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第212章 各懷鬼胎(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鼎 >>漢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各懷鬼胎(5)

第212章 各懷鬼胎(5)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南海十四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南海十四郎 | 漢鼎 
漢鼎正文

漢鼎VIP

劉鼎目送沈若依離開,才若無其事的說道:“廣海六叔,請,我們到城里慢慢談。”

沈廣海急忙彎腰說道:“不敢當劉大人如此稱呼,折殺小人了。”

劉鼎笑了笑,隨意的說道:“若依是這樣叫你,我也這樣叫你,沒什么關系。”

這句話是故意充滿了歧義,讓沈廣海產生無數的聯想,他想的越多,對劉鼎就越有利。果然,沈廣海的臉色有些怪異,又有些如釋重負,可是最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苦惱里面。他最擔心的就是劉鼎故意給沈家難堪,讓沈家下不了臺,現在這種擔心自然是沒有了,劉鼎似乎還在故意和沈家密切關系,可是劉鼎和沈若依的關系如此密切,天知道劉鼎會不會借沈若依之事來清理沈家一番。沈家之前的情報出現了巨大的失誤,居然沒有注意到劉鼎和沈若依的親密關系,真不知道負責情報的人是怎么做事的。然而,他現在要罵人也晚了,沈家現在是魚肉,劉鼎是刀俎,他也沒有什么辦法。

沈廣海勉強笑著說道:“都說鷹揚軍節度使愛民如子,平易近人,果然如此,小人深感佩服。”

劉鼎還是笑了笑,輕描淡寫的說道:“不就是個稱呼么,沒有必要那么在意的,其實什么家長啊,族長啊,不過都是些稱呼罷了。應該是由年紀大的人擔任,畢竟他們才是長輩嘛!但是長輩年紀大了,也該放手讓小輩們去見見世面,老人家,安心頤養天年不是很好嗎?”

沈廣海的臉色,馬上又難堪起來了,這不是明擺著要沈家將家長的位置讓出來給沈若依嘛!他還以為劉鼎會稍稍含蓄一點,哪知道對方居然如此直白。事實上,他是完全不了解劉鼎的做事風格。在這種占據了絕對主動的場合,劉鼎才不會拐彎抹角,拖泥帶水呢!他還有些話沒有說出來。要是你們沈家不會做,他就要動手舉起屠刀了。

沈家在三眼都的情報資料中,占據著很大一部分內容。劉鼎對沈家的情況還是很了解的,像他們這樣經營武器裝備生意地大家族,總是所有軍隊密切注意的焦點,鷹揚軍當然不會例外。沈家的現任家主叫做沈明海,就是沈若依地二叔。沈若依的父親沈四海死了以后,將家長的位置傳給了自己地女兒,但是沈明海很不甘心。其余的幾個叔叔也不甘心。他們欺負沈若依年幼無知,勢單力薄,聯合了家族里面幾個得力的管家,一起將沈若依從家長的位置上攆了下來。本來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沈明海他們也都覺得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可是偏偏劉鼎卻突然冒了出來,讓沈家一下子處于兩難的境地。劉鼎隨口問了賈浙鵑一些問題,得知他的確是魚多均派駐沈家地。魚多均在沈家訂購了一批弓弩,價值在五十萬貫左右。打下溧水城以后,劉鼎決心大規模擴軍,需要增加地武器裝備數量很大,秦漢的鐵匠鋪根本不能滿足需要,必須有江南沈家的配合。根據賈浙鵑的報告,這時候的沈家,還不知道劉鼎公開支持沈若依的事情。因此。在和賈浙鵑見面的時候,沈明海總是含糊其辭。對于沈若依絕口不提。賈浙鵑后來打探到,沈家已經和宣歙觀察使秦彥取得聯系,準備在鷹揚軍強行對沈家動手的時候,請宣州軍前來幫忙。

“宣州軍?”劉鼎漫不經意地笑了笑,若無其事的自言自語。

秦彥?

宣歙觀察使來的真是時候啊!

秦彥本來也是黃巢起義軍的將領,他原本是監獄里的死囚,在等待秋后處斬的過程中,遇到了黃巢起義軍,于是他就投奔了黃巢起義軍,慢慢的升遷為起義軍的中層將領。然而,后來黃巢起義軍和淮南節度使高駢作戰,不幸被高駢地得力悍將張磷打敗,秦彥于是就投奔了高駢。他投降了高駢以后,立刻翻臉對原來地起義軍兄弟大開殺戒,用同袍兄弟的累累白骨,作為自己升遷地道路。現在鷹揚軍隊伍里面,劉忠漢和韋國勇只要提到秦彥,都恨得咬牙切齒,如果不是因為秦彥,好多的起義軍兄弟都不會永遠的消失在滔滔的江水里面。

中和二年,秦彥出任和州刺史,適逢宣歙觀察使竇患病,不理政事,手下官員大將也是勾心斗角,渾然忘卻危險就在身邊。\秦彥對于小小的和州早就不滿足,發現南邊有天大的機會,于是率軍自和州前來襲擊,占據宣州城,將竇等人殺個一干二凈,然后上表自請代替竇為觀察使,這時的唐朝早已分崩離析,于是照準。至此,秦彥就成為名副其實的了宣歙觀察使。

宣歙觀察使管轄下的區域,包括池州、宣州和歙州等地,和劉鼎控制的地盤可謂是隔江相望。秦彥這個人性格沖動,打仗勇敢,隨意性很強,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時間段處理,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后果。他偏袒世家大族,土豪劣紳,利用他們的資財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對普通的老百姓極盡壓榨之能事,池州、宣州、歙州的老百姓,都深受其苦。不斷有難民從江南逃過來,帶來宣歙地區的消息,劉鼎也對這片地區很感興趣,暗暗準備宣歙攻略。

在劉鼎占據舒州之前,宣州軍的兵力其實不強,只有大概一萬人左右,但是后來劉鼎迅速崛起,嚴重威脅到了江南地區的其他勢力,秦彥也開始大規模擴軍,一口氣將宣州軍從一萬人擴展到了五萬人。他原本和劉鼎是同一條戰線,都是黃巢起義軍的一員,但是現在卻對劉鼎卻充滿了敵意。當初秦彥投降高駢的時候,殺死的起義軍兄弟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他生怕這些人去找他的晦氣,于是在宣州建了一座很大的佛塔,請僧人日夜念經,鎮壓這些人的孽氣。

然而,劉鼎的出現,還是讓秦彥感覺到了深深的恐懼。他認為是那些冤孽借助劉鼎地手前來報復,有一段時間曾經精神不是很正常,殺了身邊好幾個人。一度鬧得人心惶惶的,其中就包括駐守當涂的宣州軍指揮使。當涂是距離馬鞍山最近地宣州城鎮,距離馬鞍山只有兩三個時辰的路程。宣州軍大肆擴軍。同樣需要從沈家購買大量的武器,當涂就是最大地中轉站,秦彥派駐在這里的都是自己的心腹,結果他連自己的心腹也都殺了,可見腦子的確是出現了問題。

回到指揮所,李怡禾正在整理當涂地區的宣州軍資料。事實證明,有備無患是非常必要的。雖然鷹揚軍和宣州軍還沒有開戰。但是為了爭奪沈家地資源,極有可能在當涂附近爆發戰爭。目前宣州軍在當涂駐扎了五千人,劉鼎身邊只有一千人不到,兵力處于明顯地劣勢,難怪沈家有恃無恐。然而,宣州軍卻也不敢大意,因為當涂緊靠長江,鷹揚軍水軍隨時都可以從長江發動進攻。當涂距離宣州城比較遠。如果鷹揚軍發動水陸進攻的話,宣州的援軍至少需要四天才能抵達,這就是宣州軍最大的劣勢。

“我們的水軍在什么位置?”劉鼎直截了當的說道。

“在歷陽、蕪湖一線。”李怡禾指著地圖上的位置說道。

劉鼎點點頭,冷冷的說道:“然他們盯緊當涂。要是當涂地宣州軍敢出城,他們就對當涂發動進攻,將當涂拿下來。”

李怡禾穩重的說道:“他們已經知道了。”

劉鼎也不看沈廣海有些發灰的臉色,冷冷的說道:“天做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沈廣海也不知道劉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向來對沈家肯定是沒有什么好感。暗暗在責怪兄弟們弄巧成拙的同時,也在悄悄的為自己的命運擔憂。看到劉鼎情緒基本穩定下來,沈廣海急忙獻上自己帶來的禮物,以表示沈家地心意,卻是一沓發黃地圖紙,上面描繪著某種連環弩的具體制作過程。因為年代久遠了,有些圖紙已經被蟲蛀,明顯可以看到后來修補地痕跡。

劉鼎仔細的看了看,看到上面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等字樣,就知道這是傳說中的諸葛弩圖紙。他漠然的看著圖紙,明知故問的說道:“這是什么?”

沈廣海恭敬的說道:“大人,這是我們沈家珍藏的諸葛弩圖紙。”

劉鼎拿起圖紙來看了看,左右顛倒,上下顛倒,眉頭緊鎖,似乎看得不是很懂,最后半信半疑的說道:“是嗎?看起來不太像,不會是你們隨便找個圖紙來糊弄我吧?”

沈廣海急忙說道:“大人明鑒,小人絕對不敢!這是我們沈家世代保存的諸葛弩圖紙,一直都是沈家的家長親自保存的。\當年東吳大將沈瑩,就是我們沈家的先祖,他因為偶然的機會,從蜀國那里得到了諸葛弩的圖紙,一直小心保存。我們沈家已經保存了六百余年,期間一直沒有拿出來過……”

劉鼎不以為然的說道:“沒有拿出來過?那上面修補的痕跡是哪里來的?”

沈廣海頓時一窒,急忙說道:“小人的意思是……除了修補之外,從來沒有拿出來過……”

劉鼎冷漠的將圖紙送回去給他,冷漠的說道:“這東西,有什么用么?”

沈廣海急忙說道:“大人,這……這份圖紙可珍貴了,要是能夠將諸葛弩復制出來,那可是天下最有威力的武器啊!小人可以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擔保,這份圖紙絕對是諸葛亮親手繪制的諸葛弩圖紙,中間沒有絲毫的花假。此事說來話長,大人且聽小人慢慢道來。”

他倒沒有吹牛,這份諸葛弩的圖紙的確是來自當時的蜀國,也的確是諸葛亮當年親手繪制的。諸葛亮晚年要將這種武器流傳于世,于是繪制了它的圖紙,交給愛將姜維,可是姜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沒有能夠領略到諸葛弩的奧妙,居然沒有繼續用諸葛弩來武裝蜀軍,于是一種天下無敵的武器,就這樣被淹沒了。當時已經是三國末年。晉國大有一統天下之勢,蜀國奄奄一息,再也沒有人提起諸葛弩三個字。

后來鄧艾、鐘會進入西川。傳說兩人為了這份圖紙而相互殘殺,最后鄧艾被殺,圖紙被鐘會奪得。然而不久鐘會又被殺,諸葛弩的圖紙就下落不明了,據說最后輾轉被東吳大將沈瑩奪得。然而,似乎得到這份圖紙的人,命運都不怎么好,沈瑩還沒有來得及仔細研磨圖紙,就被晉國大將王渾殺死了。圖紙也就失去了重放光明的機會。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份圖紙就是不祥之物,誰要是沾了它,基本上都是死于非命地結局。

劉鼎聽完沈廣海的描述,神色還是顯得相當的漠然,輕描淡寫地說道:“不祥之物,不要也罷!沈廣海急忙說道:“大人,小人還有些話沒有說完呢!這份圖紙雖然是不祥之物,可是我們沈家。的確從圖紙中得益匪淺,否則,也斷然沒有今日的地位。大人明鑒,小人獻上這份圖紙,乃是表達沈家地一片誠意。”

天下生產武器的大家族里面,關中的秦家素來以刀劍聞名于世,江南沈家卻以弓弩著稱,鐵胎弓、虎賁弓、黑雕弓。擘張弩、角弓弩、伏遠弩等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少節度使的精銳軍隊,裝備的都是沈家出產的弓弩。例如鎮海軍里面就有不少地武器裝備是來自沈家。在秦漢地鐵匠鋪出來之前,他們的武器的確是最精良的。很多人都想方設法刺探沈家的制造工藝,卻不得要領,原來居然是從諸葛弩的圖紙上得到的靈感?

劉鼎皺皺眉頭,似乎被沈廣海說動了,再次仔細的看著圖紙,一會兒以后,卻不冷不熱地說道:“好像是缺了點什么?如果我猜測的沒錯,是少掉了其中的三張,最最要緊的三張。”

沈廣海臉色微微一變,捏著圖紙的手情不自禁的抖了一抖。這諸葛弩的圖紙,從蜀國流轉到東吳,的確是缺少了中間地三張,至關重要地三張。沈家花費了幾百年的時間,也沒有找到剩下地三張圖紙,否則,諸葛弩一早就被復制出來了。沈廣海沒有想到劉鼎在這方面居然也是專家,看出了缺失的圖紙,急忙說道:“這三張圖紙,我們沈家一直都沒有找到。”

劉鼎淡淡的看著他,輕描淡寫的說道:“是沒有找到,還是藏起來了?”

沈廣海覺得自己背后不斷有冷汗滴下來,額頭上也有冷汗冒出來,喉嚨滾動著,居然說不出話來,結結巴巴的說道:“的確是沒有找到,小人絕對不敢欺瞞大人。當年諸葛亮將圖紙傳給姜維的時候,據說恰好魏延路過,順手抽走了其中的三張圖紙,拿去燒掉了。因為少掉了其中的三張圖紙,姜維無法制造出真正的諸葛弩,于是蜀國只好被消滅。后來鄧艾和鐘會都以為是對方隱瞞了圖紙的關鍵,所以才會爆發爭端,最終兩人都死于非命。大人明鑒啊!”

劉鼎若無其事的收起圖紙,不緊不慢的說道:“既然你這么說,那我就相信你吧。”

沈廣海欲言又止。

劉鼎拍拍手,提高聲音說道:“好吧,你將圖紙留在這里吧,我有時間會慢慢研究的。來人,帶六叔下去休息。”

令狐翼當即將沈廣海帶走了。

劉鼎拿著圖紙,隨口對李怡禾說道:“你覺得沈家的意圖是什么?緩兵之計?”

李怡禾謹慎的說道:“屬下覺得這個六叔應該不是說謊,沈家的確是想和我們修正關系,彌補之前的錯誤。其實有關諸葛弩的重重神奇,本來就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說。千百年來,諸葛亮越來越被人神話,伴隨他的一切故事,也都逐漸的變成了神話,諸葛弩也是如此。如果當初真的有這么威力巨大的武器,后來的人怎么會棄之不用?如果沈家真的有諸葛弩的圖紙,早就將真正的諸葛弩復制出來了,五胡亂華、隋末唐初,同樣是動亂不堪的年代,這么神奇的諸葛弩,可是能夠扭轉戰局的神兵利器啊。然而,幾百年的時間過去,我們根本沒有看見過諸葛弩的影子,反而有關它的傳說是越來越離譜,屬下有充足的理由懷疑,或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諸葛弩這種武器,不過是民間傳說罷了。”

劉鼎輕輕的點點頭,同意李怡禾的說法。傳說中的三國時代的諸葛弩,神奇無比,威力巨大,不但能夠連續發射十枚弩箭,而且射程極遠,能夠穿透敵人的重重盔甲,甚至使用諸葛弩的弓箭手,還有個專門的稱號叫做元戎弩兵。然而,這個東西始終都是見于紙上,見之于民間的傳說中,從來都沒有實物出現過。事實上,劉鼎一直都懷疑,諸葛弩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傳說,可能是后人為了增加諸葛亮的智慧,故意附和上去的,就像木牛流馬,傳說紛紜,可是也沒有實物,后人也沒有誰能夠仿制出來。如果真的有這么厲害的武器,蜀國早就一統以天下了,歷史完全會改變。

沈家的圖紙,看起來是諸葛弩不假,可是在關鍵的位置,所有的圖紙全部缺失,這是最古怪的地方。要是說魏延拿走了其中的三張圖紙,純粹是胡說八道,諸葛亮將圖紙傳給姜維的時候,怎么會要魏延在場呢?可見,這多半是后人根據諸葛亮對魏延的厭惡編寫出來的,剛好可以掩蓋諸葛弩無法自圓其說的關鍵事實。事實上,從當時的技術水平來看,做出單兵使用的諸葛弩,根本是不可能的。可以連續射擊,射程遠,還可以單兵使用,那不就是AK47了嗎?

不過,沈家舍得將這份圖紙拿出來,也證明他們的誠意,沈若依的事情,暫時可以擺在一邊。只要沈家承認沈若依的地位,一心一意的給鷹揚軍制造武器,過去的不快都可以完全消除。沈家最出色的武器裝備,就是各種弓,尤其是制造復合弓的水平,沈家制造出來的復合弓,射程最大可以達到五十丈,而且體積小,重量輕。秦漢的鐵匠鋪,最弱的恰恰是這方面,如果他們能夠互補,鷹揚軍的裝備將會更加的精良。

有人送來最新的情報,李怡禾看了以后,遞給劉鼎。

劉鼎拿過來看了看,抿了抿有點干澀的嘴唇,慢慢的說道:“果然來了。”

情報是三眼都送來的,說的是長安附近的局勢。由于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屢屢攻擊大宦官、神策軍中尉田令孜,要將他碎尸萬段,于是田令孜決定先發制人,他派遣寧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帶領他們自身的軍隊以及神策軍,還有州、延州、靈州、夏州等地的軍隊共三萬人,駐扎在軍事重地沙苑附近,以征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王重榮派出軍隊進行抵抗,并向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告急,李克用立刻帶領突厥騎兵趕往同州附近,戰爭一觸即發。

李怡禾漠然的說道:“同州是長安的門戶,同州一旦失陷,皇帝陛下恐怕又要搬家了。”

然而,同州刺史郭璋并不擅長兵事,哪里是李克用的對手?長安,注定了將要再次陷入綿延的戰火之中。


上一章  |  漢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