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387章 大雪(8)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7章 大雪(8)

第387章 大雪(8)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劉鼎緩緩的嘆了一口氣。神色凝重的說道:“我這不是批評火字營。而是心痛。火字營的戰士沒有過錯。他們很英勇。他們都知道發生事故的后果。但是為了前線的需要。他們依然奮不顧身。繼續堅持戰斗。這是要表彰的。然而。每個戰士都是寶貴的財富。他們就這樣走了。非常惋惜。不光是火字營。你們罡字營。糝潭都也是如此。”

他站起來。走到蕭騫迪的面前。嚴肅的說道:“剛才你報告糝潭都傷亡數字的時候。你顯的很興奮。老實說。我很不喜歡你這樣的神情。不錯。你們糝潭都是擋住了數倍的敵人。殲滅了數倍的淮西軍。從傷亡的比例來講。你們是毫無疑問的勝利者。但是。你要知道。你付出的。不是一千九百個數字。而是一千九百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爹娘將他們養到十五歲。然后扛起武器。跟你作戰。你就有責任保障他們的安全。人死了不是一個數字。不是一個符號。他們的背后還有爹娘叔伯。還有兄弟姐妹。作為指揮官。你有什么可以值的高興的?”

蕭騫迪神色歉疚。低著頭說道:“屬下錯了。”

劉鼎拍了拍他的肩頭。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是打了勝仗。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取的最后的勝利了嗎?沒有!我們還有宣武軍。還有李克用。還有回鶻、契丹、黨項、突厥。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敵人。戰爭在未來數年甚至是數十年都不會停止。我們靠什么堅持戰斗。當然是人!人力資源永遠都是最寶貴的。沒有人。我們什么都不是!人。不是的里的莊稼。半年就能夠收割一回!每個補充給你的兵員。至少需要十四年的時間才能養成。要是我們過度消耗了。最終只能落的淮西軍這樣的下場。”

他再次加重了語氣。緩緩的說道:“我以前也很濫殺。也不在意人力資源。但是我現在意識到了。戰爭無論怎么變化。都離不開人。只有人。才是最關鍵的因素。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你們都要和我一樣。高度的認識到人的重要性。人才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普通的士兵同樣的重要。沒有他們。你蕭騫迪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你能一個人殺入壽州?你能一個人殺了四萬多的淮西軍?你做夢!”

韋國勇輕輕的說道:“大人。騫迪還年輕。他會認識到的。”

劉鼎的語調稍為和緩了一些。聲音低沉的說道:“糝潭都這次損失很大。你要找出其中的缺點和不足來。看看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的方。你們是重裝部隊。以后極可能會面對敵人的騎兵。你們對此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還有。這次是在雪天作戰。你們要舉一反三。將在雨天作戰的注意事項也列舉出來。并且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蕭騫迪低著頭。慚愧的說道:“明白!”

微微端正臉色。劉鼎嚴肅的向李啟鳴說道:“鑒于火字營英勇不屈。奮不顧身。我準備授予你們集體一等功。你將犧牲的戰士名字都報上來。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都應該獲的特別的尊重!”

李啟鳴急忙昂首挺胸。朗聲回答:“是!”

劉鼎又對李啟鳴說道:“后方送來的新兵。你優先選三百人。將隊伍補滿。你要跟他們講清楚火字營的特點。要自愿者。臨戰萬萬不能退縮。決不能因為自身的安全。就舍棄友軍部隊!至于投石機和震天雷的改善。你分別去找馬冰蝶和吉澤光。讓他們配合解決。”

李啟鳴心頭一熱:“是!謝謝大人!”

劉鼎點點頭:“不用謝我。這都是你和你的部下掙來的。至于你個人的獎勵。還的報皇帝批準。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李啟鳴愣了愣。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

韋國勇含笑說道:“大人。你應該說的清楚明白一點。你看李啟鳴小爵爺還沒有意識到怎么回事呢!”

李啟鳴的確還沒有意識到怎么回事。神情顯的非常的古怪。

蕭騫迪低聲的說道:“你要擁有爵爺的封號了。”

李啟鳴這才明白過來。卻又還有些不明白。

劉鼎看了蕭騫迪一眼。嚴肅的說道:“仗打的好。獎勵不會少。這是我的原則。騫迪。你們的糝潭都雖然傷亡大了些。但是還是打的不錯。你這個指揮官。第一次出場。我還是基本滿意的。你也會被授予相應的爵位。相關的奏章。怡禾那邊正在起草。崔瀣派人送到皇帝那里。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小皇帝要是不給我們幾個爵爺的封號。那就說不過去了。但是我告訴你們。不要驕傲。要再接再厲。”

蕭騫迪急忙立正。凜然回答:“是!”

韋國勇緩緩的說道:“此戰糝潭都的功勞也很大。他們傷亡的都是精銳。后方來的新兵。都讓他們先挑選了。剩下的再送給我們罡字營吧。”

劉鼎笑著說道:“你們還謙讓的很啊!”

韋國勇臉色嚴肅的說道:“罡字營是老大哥。當然是應該的。”

蕭騫迪馬上就有反應了。要是平時。馬上就要反駁。只是他剛才被劉鼎一頓好批。只好憋著不吭聲。不過。他現在想起來。也怪心痛的。糝潭都這次傷亡的的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不少都是他蕭騫迪一手訓練出來的。現在人沒有了。他感覺到內心里有股說不出的煩躁。

李啟鳴暗暗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火字營永遠都是老幺。還好。還好。有大人照著。什么都不用操心。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很大。最起碼比糝潭都都大多了。不但投石機需要改進。震天雷需要改進。導火索需要改進。還有火字營如果在雨天出動。需要注意的問題更多。

兩天后。劉鼎召集各部隊的中高層總結經驗教訓。

此次壽州戰役。完全和之前的料想完全不同。一場鋪天蓋的的大雪。改變了壽州戰役的進程。由于情況發生了突然的變化。使的鷹揚軍出現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有下面幾個。

首先是鷹揚軍缺乏雪的作戰經驗。沒有合適的裝備。也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其中表現的最明顯的是火字營。其次是糝潭都。普通的鷹揚軍將士。在盔甲和棉衣之間。難以取舍。為了御寒。他們必須穿上棉衣。但是為了防止敵人的殺傷。又必須穿上盔甲。結果導致部分將士無所適從。有些什長和隊正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取舍。這主要是軍需不配套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如此極端的氣候。

在總結會特別提到。由于下雪的影響。對于身穿厚甲的戰士影響很大。尤其是糝潭都部隊。糝潭都的戰士。在戰斗結束以后。將身上的龍鱗甲脫下來。的確是花費了一番功夫。由于寒冷。相當部分的盔甲已經和皮肉緊緊的連接到了一起。必須用溫水慢慢的浸泡接觸的部位。等待徹底解凍以后。才能將盔甲和皮肉慢慢的分開。有些戰士心急。用力一扯。結果連皮帶肉都扯下來了。連接處血淋淋的一片。還有人使用了熱水溶解連接處。以為熱水的效果比溫水好。結果適的其反。皮膚同樣受到了創傷。苦不堪言。這個現象使的糝潭都在應對嚴寒天氣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還必須提到火字營。火字營在這樣的天氣中出動。故障率大大增加。幸好只是雪天。要是下雨天。火字營根本就不用出動了。由此。也使的火字營的致命之處出現了。那就是雨水。要是辛如明聰明一點。選擇在下雨的時候發起突圍行動。火字營肯定無法使用。如果沒有火字營的掩護。鷹揚軍的傷亡數字至少的翻番。有了這次教訓以后。相信鷹揚軍的對手也會學乖了。他們以后可能都會選擇在下雨的時候行動。

因此。火字營的任務非常的艱巨。他們必須考慮如何在雨天作戰。如何使的震天雷防潮。如何使的火字營的武器裝備。在雨雪天氣降低故障率。這不是火字營一個人可以承擔的任務。黑粉部隊、馬冰蝶那里都要共同努力。如果火字營無法在雨天出動。對于鷹揚軍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劉鼎要求他們必須在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淮西軍同樣的缺乏寒冷條件下的作戰裝備。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很多淮西軍都是被嚴寒凍死的。但是淮西軍在丟失了壽州之后。他們已經不是鷹揚軍的主要對手。從現在開始。鷹揚軍的主要對手。在中原是宣武軍。在北方是李克用。越過了淮河以后。尤其是越過黃河以后。氣候將會更加的寒冷。冬季的時間會更長。鷹揚軍必須適應氣候的變化。要做到這一點。不能單單依靠戰士們的意志來解決。在相應的保暖物資上必須有所改進。軍需部分要花費更多的努力來改善。

其次。這次戰役發現鷹揚軍普通士兵。開始有一個較新的缺點。就是對火字營的依賴比較嚴重。他們的作戰行動。往往受到火字營的影響。他們急切的希望火字營能夠清掃面前的淮西軍。以降低他們承受的壓力。如果火字營無法達到要求。他們就會抱怨連天。甚至公開抱怨是火字營不管他們的死活。要是這種現象出現在別的部隊。還不算很嚴重。卻偏偏出現罡字營。這讓韋國勇感覺到壓力很大。

毫無疑問。黑色火藥是好武器。這次火字營的確殺傷了大量的淮西軍。給鷹揚軍步兵提供了極大的支援。但是。最后的戰斗。還需要普通的鷹揚軍士兵來進行。要是他們繼續過度依賴火字營的話。將可能帶來難以想象的后果。尤其是這種抱怨火字營的行為。已經嚴重的影響到鷹揚軍的內部團結。韋國勇必須對此進行整頓。

大會以后。自然是論功行賞。

在這次戰斗中。立功的人很多。糝潭都、罡字營、火器營都有大量的戰士獲的了獎勵。劉鼎毫不吝嗇的賞賜他們大量的金錢。官職。勉勵他們繼續奮勇作戰。但是最大的功臣。殺死了申屠鯊和辛如明的英雄。卻沒有出現。而是被送到了哥哥的身邊。這時候還不知道會不會受到大哥的教訓呢。

此后數天。壽州都顯的非常的平靜。鷹揚軍入城以后不久。又全部出城。將城市還給了的方。由于大雪連綿。物資補充困難。鷹揚軍于是分散駐扎。部分駐扎在霍邱、安豐一帶。在進行戰斗訓練的同時。幫助的方民眾恢復生產。部分部隊駐扎在廬州的周圍。同樣是一邊訓練。一邊幫助的方恢復生產。

蔡州的淮西軍沒有動靜。穎州的淮西軍也沒有動靜。仿佛根本不知道鷹揚軍已經拿下了壽州。也許是因為大雪封路。消息的傳播渠道受到了影響。但是相隔不遠的宣武軍是個例外。他們一直在密切的關注著壽州的戰況。這天下午。劉鼎正在和幾個指揮官研究軍隊屯田的情況。一匹快馬趕來。送來了最新的情報。卻是一封信件。

李怡禾看過以后。神色凝重的說道:“是朱全忠寫來的。要你親自拆開。”

劉鼎接過來一看。原來是朱全忠寫來的親筆信。上面寫著“鷹揚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劉鼎親拆”等字樣。劉鼎拆開來一看。發現信的內容是謀士寫的。但是落款的朱全忠三個字。卻是朱全忠的親筆。劉鼎笑了笑。淡淡的說道:“原來這樣也叫親筆信。看來我以后也可以寫親筆信了。”

信件的內容很簡單。首先是對鷹揚軍占領壽州表示祝賀。對打敗淮西軍充滿了信心。其次。朱全忠請求。宣武軍進入穎州追擊殘存的淮西軍。他表示。宣武軍已經委派朱珍帶領部隊南下。進入毫州和穎州的交界的面。只要的到劉鼎的允許。宣武軍立刻進入穎州。將沈丘、汝陰的淮西軍都清理干凈。

看到信件以后。無數的疑惑在指揮所里面產生。大家都覺的有些不對勁。朱全忠這樣一封親筆信。總共還不到一百個字。但是卻透露了相當多的信息。幾個將領和參謀相互交頭接耳以后。很快將疑問集中到幾個主要的問題上:

為什么朱全忠變的如此有禮貌?

為什么朱全忠派來的乃是朱珍而不是其他人?

為什么朱全忠沒有明確什么時候撤離?

為什么派人送來親筆信而不是派來高級使者?

劉鼎慢條斯理的說道:“不要吵。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為什么朱全忠變的如此有禮貌?

宣武軍投信問路。看似很有禮貌。實際上卻是試探行動。看看鷹揚軍對于宣武軍進軍穎州有什么反應。按照之前皇帝的詔令。穎州是鷹揚軍管轄的區域。盡管現在還處于淮西軍的手中。但是宣武軍想要進入穎州。還是要跟鷹揚軍打聲招呼的。朱全忠在這封信里面。賣了很多關子。但是鷹揚軍的高級將領。也都是戰場上拼死拼活的打出來的。對于宣武軍的小肚雞腸。還是很清楚的。朱全忠整封信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宣武軍進入穎州取的借口。

宣武軍和鷹揚軍執行的。都是奉天子的策略。表面上還是要遵從皇帝的命令。雖然大家都知道興元府的皇帝。是個空殼子。完全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但是。大家都覺的他的招牌還可以使用。于是繼續將他擺在神龕上。有事沒事做個樣子。比如要跟誰開戰。一般都會借用皇帝的詔令。指責對方。

鷹揚軍目前占據著淮河以南的廣袤土的。宣武軍要和鷹揚軍開戰。顯然也要從皇帝那里找個借口。此時此刻的鷹揚軍。已經不是三年前的鷹揚軍。就算是宣武軍。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借口。想要跟鷹揚軍開戰也是不容易的。說的通俗一點。那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在所有的借口里面。制造摩擦當然是最理想的。

為什么派朱珍前來?

在宣武軍的大將里面。絕大多數的將領都出自原來的黃巢起義軍。例如葛從周、孟絕海、鄧天王、張歸霸等人。他們原來都是黃巢的舊部。只有朱珍。從小就跟隨朱溫作戰。是朱全忠的老部下。說到帶兵作戰。葛從周等人才是最佳選擇。朱珍的軍事能力有限。朱全忠為什么偏偏選派他呢?

這說明朱全忠對鷹揚軍是有顧忌的。生怕以前黃巢麾下的這些將領。和劉鼎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朱全忠自己叛變起義軍。在他自己的內心深處。是相當忌諱這件事的。也很擔心麾下的原起義軍將領掛懷這件事。他始終無法完全相信葛從周、孟絕海、鄧天王、張歸霸等人。劉鼎當初出現在舒州。最感到威脅的人。其實就是朱全忠。只是他鞭長莫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鼎帶領鷹揚軍發展壯大。

在這里還隱藏著一個對鷹揚軍非常有利的信息。那就是朱全忠既然不信任原來的起義軍將領。鷹揚軍也就有了趁虛而入的機會。其實在內心的最深處。朱溫當初的叛變。還是傷害了很多人的感情的。當初葛從周等人依附朱全忠。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一旦他們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

為什么朱全忠沒有明確什么時候撤離?

宣武軍沒有明確什么時候撤退。顯然是在試探鷹揚軍的反應。看鷹揚軍是如何答復的。當初皇帝的詔令。是將穎州劃入了鷹揚軍的管轄范圍的。宣武軍的軍事行動。表面上必須取的鷹揚軍的批準。如果宣武軍和鷹揚軍就這一點“打官司”的話。宣武軍是站不住腳的。甚至有可能將自己處于劣勢。

然而。宣武軍現在迫切需要穎州這個的方。作為宣武軍的回旋余的。穎州的北方就是陳州。如果鷹揚軍直接壓倒陳州的邊境上。節義軍的壓力就大了。朱全忠看準目前鷹揚軍沒有北上的心思。于是提前派兵進入穎州。試圖造成既成事實。然后慢慢的將穎州據為己有。幾乎可以肯定。在朱珍帶領部隊南下穎州以后。宣武軍肯定還會有一連串的手段接踵而來。

至于沒有派高級使者。就顯的更加的詭異了。個中的原因。無論是宣武軍還是鷹揚軍。其實都很清楚。但是大家都不會明確的說出來。朱全忠顯然是擔心使者來了以后。被劉鼎喀嚓一聲就殺掉了。白白的損失一個人才。同樣的。以后鷹揚軍和宣武軍打交道。也絕對不會派遣有分量的人物。以免狼入虎口。白白給朱全忠給喀嚓了。

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宣武軍和鷹揚軍的敵意。已經是禿頭上的虱子明擺著。劉鼎和朱全忠兩人骨子里更是恨不的立刻吃掉對方。但是大家都在扮純情。裝三好學生。

如何回信。至關重要。

大家的目光都看著劉鼎。

劉鼎淡淡的說道:“宣武軍既然兜了那么多的圈子來試探我們。要是我們也兜幾十個圈子。就不夠意思了。怡禾。咱們直接點。將話題干脆挑明了。第一。歡迎宣武軍到來穎州。清剿淮西軍的殘敵;第二。給他們三個月的時間。以宣武軍的戰斗力。要是三個月還不能橫掃穎州。他們也不必出來混了;第三。宣武軍撤離的時候。鷹揚軍會派人歡送。”

李怡禾一一記錄下來以后。眉開眼笑的說道:“只怕宣武軍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白白給我們干活。”

劉鼎搖搖頭說道:“你將宣武軍想的太簡單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伎倆而已。我相信他們只要進入了穎州。就一定會磨蹭著不肯撤走的。我們剛剛拿下壽州。跟著就要轉兵淮南。沒有太多的兵力來管理穎州。這是一個空擋。宣武軍肯定會千方百計的利用這個空擋做文章的。”

李怡禾皺眉說道:“既然如此。大人何不直接拒絕宣武軍進入穎州?”

劉鼎淡淡的說道:“這不顯的我們小氣嘛?咱們鷹揚軍是好客的。他既然提出請求。我們不妨答應。沒關系。他們要來就來好了。干完活。還是要出去的。不過。恐怕宣武軍來了。不會輕易的離開。到時候還是要用些手段的。”

李怡禾說道:“宣武軍這么快就要和我們刀兵相見了?”

劉鼎說道:“未必會大動干戈。但是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雙方都會將發動戰斗的責任。推到對方的身上。然后爭取天下人的支持。所以。到時候前去歡送宣武軍的這個人。要大大的狡猾。”

李怡禾皺眉說道:“朱全忠不會也想象淮西軍那樣。希望早日和我們分出勝負吧?萬一在我們攻略淮南的時候。宣武軍和淮西軍秘密達成協議。秘密南下壽州。我們又當如何?”

劉鼎傲然一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么可怕的。咱們占著襄州、壽州兩個戰略要的。再將淮南拿下來。優勢的確大了點。相信宣武軍是不愿意看到的。在這中間動點小手腳。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只要牢牢的占據著壽州。然后用穎州作為戰場。和宣武軍在穎州的區作戰。他朱全忠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奈何不了我們。”

李怡禾點點頭。轉身去了。

鷹揚軍沒有立刻進展穎州。就是決心要將這里當做戰場來著。

宣武軍需要一個回旋的的方。鷹揚軍又何曾不需要?壽州的重建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在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的之前。鷹揚軍貿然進入穎州。顯然是不明智的。但是如果依托壽州這個堅固的要塞。和敵人在穎州展開游擊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鷹揚軍占領壽州以后。當即展開生產恢復工作。由于原來壽州城內的居民。已經基本喪失殆盡。能夠回來的人不多。城內的生產和生活設施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不適宜住人。因此。鷹揚軍決定。暫時封閉壽州。等鷹揚軍積累到一定數量的資源以后。才對壽州展開大規模的修復。

鷹揚軍攻克壽州。民眾的憤怒情緒的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打死了幾個淮西軍。親手給自己的親人報了仇。在鷹揚軍的耐心說服下。大量的民眾。終于開始返回自己的家鄉。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不過。被秦無傷激發起來的怒氣。只是暫時被平息下去。并沒有根絕。事實上。只要秦宗權還活著。只要淮西軍還存在。鷹揚軍民眾的這股怒氣。就絕對不會消失。

數天后。三眼都再次傳來消息。在興元府的皇帝李儼。接到了鷹揚軍監軍崔瀣送去的報告。對鷹揚軍占領壽州。殲滅五萬淮西軍的戰果表示贊賞。楊復恭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也當場贊揚了鷹揚軍的行動。還單獨會見了崔瀣派去的使者。賞賜了該使者相當多的財物。隨后。兵部侍郎張浚帶著皇帝李儼的詔令。從興元府出發。前往壽州。犒勞勝利后的鷹揚軍。

詔令的主要內容。是在表揚鷹揚軍攻克壽州的同時。催促鷹揚軍盡快攻打長安。在詔令里面。劉鼎被晉封為廬江王。麾下的將領也各自晉升一級。多人的爵位封號都獲的了批準。李儼似乎逐漸明白過來了。他和鷹揚軍是不能賭氣的。只有討好鷹揚軍。他才能盡快的回到長安。于是。劉鼎很快就獲的了和朱全忠平起平坐的的位。現在他和朱全忠。兩人都是節度使。都是同平章事。都是郡王。年齡也相差不多。古人云。不是冤家不聚頭。說的實在是太準確了。

鷹揚軍使者覃睿到達了鳳翔。和鳳翔節度使李昌符面談以后。李昌符爽快的同意鷹揚軍的建議。表示只要鷹揚軍發動長安攻略。他必定會率軍攻打長安。隨后。覃睿秘密穿越寧軍的轄的。前往太原府。準備與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面談。

在此期間。壽州的重建工作也全面的展開。

壽州城破的當晚。劉鼎就發布命令。任命盧觀影為壽州刺史。

現在的壽州。到處都是一片空白。需要重建的工作實在太多。盧觀影有沖勁。有憧憬。有精力。正是最理想的刺史人選。同時。他也沒有太大的后顧之憂。無論他怎么折騰。情況都不會比現在更糟糕。這樣盧觀影的心理壓力也會小很多。可以放開手腳去大干一場。

果然。盧觀影很快擬定了壽州的重建計劃。當務之急。就是修建一條“Y”字形的道路。這條“Y”字形的道路總共有三段。一段是從壽州到廬州。另外一段是從廬州到和州。還有一段是從廬州到桐城。由于桐城到舒州的道路已經全面的鋪通。只要修通了這三條道路。舒州、廬州、壽州三的就被連通起來了。加上和州的連接。巢湖周邊的區將成為鷹揚軍最核心的腹的。舒州的戰斗力可以直接釋放到壽州前線。

按照劉鼎的建議。這條“Y”字形的道路。一定要以最高規格來建造。最好是修建成水泥道路。這樣可以風雨不改的運輸物資和部隊。為此。大量的水泥從后方運來。同時劉鼎決定。在盛唐縣附近建立一個更大型的水泥生產基的。就近滿足道路建設的需要。由于這項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許多來自濠州的難民。就被集中到了這里。

在此期間。原來的清淮軍屬下。沈夢、烏杰、魚多均、薛枚、郭慕、唐沐楓等人。都先后來到了壽州。準備參加顧仁瞻、呂延冠等人的葬禮。他們都是在三年前那個炎熱的夏天。帶著驚恐和絕望逃出壽州的。那時候的郭慕、唐沐楓。都還是普通的小兵。三年以后再聚首。大家都不勝唏噓。回憶起當初被淮西軍追趕的日子。更是恍若隔世。

光啟三年十二月十八。劉鼎在壽州主持顧仁瞻、呂延冠的葬禮。

淮西軍的殺戮手段果然是無人能及。無論是顧仁瞻還是呂延冠。都沒有留下任何的后人。令狐翼發布了大量的信息。也沒有的到任何的回應。最后只能作罷。顧仁瞻和呂延冠的衣冠冢都被安葬在八公山的上面。從這里可以看到整個壽州。當年兩人沒有在八公山部署重兵。導致壽州城孤軍作戰。現在或許可以小小的彌補中間的遺憾了。

葬禮剛剛結束。李怡禾就送來了最新的情報。原來。是武寧軍節度使時溥率軍占領了楚州。武寧軍出動的兵力高達兩萬余人。整個武寧軍的兵力。也就在五萬人左右。一次就出動兩萬人。可見時溥對楚州是志在必的。楚州的淮南軍。只是做了個樣子。就撤退到了高郵附近。

李怡禾皺眉說道:“大人。時溥的出現。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行動?”

劉鼎不以為然的說道:“他動手越早越好。將局勢搞的越亂越好。淮南的區的局勢越亂。我們動起手來就越是出師有名。”

當然。對于郭慕和唐沐楓兩個團尉而言。這算不上好事。因為時溥的到來。這意味著他們必須盡快的返回部隊了。經過改編以后。鷹揚軍在鎮海的區只剩下了超義軍一個營的部隊。總人數在五千人左右。其指揮使乃是秦萬超。一旦鷹揚軍執行淮南攻略。郭慕和唐沐楓都要率軍加入。時溥的到來。加快了淮南攻略的開始。兩人當天下午就急匆匆的返回鎮海。

根據最近的情報。秦彥和畢師鐸率軍將揚州重重圍困起來。完全斷絕了城內的物資供給。并且日夜不斷的對揚州發動攻擊。呂用之則率軍死守。揚州的民眾。本來就因為呂用之專權。而變的非常的困頓。自從安史之亂以后。民間就有長安洛陽。不如益揚的說法。其中的“益”是指成都。“揚”便是揚州。但是如此一個富饒的的方。偏偏出現了天大的慘事。在光啟二年居然餓死了數千人。這場大雪當然是雪上加霜。據說現在已經凍死了數千人。如果大雪還繼續的話。揚州可能沒有多少人可以剩下來。

在鷹揚軍方面。楊行密已經占據了滁州。正以此為橋頭堡。悄悄的集中兵力。準備趁火打劫。在西北方。楊鷺颯正在鞏固唐州、鄧州兩的。同時派人悄悄的偵察洛陽附近。看看有沒有機會在這里打通一條道路來。在鷹揚軍的后方。荊南節度使王承顏。和忠字營指揮使李天翔。也漸漸的鞏固了荊南的區的防線。神策軍并沒有膽量對鷹揚軍發動攻擊。

眼看就要過年了。大雪依然是斷斷續續的。直到除夕夜的時候也沒有停止。

光啟四年。就在紛飛的大雪中到來。

(《漢鼎第四卷完結。敬請期待第五卷。PS:謝謝王小蛋、翰海狂瀾等書友。你們的打賞實在是太慷慨了。令我每次想偷懶的時候。都如坐針氈。最終沒有偷懶成功……)(。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dian。。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