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臥龍助理第四百零二章 關羽在爭什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臥龍助理 >>三國之臥龍助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二章 關羽在爭什么

第四百零二章 關羽在爭什么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謝王堂燕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謝王堂燕 | 三國之臥龍助理 
手機請訪問


果然,關羽終于不甘寂寞了。免費

早在當年關羽遣關銀屏入京之時,方紹就猜到這位大將軍想要與天子聯姻,但同時方紹也預料到,已故的劉備多半會擔心外戚專權,必然不可能選擇關羽做自己的親家。

如今,局勢的展基本出于方紹的預料,那么,關羽飆也就是在意料中的事了。

除了少數幾人心中有數外,其余眾臣聽聞關羽竟然支持齊王稱帝,驚駭之余,一下子都鴉雀無聲了,沒一人敢擅自表意見。

原因無他,眾人都怕關羽。

關羽的輕士大夫是出了名的,如今人家又以大將軍的身份,手握著荊州十萬雄兵,可謂要權有權,要兵有兵,如果真的惹怒了這位大將軍,怕是絕不會有好果子吃。

大殿之中,一片肅然,氣氛稍有點尷尬。

龐統見狀,反倒是哈哈一笑,淡然說道:“今日拜祭之禮已行罷,諸位也累了,都回去休息吧。”

大司馬說話了,眾官一窩蜂的便散了。

離宮之后,方紹等人各自入往丞相府中。

大門一關,剩下的全是自己人,方紹便道:“看來大將軍對先帝賜婚一事耿耿于懷,鐵了心的要跟我們對著干啊。”

諸葛亮將那份關羽的上表往案上一扔,嘆氣道:“云長生性自傲,以為先帝一定會賜婚給他家女兒,這一回定是大傷面子,故才有此逆反之舉,他要果真是決心與我們反著來,這件事還真是不太好辦。”

龐統冷哼了一聲:“就算他是大將軍,就算他是威震天下的美髯公又如何,別的事上我們可以讓著他,但在立新帝這件上,關乎到我們荊襄士人的根本利益,豈能退讓,我就不信我們強行擁立楚王為帝,他還敢起兵造反不成。”

龐統最后那一句話,令方紹心中不由得一震。

先前方紹推想到關羽可能會跟他們逆著干,但他卻從未想過關羽會“造反”,假設這位坐鎮荊州十年的大將軍果真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那對大漢國來說,還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最后要的是,關羽所據之地可是荊州,那是荊襄士人的根基所在,如果失去此地,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實難想像。\

正當方紹心中憂慮之時,諸葛亮卻很肯定的說道:“云長雖有幾分傲慢自大,但要說他敢起兵造反,那卻絕無可能。說到底云長乃重義之人,他之所以要這般爭,無非也是想確保自己的權位,但若讓他背棄先帝,我料絕無可能。”

諸葛亮的分析打消了方紹心頭的顧慮,孔明說得沒錯,關羽絕不是那樣的人。

如果關羽會造反,那當年他就不會放棄曹操的諸般厚待,不遠千里的去投還無尺寸之地的劉備了。

確切的說,關羽爭得甚至并不是什么權位,而是一口氣。

“關將軍造反或許沒有可能,但以關將軍在國中的影響力,如果他執意要立齊王為帝,而我們卻又要強立楚王為帝,這之中必然會有一番斗爭,就算最后勝利的是我們,關將軍被迫讓步了,只怕也會造成國中人心分裂,于大局而言,只怕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穩定對于大漢國來說,應該是至關重要之事,這也正是方紹所擔憂之處。

諸葛亮沉思再三:“中正言之有理,這個時候我們內部紛爭,只會給外敵可趁之機。這樣吧,我們就先派一人前往荊州,與關將軍陳明利害,如果能說服他改口最好,若不然的話,就再做打算。”

諸葛亮的意見,方紹與龐統盡皆贊成,于是,三人商議之下,便決定派費祎以巡察諸州為名前往荊州去見關羽。

因是費祎早年出使東吳,曾在荊州逗留過一段時間,期間頗得關羽的賞識,所以這一次才會被選中做說客。

漢國之中暗流涌動,元氣大傷的魏國,此刻卻在趁機的tian撫著傷口。

漢、吳二國撤兵之后,曹netbsp;東南吳軍撤歸淮南,下邳之圍遂解,曹操便將曹植和他的叔叔曹洪盡皆貶為庶民,并配海疆煮鹽。而率三千騎兵解東南之圍的曹真則大受曹操賞識,以車騎將軍,假節鉞的身份統青徐之兵,駐防魏國東南。

不久之后,大將軍夏侯惇病逝,曹操傷痛之余,令升曹仁為大將軍,令其駐于洛陽,應對西南之敵,同時,曹真則又被升為驃騎將軍,成為魏軍的第二號人物。

河北方面,由于漢軍的撤退帶走了近二十萬的河北之民,使得鄴城以北不少郡縣成了無人區,曹操便升夏侯尚為車騎將軍,令其遷河南八萬百姓入河北屯田,并令其統帥河北之兵,以應對來自北部的威脅。

魏國總算是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而漢國雖然退兵,但在這一場戰爭中也獲益良多,不但攻取了幽并二州,還奪取冀北數個郡,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二十萬寶貴的人口資源。

最郁悶的當屬東吳,徐州之戰,堂堂二十萬大軍,竟然耐何不了區區一座下邳城,最后彭城一戰還損兵折將數萬之眾,最后不得不選擇灰溜溜的退兵。

這一戰,消耗錢糧無數,戰死病死的將士近四萬之眾,最后卻徒勞無功,反倒似幫漢國做了嫁衣,這讓回到建業后的孫權十分之不爽。

入秋之后,魏國的使臣蔣干忽至。

蔣干此來不是興師問罪,而是為孫權帶來了曹操的問候與致意,并且帶來了許多貴重的厚禮,這讓孫權多少感到有點意外。

正式的會談結束后,諸臣退散,大殿之中,只余下蔣干與孫權。

“曹公的三個心愛的兒子,一個死,一個入牢,一個被貶為庶民,真真是可惜呀,但不知曹公百年之后,還有誰能來繼承他的基業呢。”面對著蔣干的謙恭,孫權頗有些自得,專門提及曹操的傷心事,言語中多有諷刺之意。

蔣干面色依舊淡然,微微笑道:“我家陛下有二十幾個兒子,自然不用擔心大魏后繼無人,有勞大王惦念了,其實大王現在應該擔心自己才是。”

蔣干忽然改了口鋒,孫權神色微變,呵呵笑道:“本王雖不才,但家業越做越大,身體也健朗如初,實在不知該擔心什么。”

孫權的話中仍充滿了諷意,那意思是我孫權正當壯年,你曹操卻不但是身體日差,疆土還日益為我侵奪,你有什么資格擔心我。

蔣干卻冷笑了一聲:“當年戰國之時,齊國強盛,屢屢侵奪其余五國之土地,亦是風光一時,但后來不出數年,便與其余五國一樣,均為暴秦所滅,前車之鑒,大王豈有不聞?”

孫權何等的聰明,一聽蔣干這一席話,但知他暗有所指,遂是冷冷道:“蔣先來是話中有話啊,看來先生此番來我東吳,必然另有用意,不妨直說,何必吞吞吐吐。”

蔣干的表情愈的自若,笑道:“大王果然眼光銳利,不錯,干此番出使,確實是奉了我家陛下的密旨,其實是想請大王南面稱帝,從此我魏吳兩家聯盟和好,共滅劉漢,將來我兩國以淮河秦嶺為界,中分天下,從此世代友好。”

這一席話著實令孫權聽了一驚,不過,也并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曹魏現下所面臨的困境,試圖與他東吳修好,共抗漢國也是情理之中。

孫權嘴角一揚,冷笑道:“當年曹公可是恨本王入骨,而今竟然這般大度,真是意想不到啊。”

“此一時彼一時,當年魏國強盛,一統天下只是舉手之間的事,換作是吳王,也會做同樣的事情。”蔣干倒是回答的很坦然。

孫權收斂了幾分鄙視,饒有興致的問道:“既是如此,那本王倒要問問,曹公讓我放棄與劉漢十余年間聯盟,反而與他結盟,這其中又能有什么好處嗎?”

“大王問得好。”蔣干突然間神色肅厲起來,“大王的好處就是孫氏三代苦心經營的江山社稷,最后不會被劉漢所吞滅。”

此言一出,孫權臉色立變。

不等孫權回應,蔣干接著又道:“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將來漢國若是滅了我魏國,下一個目標必然是大王的吳國,這是毫無疑問的。而漢國據有荊州,對吳國又有上游之利,到時候東南兩路同時用兵,滅吳只是眨眼之間的事情,所以說,到了這個時候,漢國才是大王最大的威脅,而我魏國根本已無力再危及大王的江山。”

孫權耐心的聽他把話說完,卻又冷笑道:“你也說了,天無二日,漢國滅魏之后,必會入侵我東吳。那么假設本王與曹公聯盟滅了漢國,那么誰又能保證曹公不會轉眼撕破臉皮,同樣來侵滅我東吳呢。”

蔣干淡笑一聲,不緊不慢道:“漢國對東吳有上游之勢,所以其可以從容的滅吳。但若魏吳聯手滅漢,到時則大王可據有江淮秦嶺一線,地利盡為大王所有,到時候就算魏國滅吳之心,只怕也滅吳之力。所以,干保證不了將來滅漢之后,魏國會不會入侵吳國,但干能保證的是,即使魏國毀約侵吳,大王也足以據險自保,大王的江山社稷自然也就穩如泰山。”

這一席話后,孫權的心頭呯然一動。


上一章  |  三國之臥龍助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