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金融財團第一百二十六章劉易斯的分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金融財團 >>重生之金融財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六章劉易斯的分析

第一百二十六章劉易斯的分析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云亦寒  分類: 都市 | 商戰風云 | 云亦寒 | 重生之金融財團 
書名:

“英格蘭銀行,成立于1694年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是根據英王特許成立,股本120萬鎊,是向社會募集資金成立的銀行。不過雖然是以募集的形式向整個社會籌集的資金,但是也正是由于這樣,所以第一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是一家私有銀行,可以說這是世界上金融史上最有諷刺意義的一件事情。畢竟現在幾乎所有人只要一聽到中央銀行就會想到是國家的,但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央銀行和歷史上第一家中央銀行恰恰都是私有銀行。

英格蘭銀行在成立之初即取得不超過資本總額的鈔票發行權,主要目的是為政府墊款。到1833年英格蘭銀行取得鈔票無限法償的資格。1844年,英國國會通過《銀行特許條例》,規定英格蘭銀行分為發行部與銀行部;發行部負責以1400萬鎊的證券及營業上不必要的金屬貯藏的總和發行等額的銀行券;其他已取得發行權的銀行的發行定額也規定下來。此后,英格蘭銀行逐漸壟斷了全國的貨幣發行權,至1928年成為英國唯一的發行銀行。正式由于這樣,第一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才正式將中央銀行的所有職能完善。

與此同時,英格蘭銀行憑其日益提高的地位承擔商業銀行間債權債務關系的劃撥沖銷、票據交換的最后清償等業務,在經濟繁榮之時接受商業銀行的票據再貼現,而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中則充當商業銀行的‘最后貸款人’,由此而取得了商業銀行的信任,并最終確立了‘銀行的銀行’也就是中央銀行的地位。隨著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因應實際需要,英格蘭銀行形成了有伸縮性的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活動等調節措施,成為近代中央銀行理論和業務的樣板及基礎。

因此,英格蘭銀行具有典型的中央銀行的‘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的特點。英國政府用公債向英格蘭銀行借錢,而英格蘭銀行用自己發行的貨幣購買英國國債;這個國債是未來稅收的憑證,英格蘭銀行持有國債就意味獲得以后政府的稅收。英國政府如果要買回流通在外的國債,必須用金幣或英格蘭銀行認同的等值貨幣買回。這樣就確立了英格蘭銀行的地位,以及英格蘭銀行所發行的貨幣英鎊的地位。

英格蘭銀行發行的貨幣的前身是銀行券,這些銀行券其實就是儲戶存放在金匠那里保管的金幣的收據。由于攜帶大量金幣非常不便,大家就開始用金幣的收據進行交易,然后再從金匠那里兌換相應的金幣。時間久了,人們覺得沒必要總是到金匠那里存取金幣,后來這些收據逐漸成了貨幣,所謂的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這就是英格蘭銀行的發展歷史,從當時的環境來看,英格蘭銀行具有一定的不可復制性,因為作為第一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是英王或者說英國政府主動籌辦的,但是限于當時的情況,他們采取了籌資的方式,而且當時的銀行發行貨幣還是依靠黃金和白銀作為發行貨幣的儲備金。

所以英格蘭銀行的成功是我們所不能夠復制的,而且在二戰之后英格蘭銀行就被英國政府收為了國有,當然這其中的一些事情可能不被我們外界所知道。但是我想證明的是這種以私有銀行代替中央銀行的事情已經很難完成了。”站在主席臺上面的肯尼斯.劉易斯慷慨激昂的說道,其實這些資料是他早就準備好了,否則也不會這么容易的就將有關英格蘭銀行第資料就找到。

劉易斯又重新在找了一個網址,并且在鍵盤上敲打了幾個密碼,然后就將美聯儲的資料調了出來,將這些資料打開后,劉易斯又開始說道:“這是我總結的幾個美聯儲成立的原因,在上個世紀,美國曾經爆發了多次經濟和金融危機,來自歐洲的強大資本一直對美國的金融市場進行了吞噬,這其中以曾經的‘第六帝國’羅斯柴爾德家族,這使得當時的美國金融資本損失很大。

雖然當時美國的資本也很強大,但是由于沒用同意的指揮,美國資本總是分散開來不堪一擊。再加上美國國內的金融爭斗一直很頻繁,也給美國資本造成了大量的損失。這個時候美國銀行家沒發現大家不能再這么沒有秩序的進行下去了。不過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強勢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有著‘華爾街的拿破侖’之稱的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由于摩根的強勢崛起,令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暫時有一個統一的指揮者。

但是隨著摩根的去世,華爾街又進入了無序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組建一個中央銀行已經非常迫切了,畢竟如果這樣下去美國金融界將再一次成為歐洲資本家口中的肥肉。不過要成立這個中央銀行,那些華爾街的前輩們也存在著很大的擔心,他們害怕政府通過這個中央銀行對他們進行限制打壓,所以經過華爾街前輩們的商議,他們決定仿效當時英國的英格蘭銀行,成立一個私有的中央銀行。不過由于各方的利益分歧,又把全國分為十二家地區性的儲備銀行。當然這也是一種妥協,同時也是銀行家們進行互相制約的方法

雖然是這樣,但是這個《聯邦儲備法案》的簽署也是有一定波折的,根據我的調查,銀行家們為了通過這份法案,利用了美國國會簽署文件的漏洞,經過復雜的程序才通過了,而且至今美聯儲都對其股東進行保密。所以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候要在日本成立一家這樣的銀行,是非常困難的。”說完后,劉易斯向李濤看了看,想看看李濤的態度。

見到劉易斯向自己看了過來,李濤笑著點了點頭,然后對劉易斯說道:“你的觀點很好,還有誰有不同的意見嗎?劉易斯先生你可以坐回去了。”說完李濤又看了看其他的人,而被看到的人顯然是最初李濤的左膀右臂們。

“劉易斯先生,你說的很對,這些私有的中央銀行都是在特殊背景、特殊條件下成立的。但是你是不是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也是比較特殊的,你說的那種情況我們也完全可以實現,甚至可以通過另一個更加方便的情況成立。”坐在一旁一直看著這件事情的彼得森說道,他現在對這件事情是十二分的贊成,自從在李濤的手下工作后,彼得森的個人資產也達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再加上他在這些企業的股份,彼得森現在已經對錢沒有什么太大的需求了,不過快要步入老年的他反而比年輕人更加喜歡刺激了。

“彼得森先生,你說的很對,我們可以復制類似的背景來完成這件事情,但是你似乎忘了,有一個情況是我們所不能夠復制的,那就是在當時發行的貨幣都是金本位貨幣以黃金儲備作為發行貨幣的保障儲備的,但是現在我們整個世界實行的是信用本位,也就是憑借引用來發行貨幣。所以即使我們真的可以獲得日本政府授權的貨幣發行權,那么我們也很難不依靠日本政府將信用貨幣推行出去。如果那時候我們被日本政府和美聯儲給甩掉,到時候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所以我不贊成這個計劃。”劉易斯反駁道。

他對于美聯儲一直心存著戒心,可能是因為一直以來比較關注美聯儲的原因,肯尼斯.劉易斯一直認為美聯儲是一只大野獸,他怕到時候日本政府真的和美聯儲聯合起來了,估計事情的發展就很難控制,而且他也反對這種極度冒險的計劃。當然也可能這里面還有別的原因,但是這些都不是李濤他們這些在場的人所能夠知道的了。

聽到劉易斯的話,李濤想起來的是格林斯潘為了解除他的一律而說的那句話了,雖然到那個時候究竟發生什么情況,李濤也不會很清楚,但是李濤卻只知道格林斯潘那句句話不是騙自己的。

“劉易斯先生,如果我們就因為害怕美聯儲和日本聯合起來吃掉我們,而放棄這么大的利益,你覺得值得嗎?”在座的唯一一名女人突然說道。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明的妻子李濤的嫂子艾麗婭,不過雖然李濤和艾麗婭是叔嫂關系,但是在公司里,他們卻都是李濤的下屬。原本她還想先看看其他人的想法,但是劉易斯的話明顯讓她感到了不舒服,所以艾麗婭才會站起來反駁的。

“艾麗婭小姐或者我應該稱你為李太太,正因為利益很大所以我們才要謹慎謹慎再謹慎。難道你不知道有一句名言嗎?叫做‘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聽到艾麗婭反對的意見劉易斯接著說道。說實話他其實也很痛心,但是為了企業的未來,肯尼斯.劉易斯還是選擇了反對。(!)


上一章  |  重生之金融財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