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臥龍助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搶時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臥龍助理 >>三國之臥龍助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搶時間

第三百六十三章 搶時間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謝王堂燕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謝王堂燕 | 三國之臥龍助理 

今天是合章

井陘關,太原郡通往河北最重要的關隘。()

關城上的曹彰望著關前耀武揚威的魏軍,眉宇間流露著忌惡之色。

一個多月以前,平陽大敗之后,曹丕被敵人嚇破了膽,一刻也不敢在并州多逗留,連夜的從晉陽逃還鄴都,只用一紙詔命便將并州這副爛攤子,還有數萬同樣驚魂落魄的殘兵丟給了曹彰。

死里逃生的敗軍們,對他們皇帝的棄軍先逃之舉,自然是怨憤不已。他們原以為,皇帝會堅守在晉陽,安撫他們受創的精神,但令他們失望的是,皇帝無情的丟下了他們,如嚇破膽的羔羊,只顧自己的逃回了鄴都。

曹丕的行為,既大失帝王的威嚴,又令身在并州的將士們大感失望。

是任城王曹彰,在這危急的時刻鋌身而出,他坐鎮晉陽,收攏敗軍,治療傷兵,安撫將士之心,使得惶惶無措的他們,終于得以安穩下來。

將士們的心由對曹丕的怨憤,變為了對曹彰的感激,這些曾經追隨曹操東征西討的將士,在他們眼中,曹丕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更不是一個稱職的統帥,只有任城王曹彰才深有太上皇之風。

于是,激蕩的將士們,便在徐晃、郭淮等將領的煽動下,一齊闖入了任城王的府中,要擁立曹彰為帝。

將士們的舉動,當然令曹彰感到有些吃驚,但吃驚之余,心中卻又竊喜。

早在當年太上皇不能視事,曹丕自立為帝之時,曹彰對他這大哥的所為就十分厭惡,待到曹丕詔其還朝,想奪其兵權,像對待弟弟曹植那樣對待自己時,這種厭惡,更轉化為了深深的忌憚與怨恨。

當初在永安縣時,曹彰撞見了落荒逃來的曹丕,本想以手頭一萬之眾,就此挾持了曹丕,逼迫其退位于己。只是馬超追兵殺來,曹彰礙于強敵在前,才不得不暫時將這念頭擱置,先行戰退馬超。

曹彰本來計劃是戰退馬超之后,再憑著自己手頭的兵馬逼曹丕讓位,誰想到曹丕不知是被漢軍嚇破了膽,還是對自己這個弟弟懷有誡心,竟是馬不停蹄的逃還了鄴都。

曹彰這下就感到有點失策,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卻不想徐晃等將士們竟是要主動的擁立自己為帝。于是,曹彰就順著別人給他搭好的臺子,也沒多少猶豫推諉,哧溜的就登上了帝位。

帝王的位子雖然榮耀,但曹彰所面臨的卻實是頗為惡劣的處境,手中雖有雄兵五萬,但卻多是剛剛經過一場大敗,士氣低落之軍。南面十幾萬的漢軍尚虎視眈眈,至于東面的兄長曹丕,則正在挖空心思的從各地抽調兵馬,草草的拼湊起一起萬人的軍隊,準備殺回晉陽,滅掉他這個“大逆不道”的弟弟。

一時的沖動之后,曹彰方才意識到這皇帝的位子不好當啊。

不過,就在曹彰準備應對兩面來攻的艱難之時,南面的漢軍卻忽然撤了,而且還撤得干干凈凈,只在平陽郡留下了不到兩萬兵馬,幾乎對自己形不成什么威脅。

在南面的威脅暫時解除之后,曹彰便親率三萬兵馬來到井陘關,準備給他這位軍事上無能的哥哥上一場生動的軍事教育課,讓他知道誰才配繼承大魏的江山社稷。

此刻,曹彰望著關下的東魏軍,目光中閃爍著不屑之色。

關下的敵軍雖號稱有十萬之眾,但除了從洛陽等地抽調出的三萬多精銳野戰軍外,其余多為臨時拼湊起的郡兵,戰斗力遠遜于野戰軍,曹彰根本不把他們放在眼里。

而在東魏之中,除了曹仁、于禁、曹真等輩尚在中原,曹洪則在徐州,眼前的魏軍之中,更無一個自己的忌憚的魏之名將,在曹彰看來,關下的東魏軍雖然聲勢浩大,但實則是不堪一擊。

“傳朕之旨,明日全軍盡下關城,與敵軍決一死戰。”曹彰目空一切的下了這道命令,口氣中盡含著對他哥哥曹丕的不屑。

“陛下,臣以為,這個時候還是應該謹守城池,不出戰為妙。”郭淮說道。此時,這位擁立有功的重臣,已被曹彰封為了西魏的車騎將軍。

曹彰冷哼一聲,不屑道:“曹丕用兵形如飯桶,關下這些軍兵,在朕眼中如草芥一般,此刻不出關掃平他們,更待何時。”

郭淮冷靜的勸道:“敵軍雖戰力一般,但畢竟人多勢眾,若與之戰,我軍勢必要有所消耗,到時候若是漢軍趁勢來攻形勢對我們就不利了。”

郭淮之詞令曹彰沉默了片刻,那一雙充滿了殺氣的褐色眼眸中漸漸多了幾分顧慮。

“可是,若不擊敗曹丕的軍隊,朕就永遠要被關在這并州之中,又如何從曹丕的手中奪回大魏的天下。”兩面受敵的處境,并沒有改變曹彰的野心,此刻的他地狹兵少而民貧,想的卻不是割據一方做一個土皇帝,而是要從曹丕的手里奪回父親留下的江山。

郭淮對于曹彰的野心,并未用感慨激昂來回應,這位經歷了隴右之戰、關中之戰、潼關之戰和平陽之戰驚心動魄的軍人,他的豪情早就在屢戰屢敗中被打磨干凈。

“陛下,如今陛下初登帝位,天下之人尚多在觀望,陛下手中所掌握的,不過幽并邊貧之地,實力尚遠遜于東邊那人。陛下如今所要做的,當是謹守疆土,安民養士,積蓄實力,待敵疲而我盛之時,再取天下也不遲。”

曹彰沉吟片刻,又道:“郭卿之計,只怕是廂情愿了,如今西面劉備虎視眈眈,東邊的曹丕亦不會善罷甘休,此兩強敵,如何能容朕安安心心的安民養士。”

“劉備雖強,但以淮之計,他一定會將東邊那人當作最主要的敵人。陛下可派人前往長安與劉備講和,使劉備專心與東邊爭戰,如此一來,東邊的自然就無暇針對陛下。陛下則可趁著那二人相爭之時積蓄實力,待時機成熟再設法用兵。”

郭淮洋洋灑灑的講了一通,曹彰聽著卻是眉色難看,待郭淮說罷,憤然道:“我們曹氏跟大耳賊乃世仇,朕就算實力不濟,又豈能與劉備那廝講和,朕絕不能被天下人所恥笑。”

“陛下,弱國生存之道,就在于左右逢源,有些時候必須要做適當的忍讓啊,陛下豈不聞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么,他忍辱負重,最后終于滅吳,世人皆視其為英雄,又有誰敢恥笑于他呢。”

郭淮苦口婆心的勸解著,不過,這些話卻從曹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位自恃驍勇的黃須兒,顯然并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不必再說了,朕是絕不會與劉備講和的,若他敢來入侵,朕就跟他拼個魚死網破。”

曹彰斷然的話語,猶豫一記悶棍,把郭淮一顆“赤膽忠心”敲打得是血痕累累。

郭淮的眉宇間不禁閃過幾許失望之色,先前平陽的失利,使他和眾多將士一樣,對于曹丕都極為失望和不滿,而當英武的曹彰突然出現,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馬超之后,這位任城王儼然就成了他們心中的救星,在他的身上,似乎看到了當年縱橫天下的太上皇的影子。

這時郭淮才意識到,這所謂的救星,與曹丕一樣,根本就無法與太上皇相比,他充其量也僅是一個武夫而已。

郭淮失望了,后悔了,悔不該一時沖動,擁立了曹彰為帝,此時的他并未感到是幸運上了救生船,而是上了一條不歸的賊船。

‘唉,騎虎難下,騎虎難下呀……’郭淮在心想暗暗唏噓。

一場兄弟之爭,在這金秋之時,在井陘關上演了。

事實證明,曹彰的的勇武并未達到所向無敵的地步,而曹丕在軍事上的無能,也未墜落至一無是處的境地,對付劉備不行,對付他這個弟弟,曹丕還是有一套的。

雙方在井陘關一線相持一個多月,其間曹彰屢屢率領著他的幽燕之軍主動出擊,雖然屢有斬獲,但也未能達到一舉擊垮曹丕軍的地步。而曹丕則依靠著人數和后勤上的優勢,逐步的蠶食著曹彰為數不多的軍隊。同時,曹丕用其政治手腕,暫時穩住了幽燕各郡,令他們處于觀望狀態,從而避免了北面的威脅,可以集中精力攻打并州。

戰事進入十月末時,曹彰糧草漸漸不濟,兵力也減少許多,不得不發詔命往去往晉陽,令徐晃調撥糧草,強征兵員送往井陘前線支援。

黃昏將近,曹丕站在御帳之外,遙望著井陘關城,臉上洋溢著得意之色。

‘哼,二弟呀二弟,連三弟都斗不過我,你又算個什么東西。你反得正好啊,我還愁找不到借口除掉你呢,這回正好,我可以名正義順的宰了你了。’

曹丕的得意是有理由的,經過一個多月的相持,曹彰的盛氣完全被打壓了下去,如今他已經被壓制得龜縮于關城上不敢露頭,而自己的兵馬則逼城下寨,漸漸打出了氣勢。

曹丕仿佛已從平陽失利的陰影下走了出來,從劉備那里丟失的信心,他在自己這個大逆不道的弟弟這里又找了回來。

“陛下,陛下——”

慌叫著大步奔來的是劉曄,這位在曹操時代就負責情報的老臣,如今在曹丕這里同樣受到了重用。此番征太原,曹丕留陳群與夏侯憞守鄴都,又派了司馬懿前去協助曹仁與曹真守許洛,劉曄則被帶著隨同出征。

劉曄的表情是那樣的惶恐,曹丕敏感的意識到,這位老臣似乎是帶來了什么不吉的情報。

“劉愛卿何必這般心急,隨朕里邊說話。”

曹丕拂袖入內,他是不想在外邊聽劉曄當眾說出什么不好的消息,以免影響了軍心。

當劉曄臉上掛著汗珠奔入御帳中時,曹丕已經端坐于龍案之前,面色沉靜,眉色卻又焦憂的注視著匆匆而入的劉曄。

“是不是有什么不利的消息?”曹丕調整好了心態,主動問道。

“是……是的,陛下,這是徐州方面傳來的急報。”劉曄大喘著氣,連臉上的汗都顧不上擦一下。

曹丕眉頭一皺:“莫非是朕那族叔不肯就犯,膽敢不回京受審不成?”

劉曄極力的平伏下胸中的波濤,長吸了一口氣,默默道:“曹洪和臧霸已經擁立濟北王在下邳稱帝了。”

那一瞬間,仿佛時間凝固了一般。

然后,石化的曹丕感到胸中似乎有無數條毒蛇在噬咬著他的五臟六腑,那是一種生不由死的痛,痛得最后他幾乎麻木得覺察不出自己還活著。

“陛下,陛下……”

劉曄的呼叫像是一根救命的繩子,將曹丕從絕望的深淵中拉了上來,在登上山崖的那一刻,曹丕只覺胸中翻江蹈海一般巨蕩,“啊”的大叫一聲便吐出一枝血箭。

“陛下你怎么了,快,御醫何在”劉曄驚得大呼小叫。

曹丕趕緊示意劉曄不要激動,這一口血吐出去之后,曹丕的精神反而像是回復了幾分,他擦干凈嘴角的血漬,有氣無力的說道:“朕沒事,不要叫御醫,朕怕動搖了軍心。”

劉曄苦嘆一聲:“可是這件事終究是包不住的,很快就會人盡皆知,這軍心動搖是無可避免的。”

“劉愛卿,你向來受父親信任,朕也一向仰慕你的足智多謀,你告訴朕,朕應該如何應對如此的亂局呀。”曹丕一把抓住了那位須發斑白的老臣的手,用祈求的口吻問道。

看著曹丕這副可憐相,劉曄心中頗為不忍,他強定下自己紛亂的心神,沉吟良久,方道:“為今之計,陛下必須急派人去往許洛,穩住中原的形勢,使河南各州郡不至于為賊所惑,然后再想辦法派兵將叛賊盡數剪除。”

曹丕耷拉著一張苦瓜臉,苦焉焉道:“如今二弟與三弟盡反,西面又有劉備虎視,朕現在是四面楚歌,如何能同時應對這么多的敵人啊。”

“陛下千萬要沉住氣,依老臣之見,形勢絕非如陛下所看到的這般嚴重。濟北王雖叛,但曹臧二人所握之兵不多,一時片刻難成氣候,陛下不若派人前往東吳,策封孫權為吳王,約割徐州于孫權,如此一來,便可令東吳出兵牽制住濟北王。至于劉備那邊,他眼見我魏國烽煙四起,有分崩之險,多半會選擇坐觀成敗,然后再坐收漁人之利,所以劉備這一路暫時也不必擔心。這個時候,陛下便當集中精力,先平定任城王之亂,然后趁著東吳與濟北王廝殺之際,率軍南下將之掃滅。如此,則內亂皆平,便可趁勢與東吳和好聯手,共同對付劉備這個大敵。”

劉曄不愧是從亂世“茍延殘喘”至今的“老不死”,在這樣混亂如麻的局勢中,竟然在片刻間的功夫,便曹丕設計好了一套起死回收,扭轉局勢的方略。

時值如今,曹丕已是徹底的亂了心神,有人能他出這么一個“聽起來很美”的計策,他就該謝天謝地了,所以,曹丕根本來不及細細琢磨,當即道:“好,就依愛卿之計,你速速去辦吧。”

關東的亂局,儼然又回到了董卓時代的群雄割據,而關西之地,卻是一派太平祥和。

平陽之戰結束的很及時,十幾萬的軍隊回到關中之后就地解散,府兵們得以趕在秋收之前回到自己的田間,秋收并未因戰爭而受到多大的影響。而且老天眷顧,這一年風調雨順,又是一個豐收年。秋收結束之后,各地空蕩蕩的糧倉又滿了起來。

喜獲豐收,劉備的身體也因這豐收的喜悅而好了不少,于是他便在皇宮之中設下盛大的宴席,一者慶祝大豐收,二者也為表彰在伐魏之戰中有功群臣。

這一次,方紹盡管不是功臣中的主角,但因為澠池一戰,以及奇謀助張飛襲宛城之功,依舊如往常一樣風光十足。

其余諸臣,各得其賞,自也是人盡歡欣。當魏國陰云密布之時,大漢國卻從上得到下的一片欣欣向榮。

“陛下,如今我國喜獲豐收,全國上下一片振奮。而魏國之內又是一片大亂,曹彰與曹丕兩兄弟爭斗不休,陛下何不趁此時機,再次發兵東進,必可一舉滅魏也。”

在一片喜慶的氣氛中,法正用他的話給宴席添了幾分殺氣。

劉備這個時候也動了發兵的念頭,而諸葛亮卻道:“曹氏兄弟之爭還未到你死我活的時候,臣以為陛下妨再靜觀一段時日,至少也得等到曹彰將兵馬盡數東調,晉陽兵馬空虛之時再發兵不遲。”

諸葛亮話音剛落,內侍便將一道由關東發來的急報送上,那是魏國濟北王曹植在徐州稱帝的消息。

這個消息,自然是令在場的大漢君臣無不驚異。

誰也沒有料到,繼曹彰之后,連曹植也稱帝了,這曹家兄弟們可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呀。

“陛下,既然曹植也稱帝了,那臣以為,我們該當迅速的發兵滅魏了。”諸葛亮馬上又改了口。

劉備奇道:“丞相,你為何忽然又贊成立刻伐魏了?”

諸葛亮淡淡道:“曹植這么一稱帝,魏國東南必然一片混亂,這個時候東吳絕對會借機北伐,料想青徐之地可輕易而下,以吳公那份貪心,介時他必定會不顧先前的中分天下之約。所以,我們一定要趕快出兵,與東吳搶著時間瓜分魏國之地。”


上一章  |  三國之臥龍助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