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生第一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學士 >>大學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生第一次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生第一次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衣山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衣山盡 | 大學士 
午門。

正是卯時,天還黑著,黎明前的黑暗最是要命,竟濃得如墨汁一般粘稠。

若不是宮城上燦爛的燈火,根本就是舉步難行。

此刻,若在別處,百姓都還在沉睡之中。

古人雖然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可現在才后世北京時間四點整。

就算要起床做事,也得等到天光大亮。

可這生活習慣卻不適合大明朝的朝官和京畿地區的官員。

因為,按照制度,他們每日卯時都會來午門前集合,然后參加早朝。

當然,春節十五天和每月初一、十五兩天不在此列,這幾日乃是國家的法定休假日。

午門前的廣場上已經沸反盈天,不斷有馬車和官轎過來,然后穿著各色官服的官員們亂糟糟地走了過來,有的吆三喝四,有的則默默低頭前行。

午門的兩個側門洞開,只正門還關著。

正門乃是天子出行的通道,一年之中也難得開幾回。

“靜遠,靜遠。”

當孫淡剛下了馬車,就聽到有一個老者的聲音在喊自己。

他忙轉頭看過去,正是只會試時的座師,現任刑部尚書趙鑒。

趙鑒還是那副和藹的模樣,一看到自己的得意門生,面上就禁不住帶著微笑。

他身上穿著一件簇新的二品官服,上面的錦雞補子栩栩如生,直欲展翅飛起來一般。

趙鑒的腰上系著花犀束帶,腳上穿著厚底官靴,走起路來四平八穩,看起來相當的精神。

孫淡拱手施禮:“原來是恩師大人,學生孫淡見過恩師。”

“不用不用。”

趙鑒一把將孫淡扶起,道:“朝堂之上,你我同殿為臣,乃是同僚。”

孫淡道:“是,下官見過趙大人。”

趙鑒呵呵一笑,問:“靜遠,這可是你第一次上早朝。”

“正是。”

孫淡以前品級不夠,沒有資格來這里,如今做了翰林院編修,這個點卯的任務卻逃不掉了。

“其實著早朝就是一個儀式,看看就可以了。

這還是開始,以后每日都要過來的,也不覺著希奇。”

趙鑒笑著說了一些注意事項,有囑咐他說:“等下在奉天殿廣場點完卯之后,四品以下的官員都各回各的衙門做事,四品以上的官員則進殿與陛下議事。

你如今也有資格進殿,可卻要記著一點,凡事多看多想,少說。”

這是趙鑒為官多年的經驗之談,孫淡也懂得這個道理,點點頭:“大人說得是,孫淡資歷淺薄,自然是以學習為主。”

“如此,我就沒什么可擔心的了。”

趙鑒撫摩著胡須欣慰地笑了起來:“走,我們一到進去,督察院的人也該點卯了。”

二人一邊說話,一邊進了午門。

這也是孫淡第一次早朝,所有一切對他來說得透著新鮮。

老實說,他還真不知道這早朝究竟有什么規矩,好在有趙尚書這個識途老馬在,也少了許多麻煩。

進了午門,就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廣場對面則是奉天門。

這個時候,響亮的鐘聲響了起來,奉天門也徐徐打開。

孫淡和趙鑒也不耽擱,徑直穿過廣場,進了奉天門。

沿途,官員越來越多,總數達到驚人的上千,可見這大明朝的財政負擔有多重,光負責這么多京官的俸祿銀子就夠戶部頭疼的了。

人群中有不少熟人,比如翟鑾、楊廷和、楊慎等人。

因為大家都在魚貫進入,沒人說話,孫淡也不好意思上去攀談。

就這么又走了幾百步,穿過奉天門,迎面就是一道清晨的涼風吹來,滿世界都官服獵獵做響的聲音。

眼前頓時開闊起來。

只見,一個更大的廣場出現在眼前。

廣場的寬度比外面的午門廣場還要大上幾分,一千多官員在廣場中一杵,頓時顯得稀疏起來。

這么多官員亂糟糟地站在廣場顯然有損失朝廷臉面,于是,各部各衙門都有官吏過來招呼本部官員整隊。

按照排隊的規矩,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孫淡很自然地隨趙鑒一道去了左邊。

整個過程都沒有人說話,到處都是沙沙的腳步聲。

等到了左邊廣場,孫淡才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翰林院沒有人來按照站位秩序,他也不知道怎么該站在什么位置。

趙鑒見孫淡有些茫然,笑道:“靜遠,你們翰林元的編纂和編修們地位然,不用單獨列隊,同六部的尚書和內閣宰輔們一起即可。

且隨我一起去吧。”

孫淡:“多謝大人指點。”

于是,孫淡就同趙鑒一道來到隊伍的前例,正好看到翰林院的另外兩個同事楊慎和王元正。

他們正陪同著內閣的三老和六部尚書以及順天府尹,在廣場前站成一個小方陣。

這個小方陣總共不過十一人,卻是整個大明朝官僚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

還被說,這十一人同孫淡都非常熟悉,見孫淡過來,皆點頭示意。

站在他們中間,孫淡這才突然察覺,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地走進了這個核心決策層中。

這個感覺怪怪的,說不出究竟是怎么滋味。

剛站定,督察院的御使們就開始點名了,到處都是御使們響亮的唱名的聲音。

這些御使們雖然職位低,可權力卻大,態度也非常惡劣,有的時候甚至有不近人情的嫌疑,一遇到事情,無論你官職多大,劈頭蓋腦就是一通訓斥。

“黃大人,你究竟是怎么回事,早朝大殿,你竟然大聲咳嗽?”那個黃大人是一個五品官,大概是受了風寒,咳得厲害,可被七品的御使一聲呵斥,竟然不敢回嘴,連連道:“下官,下官受了涼,剛才是忍……忍不住……咳、咳。”

御使更是惱怒:“黃大人,朝廷有制度,早朝官員若是受了風寒,得了癆病或者其他惡疾,一律不許上朝。

否則,將病過給了其他官員,甚至過給了陛下,你吃罪得起嗎?”那黃姓官使勁地用手掩著嘴,解釋說:“下官不過是受了涼,不是傳染病,咳咳……”御使鐵青著臉,正要再次教訓那個黃姓官員,這個時候,又見有一個官員低頭吐痰,立即放過黃姓官,大步走到那個吐痰的官員面前,伸出腳在那口痰上使勁地抹了幾下,喝罵道:“注意你的官儀,在奉天殿起吐痰,成何體統?”御使一邊訓斥這犯紀的官員,一邊在牙板上記下他們的名字,等待議處。

孫淡看得心中驚奇,對明朝的監察部門他是早有耳聞的,也知道他們的厲害。

可孫淡平日里也沒聽督察院的人結識,六科給事中之中也只認識一個孫應奎,就這個孫應奎而言,人還是不錯的,同孫淡也熟。

可看今日的情形,這才知道御使的厲害,這可是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啊!時間還早,好在現在已經是初夏,天氣已經不冷了,在這里站了半天倒也挺拔得住。

也沒有人說話,就那么默默地站著。

可孫淡還是察覺到不對,他所站的這個小方陣中的幾大官員都在用眼神交流著,還有意無意地將目光落到自己身上。

孫淡心中突然這么想,難道這些閣老和尚書們有話要對自己說,否則,也不可能那么巧就讓自己碰到了趙尚書?果然,只不片刻,趙鑒突然開口,小聲道:“靜遠。”

孫淡:“下官在。”

趙鑒:“靜遠,這次接太后進宮團聚一事,前前后后近一個月。

京城、通州兩頭跑,情況也很熟悉。

就你看來,在太后的尊號上加一個皇字合適不?”他這是在試探孫淡的政治態度啊。

孫淡立即明白過來,這次早朝是朝臣同皇帝最后攤牌的時候,否則也不可能都到齊了。

孫淡如今是皇帝的御用私人秘書,執掌機要,有的時候也能代表皇帝的觀點。

雖然楊慎和王員正也是皇帝的秘書,可只負責起草詔書,又因為他們同楊廷和關系特殊,要害的事務卻不接觸。

孫淡也知道趙尚書這個問題很要命,一個回答不好,就會變成整個文官系統的敵人。

他耍了滑頭:“趙大人,孫淡不過是副使,這事情你可問毛尚書。”

毛澄也站在方陣中,他轉頭看了孫淡一眼:“孫大人,毛澄是斷然不會答應這種事情的,皇考問題關系國本,絲毫妥協不得。”

孫淡無奈,只得回答說:“其實,尊興王為興獻帝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在帝前加一個皇字……各位閣老和大人應該同陛下再商議一下,總歸能達成共識的。”

“說得好。”

一直沒有說話的內閣輔楊廷和突然轉頭對孫淡說:“孫淡你說得不錯,議一議總歸能達成共識。

如果單單就在興王尊號上加一個獻字,也不是不可以。”

他長長地嘆息一聲:“此事糾纏太久,也該到了解決的時候。

至于再加一個皇字,我下來也查過,完全是黃錦自作主張,想向陛下邀寵獻媚。

國家大事,竟然用來討價還價,斷斷不可為之。”

“是啊,黃錦小人,我大明朝的國事就要壞到這個無恥豎閹頭上了。”

幾個尚書也都同時點頭,并小聲地痛罵起來。

“今次絕對不能妥協。”

喬宇聲音大了起來,“我等當據理力爭,務必請陛下打消這個念頭。”

“對對對,此事不能再議,諸公當站穩立場。”

趙鑒也同時點頭。

可楊廷和卻嘆息一聲,連連搖頭。

楊慎卻有些不快,不禁說道:“輔,大禮一事乃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寸步不可退讓啊!”他和楊廷和雖然是父子,可在正式場合卻只稱呼對方的頭銜。

楊廷和細聲細氣地對兒子說:“楊大人,一味用強,固然能顯出我等的風骨,也有正本清源的作用。

只可惜,國家大事情關系巨大,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句孰是孰非就能說清楚的。

你們是沒到我這個位置這個年齡,到了我這一步,就清楚要維持這個朝局是多么的艱難。

時世惟艱,盡力支撐吧。

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去做,真理個對錯,分個黑白,卻未必是國家之福,朝廷之福。”

楊廷和這句話明面上上教訓兒子,實際上卻有說給眾二品大員聽的意思。

大家都不覺得將頭點了下去。

可楊慎還是覺得父親的話說得不對,張開嘴想再說些什么,可一見楊廷和將手擺了幾下,就只好將嘴巴閉上了。

良久,他才嘆息一聲:“輔大人的意思楊慎也明白,可如今……”毛澄這個時候突然插嘴:“其實,在興王的頭上家一個獻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不能配享太廟,可另在安陸新建帝陵四時祭祀。

輔大人說得是,此事再議下去,何時才是個了局?”毛尚書乃是朝中請流的代表,反對皇帝要給興王上尊號的事情態度最為堅決,且前一段時間同黃錦在通州又徹底翻臉。

他現在這么一說,倒有些出乎孫淡的意料。

看樣子,這幾個大姥已經達成共識了,現在是在試探自己的意見。

因為,孫淡是皇帝的心腹,或許,也只有他才知道皇帝的真正心思吧。

楊慎卻道:“毛尚書這話也是老成持國之言,只可惜,如今黃錦卻提出要在興王尊號上加一個皇字,我等雖然答應加獻字,只怕黃錦要認為我等軟弱,要更步步相逼了。

靜遠,你常年侍侯在陛下身邊,你認為呢?”他這句話一說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孫淡身上。

孫淡沒想到自己卻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了,他苦笑著道:“孫淡不過是一個七品編修,位卑劣言輕,有的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廷和緩緩點頭,鼓勵道:“靜遠但說無妨。”

孫淡這才說出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其實,如今的關鍵是太后以什么儀仗進宮。

她老人家再不能呆在通州,也是時候同陛下團聚的時候了,這才是人倫天理。

人誰無父母,換成你我,若自己的母親已經到門口了,卻不能相聚,卻不知道做什么感想,又讓天下百姓做何感想?”孫淡這句話說得在情在理,聽得眾人不住點頭。

孫淡:“若真依毛尚書剛才所言,尊太后為興國太。

依帝王禮,可從大明門進宮,這一點,應該沒任何問題吧。”

幾個閣臣和六部尚書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同時點頭:“合該如何。”

孫淡松了一口氣:“如此,陛下也可以安心了。”

楊慎卻反問孫淡:“靜遠,若那黃錦不肯松口,一意要給興獻王上皇帝尊號呢?”孫淡突然想苦笑,他拱了拱手,對楊慎道:“用修兄,孫淡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編修,又不是黃錦,我怎么知道他想做什么呢?”楊慎突然笑了笑:“其實,我認為黃錦肯定是要想更進一步的。

但是,我等也有對策。”

說著話,他在孫淡不解的目光中掏出一份奏折,遞給孫淡:“靜遠可看看,若沒有意見,在上面署名吧。”

孫淡接過來只看了一眼,就吃了一驚:“這……”原來,這是一份請辭奏折,上面寫著,若皇帝一意要給他的父親興獻王上皇帝尊號,翰林院全體官員請求辭去所有公職,回鄉務農。

奏折上面也密密麻麻寫了不少名字,有楊慎,有王元正,還有十多個翰林。

正在孫淡愣的時候,楊廷和卻笑道:“其實,這個奏折,我們內閣三個輔臣和毛尚書也寫了。”

他也從袖子里掏出折子,朝眾人揚了揚:“諸位大人,你們覺得呢?”隨著楊廷和的這一動作,其他兩個閣老個毛澄也頭掏出了折子。

趙鑒和喬宇同時叫出聲來:“好,快哉,我等愿隨同輔大人請求辭去所擔任的職務。”

這下孫淡倒處于一個兩難境地,答應楊慎吧,在嘉靖那里不好交代,不答應吧,又要同文官系統的官員們鬧得不愉快。

正在尷尬中,突然間,一個御使一臉嚴肅地走過來。

也不管面前站著的這幾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就是一聲呵斥:“輔、毛相、蔣相,各位六部的部堂,爾等都是二品大員,因何在此嘈雜,還如何為百官之表率?”眾人這才同時閉上了嘴。

終于從這個尷尬的景遇中逃了出去,孫淡暗叫一聲好險,忍不住偷偷喘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從奉天殿中走出來一群太監,為那人手提五米長的皮鞭,走到奉天殿前的空地上,提起鞭子“劈啪!”一聲就抽到地上。

這一聲端的是響亮異常,仿佛是抽到人的背心上。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同時挺直了腰。

也不知道究竟抽了多少鞭子,等到響亮的鞭子聲音停下來,奉天殿宮門大開,有鼓樂陣陣傳來。

大太監黃錦走了出來,大聲叫道:“陛下駕到,百官跪拜。”

然后,皇帝就走了出來。

于是,千余官員同時跪了下去。

接下來是例行公事的早朝程序,先是宣布退休和各省任免官員名單,這些被點到名字的官員紛紛上前磕頭謝恩。

這一套程序持續了將近大半個時辰,好不容易在弄完,然后黃錦又喊道:“四品以上官員進殿議事,其余官員各回本職!”然后,退朝的官員又磕頭謝恩。

孫淡同一眾四品以上上官員朝奉天殿里走去,參加他平生第一次早朝。


上一章  |  大學士目錄  |  下一章