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臥龍助理第一百八十八章 存亡之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臥龍助理 >>三國之臥龍助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存亡之秋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存亡之秋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謝王堂燕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謝王堂燕 | 三國之臥龍助理 

方紹猛然間看破了呂蒙的計策,這個時候,他哪還有心情陪孫尚香出去閑逛,遂道:“小姐,我忽然想起件極重要的事,不如改天再陪你出去吧。”

孫尚香一聽,臉立刻就沉了下來,不悅道:“你明明答應了,卻為何又要反悔。”

方紹只得跟哄小孩似的說道:“這個是我不好,我答應你,改天別說是去湘水,就是去更南的桂陽我都答應你。”

孫尚香這才稍稍滿意,道:“那好吧,不過你若說話還不算數,我定饒不了你。”

方紹這才得以脫身,馬不停蹄的便去見黃忠等人,心中卻想這孫尚香跟自己夫人諸葛蓉比起來,實在是太難伺候了,這樣的女子,談談情說說愛還可以,若是真的娶回家去,還真有點受不了呢。

思索之間已是奔回中軍大帳,此時黃忠等人的軍事會議剛剛結束,幾人正準備散去,方紹大步而入,沉聲道:“各位,事情不妙,我們中了呂蒙那小子的緩兵之計了。”

眾人神色皆是一變,黃忠跟隨劉備也不算短,素知方紹胸有機謀,忙道:“中正何出此言?”

方紹手指著屏上地圖,道:“諸位請看,湘水一線,東有長沙,乃是趙子龍將軍駐守,呂蒙久攻不下,自然不敢走東邊旱路逃往豫章郡。西邊零陵郡有霍峻,此人善于守城,吳人亦難以攻克,況且,就算攻下了此郡,但呂蒙軍四面仍處于我包圍之中,早晚也是死路一條。至于北邊就更不用說了,巴丘在我們手里,呂蒙更不敢來強攻。那么,如此看來,他呂蒙唯有一條路可逃,而這條路,同樣也被我們所忽略了。”

方紹分析的頭頭是道,眾人隨之點頭,諸人之中,孟達第一個反應過來,奔上前去,指著地圖驚道:“中正所言,莫非是指南邊的桂陽郡不成?”

孟達此人,果然有些見識。

方紹遂道:“不錯,咱們自占了巴丘之后,先入為主的把湘水口視為呂蒙逃生的唯一出路,但卻忘了,那桂陽郡與東吳之交州相接,其郡之中有幾條河流縱貫南北,連通交州,且與湘水相接,吳軍若是星夜不停的航行,不出十日便能逃往交州,到時咱們豈不是讓這條到手的大魚白白的從嘴邊溜走”

方紹一席話令在場之人無不震驚,幾人急是跳將起來,一個個湊到地圖前觀望,片刻之后,黃忠便是跌足叫道:“中正說得果然沒錯,怪不得那呂蒙這么多天都沒動靜,還回了這么一封沒頭沒腦的書信,原來這真的是他的緩兵之計呀。”

此時,黃權卻冷靜的說道:“老將軍不必心急,就算那呂蒙使了緩兵之計,但料想也南去不久,咱們這時起大軍追擊,或許還有希望追上。只要能拖住他三五天,待其糧盡之后,自然還能將其滅之。”

孟達亦道:“既是如此,那事不宜遲,咱們即刻起兵入湘水追擊吧。”

當下幾人便商議停當,由黃忠、孟達與黃權三人,盡起一萬益州兵前去追擊呂蒙,而方紹則不得不率兩千人馬留守巴丘,倒不是方紹不想立此功,而是有孫尚香在這里,方紹實在是抽不開身。

不過,方紹之所以沒有隨軍同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預感到,這一回中了呂蒙的緩兵之計,就算是追去了只怕也為時已晚,只會白跑一趟。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方紹所料,當黃忠等大軍趕到吳人留下的水寨中時,發現水寨中已為之一空,留下的全是些老弱病殘,每天在那里廣樹旗幟虛張聲勢。而呂蒙更是舍了近一半的艦船,將之停留在水寨中迷惑荊州軍的斥候。

在確定中計之后,黃忠等便揚帆急追,但最終還是遲了一步,七天之后,呂蒙軍成功的逃出了桂陽郡,為東吳保住了這寶貴的一萬水軍精銳。

不過,南線的不順利,并沒有影響這一場戰爭的進程,北線關羽的荊州軍團,日復一日的對陸口的吳軍進行著猛烈的攻擊,在堅守了十余天后,魯肅終于扛不住了,遂是下令放棄陸口,不到兩萬的殘兵望下游沙羨撤去。

關羽軍在攻占陸口之后,順勢招降了下雋等三縣,將漢昌郡重新納入長沙郡之版圖。恢復了故有版圖的長沙郡,現下可以完全的成為南郡下游的一道屏障,幾乎可以消除南郡來自東吳方面的威脅,這其中的意義自是相當重大的。

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東吳在荊州一線遭到了如此重創,當陸口失陷的消息傳回建業時,孫權所派出的第一批援軍才剛剛抵達柴桑。

消息傳回,東吳朝野為之震怖。

如果魯肅說水軍的失利和巴丘的失陷,只是讓孫權和他的眾臣感到驚震的話,那么陸口要塞的失陷,則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了恐懼。

沒有人會忘記幾年前的那場赤壁之戰,為何會在赤壁發生,就是因為陸口這個地方實在太重要了。當年的周瑜遠離本土,大軍遠赴上游,搶占陸口,就是為了防止曹操順著陸水東進,繞過東吳在長江上布置的層層防線,由陸路直取重鎮柴桑。

而如今關羽軍團占據了陸口,無疑將對東吳的西部防線構成巨大的威脅,而最新的情報也證明,屯兵陸口的關羽正蠢蠢欲動,似乎大有一鼓作氣,連柴桑城也一并拿下的野心。

時間是建安十七年的八月,在收到陸口失陷的消息的當天,孫權便召集了包括張昭、顧雍、韓當、黃蓋等身在建業的所有文武重臣,商議共同應對此事。

“諸位,巴丘慘敗,陸口失陷的消息你們都已經知道了吧。孤對魯子敬寄于厚望,想不到他卻讓我江東損兵失地,實令孤為之失望啊。如今關羽屯兵于陸口蠢蠢而欲動,不知諸位可以良策應對?”

孫權第一時間把失敗的責任推在了魯肅身上,雖然魯肅身為統帥,此敗與他脫不了干系,但他卻忘了,當初魯肅也曾經上書,請他在與劉備開戰這件事上慎作決定。

不過,在如此情況下,也沒人敢為魯肅說話,這樣一場巨大的失利當然是需要一個人來承擔罪責的,而魯肅顯然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而且,在場的眾臣之中,也有不少這位出身于江北的西線大員心存忌憚,此時魯肅的敗績,多多少少倒遂了他們的心意。

于是,孫權這邊話剛一出口,下面顧雍便道:“主公,魯子敬損兵失地,其責甚重,為今之計,主公當急令程老將軍接任其左都督之職,統帥西線將士,唯有如此,才能安撫將士之心。”

韓當也道:“元嘆所言極是,子敬遭此大敗,聲望必定大損,若再統帥,必為將士們所不服,而德謀乃三代老臣,極有威望,唯有他才能重整敗軍,復振我軍士氣。”

其余吳中大族出身的重臣們,也紛紛表示附議。

孫權重用魯肅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因他與劉備間的良好關系,而今雙方既已開戰,而且己方還慘敗如此,這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也蕩然無存了,孫權當然沒有理由再留著魯肅。

于是,他便順著眾人之意,裝作很遺憾的說道:“子敬確有不凡的眼光和謀略,只是于統兵之道,看來確實是無法勝任,讓他繼續統兵也是難為他了。到了這個地步,看來孤也只好聽諸位的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黃蓋卻站了起來,沉聲道:“主公,在這個節骨眼上,蓋以為討論的不應該是子敬的去留問題,而是如何應對關羽的巨大威脅。”

孫權神色微微一振,道:“公覆所言有理,不過孤已派出一支援軍西進,依公覆之見,是否該再多派些人馬才妥當。”

黃蓋的神色變得愈加冷峻,道:“主公,眼下的形勢,已經不是派一兩支兵馬的事了,漢昌郡失陷,陸口巴丘盡失,南江夏郡也是笈笈可危,這些荊州之地,乃是我東吳將士流了多少血才奪來,若是給關羽奪去,則主公三代的辛苦便毀于一旦。而上游屏壁盡失,柴桑如何能守,柴桑不能守,則江東將面臨生死存亡之危,到了這個時候,又豈是一兩支兵馬所能解決問題的。”

孫權也是被一連串的失利消息給震蒙了,這時經黃蓋這一番慷慨陳詞,神情方才漸漸肅然起來,道:“那依公覆之見,孤又當如何應對?”

黃蓋慨然道:“依蓋之見,主公當盡起傾國之兵,親赴荊州與那關羽決一死戰,就算付出再大的代價,也一定要把失土奪回,唯有如此,才能解我江東倒懸之危”

盡起傾國之兵

黃蓋此言,令所有人都為一震,要知道,即使是當年曹操大軍南下,孫權也只給了周瑜三萬兵馬,而今黃蓋卻要讓孫權起傾國之兵,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孫權笑道:“公覆是否有些言過其實了,當年公瑾對付曹操,也不過三萬人馬而已,如今對付區區一個關羽,動用傾國之兵是否有些小提大作了?”

孫權此言也代表了多數人的看法,而黃蓋卻是神色肅厲,冷冷道:“主公可曾想過,當年的曹操,能有關羽這般強大的水軍嗎?而我如今之江東,誰人又有公瑾那般的氣魄和才華?主公,今日之勢,比之當年曹操南下之時還要危急十倍,萬不可再掉以輕心呀”

這幾句話后,孫權陷入了沉思之中。


上一章  |  三國之臥龍助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