的。

朱珍的借刀殺人之計。自然是最理想的計劃。可是張惠也知道。劉鼎是絕對不會輕易上當的。彭飛虎的當場發飆。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如果沒有劉鼎的事先提點。他一個粗人。怎么可能在這樣的宴會上當場發作?劉鼎突然說要追擊突厥人。天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用意。

牛存節緩緩的說道:“大人所言。不知道是否可以詳細點?”

劉鼎認真地說道:“我們準備和突厥人決一死戰。”

牛存節驚訝的說道:“如何決一死戰?還請大人解惑。”

劉鼎一字一頓的說道:“很簡單。在約好的時間。約好地地點。大家面對面的干一場!贏了的。贏得盆滿缽滿;輸了的。連褲子都輸掉!”

在座的宣武軍人員。還有祝英臺內地大部分代表。都清晰的聽到了劉鼎這句話。他們地神情。仿佛在瞬間都被石化了。很多人都不能完全理解劉鼎的說話。可是似乎又能隱約領略到一點。這實在是最痛苦的事情了。有些反應快的人。已經捕捉到劉鼎的實在是難以置信。

鷹揚軍要和突厥人正面對陣!

這怎么可能?

朱珍同樣愕然。

難道鷹揚軍真的要跟突厥人拼命?

按理說。劉鼎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啊?他那么積極做什么?收買人心?

不對。這里面一定有什么陰謀……

潘逸趁著給劉鼎倒酒的機會。有點擔心地說道:“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和突厥人決一死戰。恐怕只是大人的一廂情愿。李克用未必同意啊。突厥騎兵向來講究機動靈活。他們會愿意在某個地方和貴軍正面作戰嗎?”

劉鼎漫不經意的說道:“他要是不同意。那就沒有辦法了。我們只好繼續僵持下去。我們明天就會派出使者。和李克用接觸。看他有沒有和我們決一死戰的意思。潘大人。你是我們鷹揚軍的老朋友了。如果李克用有這樣的意思。談判的事情。你也參加吧。”

潘逸看了張惠、朱珍、牛存節一眼。平靜的說道:“好一份清單。隨意地翻轉過來。壓著送到朱珍地面前。低聲的說道:“這是我軍撤離開封前需要補充地一些物資清單。本來是要明天才給你們的。看今天宴會的氣氛這么好。我就忍不住提前拿出來鷹揚軍來援。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中原的老百姓。只講付出。不求回報。所以我只列舉了一些主要的物資。沒開列的東西就算了。誰叫我們是兄弟友軍呢!”

朱珍將清單翻轉過來。眉毛明顯的上揚。似乎就要當場發作。但是最終還是忍住了。他在心里問候了李怡禾的祖宗十八代。也問候了鷹揚軍所有人的祖宗十八代。李怡禾居然還有臉說列舉了主要的物資。光是大項就有六大類。小項足有一百多類。從糧食到木炭。無一不包。而跟在項目后面的數字。更是天方夜譚。他朱珍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這么多的東西。

潘逸也看到了清單的粗略內容。單看糧食一項。就知道鷹揚軍是絕對不會輕易的撤離開封了。因為開封周圍地區二十年的糧食產量。都還不能滿足鷹揚軍的需要。他臉色微微一沉。帶著些諷刺的意味。深沉的說道:“李參軍是要將整個中原都搬到江南去嗎?”

李怡禾仿佛一點都感覺不到他的諷刺和憤怒。神態自若的娓娓而談:“都說戰爭打的就是資源。打的就是人力物力。所言不虛啊!我們和突厥人僵持了四個月的時間。幾乎將家底都全部清光了。想當初。我們的日子也是蠻殷實的。現在可是一窮二白。一無所有。還請宣武軍多多關照。多多關照。不要讓我們餓著肚開開封。”

不等潘逸接話。李怡禾又接著說道:“其實啊!江南的民眾就是小氣。都是些小家子習氣。以為每次打了勝仗。都會有大量的繳獲。能夠掙得盆滿缽滿的。其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嘛!可是這些人是我們鷹揚軍地衣食父母。得罪不得。我們也不敢說的太直白。只好努力維持這個繳獲的傳統。現在我軍正是最困難的時期。還請友軍多多關照。多多關照啊!”

潘逸氣憤的說道:“我們關照你們。那誰來關照我們宣武軍呢?”

李怡禾笑容可掬的說道:“這個嘛。大家心里有數。心里有數。就心照不宣

潘逸冷笑著說道:“心里有數個屁!你們這是敲詐!耍賴!無恥!”

李怡禾驀然收斂笑容。板起臉來。冷笑著說道:“潘參軍。既然如此。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不要以為我們什么都不知道!貴軍現在已經控制了齊魯大地。王敬武、朱、朱瑾、時溥等四位節度使。現在都是給貴軍打雜的。他們擁有的物資。已經被貴軍全部征用了。還要問誰來關照你們?”

“齊魯大地最富裕的兗州、青州、沂州、海州一帶。現在都是貴軍地勢力范圍。地盤比以前大了十倍不止。人口比以前多了二十倍有余。各種。我們鷹揚軍要求的這點東西算什么?九牛一毛吧!若是貴軍覺得有意見。麻煩貴軍從齊魯大地撤回。交給我軍進駐。我軍在那里收集到足夠的物資。自然會主動撤離的!”

眼看兩人地火藥味越來越濃。劉鼎淡淡的說道:“怡禾。說話客氣點。大家還是友軍嘛!”

李怡禾這才努力地收斂了自己的怒氣。卻還盯著潘逸。緩緩的說道:“既然貴軍當初能夠做到天衣無縫的金蟬脫殼。避開突厥人地鋒芒。不如現在再來一次如何?貴軍回軍開封。對付潰敗的突厥人。我軍前往齊州等地。打擊氣勢洶洶地契丹人。這樣我軍也就不需要從貴軍這里獲取任何的物資了。”

潘逸氣得臉色發白。咬牙切齒的罵道:“你無恥!”

李怡禾冷冷一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朱珍將清單遞給張惠。

張惠看過以后。忍不住眉毛一揚。看著劉鼎說道:“劉大人。你們真的消耗了這么多的物資么?”

李怡禾接口說道:“夫人。這都是有根有據的。我軍能夠戰勝突厥人。靠的是什么。一是戰士們地英勇。二是后方百姓的支持。開封那么多的人口。支付這點物資沒有問題吧。”

張惠依然看著劉鼎。緩緩的說道:“劉大人研究過這份劉鼎神色不動的說道:“是的。”

張惠努力遏制住內心的憤怒。緩緩的說道:“好!我們給!”

朱珍和潘逸兩人同時叫道:“夫人!”

李怡禾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水。如釋重負的說道:“還是安貞夫人體諒我們。謝謝!”

安貞夫人冷冷地說道:“謝謝鷹揚軍地來援。我們宣武軍上下。對此表示深深的謝意!”

劉鼎舉起酒杯。嚴肅地說道:“好!從現在開始。我們只談風月。不談政治!”

張惠冷冷的說道:“劉大人所言甚是。”

氣氛總算緩和下來。至少表面上如此。

只是。雙方似乎說話都多了一些顧忌。互相對望的眼神。也多了幾分的敵意。于是忙著品酒吃菜。原本那些站在場中不知所措的端菜少女。這時候終于可以像花蝴蝶一樣的穿梭其中。將各種各樣的美酒佳肴送上來。被圍困了幾個月的賓客。終于可以暢懷痛飲人回到紫園。發現艾飛雨正在地圖面前沉思。

現在的艾飛雨。看起來絕對不像是病人。他的精神非常的充沛。臉色也相當的好。他的神情讓人相信。他是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的。當他面對軍事地圖的時候。顯然有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味道。看人回來。艾飛雨微笑著說道:“如何?”

李怡禾憤憤的說道:“你估計的一點都沒有錯。宣武軍想我們出城去送死。朱珍居然厚顏無恥的說。突厥人已經被打散了。現在乃是一群散兵游勇。只要我們出城一沖。就能夠將他們趕盡殺絕。他還想要我們盡快地撤離開封。結果我忍不住提前將物資清單給掏了出來。大家不歡而散。”

劉鼎深沉的說道:“張惠也不稱呼我殿下了。這是最大的問題。”

艾飛雨不以為然的說道:“螳臂當車。小人之見……鄭州、汴州都是戰略要沖。是我軍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輕易不能放棄。即使不能獨占。也要和宣武軍共同駐守。中牟更是要駐扎重兵。罷了。不要管他們。我們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你們來看王滿渡這個地方。覺得怎么樣?”

李怡禾隨口說道:“這里地形開闊。適合騎兵的機動。視野也非常的開闊。一望無際。想要隱瞞作戰行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這里背靠汴水。利于水軍地行動。距離中牟不遠。可以得到有效的增援……”

忽然意識到了什么。李怡禾急切的說道:“你準備將套設置在這里?”

艾飛雨收起臉上的微笑。慎重地說道:“這不能叫套。個公平決戰的地方。我準備將決戰的地點。設定在王滿渡。我們和突厥人。都可以在這里盡展我們所長。突厥人看中的。是這里地形平坦。視野開闊。有利于他們騎兵戰斗力的發揮。我們看中地。是它背靠汴水。有利于物資的運輸。盡快地安營扎寨。”

“我反復計算過。如果我們有一個月的時間準備。是可以在王滿渡秘密建立堅固的防御要塞的。前提是后方的水泥和生鐵條能夠及時的運送到這里。還有。我們要打敗突厥騎兵的正面進攻。必須大量使用震天雷和地雷。這兩樣物資。還是水運來得方便。有二十五天地時間。應該差不多運到了。”

張鐸將相關決戰需要的物資。送給劉鼎詳細的過目。

李怡禾仔細的打量著王滿渡周圍的地形。有點緊張的說道:“說真的。我這心里真的有點忐忑。你說在這樣的平原上。和突厥騎兵面對面的決戰。就算我們能夠用水泥快速地建立起防御工事。用地雷和震天雷壓制敵人騎兵。可是這

艾飛雨意味深長地說道:“是啊!一戰定生死啊!”

劉鼎仔細的看過需要地物資以后。將材料遞回去給張鐸。輕輕的舒了一口氣。輕描淡寫的說道:“沒有那么嚴重。打敗了。咱們最多回去南新來過。難道李克用還能追過長江不成?我就不信他有這樣的本事。”

眾人明知劉鼎是故意降低此戰的嚴重性。卻也沒有點破。大家都隨意的笑了笑。

他們現在商議的。乃是鷹揚軍一個驚天動地的計劃:他們準備和突厥騎兵正面作戰。

無論是劉鼎。還是李克用。都不希望保持目前這種現狀。他們都各自有自己的后方要處理。繼續拖下去。雙方的后院都可能起火。然而。李克用始終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冒著后院起火的危險。也要繼續將鷹揚軍拖在汴州前線。頗有點要和鷹揚軍同歸于盡的意

因此。劉鼎他們經過仔細的研究和衡量。決心在某種預先約定的條件下。和突厥騎兵大干一場。即使付出一定的代價。也要讓李克用灰溜溜的滾回去黃河北岸。本來。步兵是完全沒有可能和騎兵在平原地區正面作戰的。歷朝歷代。也只有漢代的李陵曾經用猛烈的弓弩。在平原地區上抗擊過匈奴騎兵。此后的數百年。再也沒有人做出過類似的戰例。

騎兵在對付步兵方面。具有太大的先天性優勢。如果步兵不配合精妙的地形。遇到疾馳而來的騎兵。只能是死路一條。在過去幾百年的戰爭史里面。游牧民族利用少量的騎兵。沖垮數倍于自己的漢人步例比比皆是。李嗣業的陌刀隊乃是在強大騎兵的協助下作戰。才能取得勝利的。如果只有純粹的陌刀隊。他的下場同樣是個死字。

然而。劉鼎相信。在擁有了水泥和黑色火藥等物資以后。步兵已經具備和騎兵正面對抗的能力。只要能夠使用某些防御措施壓制突厥騎兵的機動性。然后廣泛的使用震天雷、地雷。對沖擊中地騎兵進行密集的打擊。是完全可以擊垮密集的騎兵隊伍的。當初拿破侖使用的就是這樣的戰術。只是他的炮兵在鷹揚軍這里。變成了古老的投石機而

王滿渡的平原。對突厥騎兵是非常有利地。李克用不可能不心動。他比鷹揚軍更要急于挽回面子。李克用在王滿渡還有巨大的心理優勢。當初黃巢率領起義軍退守王滿渡。就是遭受到李克用的襲擊。最后損失慘重。不得不轉向陳州方向。最后在陳州完全落敗的。

當時在王滿渡地數十萬起義軍。遭受四萬突厥騎兵的攻擊。戰斗才剛剛開始。起義軍就完全陷入了慌亂。不戰自潰。突厥騎兵在后面一路追殺。起義軍死者十之六七。等起義軍殘部撤退到陳州的時候。人員已經所剩無幾。物資輜重更是全部丟失。為了活下去。黃巢他們只好以人為糧。。只要集中了所有的神機旅和火字營。還有鐵槍都和糝潭都。還有罡字營、鶴字營、飛營。同樣是可以和突厥人面對面的大干一場地。初步的計劃。是鐵槍都和糝潭都擋在前面。神機旅地火器埋伏在后。只要鐵槍都和糝潭都能夠成功的擋住突厥騎兵的沖擊。雨點般落下的震天雷。就可以將突厥騎兵全部掃入地獄。

如果一戰能夠分出輸贏的話。兩人都是愿意冒險的。這一戰的前提。是雙方都投入全部地兵力。投入全部的武器。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李克用對自己的騎兵很有信心。劉鼎則是對神機旅很有信心。這場決戰。可以說是騎兵和原始炮兵的巔峰對決。勢必震驚天下。

用了兩天的時間。在艾飛雨的親自帶領下。所有的參謀們都絞盡腦汁。制定相關的作戰方案。最后劉鼎拍板決定。地點就在王滿渡。現在的問題只剩下一個。就是李克用會不會答應和鷹揚軍決戰。艾飛雨深信。李克用是一定會答應地。

果然。臨時充當使者地秦萬超。很快和突厥人取得聯系。傳達了鷹揚軍的意圖。聽說鷹揚軍要和突厥人一戰定生死。李克用果然同意和劉鼎談判。并且很快就派出了談判地代表。初步接觸以后。雙渡。

九月初三。鷹揚軍和突厥人舉行第一次會談。

李克用派來的代表有三個:薛阿檀、安休休、姚民康。薛阿檀和安休休都是李克用身邊的心腹武將。平時很少出現在戰場上。其中薛阿檀還兼任李克用的護衛隊長。兩人都顯得敦敦實實的。眼神卻非常的明亮。在突厥人里面算是比較機智靈活的將領。

薛阿檀和安休休都是武將。只有姚民康是文官。可是偏偏姚民康不是主要的談判官員。突厥人主要的決定權。是在薛阿檀手中。這個薛阿檀。根據三眼都的情報資料反映。原本是北地的孤兒。從小被李克用撿回來養大的。卻不是李克用的義子。他不識字。可是卻長期充當李克用的護衛隊長。很得李克用的信任。

鷹揚軍的主要談判代表。則是李怡禾、崔綰和潘逸。毫無疑問。李怡禾是主要的代表。潘逸那天和李怡禾鬧翻了。是不太想來的。可是宣武軍的確很想知道。鷹揚軍到底在搞什么鬼。于是他只好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出現在了王滿渡。

這次的談判也很有特色。雙方基本都是站著進行商談的。腳下都是高達膝蓋的雜草。在他們各自的背后。都是牽著戰馬的衛士。非常警惕的盯著對方。很顯然。如果話。另外一方會立刻翻上馬背逃跑。

薛阿檀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李克用的意見:鷹揚軍每年向他上繳絹三十萬匹。銀二十萬兩。突厥人就永遠都不襲擾中原。如果鷹揚軍不同意這個要求。突厥人就每年春秋兩季都南下。找鷹揚軍的麻煩。甚至打到長江以南。

李怡禾憤怒的罵道:“想也別想!”

薛阿檀驕傲的說道:“李公子。我突厥鐵騎數十萬。隨時可以踏平你們的地界。請你自重!”

李怡禾竭力控制住內心的憤怒。冷冷地說道:“你們突厥異族。何德何能入主中

安休休傲然說道:“想我突厥人。前有頡利可汗。后有默啜可汗。都是雄才偉略之輩。你們的太宗皇帝。還不是要和我們結下渭橋之盟?你們主上只不過是地方上的豪強。難道還要比你們的太宗皇帝厲害么?”

一看對方居然跟自己擺起歷史。李怡禾立刻來了勁。毫不客氣的反唇相譏:“如果頡利可汗。默啜可汗都算雄才偉略的話。那我們的李靖、薛仁貴、劉仁軌、王方翼、蘇定方、張仁愿、王忠嗣等人又算什么呢?給你們突厥人扛包的?”

安休休惱羞成怒。大聲罵道:“有本事。你們就擺開陣勢。和我們打過。”

李怡禾毫不退讓的說道:不成!約好時間地點。我們立刻應戰!”

薛阿檀等人沒想到鷹揚軍居然答應。都是又驚又喜。兩人互相對望一眼。好不容易才將內心里地狂喜給壓下來。他們當初收到秦萬超的傳信。還以為是鷹揚軍的緩兵之計。李克用安排他們到來。就是要試探鷹揚軍到底想做什么。沒想到。鷹揚軍居然真的要和他們決戰。這簡直是……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薛阿檀和安休休目前地心情。那就是:大喜過望。

突厥人在和漢人的交鋒中。最怕的就是漢人憑險固守。堅壁清野。節節抗擊。由于缺乏足夠的攻城武器。他們無法攻占堅固的據點。只能在四周燒殺搶掠。一旦冬天到來。遍地都是冰雪。戰馬無法找到足夠地草料。他們就不得不撤兵了。野外交鋒。那簡直是游牧民族夢寐以求的事情。

安休休因此特別強調:“野外地交鋒!”

李怡禾語調清晰的說道:“對!就是野外的交鋒!就在這王滿渡!就在前面五里的曠野上。大家擺開架勢對陣!沒有陰謀詭計。沒有虛情假意。只有面對面的廝殺!”

薛阿檀和安休休看著后面的原野。臉上簡直要笑出花來。

這樣平坦的原野。正是突厥騎兵施展超強攻擊力地最佳揚軍。就算是天朝最強大的時候。也不敢在這樣的地形上。擺開陣勢和突厥騎兵對陣。他們都認為。李怡禾如果不是瘋了。就是在裝瘋賣傻。而后者的可能性明顯居多。

薛阿檀生怕李怡禾反悔。急忙說道:“這可是你們說的!”

李怡禾冷冷的說道:“不是我說的!”

薛阿檀和安休休一愣。隨即十分失望。

果然。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樣的好事。怎么可能落在突厥人的頭上?

鷹揚軍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這樣的地形上。擺開陣勢和突厥騎兵對抗?

安休休心有不甘地說道:“你賴皮!”

薛阿檀也說道:“男子漢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怎么能出爾反爾?”

李怡禾冷冷地說道:“這是廬江王、同平章事、鷹揚軍節度使劉鼎劉大人所言。四年前。你們在這里擊敗了我家大人的先人。我家大人想在此替先人報仇雪恨!”

薛阿檀和安休休對望一

看來鷹揚軍的確是要在這里和突厥人大干一場了。

你們鷹揚軍就等著看好戲“好!成交!我們就在這里決戰分勝負!”

安休休立刻加上一句:李怡禾冷笑著說道:“我們鷹揚軍當然不會反悔。只怕是你家主上不敢來!”

薛阿檀放聲長笑。神情狂妄至極。

這么好的機會。李克用會不來?他做夢都巴不得有這樣的機會!

安休休竭力控制著內心的興奮。緩緩的說道:“地點既然定下來。什么時間?”

李怡禾鎮定自若的說道:“我軍需要一定時間來調集兵力。今天是九月初三。一個月以后。十月初三如何?初冬季節。天高云淡。雨水稀少。正是決戰的好時機。到時我軍在這里安營扎寨。只要你們將我們的營寨占領了。就算是我們輸了。”

安休休果斷地說道:“好!就是十月初三!”

薛阿檀豪氣干云的說道:“十月初三。不見不散!”

姚民康遲疑著說道:“各位確信。在這塊原野上和騎兵交鋒?”

李怡禾傲然說道:“當然!”

姚民康摸不透他們到底在搞什么鬼。咕嘟著說道:“這不成是你們鷹揚軍的緩兵之計

李怡禾冷笑:“當然不

薛阿檀說道:“如果有一方失信。那當如何?”

李怡禾說道:“此戰定當提前公布天下。失信者。以后都休想抬頭做人。”

薛阿檀擊掌說道:“雖然我不喜歡你們。但是我也不得承認。你們還是有勇氣的。”

安休休也點頭說道:“十月初三。若是貴軍不出現。就是失信于全天下。”

李怡禾凜然說道:“鷹揚軍從不失信于人。你們放心好

崔綰補充說道:“從現在開始。我軍要為決戰做準備。貴軍不得偷襲其他據點。以免牽制我們的決戰兵力。同時。我軍要向王滿渡集結兵力。你們不能在半途襲擊我們。”

薛阿檀看似粗魯。其實心細。肅然說道:“我軍可以確保不會主動出擊。只要是貴軍向王滿渡集結。我軍都不會阻攔。”

言下之意。如果鷹揚軍不是向王滿渡集結。那就另當別論了。

李怡禾說道:“我軍只會向王滿渡集結。”

薛阿檀說道:“那就最好!我可以代表主上答應你的這兩個條件!”

崔綰說道:“五天之內。我軍駐守鄭州的部隊。將會向王滿渡集結。并在這里安營扎寨。你們必須在五天之內。撤退鄭州、中牟、開封以南的所有部隊。讓我軍可以順利通過。”

薛阿檀點頭說道:“沒有問題。”

李怡禾說道:“如果你們答應。我們就擊掌立誓。誰也不得違背!”

薛阿檀伸出手掌。

啪!薛阿檀冷笑:“就等你們全部集結到王滿渡。我軍再一舉殲之又如何?”

李怡禾說道:“你還是想想看如何回去北方吧!”

薛阿檀狂妄的哈哈大笑。翻身上馬而去。

安休休也驕傲地翻身上事。最后一個騎馬而去。

薛阿檀和安休休回到突厥人大本營。面見李克用。將劉鼎的意思傳達。

李克用半信半疑的說道:“真的?”

盡管薛阿檀和安休休都信誓旦旦地表示。這絕對是真的。可是李克用依然充滿了懷疑。

他不得不懷疑。

從政治的角度上來講。他不懷疑劉鼎有這樣的意圖。劉鼎這樣做。的確可以收買很多民眾地心。贏得很多人的支持。宣武軍和突厥人爭斗數年。還從來沒有膽量和突厥騎兵正面交鋒呢。要是鷹揚軍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無疑是徹底的將宣武軍給打壓下去了。控制中原也就成為了定局。

然而。從軍事的角度來講。李克用絕對不相信這是真的。劉鼎不是傻子。他不可能選擇這樣平坦的地形。和突厥騎兵交戰。劉鼎能夠全部集中起來的兵力。最多六七萬人左右。他李克用能夠集中的突厥騎兵。同樣有六七萬數量地情況下。有誰會相信。純步兵的鷹揚軍能夠戰勝純騎兵的突厥騎兵?

不可能!

不可能!

不可能!

這里面一定有劉鼎的陰謀詭計。

他極有可能是利用這個辦法拖住突厥騎兵。然后將各個據點的兵力集中起來。然后溜之大吉。

無意中看到姚民康在自己的身邊。李克用隨口問道:“你怎么看?”

姚民康謹慎的說道:“屬下覺得。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是劉鼎的信口開河。就是鷹揚軍的陰謀詭計。主上千萬要小心謹慎。”

李克用點點頭。

姚民康猜測著說道:“劉鼎地一個目地。可能是想誘使我們現身。免得總是被陰影籠罩。”

李克用冷聲說道:“不管怎么樣!這都是一個機會。我們要牢牢的抓住!”

微微頓了頓。李克用冷峻地喝道:“立刻將這個消息傳播出去。同時派人向興元府的皇上報告。就說我軍準備在王滿渡和鷹揚軍一決雌雄。請朝廷派人來做公證。”

姚民康驚訝的張大嘴巴。良久才結結巴巴的說道:“主上……朝廷……公證……”

請皇帝派人來公證?

李克用是不是瘋了?

興元府那個皇帝。最恨的人里面。恐怕就有他李克用的廷里面。對李克用有好感的人。也是鳳毛麟角。最近謠言四起。都說朝廷正在動員幾個節度使聯合起來對付李克用。想要置他于死地。他李克用和劉鼎拼命。居然還要朝廷派人公證?

李克用冷峻的說道:“你們懂得什么?皇帝來不來。我不關心。朝廷怎么看。我也不關心。我關心的是。全天下的人知不知道這件事。”

姚明康這才明白過來。

在某些時候。李克用的心思也是很深沉的。

連興元府的皇帝都知道了。全天下的百姓。恐怕大多數也知道了。

既然大多數的百姓都知道。那么天下群雄自然也知道。他們的目光。當然會馬上被吸引到王滿渡這個焦點來。就算劉鼎是準備施展什么陰謀詭計的話。恐怕也要被強行拉上戰車了。

只要他劉鼎愛惜自己的名聲。這一戰。乃是勢在必行。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